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最后的知青》读后感

时间:2017-04-20来源:原创 作者:南定河 点击:
最近看了一本很精彩的知青小说,这本知青小说与以往的知青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作品在反映当年现实的时候所揭露出来的对四人帮及其余孽在云南农场这个重灾区的倒行逆施,是非常发人深省的,小说构思巧妙,故事情节动人心魄,且全部来自于当年生活在那片红土

 
最近看了一本很精彩的知青小说,这本知青小说与以往的知青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作品在反映当年现实的时候所揭露出来的对“四人帮”及其余孽在云南农场这个重灾区的倒行逆施,是非常发人深省的,小说构思巧妙,故事情节动人心魄,且全部来自于当年生活在那片红土地战友的真实经历,读来有一种催人泪下的震撼。作者对四人帮批判的力度和对知青苦难的挖掘深度是迄今为止的知青小说中首屈一指的,因此,在知青文学的范畴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就是新浪网友滴水湖畔(余杰)的小说《最后的知青》。
要说起来,知青文学大概只有短暂的风光,曾几何时,忽然发现,曾经百花齐放的知青文学圣坛里,文学尚存,知青却没有了,连同消失的无影无踪的还有曾经让千万老知青刻骨铭心的艰苦岁月。
于是,一些粉饰太平的所谓青春无悔的小说纷纷出笼,更有甚者,在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里知青们战天斗地快乐的歌声飘到了北京,大家内心暖呼呼的,岁月很艰苦,内心很充实。知青生活变成了激情难忘的浪漫岁月,由此,伪知青小说充斥市场。真正原生态的知青小说却被妖魔化成了所谓的边缘文学,伤痕文学。
《最后的知青》的意义就在于,让知青文学重新回归真实的记忆,担负起了知青作家的责任。文学即人学,创作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一种渲泄,更是一种社会的责任,历史的责任!由于各种原因,知青文学这条道路不好走,往往是在沉浮中飘摇挣扎,很难找到出版的港湾,这也是知青文学日渐沉寂的原因。
滴水湖畔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具有较高级别的党员干部,工作繁忙,他在明知道知青文学困境的前提下,依然固执的做这件事,说明了他的勤奋写作与功名、利益无关,实在是因为内心深处有一种冲动,把那段历史,那段割舍不去的知青生活记录下来,呈现给社会和后人,由此可见他崇高的人格魅力!
小说《最后的知青》主基调基本都是真实的故事,只有极其有限的艺术或文字的修饰,所谓的修饰也只是把许多真实的原生态的农场生活和当年那些事件,或浓缩,或扩展,或串并把它放在一个连队的环境里。因此,让云南知青读起来,就是简明扼要的再回首,再回首恍然如梦,梦里透露的都是那年匆匆真实的往事。
小说开头写道:熊广青、郭小刚、张长胜在宝宝的陪同下来到沈贵、童来娣、华国龙、李素琴、阿珍的坟墓前。“终于来看你们了!”熊广青 哽咽着:“30年了,我们回家了,你们却长眠在这里。”在这里我能够读懂作者此刻内心所寄托的感慨万千的哀思。
沈贵、童来娣、华国龙、李素琴、阿珍这些黄浦江边长大的知青在30年前就在那片红土地上定格了他们年轻的岁月。在人们的记忆里,他们永远也不会老了。
而他们的死亡确实是上山下乡的悲剧,或多或少与一个叫做肖大宝的连队一把手有关,小说对肖大宝的刻画非常生动丰满,肖大宝的身上有着四人帮的魅影,他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这也是知青们苦难的根源。
华国龙这个原本就是上海农村的孩子,竟然也作为知青来到了西双版纳,为了病退去讨好李副场长为他打家具,半夜上山被毒蛇咬死,令人惨不忍睹。
李素琴作为知青干部,为了不超假,拖着个病体拼命往连队赶,在离连队还有几步路的地方,李素琴倒下了,永远闭上了眼睛。临死前想说的是:肖书记,我没有超假吧?我是按时归队的。我是党员,我知道我要带头……。是一种盲从的信念害了李素琴。令人感慨!
宝强和阿珍偷偷溜到宿舍里睡在一起,结果被肖大宝抓了一个现行。那天,当大家从场部看电影回到连队的时候,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操场中央的篮球架下,宝强和阿珍竟一丝不挂,被一根绳子背靠背捆在球架柱子上。
肖大宝一直贪恋阿珍的美丽,胆小的阿珍最后选择了“猛地一口就吞下15颗氯奎。阿珍倒下了。阿珍是睁大着美丽的眼睛,看着蓝蓝的天空倒下的。”读来让人心碎!
除了死亡的知青,挖大穴这个重庆来的知青刘强生的命运同样令人唏嘘不已,以前农场规定每天每人是挖3个胶穴,到了大会战的时候,一下子变成了10个胶穴。刘强生力气小,挖的胶穴不合要求,个个小得象鸡窝。肖大宝知道以后,立即在晚上开全连大会。肖大宝确实会抓阶级斗争。他以挖穴的质量问题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上纲上线硬说这是一起破坏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事件。肖大宝还会上挂下联,说这是刘少奇的“活命哲学”在知青队伍里的反映。刘强生被肖大宝点名批判。那天,肖大宝喝了许多酒,他满脸酒气,象抓小鸡一样把刘强生拎起来,用绳子五花大绑捆了起来。
肖大宝大声地呵斥着:“给我面向革命的战士站好,你这个刘少奇的孝子贤孙”。刘强生吓得哆嗦着嚷道:“放开我!放开我!我要上山,上山挖大穴”。肖大宝叫人放开了刘强生。刘强生连忙拿起锄头上山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上山的时候,发现刘强生躺在自己挖的大穴了,已经昏迷多时了,嘴里还不停地冒着白泡,喉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我要挖大穴,挖大穴”。这以后,刘强生疯了。大家从那一天开始,叫刘强生“挖大穴”。渐渐的,人们似乎忘记了他的名字,知青大返城了,他无动于衷的留在了农场。读了心情很沉重!
小说用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篇幅,向人们全景式的展示了云南知青大返城的波澜壮阔。特别客观的展现了从丁惠民第一张大字报到孟定知青的奋起。其中许多描写我至今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熊广青走了进来,他对着调查组的人说:“请你们表一个态,我们这一次请愿,向上面反映农场的问题是不是得到宪法的保护”。
坐在会议桌中央的一个中年女同志立即回答:“肯定会得到宪法的保护。”熊广青接着大声询问:“那就是说,过后农场方面是不会打击报复的罗。”一位男同志斩钉截铁的回答:“请广大知青同志们放心,我们保证,没有任何人胆敢来打击报复”。
熊广青听罢,一个招手,只见张长胜递上来一封信件熊广青接过来,从里面抽出一张纸条说;“这是刚刚截获的一封信,写信人是我们连队的民兵排长莫二,收信人是我们连队的支部书记肖大宝。不过,这个人已经逃走了。现在我来念一下这一封信的内容:肖书记,根据你的指示,现将我连请愿领导小组成员名单汇报如下,熊广青、张长胜、郭小刚。落款签名莫二,1979年1月5日”。熊广青读完信后,在场的知青都愤怒地吼叫起来。
以上这个情节取之于我们七团我们砖瓦排的真实故事,他是211名知青绝食的导火索,《最后的知青》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叙几乎是未经雕琢的。无疑将是后人研究知青历史时的宝贵资料。其中熊广青、郭小刚、张长胜在大返城中的角色原型取之于孟定农场的叶峰,周兴儒,许世辅等人。
捧读这部沉甸甸的书稿,主人公的坎坷命运,常常令我热泪涟涟。通过滴水湖畔暗含忧伤的小说,我揣测在那片红土地的梯田般的橡胶林里,其实还潜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知青悲凉的故事,现实社会里,像滴水湖畔这样站在社会和历史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对知青运动作一番深入剖析和客观研究的人并不多,但是这实在是很有必要的。
知青不是几个人,是一代人,我们因为历史的“折腾”耽误了一代人,这是何等巨大的代价,小平同志说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知青不满意,(知青)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农民不满意。这四个不满意足以证明上山下乡是一个劳民伤财、浩大的折腾工程,好在党中央已经明确表态不再让我们伟大的祖国再受这种“荒唐的折腾”的困扰。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这些老头子、老太婆都是名符其实的最后的知青。我们的新生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我们能够有今天快乐幸福的生活,确实需要在思考中给历史一个回答,值得钦佩的是滴水湖畔长期以来孜孜不倦的做着这方面的尝试,这在知青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令人尊敬!
岁月如嗍,云南知青已不再年轻,但这个群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却依旧不减。滴水湖畔无疑就是这个群体里的佼佼者,《最后的知青》是近年来知青文学领域一部难得的好书,它巧妙地糅合了历史与文学,其证词般的文字必将成为社会史学、政治学、知青文学研究的的无价之宝。
地球人都知道,“文化大革命”受损最大的不是“走资派”,而是“知青”。“走资派”在“文革”结束后迅速平反、官复原职、补发工资。而知青们在“文革”之后补偿不了逝去的青春亦很难再回学校读书。知青们回城之路历经坎坷,最重要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经历了下岗待业,因此,他们实际上成了文化大革命最终的主要受害者。
滴水湖畔始终践行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具有厚重的生活底蕴和凝重的历史责任感,依据着他的影响力、对生活和社会的洞察力以及敏锐的触觉。温故而知新,《最后的知青》是滴水湖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知青文学可持续发展的一次伟大实践。是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大贡献,承载了一代知青守望者尊重历史的渴望!
我认为:《最后的知青》理应得到一枚知青文学勋章,它将由广大的被《最后的知青》深深感动的知青给你颁发,那些很无奈地将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广袤的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的知青。多少年以后,他们也不会遗忘你——一位没有勋章的功勋!我相信;滴水湖畔这个名字也将因为《最后的知青》而载入知青文学的不朽史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