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飒爽英姿

时间:2019-12-04来源:海哥博客 作者:刘宏海 点击: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
     
        飒爽英姿五尺枪,
       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
       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为女民兵题照》。这提神摄魄的语言是对女民兵的艺术概括,热情赞颂了中华儿女的尚武壮志。从此,身背钢枪的女兵形象就成了现代版的花木兰,是那个时代青年人心目中的最佳形象。
       那时候,是崇尚英雄的年代,是崇尚解放军的年代,许多女知青都拍过这样的照片。图中人物是上海知青高美娟(左)和陆福娣,她们是同班同学,一起下乡,一起加入武装连,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0团2营武装连女排的战士,1970年6月18日,授抢仪式后,姐妹俩兴奋地在驻地黄蒿沟大桥旁留下了这张飒爽英姿的照片。
       说起高美娟当上武装战士还真是不容易。她是上海市第一女子中学的68届初中生,刚刚16岁就下乡来到北大荒,年轻体弱,但心性高,从不示弱。武装连刚组建那阵,因她特别能干,老连队舍不得放,她的申请并没有被批准,只能悻悻地看着战友们去武装连报到。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就在授抢之前,营里突然下令调她到武装连,并指定让她担任女排排长。高美娟既兴奋又紧张,能扛枪保卫边疆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值得高兴。但区区一个“小不点”,何德何能去领导三十几号人呀,这让她不无担心。激动加紧张,使她在授抢仪式上竟然昏厥晕倒,经战友们掐人中带按摩地才苏醒过来,幸好上级没有因此把她退回农业连。
       武装连驻扎在荒无人烟的西黄蒿沟窑地,离最近的连队有好几里地,仅有一座砖窑和一排砖房。全连百十号人,两个男排,一个女排,全都住在帐篷里,睡的是木板大通铺,又潮又热,蚊子、跳蚤十分猖獗,战士们被咬得奇痒无比,陆福娣的腿像赤豆粽子般红点密布。帐篷没有门,一条布帘子就是里外的分隔线。甚至经常有野狗来“串门”,把大家吃的、用的、穿的糟蹋得一塌糊涂。听说附近有狼,晚上姑娘们就在帐篷门口放上几个脸盆,如有人或动物闯入,脸盆相碰发出响声,就是最好的警报。
       武装连是要经常开展军事训练的。每天清晨,战士们在军号声中起床、出操,回来后洗漱、用早餐,然后集合下土地干活。晚餐后分班排学习,熄灯号吹响后上床休息,一切都在简单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中进行。
       在严峻的边境形势下,全国都在“备战、备荒、为人民”,武装连更是不能有丝毫松懈。夜间,所有战士都要轮流站岗放哨,两人一组,每一小时换一班,每晚就有十几人轮到站岗。那时还经常在半夜搞紧急集合,要求三分钟内全副武装整队完毕。本来战士们劳动一天已经很累了,弄得大家刚入睡就被集合号惊醒,几乎没有囫囵觉可睡。有一次,好不容易轮到一个休息日,女兵们正在洗漱擦身,集合号又响起来了,大家顾不得身上还有肥皂沫,穿上衣服就跑出去集合。许多战士被折腾怕了,每天和衣而睡,结果悟出了一身的虱子。也有的被搞得神经质,高美娟就是一个,她是排长,对自己要求高,劳动要带头,军训要带头,紧急集合更不能落后。其实小丫头早就累得够呛,一听集合号,必须毫不犹疑地跳起来,还要赶紧招呼大家抓紧起床穿衣。久而久之,已成习惯。晚上一有动静,她眼睛还没睁开,就先大喊:“集合了,集合了!大家快起来!”。战友们回忆说,有几次,小高叫完后却立刻倒下睡着了,弄得大家哭笑不得,至今引为笑料。
       这只是女战士生活中的一点小花絮,她们还要和男战士一样下地干农活,参加大会战什么的。总之,她们与枪杆、锄头、铁锹、洋镐有关,与漂亮衣服、裙子,还有雪花膏什么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一年四季破衣旧褂,仅有的一件军装早已洗得发白,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翻出来穿穿。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兵团女战士,英姿飒爽的女兵。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