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下乡第一餐

时间:2019-12-09来源:海哥美篇 作者:刘宏海 点击:
这是一张新闻照片,记录的是1969年11月9日,上海知青到达黑龙江省爱辉县西岗子公社西沟二队当天用晚餐的情景。 这是上海知青下乡后的第一餐,从场景到人物,从内容到表情,都十分真实地为展现了当年的情形。 照片上左边的是上海知青方云祥,也是照片的提供者
 
      
这是一张新闻照片,记录的是1969年11月9日,上海知青到达黑龙江省爱辉县西岗子公社西沟二队当天用晚餐的情景。         这是上海知青下乡后的第一餐,从场景到人物,从内容到表情,都十分真实地为展现了当年的情形。
       照片上左边的是上海知青方云祥,也是照片的提供者。他是上海市光明中学1969届初中毕业生,摊上了上山下乡“一片红”。当年上海市革委会专门为“一片红”搞了“集体插队”试点,每个区两所中学参加试点。所谓“集体插队”,就是一个学校的毕业生一窝端,全部到黑龙江的一个公社落户,一个班级的学生全部到一个大队或生产队插队。方云祥所在的光明中学是黄浦区的试点学校(另一所是浦光中学),1969届12个班级,全部到西岗子公社,他所在的班则全部安排在西沟生产大队。
       西沟——听到这个名称的第一感觉就是偏僻和贫困。果不其然,这是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三面环山,一条沙石公路在村前通过,往前走十公里是公社所在地西岗子屯,再走五十公里就是国境线上的黑河镇。
       知青们从上海出发,在铁道线上奔波了三天三夜到达北安,再转乘汽车在冰雪路上颠簸了一整天,才来到这个小山沟。一路走来,越走雪越厚,越走越觉得荒凉,心中也越来越迷茫。
       他们到达西沟已是晚上九点多钟,夜色中两栋房屋闪烁着灯光,队干部和一群老乡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热情地把这群小上海引入屋内。两栋房屋全是土坯房,一栋是大队部,一栋是食堂。食堂里是黑乎乎的墙面和泥土地面,中间的房樑上悬挂着一只电灯泡,泛黄的灯光试图投射到屋子的每个角落,却被蒸腾的烟雾遮挡得恍恍惚惚。地上立着两排用厚厚的松木钉成的条桌和条凳,如同山里人一样粗糙而敦实。几个老乡蹲在墙角吞云吐雾,呛人的哈莫烟味四处弥漫。方云祥说,进屋的一瞬间有跨入威虎厅之感,是墙上毛主席画像和欢迎知青到来的大幅标语提醒他这是北大荒的农舍,是自己落户的地方,更是将要在此劳动一辈子的地方。虽然离开上海前,打听了很多有关黑龙江的情况,也自认为已经做好了过艰苦生活的思想准备,可是眼前的一切,竟是如此这般不堪,还是有些失落和沮丧。
       小伙子有些晕乎,他需要时间调整自我,慢慢地接受现实,以至于队干部致欢迎辞也没听进去几句。但队长关于这个食堂的话他听清了,知道这个食堂是队里专门为知青盖的,今后就是知青的专用食堂,由队里专门选派的炊事员为大家做饭。小方想到今后的吃饭问题算是落实了,不禁又把这“威虎厅”细细地打量了一遍,心里温暖了许多。
       随后,干部们和炊事员一起端上了几大盘菜和一大笸箩白面馒头。屋里顿时热气腾腾,香味扑鼻。菜的品种不少,刚到黑龙江的小知青还叫不上菜名,记得有木耳、野鸡、黄花菜和猪肉等等,反正是在边疆十年中最具色香味的一顿美食。可是当时他们早已饿过了头,几天的长途奔波,胃口大减,胡乱吃一些便纷纷放下了筷子。事后,他们听说,这第一餐上的猪肉是乡亲们为招待知青,特意到山里去打的野猪,懊恼那天没有多吃一点。其实,他们懊恼的何至于此,往后的日子里,这样丰盛的晚餐再也没有了,伴随他们的是白菜、土豆和窝头。
       就餐时,一路跟随采访的上海记者拿出相机拍照,方云祥见镜头正对自己,调皮地拿起馒头冲记者说:“你也来一个?”只听“咔嚓”一声,便被定格了下来。那天乡亲们的热情也和这张照片一样定格在了方云祥和上海知青的心上,成了知青们“黑土深情”的一部分。
       几年后,上海青年宫举办上山下乡图片展,方云祥的父母思子心切,跑去参观,看到儿子吃饭的照片,兴奋极了,对着照片激动地说:“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儿子!”再三恳求下,工作人员破例帮忙替他们洗印了一张。因此,我们在近半个世纪后,有幸与方云祥一起分享他们的“下乡第一餐”。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