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山下乡在海南岛的知青岁月里,结识了一批老军垦、老农垦,与他们朝夕相处,从相识到相知到敬佩,他们是一代可亲、可敬的群体,他们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1969年金秋的10月,在乌石农场办班时,一个身材魁梧、身穿一套褪了色的军装,脸上总露出微笑的人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他就是办班的负责人李知心同志。他的为人与名字一样,是我们这批刚走出学校、走上农垦战线的学生们的知心人,他对知青们极尽热情与呵护,是我们的知心朋友。在乌石农场与他结识不久,尚未深交,他就调往新伟农场。他的调动令我好一阵惆怅、郁闷。 在分下三连时,又遇到和蔼可亲的指导员和连长,他们是梁雄达、陈良金。当时是梁指导员和司务长老庄赶着大牛车到场部迎接我们的。当连队的管家司务长老庄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瞬间,我觉得眼前的不是老工人,而是一位老八路,他极像从电影《地雷战》走下的李主任。老庄,客家人,一米六几,矮壮结实的身材,腮帮长着短短的胡须,身着一身旧军装,如果还戴着军帽,就是十足的军人。与老庄相交不足半年,他奉命调去开发新点。虽然分别了,但他的形象我是永远忘不了的。我记忆犹新的是梁雄达指导员在开会时常说“帝国主义用橡胶卡我们脖子"这句话时的眼神,是那样仇视、蔑视,却又是那样坚信、坚定。他的语音常在我耳边响起。 20世纪70年代初,农场是按照“一大二公"的思路构建的,有家庭的老工人自己也不能种菜、养猪。我们在肥沃得一脚踩得出油来的土地上,也只能勒紧裤带过日子。由于没有肉食,炒菜的油也少得可怜,我们知青一餐吃七八两米饭也不饱,常常饿得嗷嗷叫。老工人梁盛桂,身材高大魁梧,一餐可吃十几个馒头,他力大无比,一天可挖30cm×30cm的防风树坑200多个,在我心中,他是一位开荒英雄。 鲍嘉清,我在三连时的第二任连长。湖南人,他对知青的工作、学习、生活十分关心。但由于70年代极左思想横行,他也做过干涉知青自由恋爱的事。现在想来是时代的产物,是愚昧的,是可以谅解的。老鲍身体不好,但工作起来不输给年轻人,三连的老工人在清贫、艰苦的条件下工作个个如猛虎。如陈家森、刘长辉、王臣灿等人的形象永远存在我脑海中。 1970年秋,我调到卫生队,开始接触、认识、熟悉新一帮老同志。卫生队长车福友和制药厂班长车仁昌两位老同志,我们为了区别他们两个的称谓,根据他们身材的高矮称呼。身材较高的车福友叫高车,矮一点的车仁昌叫矮车。这样称呼对他们是不够尊重的,但一天到晚在一块,他们也乐意接受。他们都是“四野”的,家乡也在东北,从东北打到海南岛,解放大半个中国,战功赫赫。 在农场时他们职务不同,但对知青都十分亲热、关爱。尤其是矮车,在带领知青上山采药和制药的科研生产中,处处起老革命典范的带头作用。他乐观风趣,热爱生活,在艰苦的日子里大家穷开心,乐呵呵。在一次制药生产过程中,不慎发生酒精着火,矮车为了掩护知青和其他同志撤离,衣服全部被烧着成了火人。当时缺乏灭火器材,危急之下他跳下了水井才扑灭了火,但他全身多处烧伤。他有顽强的生命力,烧伤最怕感染,他全身浸泡生水却幸免感染,并能恢复健康。大家真担心他成向秀丽式的英雄。在卫生队还有湖南籍的肖新和,山东籍的张玉森、刘仁奎等老同志,他们不但是老战士,更是知青们的大哥哥。 后来我辗转几个连队,认识和熟悉了王后昌、肖承业、刘哲兴、王妈同、周寿禄、罗振湘等老同志。和他们工作、生活在一起,才感受到他们对发展农垦事业、发展祖国橡胶事业执着的奉献、忘我工作精神。他们那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广坝农场的老军工常光荣,1954年转业。 在乌石农场的老军垦中,有受毛主席接见的抗美援越英雄王能交,有在抗美援朝夜里防空袭不开车灯的运输能手赖明才,有解放海南岛的渡海先锋营功臣唐家禄同志,有为抗日救国筹集经费不顾危难奔走于国内与南洋的全光同志,有坚持红旗23年不倒的琼崖纵队邢贻祥同志。他们不以功臣自居,全以平凡百姓、普通一兵身份出现。我曾与他们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床(大通铺),同在一起劳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境界、修养素质、理想信念。他们不仅是我们的大哥哥、师长,更是我们的楷模。 每当和老同志重逢叙旧时,老同志都夸奖知青在农垦的贡献。每听到这肯定性的褒奖,我都感到面红、惭愧。我们知青上山下乡,去海南最长的十多年,短的才三四年就回城。而老工人在农场却是干一辈子! 我们乌石农场的前身是军垦农场,195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农林一师和其他部队官兵集体转业留在农场。从那时起,从解放军战士成为农工,单是这一转变他们就已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他们勤勤恳恳艰苦奋斗,献完青春献人生,奉献一辈子。他们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橡胶事业。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共和国历史永远会铭记他们。 叶剑英女儿凌孜(左二)向海南农垦博物馆捐赠珍贵历史照片 他们献完自己的青春力量后,又献后代。老军垦、老农垦的后代又辛勤工作在农垦战线上,继续演绎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极其艰难困苦时期,为了突破帝国主义对我们的封锁,他们披星戴月,沐雨栉风,披荆斩棘垦荒,打下坚实基础,这才有今天农场的繁荣。与他们相比,我们知青的贡献实在太小太小,太微不足道。老军垦、老农垦,他们是艰苦奋斗的典范,是公而忘私的楷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是农垦战线上一代可敬的人,是开创祖国橡胶事业的英雄! 作者简介 陈聪,湛江老知青,上世纪60年代末上山下乡到海南农垦乌石农场。1979年回城后,在湛江市海滨船厂工作,直至退休。 (责任编辑: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