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80后"开讲大学政治课 "最没劲"课程获青睐

时间:2015-03-21来源:未知 作者:网络 点击:
80后开讲大学政治课 最没劲课程获青睐 没劲、枯燥、教条说起大学里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皱一皱眉头。学生不爱听,老师讲得累,思政课俨然成为了高校最难讲的必修课。 而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最年轻的教学团队,平均年龄不过40出
"80后"开讲大学政治课 "最没劲"课程获青睐


没劲、枯燥、教条……说起大学里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皱一皱眉头。学生不爱听,老师讲得累,思政课俨然成为了高校“最难讲”的必修课。

  而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最年轻”的教学团队,平均年龄不过40出头,其中还有三成是“80后”。三尺讲台上,他们凭借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热情,讲“活”了“最没劲”的课。

  上“80后”主讲的政治课,是怎样一种体验?

  3月20日18:30,复旦大学第三教学楼309教室,陈琳博士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准时开堂。偌大的阶梯教室里,鲜有学生看书做作业,更不见有人打瞌睡或是玩手机。

  “电影《1942》里对特殊时期人性的展现,《星际穿越》那个为了求生而撒谎的星球探索者,以及《狼图腾》中作为‘神’的狼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性……”谈及人类内心中的“兽性”,“80后”的陈琳接连举了三部热门电影里的例子。

  话锋一转,陈琳说到了《概论》课的主旨:“我们这门课所关注的,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让这个‘小动物’更多地展现‘文明’,而非‘兽性’;而它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大背景,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鲜活的当代中国。”

  对于陈琳主讲的《概论》,有趣、紧贴实事、不墨守成规是学生们最多的评价。作为复旦大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带头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顾钰民教授表示,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学生对这门“没劲”的课程感兴趣:“陈琳博士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学生熟悉的电影和阅读作为切入点,摆脱了过去‘从理论到理论’的枯燥授课方式,自然受到学生的喜欢。”

  “学术达人”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拉”回课堂

  复旦大学《概论》课的授课教师,都来自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化教研室,个个堪称“学术达人”,同时队也十分年轻。据介绍,团队中的十位老师平均年龄为43.5岁,其中40岁以下的老师占四成,更有三成是80后,其中最年轻的一位还不到30岁。老师们虽然年轻,却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师出名门,成果斐然。

  据顾钰民教授介绍,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概论》课教学的基本立足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经过深入调研和筛选,从教材的每一章中提炼若干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和思想上存在的疑点等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以问题来聚焦大学生的关注点,以问题切入来展开教学的内容,通过讲问题,讲清楚现象背后的理论。把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与现实问题有机联系起来,使这些问题既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又具有丰富的理论含量,激励了同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冉教授也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80后”、“90后”们不关心政治,他授课的最大感受是,只要激发起学生的钻研动力,消除以往的看法成见,学生自然会参与到课堂中来:“我们也从不回避对敏感话题的讨论,这正反应了学生的困惑。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探讨,还把遇到的问题编入辅助教材,进一步解答。”李冉说,了解学生所想,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把学生们“拉”回课堂。

  在“最年轻”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难讲”的课终于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与青睐。顾钰民教授领衔的“基于实效性的《概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整体推进探索”教学改革项目,更是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也是思政课程项目中的最高奖项。


 

"最难讲的课"如何讲得精彩 复旦教师让思想教育润物无声

昨天,复旦大学的学子们在思想政治课上听得津津有味

    昨晚6时30分,复旦大学管院大一学生曾浩钊走进3309教室第二排坐下,手里除了上课要用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本,还有一本刚买的《基督教神学范畴》,那是主讲老师陈琳上一堂课推介的参考书。来之前有同学问他,怎么选周末晚上的课,他回答,“我觉得她讲得好”。放眼看去,偌大的阶梯教室坐满了学生,他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

  学生不爱听,老师讲得累,这是思想政治课给人的刻板印象。怎样把这门“最难讲”的必修课上好?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最年轻”的教学团队,平均年龄43.5岁,他们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活跃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讲台上。经济学专业老师陈琳,就是其中之一。

  心灵互动拉近师生距离

  小曾记得上周第一节概论课时,陈老师那出乎意料的“导论”,不是照本宣科,而更像一段内心独白。他说,“她像一位朋友,与我们交流自己的心灵成长史”。

  陈老师说:“起初读到这本《沉默的动物》的时候,有种莫名的抵抗——如此骄傲的我的灵魂,怎么会是动物本性呢?但后来发现,作者的观点并不孤单——我们体内这个沉默的动物,既可能展现出贪婪、自私和残暴这些所谓的‘兽性’,却也是璀璨的文明史的创造者。我们这门课所关注的,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建设,让这个‘小动物’更多地展现‘文明’,而非‘兽性’;而尝试回答这个问题的大背景,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鲜活的当代中国。”

  之所以如此开启概论课,还有一段故事。2012年9月,刚刚留校的她上这门课,向同学提问,“如果你是复旦校长,你想做什么?”有位男生站起来说,“我想取消思政课”。“当时有点蒙,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正是那一刻的无措,促使她更投入钻研,也才有了这段被不少学生津津乐道的开场白。

  “我想,这是我对3年前那位男生的回答,更是对3年前自己的回答。”陈琳认识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的难度在于课程本身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很强,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感,而且其中一些基本原理和中学课本的内容也有相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学生发现教材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存在一定反差,也使学生产生怀疑感。种种因素,造成一种“概论课不好上”的成见。而在讲台上,与上百位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和思考,成为她选择的教学方式。思想教育润物无声,心灵互动拉近了师生距离。

  鼓励独立思考理性争论

  “陈老师的课很特别,说理严密,也很坦诚。”杨正圆说,“我是医学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他早早抢好了第一排的位置,奋笔疾书。

  《周易》、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杨绛的《我们仨》、葛兆光的《中国十大经典》、特里·伊格尔顿的《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琼·罗宾逊的《经济哲学》、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论》……各时代、各领域的经典出现在陈琳老师的一次课中,她带着自己的思考娓娓道来。下转3版(上接第1版)如今在黑板前自如宣讲的陈琳,也曾经害怕上这门课,因为“需要面对的学生的问题太多了”。她选择扩展学习、阅读。看三个版本的毛泽东传、邓小平传,看其他学科对社会问题的解读和方法论研究,向教学团队的前辈请教,成为她备课的底气。

  陈琳是经济学专业的,专注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擅长采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她看来,《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为主线,以讲解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公共政策为内容,尝试回答“通过怎样的制度和文化建设让当代中国社会更可爱”这一问题。要回答好这个问题、讲好这门课程,需要涉及几乎所有社会科学和部分人文学科,经济学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实证计量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工具。结合专业研究的讲述,有助于树立一种认识,即公共政策的制定既要有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也离不开严谨学术分析。她更鼓励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独立思考、理性争论。

  很多学生对陈老师强调学术分析的重要性记忆犹新。已经旁听了两个学期的大二学生小梁说,“她用恋人吵架打比方,恋人吵架处于‘聋人交流模式’,彼此宣泄情绪却回避理解对方,不少社会问题的争论也是如此。只有客观冷静的学术分析,才能沟通彼此,真正解决问题。”

  团队获思政课项目最高奖

  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概论》课教学团队,像陈琳这样的青年教学达人不少。他们都是学术上的牛人,而且40岁以下的老师占到四成,最年轻的还不到30岁。老师们虽然年轻,却师出名门,成果斐然,深受学生喜爱。

  不久前,由副院长顾钰民教授领衔的“基于实效性的《概论》课教学改革和建设整体推进探索”教学改革项目,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思政课程项目中的最高奖项。

  顾钰民介绍,提高教学实效性,是《概论》课教学的基本立足点。经过深入调研和筛选,从教材的每一章中提炼若干大学生关心的理论热点和思想上存在的疑点等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加以展开,通过讲问题,讲清楚现象背后的理论,并与现实有机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为了使学生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李冉教授会拓展视角,讲西方、讲中国,谈古代、话今天,“让学生从历史当中得出这个结论”。“不能说80后、90后的学生不关心政治,”李冉总结任教的最大感受,“只要激发起学生的钻研动力,消除以往的看法成见,学生自然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不但不回避对敏感话题的讨论,还把遇到的问题编入辅助教材,进一步解答。

  复旦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说,这个团队中学科背景各异,有经济、政治、法学等,不同专业的思考角度相互碰撞,共同来为年轻学子传授理论知识,人生引航。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