历史的回声,时代的叩问
时间:2025-06-07来源:原创 作者:晓歌图文报道 点击:
次
6月6日晚,初夏热风吹拂,在上海江西促进会陈树雄老师的热情介绍推荐下,我走进大宁剧院,观看一场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演出。, 这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寻乌调查95周年,传承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精神,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深圳市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
6月6日晚,初夏热风吹拂,在上海江西促进会陈树雄老师的热情介绍推荐下,我走进大宁剧院,观看一场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演出。
这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寻乌调查95周年,传承“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实践精神,由深圳市宣传文化基金、深圳市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深圳市委宣传部、赣州市委宣传部、龙岗区委宣传部和寻乌县委宣传部联合创排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话剧,名为《叩响》。
《叩响》人物关系线条清楚,语言朴实接地气,通过毛泽东、苏联特派员、寻乌当地干部老乡、小商人、红军官兵等人物形象,在三十年代初土地革命战争中的片段,真实反映了以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江西赣州开展寻乌调查这一史实,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剧中表现,毛泽东利用红军在安远、寻乌、平远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对寻乌的政治区划、地理交通、商业活动、土地关系、土地斗争等状况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考察分析。根据这次调查,毛泽东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次调查,不仅是一次社会调研,更是共产党人摆脱教条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的伟大实践。
该剧以寻乌当时的社会风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剧情、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入挖掘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科学论断的形成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该剧再现党在重大转折时期的思想交锋——照抄照搬还是调研分析。
听说该剧自去年5月在深圳首演以来,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已先后在深圳、北京、赣州、湖南等地成功上演,成为弘扬红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是深圳与江西携手探索的“文化帮扶”的成果。
经了解,这个演出团队为《叩响》的剧本创作和舞台设计倾注了大量心血。据编剧唐辽介绍,剧本动笔之前,其花了大半年时间在寻乌采风,重走当年红四军的行军路线,近距离感受《寻乌调查》里记载的贸易、生活等内容,“阅读的文字资料加起来有600多兆,还组建了专门的文史阅读小组,征求了很多专家意见,不断打磨剧本。”
舞台上,寻乌的山水人文栩栩如生;音乐声里,江西民歌与革命交响乐巧妙融合,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道具细节处,一把旧藤椅、一盏煤油灯,都经过精心设计,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背景上的历史照片,显示了剧中人物是有真实的原型的,让人对这些革命前辈肃然起敬。
通过剧情的渐进,我看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没有调查就断然决策,就会产生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盲目行动,造成失误错误、甚至重大严重后果,给革命带来损失,带来血的惨痛教训。所以,这部剧反映历史,真实再现历史,更是对现实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决定,对所有的干部发挥正确的领导作用,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希望年轻人能够走进剧场,观看这一部有史料价值、有现实意义、有深刻内涵的好剧,引起深思,从而受到教育、启发。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