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纪念 >

1916年南开学校国文第一名:周恩来《诚能动物论》

时间:2023-05-09来源:《爱周之家》 作者:老兵读史 点击:
1916年5月6日,南开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不分年级的国文特试,11个班的代表200多人参加。试题有二,可任择其一,周恩来

1916年5月6日,南开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不分年级的国文特试,11个班的代表200多人参加。试题有二,可任择其一,周恩来选《诚能动物论》。周恩来获个人第一名。全班得班际第一名,奖品是一面写有“含英咀华”四个字的旗子。
据【周恩来南开校风文选】
【原文】
浩浩乎大地之上,集无量数生物分子以成人。人者,万物之灵也。各具本能,感拥仁智,发挥其固有之天性,以角逐于天演界中。优者胜,劣者败。强有力者统一部分之人民而驾驭之;庸愚者慑伏于权威之下,无敢或动;暴烈者不甘居受治之地位,思起以代。于是相动以干戈,相搏以血肉,胜者得存,仆者继起,辗转相寻,有争无已。
呜呼!芸芸众生,相率以入此潮流中,争生死存亡之道者夥矣。然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其能以一己之所行所言,范围世界之人类,虔心信仰,莫余外者,仅得数人焉:儒之孔,西之耶稣,佛之释迦是也。夫三子亦犹人也,贵未及于天子,富未比乎陶朱,享寿亦若中人,秉权要异将相。而其炫赫于当时,照耀于后世,言中于人心,行垂于史册。虽以天子之贵,陶朱之富,老彭之寿,将相之势,莫能易焉。何哉?岂非以三子之诚能动物也耶!不诚无物,孔氏之言也;守诚坚信,耶氏之旨也;勿诳言,勿欺骗,佛氏之戒也。守真抱璞,感人以诚,秉天道,尽人事,又三子之同行也。三子之言行既若是,其感人之深又如彼,是三子之诚信善矣。
然诚之为物,非学力所可及也,亦发于中而形于外耳,亦即孔氏之所谓仁,耶氏、佛氏之所谓灵也。盖仁也,灵也,人类之共有天性。发于言,著于行,无丝毫假借,无智利相扰。一人行之,而众人服之;一国守之,而万邦协之。若是则虚诈绝,诳伪逃,无人我之分,鲜名利之见,相跻于大同之境;种界破,国界灭,相趋于和平之途;利私之竞争消,真我之面目见,而三子之所希冀者,达矣。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类之产生,距今亦千万年矣,仁灵之具无或差异,其达于大同之境、和平之途,宜矣。乃极目大地,众生熙熙,万国攘攘,日所谋举而行者,殆非利已不与,诈人不归之道。呜呼噫嘻!长此相往,人其鱼矣,国其墟矣。
然而上天生人,又胡为乎秉之以仁以灵,使之有入诚之一途?而众人茫茫,又曷为乎产三子以为人类之表率?是知三子之以诚名,非三子之力,众人之功也。设众人皆各本其天性,相接以诚,则世界又何至有虚假诈伪现,而以诚为贵哉!下车泣过,大禹之诚感罪人;祷雨桑林,商汤之诚格上天;西伯被困,殷纣以其诚而赦其命;武侯治蜀,黔首以其诚而守其法;化干戈为玉帛,孔子折冲齐鲁;反内犯为罗拜,子仪心服回纥;王阳明诚格蛮苗,华盛顿德感民众。是诚也,大之垂举后世,小之造福一身。反而行之,则新莽自号圣贤,终居篡窃之名;曹操伪礼贤士,卒贻奸恶之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梅特涅之毒,万国共晓。故一人之智慧有限,万民之督察綦严。其以一手欲掩天下目者,实不啻作法自毙。以诈为利,以伪为真,卒至自覆自败,与人以可讥可耻之据。
善乎美总统林肯之言曰:虚伪可以惑少数人于终世,伪惑人类于一时,而决无惑世界人类于最长时期也。知乎此,则人类亦何乐相率以自炫诈术,而为非动物之事乎!且吾窃怪以今人之明,而终不免于欧洲血战,华人自争,使世界无宁日。丧无量数人之生命脑力,以供彼一二私人之指挥,其智可悯,其愚不可及也。然又安得三子之再生今世,为世人振聋发聩,相导以入于诚哉!嗟乎,世俗日偷,民风不古。回忆唐虞盛轨,不禁兴无涯之戚。执政者苟于感人动物之事,注意及之,则返诚去伪,一转瞬耳,又何至日以干戈相寻,欺伪相诈哉!悲夫!
为了便于阅读理解,刊载《周恩来南开中学论说文集》中的白话文译文:
浩荡广阔的大地上,汇集无数的生物分子而形成人类。人类,是万物之灵。每个人都具备人类的本能,天生的感性中就拥有仁善和智慧,发挥他们固有的天性,以此在竞争演化的世界中角逐。优秀的胜利,庸劣的失败。强者统一一部分人民来领导他们;无能愚昧的人慑服拜倒在权力威势之下,不敢轻举妄动;强横刚烈的人不甘心处在受统治的地位,想起来反抗代替统治者。于是干戈相攻,血肉相搏,胜利的得以生存,失败倒下的又有人相继而起,循环往复,争斗不休。
唉!芸芸众生,一个接一个地投身于这潮流中,以死相争捍卫理想的人太多了啊。然而上下五干年的历史,纵横十万里的地域,那能够用自己一个人的行动言论,影响全世界的人类,使他们没有例外地虔心信仰,只不过几个人:就是儒家的孔子,西方的耶稣,佛教的释迦牟尼。这三个人也都是人,尊贵赶不上皇帝,富有比不上陶朱公,寿命也如同中等人,又不像将相那样执掌权要。然而他们在当时光辉赫赫,在后世照耀千秋,言论打动人心,行为垂范历史。即使用皇帝的尊贵,陶朱公的富有,老子、彭祖的长寿,将相的权势,也不能替代。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这三个人的真诚能感化万物吗!不诚就没有万物,这是孔子的话;保持诚心坚定信仰,这是耶稣的宗旨;不要说谎,不要欺骗,这是佛教的戒规。保持纯真天性,用真诚来感动人,遵照自然的规律,尽人最大的努力,这又是三人共同的主张。三人的言行既如此,他们又那样感人至深,说明这三个人的真诚确实是美好的。
但是真诚这种东西,不是凭增长学识能力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产生在心中而表现在外面罢了,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耶稣、佛教所说的灵。因为仁,灵,是人类共有的天性。在言辞中显露,在行动中体现,没有丝毫假托借口,没有智谋利益干扰。一个人奉行真诚,众人都信服他;一个国家信守真诚,万国都追随它。像这样,那么虚假欺诈就会绝迹,谎骗诓伪就会消失,没有他人自我的分别,少有名声利益的偏见,一起进入大同的境界;种族的界限打破,国家的界限消灭,一起走上和平的道路;自私自利的竞争消除,真正本我的面目出现,而那三个圣人所期盼的世界,就实现了。但是虽然人们都有这样的心愿,每个人的心里都认同这样的道理,而且人类的产生,到现在也有千万年了,具备仁灵的本性是没有什么差异的,那么达到大同境界、和平道路,也是理所应当的了。然而放眼大地,众生万国,熙熙攘攘,每天谋划而发起行动的人,却大都走的是不利己就不做和欺骗的不归路。哎呀!长此以往,人要成为被宰割的鱼肉了啊,国家要毁败成为丘墟了啊。
然而上天生人,又为什么赋予他仁和灵的本性,使他有可以达到真诚境界的途径呢?而茫茫众人中,又为什么产生这三个人来做人类的表率?于是明白了这三个人因为真诚而著名,不是三人的力量,而是众人追随的结果。假使众人都各自依照自己的本性,以诚相待,那世界又何至于有弄虚作假、奸诈伪饰出现,而以真诚为可贵啊!看到罪犯就走下车来为他的罪过哭泣,大禹的真诚感动了罪人。在桑林祈祷降雨而成功,商汤的真诚感动了上天;西伯侯姬昌被囚禁,纣王因为他的诚恳而赦免,没有杀他;武侯诸葛亮治理蜀国,百姓因为他的诚信而遵守他制定的法度;化干戈为玉帛,孔子凭借真诚调解了齐鲁二国之争;使举兵内侵反过来变成围绕着下拜,郭子仪因为真诚使回纥宾服;王阳明的挚诚匡正了苗人,华盛顿的德行感动了民众。可见真诚,从大的方面能垂范激励后世,在小的方面会造福自己。反其道而行之,那么新朝王莽自称圣贤,却最终得到篡位窃国的恶名;曹操假装礼贤下士,最后留下奸恶的讥嘲;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梅特涅的狠毒,很多国家的人都知道。所以一个人的智慧有限,万民百姓的监督很严。那些要用自己一手遮住天下人眼目的人,实在无异于作法自毙。把欺诈当作有利,拿虚伪当作真诚,最终导致自己覆灭败亡,留给后人可以讥嘲耻笑的话柄。

(陈翠荣点评:几乎是一句一典,174字的原文里提到历史典故12次,周恩来对历史典故的掌握丰富和运用娴熟可见一斑)
美国总统林肯的话说得好啊:虚伪可以迷惑少数人一辈子,能迷惑人类一时,但绝不能在最长时期内迷惑全世界的人类。既知如此,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竞相把炫耀欺诈之术作为乐事,却不去践行那感化万物的事呢!而且我私下奇怪凭现代人的明智,却终于避免不了欧洲的喋血战争,以及中国人的自相争斗,使世界没有安宁之日。消耗无数人的生命脑力,来供那一两个自私自利之人的指挥,他们低下的智力值得同情,他们的愚昧愚不可及啊。这种情况下又怎能期盼三个圣人重生于世,为世人振聋发聩,引导他们进入追求真诚之路啊!唉,世风日渐苟且怠惰,民风不再古朴。我回忆远古尧舜盛世,不禁兴起无尽的悲哀。执政者如果对感动人心的事,注意实行,那么返回诚朴离弃伪诈,不过是一瞬间就能做到的,又何至于每天干戈相向,互相欺诈啊!悲哀啊!
【说明】
国文教师张诗岑的评语是:“以孔、耶、释之教诂题,大含细入,高挹群言。少陵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者实得其妙诀。而通体用笔之遒紧,布局之绵密,尤征功候之纯。冠冕群英,断推此种。”程玉孙先生的评语是:“识见高超,理境澄沏。而通篇章法,复极完整合作也。”
文中认为诚是“人类之共有天性”,“发于中而形于外”,主张为人要以诚相待,“一人行之,而众人服之;一国守之,而万邦协之”,则可以“虚诈绝,诳伪逃,无人我之分,鲜名利之见,相跻于大同之境”。“执政者苟于感人动物之事,注意及之,则返诚去伪,一转瞬耳,又何至日以干戈相寻,欺伪相诈哉!悲夫!”
 
本文后被《校风》作为《代论》,发表在1916年5月15日《校风》第30期。现手稿已佚,本书据《校风》刊出。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