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上海市民诗歌节吸引11万来稿 用最美诗意礼赞新中国

时间:2019-09-27来源:东方教育时报 作者:柳琴 点击:
今年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联合社会各界举办的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原创诗歌征集活动,历时近半年后于近日结束。此次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创诗歌超过11万首,广大诗人和普通群众纷纷用手中的笔,抒发浓浓爱国之情,将

今年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联合社会各界举办的“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原创诗歌征集活动,历时近半年后于近日结束。此次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原创诗歌超过11万首,广大诗人和普通群众纷纷用手中的笔,抒发浓浓爱国之情,将心中最美的诗意献礼新中国70周年华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教委指导下,本次原创诗歌征集活动由上海市学习促进办公室、市语委办公室、市作协、市振兴中华读书委办公室、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群众艺术馆和中国诗歌网联合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等单位承办。
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
第五届上海市民诗歌此次原创诗歌征集活动中,有四成以上内容都属于歌颂祖国、感念家园之作,读来真挚感人。如《祖国万岁》《伫立在国歌纪念馆》《生我是这块土地》,其中,池沫树的《一滴水喊着故乡》也从众多投稿作品中脱颖而出,打动评委。
《一滴水喊着故乡》这篇作品源于作者站在东方明珠之前油然而生的对祖国的自豪感。
 “看到东方明珠,我心里喊着‘祖国’,后来我借着东方明珠上的一滴露珠与河流的一滴水为意象写了这首诗。我将长江的主要支流写到诗里,将赣西故乡的小河也写到诗里,将上海的现代建筑与故乡的文化古迹也写到诗里,以小写大,以大写小,再以小写大来咏叹,讴歌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诗中看似写一滴水与河流,实则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相连,如同一滴水与河流的关系。反映一个游子不管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家,离不开祖国的怀抱。”
爱国之情荡漾笔端,池沫树还特别表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不仅仅体现在今年国庆,而是时刻流淌在心底,化作笔下深切浓郁的诗情。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七十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 祖国母亲!
这段深情感人的诗句出自诗人王平英的诗作《祖国万岁》,这是一篇他有感而发之作,表达了一位游子归来后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礼赞。他告诉记者,常年在国外生活的他,今年回到上海走过外滩的钟楼走过人民英雄纪念塔,看见祖国今天取得的巨大发展,内心受到巨大的触动,历史的种种变迁在他心中激荡,一种对祖国发展变化的惊喜和自豪感蓬勃而出,汇聚成了这首情感真诚饱满的《祖国万岁》。
 “祖国发展壮大了,真的让我们百感交集,带给我们欣喜、自豪和巨大的幸福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为祖国点赞、骄傲!” 王平英表示。
作为本次诗歌征集的评委、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对今年的诗歌征集情况表示欣喜:“这一届市民诗歌节征诗,来稿之踊跃,题材之丰富,让人惊叹。这些诗歌来自上海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市民,来自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是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赞美,是对生活的热爱,不是空泛的赞歌,而是真诚的心声。其中有些诗作,展示了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个性。这么多人参与到我们的诗歌征集中来,让人感受到涌动在中国大地上的激情和诗意。”
除了诗歌征集外,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办方用多种诗歌形式表达了广大市民对祖国深沉的爱意与祝福。如今年6月底,上海市民诗歌节组委会办公室会同上海市作家协会、东方教育时报组织诗歌领域的专家学者编选了新中国70年诗歌集萃,浓缩了新中国70年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新中国70年诗歌创作所取得的历史成就。这些制作精选的诗歌作品已经在东方教育时报官微陆续推送,并邀请朗诵艺术家朗诵部分作品,以飨读者。此外,主办方还就此主题组织了委约创作,全国著名诗人叶延滨、杨克、梁平、龚学敏、黄亚洲等人的作品各具个性与神采。
激励广大学生的诗歌创作
同时,今年的诗歌征集还在沪上各大校园里引起了热烈反响。复旦诗社、华东师大夏雨诗社、上海师大蓝潮诗社、华东政法大学太阳雨诗社、市北中学海上星辉诗社、大同中学点石文学社等都积极参与诗歌节的各项活动。尤其引人瞩目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市民诗歌节成功吸引了广大学生群体的目光,得到全国大中小学生的支持,受到青睐的学生作品又激励了学生的诗歌创作,让上海市民诗歌节成为孵化诗歌新人的又一宝地。
在今年的获奖作品中,不乏一些学生的优秀之作,如凭作品《人间草木》在此次征稿中获奖的华东师范大学夏雨诗社的凌舒婕,这让学诗不久的她再次确信自己的写诗能力。
 “我第一次写诗的契机只不过是去年的上海高中生诗创赛,看见认识的人非常热爱诗歌,我决定尝试一下。我万分庆幸自己做了这种尝试。诗歌于我而言,一开始是在那些挣扎的日子里努力记录生活的体验的产物,有很多体验会从指尖流逝,但现在诗歌是一个快捷精炼的存储感情的方式,是非常接地气的世俗产物。我很庆幸自己遇见了诗歌,它教会了我许多,我被那份热爱与真诚感染到了。”
从小就很喜欢诗歌,一年级就开始写诗的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生林思言凭《妈妈教我两个字》有幸获奖,她用特别的理解方式将“中国”两个字描述地风姿绰然、意蕴绵长。她这样形容这首诗的创作过程:
 “这首诗之所以会选定这个角度,是因为那几天我在家练习毛笔字,妈妈批评了我的字软趴趴、圆滚滚,她说中国的毛笔字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方方正正、有风骨。后来我就是从这个延伸开去,和妈妈一起找了很多与风骨、方正有关的意象,按照互相对仗的格式写了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对中国文化、对祖国母亲的热爱。”面对获奖,她很惊喜:“这是我第一次在诗歌写作上获奖,很惊喜,也激发了我更大的写诗兴趣。”
诗歌征集辐射带动更多的诗歌活动
围绕今年征集的主题,各主办方精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其影响远波外省市,从稿件来源地看,今年的诗歌征集还得到北京、四川、湖南、安徽、山西、内蒙古等地诗友的踊跃投稿,在此次投稿中,有三成稿件来自外地投稿者,得到全国各地越来越多诗歌爱好者的关注。主办方还邀请了华东师大教授周圣伟、上海大学教授钱文亮、诗人古冈等诗界大咖走进社区、学校和海上市民诗歌馆,在一场场讲座和朗诵中共享诗歌的美妙。
6月29日,在上海群众艺术馆剧场举办了一场以“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为主题的诗歌朗诵赏析会。上海一批著名朗诵家激情朗诵建国70年间创作的优秀诗作,著名作家、诗人赵丽宏现场对这些佳作进行赏析评鉴。
今年的诗歌征集活动得到本市诗社如顾村诗社、书院诗社、北外滩诗社等诗社的大力支持,他们为这次征集还举办了诗歌讲座,邀请诗人进行专题辅导。“海上市民诗歌馆”就举办了多场诗歌分享会,针对今年的诗歌征集主题举办了6场“诗歌讲坛”“诗歌朗诵分享会”。各大诗社在上海市民诗歌节的联动作用下,日益发展壮大,走近市民身边,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诗歌活动中来,提升终身教育的品质。
文汇报社副总编辑、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主任缪克构表示,在中国新诗百年发展历程中,上海是最为重要的源头和码头之一,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第一部新诗《尝试集》(1920年),第一部《新诗年选》(1922年),第一种诗刊《诗》(1922年)都在上海出版,重要的诗人都在这里留下诗篇。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人”诗群是上海凸显于全国诗坛的重要流派,造就了城市诗这一诗歌源流的生成发展。而在当下,上海市民诗歌活动的活跃度、影响力,恐怕还没有哪座城市可以相比,这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市民文明程度不无关系。据统计,散落在文化馆、街道、社区、高校、写字楼、白领公寓的各种诗社、文学协会多达两百家,市民诗歌节活动应运而生,充满勃勃生机,无论是对发展上海文化品牌,还是对丰富市民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悉,本次诗歌征集评委会已经评选出各奖项,将在10月底上海举行的诗歌盛典上揭晓。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