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珠海机场往事

时间:2021-02-27来源:知青情缘 作者:范文发 点击:
怀念住草棚的日子(珠海机场往事)(范文发) 知青情缘 前天 珠海机场往事) 作者:范文发 1994年建设中的候机楼 每一次回珠海,不等下飞机,迎接我的,不是亲朋亦非好友,而是熟悉又亲切的机

每一次回珠海,不等下飞机,迎接我的,不是亲朋亦非好友,而是熟悉又亲切的机场。
因为,我参与了她的建设。
这一晃,将近卅年……

在自己居住的草棚前
亚洲第一爆
    当年的珠海特区,与外界的联系只有靠汽车。想要乘飞机,得坐上三、四个小时车子到广州白云机场,或坐船跨海到深圳,极不方便。
为了加快特区发展的步伐,珠海迫切需要有一个自己的机场。
经多方论证,机场选址定于珠海东南方的三灶岛上,很大原因是岛内留存了日军侵华时期的军用机场,跑道长度仅有1200米,只能起降超长机。
从三灶岛去珠海,隔海轮渡,往返需要两天。机场建设大军不可能住在别处,只能住在岛上。用毛竹三合板就地搭建草棚,作为临时住房。说是临时,可一住就是几年。
1992年,国家批准了珠海机场按照国际一级民用机场标准,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需建长4000米、宽60米的跑道和长4000米、宽44米的滑行道各一条。加上两端的缓冲带,实际上需要5000米的长度。这就势必要夷平位于西端的炮台山。
炮台山土石方量足有1200万方,需要1.2万吨炸药,在当时也可算是史无前例。
1992年12月28日,是个难忘的日子。
当天的现场,动用部队战斗力300人,海上有巡逻艇,天上有直升机;医疗救护、消防等人员也在现场待命。
13时50分,随着一声令下,“轰隆隆”的巨响,整个大地都在颤抖!爆破冲击波让海水倒退了二、三里远。
待烟尘散去,我们才发现,一百多米高的炮台山消失了一半。举世瞩目的“亚洲第一爆”完美告捷!
随后,近千台大卡车开进炮台山,夜以继日,历时半年,终将炮台山一步步地推进了大海,为建造飞机跑道留出了空间。
于是,一个当年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化机场,扎根在了珠海的东大门。
范文发作词、李拥军作曲的《珠海机场之歌》
祖国的南大门敞开胸膛
拥抱着八方的建设力量
炮台山一声巨响
诞生了珠海机场
自古这个地方
满目沙丘石岗
祖祖辈辈做着无数梦想
世世代代仍在打渔织网
就是这个地方
一片贫穷荒凉
如今这个地方
遍地公路楼房
四千米跑道如巨龙腾跃
候机楼已经展开了翅膀
就是这个地方
前程充满希望
梦想化作雄鹰飞翔
荒凉变成人间天堂
珠海机场,可爱家园
共同去创造时代辉煌
这首《珠海机场之歌》,写于珠海机场建设之初的草棚里,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抒发着机场建设者的心声。

机场的建设者们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不乏从各机场、航空公司、大专院校、海外留学归来的人才,甚至年事已高的老专家,他们抛家别口,放弃了原有的舒适安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了自己向往的特区,来到这荒凉的小岛上,实属不易。
草棚的工作、生活环境无疑是艰苦的。为了能够保持住“劲往一处使”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很想有一台斗志昂扬的晚会来鼓励建设者们。
有人便向我推荐,邀请广州、深圳的专业演出团体。我权衡再三,觉得还是由我们自己的建设者参与演出,会更有真情实感,且更容易激发斗志。
这台晚会需要一支主旋律,最好是有一支气势雄伟的合唱曲。于是,我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写出了歌词;我的同事、声乐专业毕业的李拥军,花了两个晚上,写出了四声部的合唱曲谱——《珠海机场之歌》。
当大家知道要排练歌唱自己建设中的机场大合唱,纷纷都来报名,人数一下子超过了200名,而我们的露天水泥舞台只能容纳50来人。于是说服多出来的报名者退出大合唱。然而大家十分踊跃,说:上不了舞台,站在舞台下边同样也可以演唱。 
演出时,舞台上舞台下的演唱者,每人一件印有“珠海机场”的T恤,台上气势磅礴,台下节拍嘹亮,效果非常壮观。
除了大合唱,还有男女声独唱、小品、魔术、舞蹈等等,场面热烈、高潮迭起。接下来又去了市里、省里演出,都博得了赞誉,让更多人知道了珠海即将要诞生一座现代化的机场。
那件印着 “珠海机场”四个大字的T恤,大家都十分珍惜,有不少人穿得破了洞,还舍不得丢掉,保存了好长一段时间,可见对机场感情的深厚。
不久,《十五的月亮》作曲铁源老师南下采风,来珠海机场参观。整个建设工地热火朝天,激起了作曲家的创作欲望。他住在招待所,约了我去,说想为机场创作一首歌曲,要我写歌词。当时杂务缠身,事无巨细,忙得脚打后脑勺。于是忙里偷闲,严格说是偷了个懒,将原有的大合唱歌词改动简化了一下,交给了铁源老师。于是,铁源老师激情满怀地给机场建设者留下了《创造新时代的辉煌》这首独唱歌曲。

草棚生活,设施简陋;远离城市,缺少文化娱乐。加之粤东的夏季,日头晒暴皮肉,修建跑道的工地一望无际的空旷,无遮无盖,地面温度常常超过五、六十度;夜晚草棚栖身,又溽热难当。闷热潮湿的环境里,草棚的地面上都能冒出水来;各种各样知名的不知名的虫子随处可见;我的一张大床,平时只睡半张,另外半张竟然长出了青草、鲜苔。
记得1993年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台风袭来,上百号人马连夜撤离,安排在金海滩的几幢砖石结构的房子里躲避。台风过后,一片狼籍。大家却是先维护工地再拾掇草棚,顾不得沮丧和懈怠,倒是相互将豪言壮语调侃得生动幽默、淋漓尽致。
机场人是乐观的。
其实,乐观的背后,压力也是巨大的。你想啊,要将六年的工作量压缩在两年三个月内完成,又有谁能够轻松自如?
为缓解压力,机场领导就地取材、土法上马,千方百计让草棚里的业余生活丰盛起来:卡拉OK、交谊舞那是一道中西大餐;打球、拔河,乒乓球、羽毛球等等体育项目也是美味佳肴;每周还放映两场露天电影,大家都携带凳子、扇子热热闹闹聚到广场上,说说笑笑宛若过节。
在这些林林众众的娱乐活动里,让我最难忘的是成立了机场围棋队。
那时,进入机场建设队伍的年轻人很多,不乏大学毕业生、海外留学生,还有各地向往特区建设的专业才俊,人才济济。这为机场围棋的普及提供了扎实的群众基础。我们随即成立了围棋队。队员大多二、三十岁,数我年长,于是推举我当了围棋队的队长。
围棋队的活动根本不用费啥心思,因为队员积极主动,且大多是单身汉,只要不出差不值班,每晚都会自觉自愿的聚在一起:除了事先阅读棋谱(就是现在说的做好功课),到了现场或实战对弈,或静心观摩,最后还要复盘讨论,有时还会为了一着落子的对错,争论得面红耳赤。
我们还举办了内部围棋赛。我记得很清楚,进入决赛的九名队员进行单巡环赛,捉对厮杀。最后一场比赛,是我和黄文海对弈。黄文海已经七战全胜,冠军在手,这最后一场比赛纯属为荣誉而战。不知道他是不是轻敌了,一上来攻势就猛;我则不急不燥、步步为营;不知不觉中被我围住了一条大龙;他左冲右突不得解围。本应中盘定局,但他坚决不放弃,寻找翻盘机会。我知道只要守住对方这条长龙,就锁定了胜局,其余边边角角则让与对方蚕食,无碍大局。这盘棋足足下了四个半小时,众多围观的围棋爱好者,也一直奉陪到深更半夜。
下了赛场,我和黄文海到水龙头旁冲洗浑身的油汗。我们都异常兴奋,话题依旧是比赛:他是懊恼得“兴奋”,自叹“晚节不保”,降低了冠军的成色;我是快乐得“兴奋”,决赛虽然输过多场,但战胜了冠军却是让我挣回了面子。
单是机场内部比赛,似乎已经不能满足队员的荣誉感与好胜心。我又联系了珠海围棋队,他们高手如云。派来的选手中,有围棋业余四段、五段的,棋艺显然不俗。


 
珠海围棋队前后两次到机场比赛。第一场5:0狂扫机场队,双方都是正常发挥,但机场队的队员却有点不服气。珠海队第二次来机场比赛,基本还是原班人马。但机场队个个摩拳擦掌,一股子百分百不服输的劲头。果然,一开赛就你赢我一盘我板回你一局,下得难分难解、高潮迭起。最终,机场队竟然以3:2战胜了珠海队,真是喜出望外。
我请来了林兆伟书记给参赛队员颁奖,奖励获胜者每人一副云子。林书记还请大家喝啤酒。
那一夜才叫一个爽啊!
火速建成招待所
年前在网上查资料,冷不防跳出一词条:“珠海机场招待所法人代表范文发”——时隔近卅年,我离开珠海也有廿多年了,怎么这条消息仍然如影随形地跟着我?可见机场招待所和我的缘分不浅啊!
机场在筹建时期,接待任务十分繁重。除了工程建设、招标供货等海内外人员外,还有大量的参观客人、各路记者纷至沓来;各级领导,包括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主要领导人都来珠海机场视察过。一般接洽业务的客人不可能一天就办完事务、当日就走,那住宿、吃饭就成了问题;另外,领导同志来了,也总得有个接待的地方吧?
余荣靄市长当时是机场筹建处主任,他临时交给我一个任务:六十天里建立起一个解决吃住的招待所,标准还不能低于三星级。
那时的特区都讲究一个“深圳速度”。我接到任务立马行动:寻找场所,安排改建、装修;在此同时,招兵买马,成立客房部、餐饮部;并将人员分批的请进来送出去,学习业务管理和服务程序。桩桩件件头绪繁杂,事无巨细亲历亲为。
我专门为建招待所准备了记事本,每天都记录着数十件要处置的事情。最头疼的是,还有很多事情是不在记事本里的,纯粹是节外生枝、临时抱佛脚。
比如:餐厅的软包都已包装上,却不料一场大雨从屋顶平台裂缝间渗透下来,污泥浊水将原本蓝底白花的软包材质涂抹成了黑老包。不等雨停,赶紧找来工程部门检查裂缝、修理渗漏;拆除软包、重新包装,夜以继日地返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临近开业,运来定做的客房床垫做大了5公分,与床铺不配,房间也摆放不下,又运回重新赶工;餐厅的靠椅质量不符合要求,立马退回调换,百忙之中还惹了场官司。
亏得机场是珠海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得天独厚、一路绿灯。否则,单打独斗,谁也不可能玩得转,招待所还能按时开张?
2004年5月18日,是机场招待所成立开张的日子。珠海市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都赶来祝贺;FMT(无车辆机坪服务系统)的瑞典专家技术人员等也来了,甚是热闹。只记得外国专家频频向我伸出大姆指“very good、very good”,我也频频报以感谢,我不清楚外国人是赞赏招待所环境还是满意餐厅的菜品?
当时客房部有17间房;餐厅有12张台面加3间包房。包房由我分别起名为:腾飞、翱翔、通达,意思为升空启航、蓝天飞翔、四通八达,这都与机场飞行相关。 
由于招待所筹建时间紧迫,服务人员培训粗放不到位,开业后大小事故接连发生。
印象比较深的是客房部的一件事。
前台服务员小方,接待一位北京的客人退房。小方打开保险箱要取客人的身份证件,保险箱打开后,按理钥匙应该挂在保险箱的钥匙孔上,但她却把钥匙拔了出来随手放在保险箱里。此时正在回答客人的什么问题,一转身,不慎碰了保险箱的门,卡㗳一声,保险箱重被锁上。
如是,保险箱的钥匙和客人的身份证都被锁在了保险箱中。
小方自然目瞪口呆,不知道下一步自己该做什么?
客人要去广州白云机场回北京的车子,已经停在了招待所门口,司机一个劲地催促。客人自然万分着急,一着急喉咙必然响亮,这让小方更加束手无策,唯有抹眼泪干哭泣。
客房部经理也是个女孩,说是赶来解决问题,却也是一筹莫展:“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
旁边有人提醒:快给领导汇报一下。
经理于是拨打我的电话求救。
我正在珠海开会。无奈,请假从会场出来,直奔吉大市场。在市场上找了一位能开锁的工匠,带着他赶回机场。
工匠三下两下就打开了保险箱。
小方将身份证交到客人手中,但客人已经赶不上原定的飞机了。
我又打电话到白云机场找熟人,将客人的机票改签。
北京客人十分理解我们的工作,临走时安慰小方:“事情解决了就好,可别再抹眼泪了!”
我抱歉地对他说:“下次您再来,我们的服务质量一定会有个大改观。”
 “这我信,”他随即央求我说:“这回可别责备小方,更不要处分她哦。”
我说:“谁都会有出错的时候,更何况像小方这样上岗没几天的新手呢,肯定不让小方再抹眼泪!”
 我和他、小方三人不约而同地都笑了。
笑归笑,事后的严格服务标准一点也不含糊。后来,香港梁振英测量师行负责机场资产的评估,小半年里与招待所打了不少交道。说起招待所,香港人还是伸出了大姆指。
降落机场第一人
1995年3月上旬,距离通航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春回大地时节,民航中南局就珠海机场校飞讨论了多种方案,汇同总局派来的校飞机组共同协商,拍板定下方案。
无奈天公不作美,广州连日里雾气弥漫;珠海更是春雨潇潇,云遮雾罩,能见度极低。
校飞组只能留在广州待命,珠海却是火急火燎、翘首企盼。
那时的诺基亚手机,充完电只够通话15分钟。在广州待命的这几天,我走到哪儿,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插头充电。第二件事情就是担心无关紧要的电话打进来,耗费手机的电量。因为,除了保证与机组联系的畅通之外,余市长一天要来五、六个电话,大多是两句询问:
 “能不能飞?”
 “何时能飞?”
虽然只是简短几个字,但我听懂了字里行间的全部密码:若这样一天天的拖延下去,原定4月份总局的机场总验、5月份的通航典礼、6月份的通航都将无法兑现。
通航的日子已经敲定,总理也要来参加典礼的!
直等到第五天下午,广州才云收雾敛,可珠海云层依旧厚重。
我和机组七、八个人站立在停机坪上,相互默不作声,只顾仰脖望天,昐着云开日出。
移时,尹机长风风火火地从塔台跑来,英武的脸盘上透着喜庆:
 “马上飞珠海!”
那洪钟般的声音瞬间飞上了天空。
我作为珠海机场的“主人”,理所当然地陪同“客人”与机组成员一起上了飞机。由于这条线路是首次飞行,尹机长相当谨慎,一路上不停地向两位副手查看航行图询问情况,时不时地发号施令。
本来只有15分钟的航程,可半个小时过去了,飞机还在云里雾里捉迷藏。不懂飞行常识的我干瞅着飞机升起又下降,下降又升起,不由得让我想起临上飞机时,一位老民航说我:“这样的航行你也敢坐?胆真大!”于是,我的一颗心一下子顶到了嗓子眼。尹机长似乎读懂了我的心思,一字一句地告诉我:“你应该为你——能够成为第一位在自己机场降落的珠海人,感到庆幸啊!”
听他一说,顿时让人拨开了心中的阴霾,露出了通亮的蓝天!
当飞机在珠海机场跑道上平稳地降落时,在风雨中等候了三、四个小时的余市长等一大帮子机场人,一拥而上,这宛若是历史梦想和现实场景的交融汇合,让在场的众人欣喜若狂,相互紧紧地握住双手,激动之情无法言说。
是啊,怎么能不激动呢?为了这四千米的跑道,为了这九万平方米的候机楼,为了这一流的设备设施,谁的身上没流过大汗、谁的手心没留下厚茧?谁的额角没添皱纹、谁的头上没生白发?那一年,谁都没回老家过年,谁都是在大年初一坚守着岗位;谁都没有在自己的日历中留下节假日与星期天。
机场人志在冲天,要在蓝天上一展特区人的风采;珠海人在渴盼腾飞,希望早日飞向全国、飞向世界!
当晚,市委书记梁广大宴请校飞机组全体成员。席间,坐在我旁边的尹机长,对前来敬酒的梁书记介绍我:“他是第一位降落在自己机场跑道上的珠海人!”梁书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为你自豪,来,干一杯!”
是啊,作为珠海人,能够第一个降落在自己参与建造的机场上,能不自豪吗?



稳步迈入了“千万级”
回想珠海机场通航初期,旅客年吞吐量只有六、七十万人次。
到了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1228万人次,航班起降86864架次,翻了20倍。2019年累计通达航点有86座城市。
珠海机场稳步迈入了“千万级”的机场行列。
日前,原同事唐总告诉我: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给珠海的定位,将在五年内,旅客吞吐量将超过1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7.1万吨。他还透露:珠海机场扩建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预测未来年旅客吞吐量达2750万人次。
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啊!
谅谁都不会想到:这样一座快速发展的珠海机场,曾是当年从草棚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由此,想起当年草棚的主人——珠海机场的建设者们,现已大多退休或即将退休,对你们当年的付出表示深深的敬重。 
让我们一起怀念:怀念草棚,怀念过去……
怀念机场建设前的这片处女地
怀念1992年12月1日,珠海机场打下开工第一桩的难忘时刻。
怀念我们的食堂和使用过的饭票
怀念即将竣工的候机楼

2021年2月于上海
作者简介:范文发,1969年插队于珲春的上海知青。曾任大学老师、企业管理,业余喜爱写作,曾出版过《白山黑水》、《重做上海人》等。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