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牛人牛事(连载二十八)

时间:2017-02-26来源:原创 作者:林嗣丰 点击:
我演鸠山 也许当年下乡的知青中团员不多,也许是我1965年就入团是个老团员,所以下乡后就一直是连队团支部的委员--宣传委员。可能是命中注定,我这一辈子总是与这个宣传打交道。读中学时虽然没有担任班里的宣传委员,担那块黑板报总是由我来出的。后来文革

我演鸠山

      也许当年下乡的知青中团员不多,也许是我1965年就入团是个老团员,所以下乡后就一直是连队团支部的委员--宣传委员。可能是命中注定,我这一辈子总是与这个“宣传”打交道。读中学时虽然没有担任班里的宣传委员,担那块黑板报总是由我来出的。后来文革成立革委会,被安排做了宣传部的副部长;从兵团上学后,一到师范学校就当了团委宣传委员;分到齐齐哈尔车辆厂二中,又是团总支宣传委员;而后调到戚墅堰,又选进工会委员会,担当的还是宣传委员。即使是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期,在北大荒的六年多时间一直是团支部的宣传委员。

      我办过连队的壁报,就在连队食堂的墙壁上。那个时候脑子里“左”的东西还不少,思想敏感得很,记得当时连里有位关内来的青年说道:“只要给我两百元钱,让我当反革命我也干。”这自然受到了我们的批判,我还就此在壁报上着文章予以批判。他一直记着这事,1974年我第二次被推荐上学时,他就在排里挑头不同意,搅黄了我在这个排的一票,这个排还是我从通讯员岗位下来后去建砖厂的那个排,害得老排长和我直打招呼。

      再后来连里做了两块黑板,就改出黑板报了,主要内容是报道连队生产的情况,为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们鼓劲,把他们的优秀事迹报道出去。黑板报承担的任务决定,越是越农忙的时候越要及时出,因此我常常牺牲休息的时间,起早摸黑的干。尤其是夏天的中午,大家都抓紧时间眯上一觉,为下午的劳动积蓄力量,我则要冒着中午的炎热把黑板报出出来。到了冬天,即使是在室内,也常常把手冻得僵硬,握不住粉笔。于是就往手上呵一口气,到宿舍或食堂的炉子旁烘烘再写。

      报道的内容重要,但形式也同样重要,好的形式才能吸引人。我先从稿子的质量上入手,多用些文学笔法,让稿子生动起来。记得有一次写夏锄归家的情景,开往这样写到:“一行刚刚结束了铲地任务的人,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余晖洒在晚归的他们的身上,勾勒出一群美丽的身影……”正巧团保卫股长来连队视察,看到了这篇文章,大加赞赏,立刻推荐给了团宣传股,使我在团部有了一点小名气,我与团宣传股打交道的机会也就多了。后来我到齐齐师范学校上学,报到后就当上团委宣传委员,就是因为那时担任学校团委书记的,正是当年在团宣传股工作的齐市知青。

      我也想方设法把黑板报办得漂亮,把自己在美术上的才能尽量的发挥出来:报头、横标题、小标题、花边、小图案,一切一切的美化都想法用上。由于有两块黑板,一篇文章有时要分两处写,我就学报纸上的方式,用“下转”“上接”的方法引导大家去阅读,得到了大家的好评,直到四十多年后,哈尔滨知青郭文君还记得这情景,赞赏不已。

      除了办好连队的黑板报,我还要负责向团部送稿,这是政治任务,是给连队和连队领导长脸的事,万万不可松懈,因此写稿子就更上心了。每当有线广播中播出自己写的稿子时,真是比吃上红烧肉还高兴。这一来一去不但增加了我写稿的积极性,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和粉笔字的书写能力。这为我后来做老师起了奠基的作用。

      通讯报道追求的是一个“快”字,否则新闻就变成了旧闻,尤其是农忙时分,有了新的事件是必须立刻报出去的。受那时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发个邮件或发个传真就行,必须由通讯员去团部时送交。如果遇到雨天,通讯员去不了团部,那就要抓瞎了。1971年夏收时正遇到连天的连绵阴雨,通讯员好多天去不了团部,稿件送不出去是最急人的。急中生智,我想到通过电话传稿,于是就拨通了宣传股的电话,我说他记,用最快的方式把稿子送出去。偏偏遇到我这个南方人平卷舌不分,前后鼻音难辨,有些字还念不准音调,常常因此卡在那儿。记得那天读到“虽”字,本应第一声的我却念成了第二声,我在这里高声念,他在那头半天也搞不清楚是什么,急得双方都直冒汗。不知怎么我突然开窍,想起应读第一声,这才让电话两头的人出了口气。

      连队墙上的宣传标语,也由我承包了。食堂后侧的两排知青宿舍建好后,连里决定在宿舍窗户之间的墙上写大字标语,每个有一米来大,我就用下乡前学的新魏体写了上去。连队小学校新建门楼有两根柱子,建造的老职工要求我写一幅对联,由他们用水泥雕在上面,内容是当时最流行的那条“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我也用了新魏体。2008年回连队的时候曾去找寻自己的痕迹,不料小学校已经变成家属住房,门楼已经拆除,那对联自然也不复存在了。

2008年回访黑土地,知青们在原小学校前留影,学校已经成了家属住宅,门楼已经拆除。
 
      因为我笔头快,也算有点文才,而且在下乡前也在学校文艺小分队中呆过,“样板戏”中的许多唱段也能随口来上几句,时有在连队开会前给大家唱上一段的情况,连队成立宣传队就把我招了进去。我的任务是给宣传队编歌词,所谓“编”就是给现成的曲调配上新词,表现现时的内容。宣传队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了快乐的气氛,每每演出时,食堂(开会用地)里就挤满了人,连队里的男女老老少少都会来。没有通电时,就挂上两盏汽油灯用心照明,虽说连人脸都看不太清,但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那是一个文化缺失的年代,很少有像样的文艺演出。如果哪天听说团里的放映队来连里放电影,哪怕是放了八百遍的《地道战》《地雷战》,也会招引人早早的搬来凳子静候放映队的到来,如果中间跑片未到,即使等到半夜也没人会打退堂鼓。甚至还会赶好几里地到其他连队去看。现在自己连队有了宣传队演出节目,那不等于到了节日?所以挤满食堂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文艺宣传队在田间地头为大家演出。
 
      宣传队成立后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是排练“样板戏”《红灯记》。“文革”中,文化荒芜,七亿人民唯有八个样板戏: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又有了京剧《杜鹃山》、钢琴伴唱《红灯记》,号称是“旗手”按“三突出”的原则排练出来的样板。样板一树,各地响应,许多地方、各个剧种,甚至群众团体也都来演样板戏。

《红灯记》剧照,李玉和怒斥叛徒王连举。
 
      我们兵团当然也不落后,最著名是18团所演的芭蕾舞《白毛女》,曾轰动全兵团。我们46团许多连队也开始排演样板戏,隔壁的机炮连就排演了整部的《智取威虎山》。指导员找到我们宣传队的队长哈尔滨知青于凤瀛,下达了任务,让我们也排练一个,强调是政治任务。接受任务后,队长就找我们开会,商量如何落实指导员交代的任务。年轻人面前是没有困难的,艰苦的劳动都挺过来了,排练个样板戏还算困难么?

      首先讨论的是演什么戏,这也没困难。郭文君首先提议演《红灯记》,其实大家心里早有了谱,因为我们有现成的“李玉和”。李玉和形象的最大特点就是腮边“一边一块喀嗒肉”,队长于凤瀛正是这样的长相。李奶奶也不难找,桂继红(未柔)就是最好的人选。桂继红,人称老桂,上海知青,其父为我国戏剧界文学界名人杜宣,其母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叶露茜,因此老桂身上天然的流着文艺的血脉。而且扮相也像,那脸形那身段,穿上戏装,活脱脱的一个李奶奶,而且还有口标准的普通话。李铁梅,天津知青陈雪婷,连部的出纳,唱得一口好歌,完全可以胜任。主要人物有了,其他的人物也一一落实,哈尔滨知青程绍武演叛徒王连举、郭文君演卖木梳的;李卫身兼两职,前面是与李玉和接头的磨刀师傅,后面当游击队长。当然还有一些群众演员,都分配妥当,唯在鸠山一角上卡壳了--没人!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不仅要剃光头,而且这个反角、丑角是人人憎恨的角色,是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物。

      但再丑,再不受人待见,总得有人演呀,否则整部戏就演不成了,于是我就站起来说:“我来演!”其实大家心中早有此想法:我圆圆的脸上架着个眼镜,矮矮的个子正适合演这个角色,大家只是怕我不愿意才没有说出来。现在我表态了,角色就都落实了开排了。

      但问题还有,道具呢?这不是问题,我们知青中有的是高手。李卫的父亲是哈尔滨龙江剧团的舞美设计,他从小耳濡目染,这些道具难不倒他。很快李玉和手中的红灯就做出来了,铮亮的灯壳糊上红色的透明纸,连上两节电池,如从专业剧团里借来的一样。用麻袋布做成日本兵的军帽,用废铁丝缠上黑胶布做成手铐脚镣,用木头削成长长的日本军刀,几支长枪短枪,演出用的道具大部准备俱全,只有鸠山的“行头”没落实:军靴还行,可以用长统的雨靴来代替,但和服呢?李玉和与鸠山的那场交手戏,鸠山是穿着和服出场的,没有和服,戏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我突然想起下乡时买的被套面子是白底上带着小圈圈的,和日本的和服花纹比较接近,于是二话不说,回去就把被面拆了下来,裹在身上还真有点和服的味道。就这样,没花多少钱我们就将所有道具准备齐全。

      与此同时,乐队也落实了,主操京胡的是塘沽知青小高,小高的京胡拉得京味十足,为整个剧增色不少。于凤瀛也能拉二胡,只要不是他的戏,他也会来拉,让乐色更加浓厚。就这样我们利用麦收的间隙争分夺秒,很快完成了排练任务。

      麦收的庆功大会是我们的处子演出,那天食堂里挤满来看演出的职工和家属,整个气氛比节日还热闹。在食堂这个条件极简陋的舞台上我们卖力地演出,一招一式都向电影里的靠拢,京胡声锣鼓声和着演员的演唱声为这边疆的小村庄带来了喜庆彩。演出不断获得阵阵掌声,演出获得了完美的成功。演出结束,人们迟迟不肯离去,连长指导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还特许我们去各连巡回演出,不仅去了偏远的四连、五连、六连,还越过连队对面的山坡去了高峰独立营,为连队争得了荣誉。师部的高思政委慕名而来,拉着于凤瀛的手说:“你是我们全师演得最像的一个李玉和。”这既是对于凤瀛的认可,也是对我们整个宣传队的肯定。

      于凤瀛因此被抽调去了团部宣传队,专演的李玉和一角,成为团部宣传队重要的一员。

      2008年回访黑土地,部分演员在连队麦场上留影。前排左起三人为主角:桂未柔(李奶奶)、于凤瀛(李玉和)、陈雪婷(李铁梅)。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