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史话 >

上海知青这一代

时间:2020-11-04来源: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究会 作者:知青班 点击:
之所以称知青是这一代,是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知识青年的总人数有121万多人。这121万多人中,包括了上海知青办统计汇总的111万人。在1966年之前,还动员了10万知青到新疆。这是准确的人数。 为什么说这个数字准确呢?因为知青一旦确定了去上山下乡,不论是近
             
                                   
之所以称知青是这一代,是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知识青年的总人数有121万多人。这121万多人中,包括了上海知青办统计汇总的111万人。在1966年之前,还动员了10万知青到新疆。这是准确的人数。
为什么说这个数字准确呢?因为知青一旦确定了去上山下乡,不论是近在上海市郊的崇明、长兴岛、南汇、奉贤,还是远到北国的黑龙江、内蒙古,西南的贵州、云南,都要迁出户口,并同时迁出粮油关系。说得通俗一点,迁出了户口,从下一个月开始,每个月都要发给你的粮票、油票以及相应的布票等就不发了!
那么,在111万上海上山下乡知青中,究竟有多少知青直接到农村生产队里?上海知青办的统计数字是:农村插队落户知青11万2千多人。这数字不包括市郊十个县的15万回乡知青。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的人口共计一千万人。习惯地说,当时10个区的市区人口700万人,十个县的郊区人口300万人。而知青的人数高达120万人。每个知青都有父母双亲,还有兄弟姐妹,在120万人的数字上还要翻几番。故而,上海知青这一代人,是波及上海千家万户、掀动整个社会的一件事。
二、知青一代的“谢幕之举”
从70年代末期的知青大返程开始,直至今天,这120万知青一代人,都在想方设法地回到上海滩来。即使已经在下乡当地有了一份相对安定的工作,没有机会在55岁、60岁之前调回上海的知青们,也在退休之前,通过种种渠道,买好了上海的房子,落实了晚年的住处,回到上海来了。没有回归上海的知青,只有少数。这少部分知青,安然在他乡生活养老,其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有不少是超过回到上海的普通知青。
但是,即使是这少部分人,他们对上海,还是怀有一股深情的。和他们中的一些人促膝深谈,他们对最终没有回到故乡上海,还是有一点隐隐的遗憾。
每当这时候,我就会以他现在的生活质量和宽敞的住房安慰他,并给他讲一些普通知青在上海里弄和小区的生活实情与他对比,虽然他会听得露出笑容,但最终他还是会说:毕竟,他们回到上海了呀!
一晃51年过去了。最年轻的知青一代人,都已步上了晚年的门槛。近几年来,他们盯住了50年这么一个时间段,各式各样的知青们,都在相约见面搞一些大大小小的活动。爱唱爱跳的就举行歌舞表演,爱写的就编一本书,有摄影爱好的编一册摄影集,把过去青春时期的照片,和今天的欢聚编在一起,给众人留个纪念。还有写回忆录、拍摄像、写剧本……能够想到的各种纪念方式,他们都满怀热情。老知青们坦然地说,半个世纪过去了,再不热闹一下就动不了啦!这是我们最后的“疯狂”。
我说这不是“疯狂”,应该说是知青一代人的“谢幕之举”。
上海老知青回访上山下乡故地黑龙江
上海郊区、江浙两省及各地,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迎合这股势头的聚会酒店,名义上是退休职工、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的聚会活动,我去了解一下,实践下来的结果竟然是,上海知青是他们酒店的常客。有一家酒店,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接待了60万的知青聚会活动。看来,这最后的谢幕,真够热闹的。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沁园春·雪》的故事

    毛泽东和柳亚子(右)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

  • 生逢其时的莎士比亚

    英国戏剧的这一黄金时期,只持续了约75年。而莎士比亚,碰巧就生活在那个时代。...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