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岳南与宗璞笔下的西南联大故事

时间:2024-11-23来源:百度 作者:童冰之语 点击:
本文介绍了两部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南渡北归》和《野葫芦引》,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两部作品都强调了知识分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坚韧精神。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人文精神以及知

 
本文介绍了两部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南渡北归》和《野葫芦引》,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两部作品都强调了知识分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展现了他们的责任感和坚韧精神。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深入了解历史背景、人文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
2018年,《无问东西》这部电影的上映让西南联大再次进入公众视野。近两年来,经董宇辉的推荐,这所传奇的学府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在早些年,对那段历史的了解让我深受感动。我开始搜集各类资料,读相关的书籍,希望能更全面地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背景,聆听那个年代更多的故事。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两套关于西南联大的书籍。
 
 
一套是董宇辉也曾推荐的《南渡北归》,这是我早期阅读的完整讲述该段历史的书籍。另一套是《野葫芦引》,这是一部以西南联大时期历史为背景的长篇系列小说。前者从历史学家视角讲述历史,后者则从普通亲历者视角书写历史。这两套书对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和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当时的学术氛围、人文精神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
 
01
《南渡北归》:岳南的历史巨作
 
 
《南渡北归》是岳南创作的纪实文学巨著,被誉为全景式再现上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命运变迁的史诗作品。该系列分为《南渡》、《北归》和《离别》三部,讲述了抗战时期大量知识分子从中原地区迁往西南,战后再返回故土的历程。作品展现了这群人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坚持、奋斗以及他们面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时所做出的选择与承担。 
创作灵感:岳南对李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兴趣。2003年春天,在完成三星堆文物发掘采访后,他决定亲自探访李庄——抗战时期知识分子流亡、坚守学术与精神信念之地。正是这些人不屈不挠、坚持理想的故事激发了岳南创作的灵感。 
创作过程:岳南自2003年开始构思《南渡北归》,并在接下来的八年中不断进行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力求确保内容真实可靠。为生动描绘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命运,岳南深入研究历史文献,采访当事人,并走访抗战时期知识分子流亡的路线和居住的地方。
创作中,岳南注重人物塑造和情节构建,努力还原历史人物的性格、思想和行为。他深入挖掘每个细节,力求展现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并通过多次修改完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历史学观与创作手法:岳南在之前就著有《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他深受傅斯年“把发生学引进文学史”这一理念的影响。因此,他采用了贴近民间、具有山东低层人民特色的语言和文字结构来书写,旨在将文学创造回归至最真实的人民生活经验中。
总结:《南渡北归》真实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让读者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更直观地了解那个动荡的时代。 
02
《野葫芦引》:宗璞的文学探索
《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包含《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这套书通过孟樾一家的经历,讲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情感和抉择。从北平知识阶层面对国难的挣扎,到大学南迁昆明后师生们的艰辛与乐观,再到学生们参加远征军抗日西征的壮举,最后描述结束八年漂泊返回北平后,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 宗璞将自己父亲冯友兰的形象融入小说中,结合自身在西南联大的生活经验,力图再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创作初衷:宗璞曾言:“写小说,不然对不起沸腾过随即凝聚在身边的历史。”她9岁时抗战爆发,随家人逃至昆明,那段经历留给她深刻印记。她希望通过小说记录那段珍贵历史,展现父兄辈的故事。
 
创作历程: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漫长,其间宗璞经历了多次病痛折磨和生活变故。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她就有了创作构想,但直到 1985 年才正式动笔,历经33年才完成。创作《东藏记》时,她视网膜脱落,术后几乎失明,只能口述完成剩余篇幅。她形容自己:“就像一只蚂蚁,很小的蚂蚁,认真努力地在搬沙,衔一粒,再衔一粒,终于堆起一座小沙丘。”她的执着与坚持最终得到了肯定,《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历史学观与创作理念:宗璞认为历史错综复杂而难以完全捕捉,正如“野葫芦”一般未知,“葫芦里不知卖的什么药”。她所写只是历史的一个引子,引发关注和思考。小说虽不能展现完整的历史,但能体现那个时代的精神。她创作小说并非完全复制历史,而是如《红楼梦》中“真事隐去”的“假语村言”。
文字功底与艺术表达:宗璞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工作多年,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但她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熟背大量古诗词,8 岁就读《红楼梦》,即便后来研究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对她的影响依然更深。《野葫芦引》书前有六支序曲,每部结束还有间曲,卞之琳先生对她写曲词的功力赞赏有加。这种曲词借鉴了她喜爱的元曲,也受到《红楼梦》判词手法的影响。阅读这些文字,能领略到宗璞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蕴。 
总结:经过精心打磨,这部作品成为经典之作,勾勒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国家和个人命运交织的宏大图景,展现了那一代人的责任担当、爱国情怀,以及在动荡岁月中的生活百态和心理变迁。 
03
共通主题:知识分子的命运与选择
《南渡北归》与《野葫芦引》两部作品都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深入描绘了知识分子在那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中的流亡经历及其所面临的命运和选择。两者均强调了知识分子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在战乱中不仅努力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同时坚守学术追求和人文价值。 
文化传承与民族责任:两部作品都突出了知识分子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在战乱时期,他们全力守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坚守学术精神和人文价值。知识分子们对民族的未来满怀深情关怀和强烈责任感。他们不仅努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才智,还在艰难的环境中展现了顽强的生存意志和不屈精神。 
个体与时代的交织:两部作品都揭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的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们在历史洪流中经历各种起伏和变故,他们的个人经历受到时代背景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在积极尝试适应、影响并改变着所处的时代。
 
结语
今天偏重从岳南和宗璞的创作角度探讨了两部作品,他们对作品的严谨要求和辛勤付出,体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坚守精神,与书中那些知识分子的精神相呼应。这种力量将会代代相传,成为激励后人的不竭动力。 
宗璞曾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小说也是要静下心来读的,现在能静下心来的人不多。”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充满兴趣,渴望探索更多背后的故事;或者你希望从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中获得启发与力量;又或者你是文学爱好者,对叙事手法、人物刻画和语言艺术有着独到见解。不论你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可以依循宗璞先生的建议,安心坐下来细细品读这些作品,甚至反复阅读。
 不要因为书本的厚重而感到畏惧,它们所讲述的故事会引领你步入大师们的世界。一旦你开始阅读,就会发现自己被书中的情节和人物所吸引,享受其中,难以自拔。
(晓歌编辑)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