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往事 >

季路德:那年,我竭力要去黑龙江

时间:2019-04-12来源:复旦管理学院 作者:复旦管理学院 点击:
无奈的离城 插队对我而言意味着一条出路,好像天地广阔、前途辉煌,但却逃不开形影相随的迷茫,不知下一步要如何走。80个上海知青成为了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天真而盲目的开心着。 1950年出生的季路德,幼时随父母从浙江温州来到上海。当时的远东大都市,在他

无奈的“离城”
  “插队对我而言意味着一条出路,好像天地广阔、前途辉煌,但却逃不开形影相随的迷茫,不知下一步要如何走。80个上海知青成为了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天真而盲目的开心着。”
 
  1950年出生的季路德,幼时随父母从浙江温州来到上海。当时的远东大都市,在他看来却是闭塞、压抑的,这种观念上的差异与其出生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联。
 
  季路德的父亲是一名牧师,记忆中童年是教堂里的赞美诗、宗教音乐和虔诚祷告。“说谎言的嘴,为耶和华所憎恶:行为诚实的,为他所喜悦”圣经中的箴言,从小就深入其心,即使是说善意的谎言,季路德都会觉得忐忑不安。
 
  由于父亲宗教职业者的身份关系,文革期间,家庭被归为不可信任一类,他本人也受到了歧视,成绩优秀的他一心想报考上海中学,却被排挤在外,无法报考。这种被边缘化,令刚进入16岁青年期的季路德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一方面从小的宗教教育,使其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要求他求知、求真。然而,求知欲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满足,甚至受到极大的限制。从1966年起,季路德就失学了。 (“从1966年起,季路德就失学了。”这句话是否不要了?因为当时失学不是个人现象,是因为文革,所有的学校都不开学了。)
 
  于是,当1968年“上山下乡”活动展开时,季路德自愿成为了第一批下乡的知识青年,坐上了开往黑龙江的列车。回忆当时的心情,季路德坦言:“我急欲改变现状,所以插队 (“插队”改为“下乡”)对我而言意味着出路,似乎天地广阔、前途辉煌,但却逃不开形影相随的迷茫,不知下一步要如何走。”80个上海知青成为了人生旅途中的伙伴,天真而盲目的开心着。
  
十一载农场生活
 
  “我知道我行,我很来劲,我希望得到组织的重视,学做农活,修水利、上大兴安岭伐木,我都抢在前面。只要给我一个天地,我就好好干。”
 
  坐了两天半的火车和一夜的汽车,才到达了农场,虽然是8月份,但当地人仍然穿着棉大衣,寒冷是季路德对黑龙江的第一印象。
 
  之后的生活对这批上海知青都是新鲜的,季路德成为了建设兵团的一份子,跟着当地人进行阶级斗争、学做农活,修水利、上大兴安岭伐木,勤恳踏实的他逐渐得到了连队的赏识,破格入团。1972年更被安排到农业科研实验站工作——主要辅助农作物种子的培育和提高产量的研究。在那里,季路德接触了大量生物、遗传类书籍,这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来自西方的科学。
 
  凭着这份勤奋好学,1976年他参与了五七大学的筹备工作。“其实五七大学就是从农场各连队抽人参加的农业科学知识培训班,当时我任班主任,一方面做学员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请农业科技人员来讲课。”从那时起,季路德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于是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季路德就报考了东北农学院,期望走上农业技术员的道路。但因为东北农学院拥有黑龙江非常好的校舍,文革中被很多单位占了,这些单位都不肯退出来。所以考上农学院后,学校迟迟没有开学。此时,妻子期望随大批知青返沪,如季路德执意在黑龙江读书,妻子的愿望就无法实现,于是他办理了退回 (“退回”改为“退学”)和回沪手续。虽然求学之路受阻,但从1968年下乡,到1979年回沪,11年的风雨让季路德在黑土地上逐渐找回了自信。
 
搭上考研末班车
 
  “回到上海后,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张月票,因为月票代表了——我是上海人。”
 
  回沪后,季路德顶替母亲加入了里弄加工厂,和老妈妈们一起踩缝纫机、烫衣服。读书的心愿却始终未在心中泯灭。1981年,已而立之年的季路德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增加“夜大学”)学习英语。
 
  半工半读期间,一份《世界经济导报》引发了季路德对管理学的兴趣,这是在当时比较开放的一份报纸,通过它季路德接触到了管理科学的概念,并有了粗浅的认知。两年后,一位一起下乡的伙伴成功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系  (“一位一起下乡的伙伴成功考取了复旦大学哲学系”改为“同样为初中生的妻子的一位中学同班同学,文革后考上了大学,又成功地进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在他的怂恿下,(增加“没有本科学历的”)季路德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考了复旦大学科管系(增加“研究生”),就是如今的管理学院。当时全系仅两个专业,一个经济管理,一个管理科学,管理科学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经济管理则相对偏文科,季路德选了经济管理。当时的考试科目是外语、政治、高等数学和专业课。前两项对本身在华东师范大学读英语和插队下乡十余年的季路德来说都不是难题。然而,后两项是他的致命伤,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备考计划,请来导师辅导,甚至邀请导师与自己同住,经过四个月不懈准备,季路德搭上了研究生考试的末班车 (“季路德搭上了研究生考试的末班车”改为“1984年,季路德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搭上了攻读研究生的末班车”)。
 
  那一年,季路德34岁。
 
  回忆起学校生活,季路德拿刚到农场时的感受做比较,同样的面对一片新天地,同样的不知道该做什么。当时的经济管理专业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工业经济,一个是企业管理,季路德选择了企业管理方向。1987年毕业后,37岁的季路德踏上复旦讲台,他对学生讲:“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份(增加“正式”)工作,我很珍惜。我在你们的年纪失学了,今天你们不应该再有这个经历,我希望和你们一起合作,为你们的成才而努力。”凭借这样的热情与投入,工作半年,季路德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思想 (“思想”改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992年,管理学院组建财务学系,季路德出任副系主任。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