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口述 >

叉子的背后,是一个个烈火英雄

时间:2019-10-31来源:解放网 作者:倪 冬 点击:
最近,一则《他们为什么只用叉子吃饭?知道了原因后,只有敬意

       最近,一则《他们为什么只用叉子吃饭?知道了原因后,只有敬意!》的短视频火了,上了热搜。

  短视频用实拍的方式,记录了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黄浦支队车站中队的消防员们用餐的画面。但,就是这样一段平平淡淡的画面,却因为消防员们吃饭的工具——叉子,瞬间引爆网络。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用叉子吃饭呢?

  因为,这是车站中队饭桌上的传统。因为训练强度太大,半天下来,拿筷子的手会一直抖,抖到没法夹菜,所以就用叉子吃饭……

  得知真相后,网友们既心疼又敬佩。只是,很多网友可能不知道,这支消防员队伍可不一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消防队伍中第一个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模范消防中队”荣誉称号的英雄集体。

  叉子的背后,是一个个烈火英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1分40秒,负重70斤攀爬20层

  车站中队的消防员们,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用叉子吃饭的呢?

  现任指导员陈祥康说,这个习惯是历代车站中队消防员们在训练、灭火战斗过程中逐渐养成的,“听老一辈的车站人说,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

  那么,训练强度究竟大到什么程度,才会导致拿筷子的手抖到没法夹菜呢?

  以登楼训练为例,车站中队要求消防员负重(背着空气呼吸器加上水带等装备约70斤)登高20层,必须在1分55秒完成才算合格,最快的要达到1分40秒。

  在车站中队,这样的负重登楼训练,每周都会举行,一跑就是20个来回。

  为什么要进行这项魔鬼般的训练呢?因为车站中队地处上海市中心,3.21平方公里的辖区有256栋高层建筑,登楼训练必须贴近高层灭火的实战,因为“训练场上昏倒可以醒来,但火场上那就是一条人命”。

  “阿姨,踩吧,没事”

  对于车站中队而言,所有的魔鬼训练,都是为了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

  2011年9月27日,上海地铁十号线一列列车行至豫园站至老西门站下行区间时与前车发生追尾,车站中队消防员接报后迅速赶赴现场,携带破拆工具和担架,进入漆黑一片的隧道。

  随着先头部队打开列车头部、尾部的逃生门,车厢内的乘客们欢呼:“消防员来了!”

  由于逃生门到地面轨道有一米多高的距离,在救助被困乘客时,消防员何晨弯下身,蹲在地上,让老人和小孩从他背上踩着,依次下车进入隧道,市民尤阿姨实在不忍心踩。

  何晨说:“阿姨,踩吧,没事!”

  最终,尤阿姨在消防员的搀扶下走出了漆黑的隧道。

  这些小故事,只是车站中队抢险救援的一个个缩影,他们做的惊天动地的事情还有很多:

  1998年,东航一架客机紧急迫降,他们成功完成了飞机迫降前跑道泡沫铺设、迫降后水炮掩护和疏散机上人员的任务,电影《紧急迫降》正是根据这一事件改编;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车站中队派出11名消防员在汶川映秀镇先后救出被埋101个小时的小女孩尚婷、被困123小时的贵州小伙蒋雨航,以及被埋178小时的水电厂员工马元江,一次次刷新

  地震救援史上成功救助被困人员时间最长的记录……

  十几个人传下来,水还是半杯

  训练强度大,也让车站中队这个英雄集体在需要冲锋在前、赴汤蹈火时更加强大、更加团结。

  1999年4月19日下午,沪太路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当时的中队指导员蒋俊浩带领队员们到场后发现,六七个特大储油罐有三个已经爆炸燃烧,油罐里储存的化工原料腾起了100多米高的火球,由此燃起的火焰超过了一米多高的围墙。

  在这生死考验的时刻,车站中队的消防员们一直坚守阵地,用高压泡沫水枪保护着毗邻的建筑和更大的贮油区。

  第二天早晨火灾被扑灭后,消防员们经受了一次生死考验,他们的裤子被烧焦了,皮肤也被灼伤了,大家觉得嘴巴干涩,发现油罐边有一个传达室,从一个热水瓶里倒出了半杯水。

  队友们把水递给了蒋俊浩,他润了润嘴唇,又把杯子递给了其他人,结果十几个人传下来,水还是半杯。

  蒋俊浩说,他本以为这种故事只有在上甘岭才有,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责编:北风

 

(责任编辑:北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