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 >

人工智能,无限可能------让未来在你身边

时间:2023-07-09来源:济民说写沪语 作者:冯济民 点击:
一一聆听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感悟 作为科创中心的上海,一直站在人工智能的前沿。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这个传播人工智能新潮流的盛会已连续举办了6次。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联世界,生成未来。共商共话人工智能发展的趋

一一聆听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之感悟
作为科创中心的上海,一直站在人工智能的前沿。7月6日至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这个传播人工智能新潮流的盛会已连续举办了6次。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智联世界,生成未来。共商共话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智能世界。我有幸应邀与会,这已是我第三次参会了。
 
大会期间,我先后聆听了五个论坛,分别是:华为的"昇腾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腾讯的"无限可能"论坛、商汤科技的"大爱无疆,日日新"论坛、中国移动的"大模型与深度行业智能"论坛和亿欧的"Al医疗发展"论坛。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感悟良多。
 
我知道了人工智能是智能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等。人工智能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我知道了人工智能革命分为四波浪潮:互联网智能化、商业智能化、实体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每一波浪潮都以不同方式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颠覆不同产业,让人工智能更深层次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我知道了算力是指计算机设备或计算/数据中心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合共同执行某种计算需求的能力。具体来说,算力是通过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目标结果输出的计算能力。芯片是算力的载体。算力+芯片=人工智能。我知道了大模型与大脑原理层类似和大模型对大算力的持续要求。
 
我了解了人工智能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可建立新的想像空间,并通过新创造、新体验提升成功率。如输入照片后编辑百变大咖,可任选服装,背景,道具,动作。可无中生有制作如影数字人,还可唱歌,演戏,送礼,上课等。如果为数字人注入灵魂,还可情感交流。商品3D数字化精确到毫米级,图像逼真。智能汽车不但自动驾驶,复杂场景下如老司机驾驶,还可车路协同,帮助购物,诊疗与急救,确认旅游线路,预定酒店,指导修理汽车等。全新智能娱乐引领创作新可能、新启迪,用音乐舞蹈生成画面,快乐翻倍,进入玩造时代,实现虚拟世界自我展现。科技加创新,健康养老,科技助老,形成养老新生态。守护银发群体。做到智慧型、普惠型,促进老人身体、心智和财产健康。开发隐形护理员,通过呼叫和跌倒检测,守护老人居家安全。注重老人听力健康。通过数字听力检测筛查,保护老人听力和提升、康复。提供智慧型、公益型数字反诈骗服务。建立素养课堂,进行安全教育。用对老人的善和爱引导科技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实行数字化。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物研究可智能化。改变考古形式,提质增效。甲骨文通过数字焕活并检索匹配。文物修复研究智能化。实现图、文、音、视的全方位阅读。可自动生成所需要的文章。翻译可与记忆融合,提高翻译效率。
 
重塑未来医疗。人工智能全面介入并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分析、评估、决策、治疗、手术、随访、康复及科研、教学全过程。可有效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准确率和治愈率及康复率。需制订统一评价体系和通用标准。建立符合临床诊疗逻辑的国家权威、科学、规范、优质、安全的临床重点专科标准数据库。数据须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可溯性、多元性、完整性、安全性。有正常数据和异常数据。数据做到即时传送入库。人工智能将给医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可能,使医疗管理和医疗秩序更为有序和规范。
 
在社会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可以服务的内容也很多。可以应用文本分类技术,对社会治理相关的海量文本数据进行分类,自动识别不同文本的不同情感色彩,为决策提供支持。可以应用语音识别技术,实现语音转换成文字的功能,方便有听力障碍的人或者在特定场景下进行文本沟通。可以应用视频识别技术,对社会治理相关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识别,比如监控视频中出现的异常行为,自动报警或者进行后续处理。可以应用服务机器人技术,在社会治理领域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比如在医疗卫生领域,可以实现自动化的预约挂号、诊断咨询等服务。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在社会治理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公安领域,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快速识别出犯罪嫌疑人,提高破案效率。可以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的监控系统中,实现对公共场所、重点区域的实时监控和信息追踪,辅助公安机关加强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可以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的预警系统中,实现对各种潜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前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
 
我了解到,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时候,也应该有一个底线,分清哪些是我们可以让人工智能尽力去完成的,哪些是不应该让人工智能去完成的。我们不能让人工智能变成无所不能,更不能让人工智能变成人类社会的主宰。人类创造人工智能的初衷是善良的,但是其发挥的作用也可能是邪恶的。比如,人工智能就可能侵害到我们的隐私权。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人类做好事,也能为人类做坏事。
因此,我们在创建智能社会的时候,既要开发人工智能的善,也要限制人工智能的恶,要努力构建有人文温度的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确实是人类社会的重大发明,但是,这不应是人类社会的最后一个重大发明。不能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的终结者。
 
必须认识到,人工智能在给我们提供各种方便的时候,也导致了人类一些能力的减退。要知道,人体的功能必须经常使用,长期不用就会退化。
 
人工智能应向善,因此要讲求伦理和安全建设,塑造负责任的生态。可成立伦理委员会,关注隐私问题。人工智能的治理要体现价值观。可发明机器管理。实行风险管理,克服模型数据的偏见和各国的偏見,防止虚拟人诈骗,建立契约和秩序。要实现全球治理,规范行为和资源分配。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利用法律约束,因地制宜制订规范,加强对话,通过沟通达成共识。
美好的生活正在向我们招手。人工智能,向往的人越来越多,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它有无限可能,它让未来在你身边。这不是幻想,而是现实。参加了大会,聆听了论坛,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学无止境。人虽老了,但仍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努力充电提高,才能立足社会,跟上形势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这是我本次参会的一个深刻体会。
 
我为自己赶上了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而感到庆幸!

 
 (责任编辑  晓歌)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