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写作 >

读《青春北大荒》.扬“知青精神”

时间:2017-05-17来源:知青杂志社 作者:.孟庆铭. 点击:
一、读《青春北大荒》 手中有四本超100万字反映黑龙江知青生活的书。它是张刚主编插队的《北疆知青第一村》,沈国民主编农场的《知青回眸引龙河》,李向东和王礼民主编生产建设兵团62团的《青春北大荒》(有郭新元主编的33团《风雪迎春》)。可以说这是黑龙

一、读《青春北大荒》
手中有四本超100万字反映黑龙江知青生活的书。它是张刚主编插队的《北疆知青第一村》,沈国民主编农场的《知青回眸引龙河》,李向东和王礼民主编生产建设兵团62团的《青春北大荒》(有郭新元主编的33团《风雪迎春》)。可以说这是黑龙江几十万知青当年的写照,也是全国2000万知青生活的缩影。
《青村北大荒》124篇文章,分“荒原创业、战天斗地、意志磨练、战友情深、业余生活、连队风波”等六类反映了一群16-22岁的年轻人在艰难困苦中展现出的每个人身上真实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他们将人生第一粒扣子扣在了北大荒,留下了喜怒哀乐、泪、血甚至是生命,将青春献给了黑土地,增加才干,锻炼了意志。诠释了习近平“在农村更加努力,更加奋进,压力越大、意志越强,压抑越大越亢奋”“人应该从各种磨难中走出来,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的讲话。
面对如今的北大粮仓,他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曾是北大荒人。
文章辩证地诠释了艰难困苦对知青的作用与反作用,给人反思、启迪、激励、提气,给力、让人振奋。
正如徐祖康序中总结贯穿文章的四点:
1、    坚持理想信念、始终一往无前。
2、    挑战艰难困苦,勇于真金火炼。
3、    凝聚深情厚意,团结奋斗胜利。
4、    难忘忍辱负重,开阔历史视野。
文章记叙了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直白、平凡、真实、可信。作者和文字中有我熟悉的钱龙海、陆薇萍、成宏发、王丽霞、方娟娟等战友。
在艰苦生活的同时,知青们还承受不应有的精神痛苦,如冤假错案和迟到的平反书让人潸然泪下,我们记住了李向东、钦红和闻兵的名字。
我和王礼民是1968年8月11日从上海出发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33团的战友,4个月后他又奔赴建三江筹建六师62团工一连。
先遣队是有50位知青组成,在冰天雪地、杳无人烟、一切为零的茫茫雪原上创造了无数个荒原第一:扎下了第一顶帐篷、撬动了第一块冰、融出了第一桶水、蒸出了第一屉馒头等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度过了1969年的元旦和春节。从此千年沉睡的建三江被唤醒,有了生机和希望,成了如今祖国的北大粮仓。
工一连是个特殊的连队,男女知青各50名是吃螃蟹的第一人,填补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的空缺,建设钢铁边防,形成了屯垦戍边的半军事化的部队建制。他们是新建六师的里程碑,是62团的脊梁。
知青用知识回报北大荒,王礼民技术革新荣获“三等奖”的事例,就是万千知青融入北大荒的典型。
从《青村北大荒》书中,我读到了知青经历的痛、苦、涩、彷徨和无奈。读到了知青的纯、情、爱和恨。更读到了知青面对艰难困苦逆境而上、心有不甘,不屈不挠、与天斗与地斗的激情。可贵的是:这些65岁以上的老知青们,在回忆50年前那段历史时却如此淡定、从容、大度,有着“风雨过后见彩虹、方知云淡风轻之美好”的憧憬和自信。文章痛定思定:不能重演文革,记住惨痛教训。而对那段刻骨铭心艰苦生活却少有悲观叹息、沮丧悲哀、蹉跎埋怨……道出了“有北大荒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的感悟。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砺,知青不但是农村的建设者,更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返城后的知青有不少被下岗、病痛及文化低等因素过早边缘化,生活在小康水平线下,应引起政府的充分重视。
如今退休后的知青又成为老年中最活跃、最生气、最乐观的群体并感染着周边,这就是知青风采。他们无愧为共和国的长子,是当今社会正能量的最大载体。
一个知青的故事是故事,一千个知青的故事则是历史,而2000万知青的历史则是一个浩瀚无比的宝库,有着无尽的宝藏需挖掘、梳理、提炼、升华。
昨天的事再大,到了今天都是小事,成了故事。
有一种幸福是历经风雨无数。
二、扬“知青精神”
发生在文革中的上山下乡运动随着文革被否定也宣告结束。但50年来 “对与否”的争论却持续不断。时至今日:正确也好,错误也罢;无怨无悔、有怨无悔或有悔无怨等都不重要,而诞生其中的“知青精神”却应肯定和发扬。
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对叶辛说“我们都有共同的知青经历,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是将知青经历当作精神财富倍加珍惜的。
无论在延安、福建、北京,还是在美国西雅图等重要场合,他都动情地谈到自己插队七年的感受,尤其是“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给人印象最深、份量最重。
有着共同经历、共同感受、共同语言、共同话题的知青又孕育着共同的探讨课题。
应该说2000万知青下乡前都有着朴素的“不在城里吃闲饭”的自强自立精神,下乡时虽大多出于无奈,时代使然,大势所趋,被上山下乡运动所裹挟,但仍体现了听党话、跟党走、服从分配顾全大局的精神。尤其在下乡后的艰苦生活中(不管是自觉或被动,是主动还是无奈或随大流),在“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革命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感召下,中华民族血液中DNA固有的、本源的吃苦耐劳本色将知青正能量的底色给予深度挖掘、充分调动和最大体现,诞生萌芽并逐渐形成了“为国分忧、艰苦奋斗、勇于奉献、执着进取”的“知青精神”,这是不争的事实。
让我们分享“知青精神!
1、如何评价知青岁月?
2000万知青的人生第一扣和习近平一样,是扣在了农村。
共同的下乡经历和回城后所处,出现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结果是极其正常和可充分理解。
知青对亲历的生活大致有两种评价:
一种以消极而论,认为知青是蹉跎、不幸、被不公的一代。梁晓声指出:这部分人至今尚未彻底走出报怨的阴影。
一种以积极而论,认为知青命运多舛、但磨难却使他们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曾经失落、但心不甘而又坚强崛起的一代。
习近平的过人之处在于:坚忍不拔,克难而进。他在磨难面前对自己的要求是: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坚强。
广大知青没有习近平的胸怀和境界,但对他的讲话能产生共鸣,受到启发和动力。
习近平非常看重陕北插队生活,说:
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事,二是劳动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是我受益终生的东西。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事不变,克难而进。
使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他感恩的说:当年乡亲们教我生活,教我干活,使我受益匪浅。那时我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后来都学会了,擀面条、蒸团子、腌酸菜,样样都行了,那酸菜很久不吃还挺想的。
他坚定地说:从那时就下决心,今后有条件有机会,要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我相信这里的明天会更好。我愿意看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成为为人民做有益事情的好人才。
他还说:“广阔天地终身难忘”。
让我们学习总书记的讲话!
让我们分享总书记的境界!
担任总书记后的第一个春节,他携妻子再回陕北向父老乡亲拜年,有着割不断的情感。
他对在场的年轻人和孩子说:咱是第一次见面,我和梁家河村结下了缘分,注定今天会与你们相见。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曾与我一起生活、战斗。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
他自掏腰包向每户村民送上了年货——有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春联、年画等。
从政后的习近平,曾专程回到插队的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他三次落泪,动情地说:插队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充分表现出他对当年插队生活的一份真情。
习近平的知青情结挥之不去,伴随着他的整个人生,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从第一扣子扣在农村起,到以后环环相扣,扣扣生辉,走全了共产党最基层的村支书到最高位总书记的全部路程。
他说: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陕北高原是我的根,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又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回顾、梳理、总结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实施第二次“拨乱反正”,不难看出他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根植于民的知青影子和亲民、爱民、将人民利益置于最高追求目标的胸怀和境界,都是和这段知青生活息息相关。七年插队经历是他执政理念形成的根和源。
黑河知青博物馆以大量知青史料感动了所有参观者,深受社会各界充分肯定,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被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总局批准为中央级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接待人数达38万,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33位、将军17位。他们被知青精神所感动,留下以下感言:
唐家璇(外交部长):知青一代人是了不起的,他们是祖国的栋梁,在当年开发建设祖国边疆和改革开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活跃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精英,有很多都是知青,做了很多工作。你们能够展览这么好,很好!
孟建柱(公安部长):知青馆的故事很感人,这些故事有喜、有悲、也有泪,都是真实的故事,这个馆建得很好,展现了知青一代人的风采。
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知青馆建得非常好,你们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为知青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谢谢你们了,这个馆还应扩大规模,要办得更好。并提词“春渡北大荒无悔无怨”。
解振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回忆起下乡的往事感慨的说:人生中有了这么一段经历,感觉在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困难了。
陈昌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高度评价知青博物馆建的好,并满怀激情提词“知青精神永存”。
顾秀莲(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知青是当年共和国建设的脊梁,为祖国奉献了青春,如今你们黑河能够建知青博物馆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能够把知青上山下乡历史保留下来很好,我代表广大知青谢谢你们!下次我还要把我的孙子带来,让他也受受教育。
网友:血是红的,心是红的,青春的火花也是红的。逝去的知青把所有的红的,都长埋在了这块黑土地上。泪有思念的泪,委屈的泪,痛苦的泪,欣慰的泪,所有这些泪,都成为人生的宝贵积淀。泪与血象火一样锻造了知青,知青是浴火的凤凰。
与习近平的认知、黑河知青博物馆的展示及社会各界对知青的评价相比,持有“不要美化上山下乡、不要捂着伤口唱赞歌”等观点就显得逊色、苍白和无力,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和商榷了。
2、知青来自上山下乡,但不能和“上山下乡运动”划等号。
文革时期,反映长征的电影《万水千山》被“批判”,当王明路线使30万红军锐减到3万时,画外音诠释到:“为错误路线卖命,死得轻如鸿毛”,这个结论将为真理献身的20多万红军将士与错误路线混为一谈。人们不禁要问:将“将牺牲的英烈与错误路线划等号全盘否定”这公正公平合理吗?如此评价这段历史,对得起死去的英魂吗?(摘复旦孙翠宝教授)
上山下乡是国之大策,源于50年代中叶。延续到文革中却升格成“运动”,则是走了样,变了味,有悖初衷,最后被终止。那涉及其中的知青应如何评价呢?
现在有一种现象,似一提到上山下乡历练出有“知青精神”,就被指责为“肯定上山下乡运动、肯定文革、为文革招魂、捂着伤疤唱赞歌”;或有人对上山下乡感受“无怨无悔”等,就会出现“你为什么不扎根农村而返城?为什么不送孩子再到农村去?”等质问。
时过境迁,时代在前进,时至今日,改革开放正向更广范围纵深发展,这种简单对号入座或停止僵化的逻辑思维,显然已过时了。
试想:习近平对插队七年有着如此高的评价,感恩怀念之情溢于言表,按此,当年他就不该离开农村,不该到清华求学,现在应该辞去职务再去当农民,或者让知青子女放弃深造或留学机会,回到文革“上山下乡运动”中去接受再教育!
我们回忆历史,不是希望回到当年,是为了激励现在、展望未来。
如:我们赞扬红军,是不忘初心,继承忠贞不渝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们歌颂上甘岭英雄,是发扬志愿军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精神;我们赞美抗日精神,是不忘国耻,警钟长鸣;我们歌颂抗灾精神,并不是希望再来一次汶川大地震;我们回忆上山下乡,是诠释艰苦生活对知青作用与反作用的辩证,而不是肯定“上山下乡运动”、肯定文革,更不是想回到那个年代。
如同我们读伤痕文学和励志文学同“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好诗文一样,希望从中得到反思、启迪、给力、提气,达到激励意志、提升境界、净化人格的作用。
我们不歌颂苦难,也反对人为制造苦难。但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谁都绕不过去,克难而进、逆境成长是每一个成功者必经之路和最高境界。
三、习近平要求“青年要有精神故乡,精神上强大起来,变得更坚强”。
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对梁晓声说:“我跟你笔下写的那些知识青年是不一样的”。接着又说“我这个人是要求自己,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强”。梁晓声对此解释说:不少知青至今尚未走出“上山下乡”的阴影,抱怨为主。
习近平的过人之处在于:坚忍不拔,克难而进。压力越大,意志要越坚强。
世上本无绝境,只有对绝境产生的绝望的心。再绝望的绝境,都只是一个过程,都有结束的时候。面对绝境,回避不是办法,挑战才有出路,昂扬向上的人会在绝境中捕捉锻炼的机遇,消极颓废的人会在绝望中走向蹉跎沉沦。我们需从内心的奋斗开始,矢志不移地前行,物我两忘地努力,绝境会被我们甩在身后。
南非总统曼德拉为求种族平等被判27年监狱,却获得了100多奖项,199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被选为最伟大的南非人,他的《漫漫自由路》书中留下众多精言良语:
1、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活状态,快乐的经历风雨,笑对人生。
2、你若光明,这世界就不会黑暗。你若心怀希望,这个世界就不会彻底绝望。你如不屈服,这世界又能把你怎样。
3、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称吃苦是人生的老师;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把吃苦看作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俄国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屠格涅夫甚至把吃苦与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说: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他又列举了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磨练而担大任的历史人物,得出了著名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
痛苦和安乐都是双刃剑。困难对人是有着强大的作用和反作用力的。纵观所有取得成就的人,哪一个不是在困苦中生存,哪一个不是在克难中前进的?
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希望文艺家要使我们更多的青年都有精神上的故乡”。他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所读的书以及从中吸取的养料,足以让人们看出他的精神故乡。充实的精神家园,使他厚德载物,厚积薄发,成为人民的领袖。
四、知青是承载中华文化的最大正能量群体之一
《青村北大荒》等无数知青回忆录的出版,是知青精神、知青文化、知青文学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是文艺创作的组成,是一种永恒的文字记忆,足以体现广大知青的风采,它根植于民,极具代表性、普遍性、广泛性,是值得年轻人阅读的好书,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高峰作品问世。
进入老年的知青与共和国同龄,是前后两个30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淀,熏陶出正能量的人生底色,厚德载物,注定是有理想有信仰的一代,他们懂得什么是人世间的真、善、美;什么是道德上的邪、恶、丑,因此对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道德缺失、腐败成疾、信仰危机等深恶痛疾,有着难以掩盖的担忧和排斥。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历史已经显现或将越来越显现出知青的魅力!
实现中国梦是老知青的共同愿望,他们以当年的热情关心着祖国建设。
挖掘、梳理、总结、分享、弘扬知青精神,必将对国家的发展进步起到积极的现实和深远作用,尤其对年轻一代起到贴身的父(母)辈教育。希望我们的后代能读懂知青,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作出奉献和努力。
祖国需要知青精神,子孙后代要继承知青精神,历史要巩固知青精神,社会要发扬知青精神,知青是最稳定的社会元素和最大的正能量载体之一。
习近平说:未来中国,是一群正知,正念,正能量人的天下。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道德与信仰的危机。谁的福报越多,谁的能量越大。与智者为伍,与良善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让我们以知青经历、知青情结和由此产生的正能量,学习、认知、感悟总书记的知青情结和崇高境界,摒弃“吃亏、失落、蹉跎”的负面,提高对知青文化、知青精神的认识和升华,挖掘和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和营造正能量环境,挺习、赞习、支习,为圆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推波助澜,做出新的奉献。
我们这代人的命运是和三位伟人相关的:
毛主席挥手把我们送到了农村,
邓小平招手把我们迎回了城市,
习近平携手和我们共圆中国梦。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