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十五)《绥德.郝家桥》

来源:延 梅 作者:延 梅 时间:2023-10-17 点击:
      我们驱车离开绥德县城,行至10公里处是老革命习仲勋、齐心、刘玉厚和郝家桥乡政府革命旧址。怀着向往的心情,走进他们曾战斗、生活的地方。
 
郝家桥村习仲勋纪念馆(2023.5.9)
  
      1943年3月~5月,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委习仲勋为了贯彻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加强调查研究,开展整风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和大生产运动,带领调查组来到郝家桥村蹲点调查。在实践中真实掌握第一手资料,结合实际发展路径。也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执行党中央在延安发出的政治和经济建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才能带领分区军民继续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才能排除国民党反动派在解放区实行严酷的经济封锁,所产生的严重影响;才能克服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继续巩固陕甘宁边区北大门的把守和加强抗日河防建设工作;才能顺利解决绥德分区几十万人口的吃饭问题;才能达到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贡献。
       
      习仲勋在郝家桥开展为期44天的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总结村减租减息。变工队、精耕细作、改善耕种条件、选择优良品种、提高单产、移民运动、厉行节约、改变群众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推出劳动典型、成立妇女纺织小组、争取边区农业贷款、理顺土地与租佃的关系、移民等问题,并写出《谈锄草》、《谈收夏》、《记两个变工队》、《移民问题》四篇调查报告并在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公开发表。开展对劳动模范刘玉厚、王德彪等英雄的学习活动,树立榜样,鼓舞人心。那段烽火岁月,日军不断加强攻势,国民党反动派又加紧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建设成为边区军民唯一的出路。在抗战最困难的时候,这里也基本上做到了丰衣足食,在大生产运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1943年11月~1944年2月,刘玉厚先后出席在延安召开的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被授予边区劳动模范的称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和教诲。1944年,郝家桥村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
       
      如何把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转化为群众的创造力。为此,调查组领导召开郝家桥村劳动英雄表彰春耕生产动员大会,群众生产运动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成为绥德分区大生产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在劳动中开展“好受苦人”评选活动,选出村劳动模范12人。
       
      不一会儿,天空稀疏又密集的雨点轻盈地飘落。蒙蒙的细雨,静静交织的雨丝,千条万缕发不出一丝的声响。将郝家桥村的沟壑冲洗的绿意盎然,洗去黄土高原冬季仅留下的残迹,春暖万物的大地有一种缠绵的味道。雨,似乎在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将大自然的美景,渲染得更加楚楚动人。
       
      旧居对面是近几年新修的一条高速公路,山与山之间的钢筋水泥柱都涂抹的鲜红,上面书写着一幅幅黄色的标语,十分醒目。彰显着时代的主题,赓续红色的血脉。
       
      沿着高低不平石板铺成的小路,我们来到老革命习仲勋、齐心曾居住过的三孔土窑洞。这里是一座靠北朝南极普通的农家院落,院中一台已有上百年的石碾,碾眼中间却奇迹般的长出一棵亭亭玉立的椿树。听院里的老房东马兴业老人讲:“十年前,碾中冒出一棵椿苗,至今树木已葱茏……”

 
在习仲勋、齐心旧居留念 (2023.5.9)
 
       《七绝 . 时光》
 
       踏进乡居追往事,
       碾台椿树嫩芽枝。
       如今茂已蓬窗郁,
      指日春风满叶诗。
  
      望着眼前枝叶繁茂的椿树,它象征着生命不息、福寿绵延,高贵、忠诚的指挥者,给人们带来春的气息和运势。迎接前来瞻仰故居的人们。据了解,椿树是无患子目,苦木科,耐低温、旱灾、抗贫瘠,适应力很强又有医药价值的树种。
       
      走进老革命习仲勋、齐心曾居住过的窑洞,曾用过的一件件实物,依旧述说着那个年代风雨的洗礼。土炕席上摆放着简单的两床被褥,一张有着历史岁月的炕桌、砚台、煤油灯和一把十多公斤锻炼的石锁,靠里面简易的桌椅、木箱,一面灶台放着锅、盆、罐等灶具。凝视着土墙上悬挂着一张习仲勋、齐心年轻时珍贵的照片和岁月磨损的一面镜子、一个梳妆盒、一个洗脸盆和年久的木桌,院右侧一间拴马的马棚。似乎将我的思绪穿越到那激情燃烧火红的年代,聆听他们讲述着那一代涓涓细流般凄美动人的故事。
     
 
 
习仲勋、齐心在郝家桥村的旧居  (1944~1945)
 
      1944年夏到1945年8月,一位身穿黄军装,齐耳短发,高挑修长的身材,斜肩背着军包和行李。曾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刚从绥德师范毕业的八路军战士,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郝家桥乡任文书。她每天与这里的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群众中宣传,开展大生产运动。并兼任村扫盲文化教员,识字、唱歌、讲革命故事、传授革命道理,编排、演唱“兄妹开荒”的舞蹈,还指导妇女开展织布竞赛活动,在大生产运动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
       
      1948年春,她再次派往郝家桥村,白天负责党团组织宣传工作。晚上在煤油灯下组织开会、学习,写总结。她把丈夫的叮嘱:“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的话,当做人生座右铭。积极响应边区政府“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搞生产自救,纺线织布,做军鞋,支援抗日前线,掀起开展家庭生产计划的热潮,5月返回延安。
 
      深藏在记忆里的那段芬芳,
      珍藏在回忆里的那句诺言,
      那徜徉在青春往事的篇章,
      在心灵深处追逐落下的片片絮语;
      那珍贵在尘封往事的文字,
      在心灵深处回首时光的旖旎容颜。
       
      五十年的光阴,足够长,再深的岁月,再长的河流,再浓的茶水,都时常勾起她内心那份牵挂和思念,都不曾忘记这里,也无法忘怀……

 

      2000年6月10日夏天,她回到了朝思梦想的山茆河川,熟悉的院落、窑洞、羊肠小道,就在眼前。四方八邻,闻讯赶来的百姓,在岸畔上、路两旁到处是乡亲们。人群手挽着手,簇拥着、说笑着……阔别五十年,那热烈、激动的场面,让这位老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满含热泪紧紧地握着伸过来的一双双手,听着他们关怀备至的语言。微笑着说:“今天,终于到家了。我做梦都梦见郝家桥……”人群中有人在说:“习老,身体好吗?”她招手示意“好着呢,习老派我回来看望大家,他让我代他向大家问好”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望着那一张张熟悉和陌生的笑脸,从内心了却了她老人家几十年的思念。
      
      郝家桥村是习仲勋、齐心,在战争年代扎根于人民群众中,与这里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地方,也是两位老人终身难忘和无限眷恋的第二故乡。短暂的回访,她看到村子还不够富裕,乡亲们的生活还是那样俭朴。村小学教室简陋,村前路面坑洼不平,她心里很不是滋味。后来,她以个人名义捐款15万元,为村里修了一座希望小学。
       
      当汽车缓缓离开村子,乡亲们含着泪,簇拥在车前向她招手送别。车转过几道弯已看不到村子,她老人家久久地凝视着窗外,还沉浸在兴奋的“回家”那热烈的氛围中……
       
      今天的郝家桥村,从革命战争年代的“农村楷模”到新时代的“全国脱贫攻坚的楷模”再到创建“乡村振兴楷模”。郝家桥村人勤劳奋进,开拓创新,听党话,跟党走,一步步从崛起、改变、发展到变迁。眼前,一排排院落、窑洞、幼儿园、幸福院,错落有致,街道路面干净整洁,还有新修的60座温室大棚、冷冻保鲜库、水塔、电站和养殖产业区,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的生活写照和一面光辉的旗帜。
 
      2023年6月28日  更新于 09-15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东北夏日“铲大地”—— 忆“知青”上山下乡生活之四
    下一篇:草甸子打草杂记—— 忆“知青”上山下乡生活之五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