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益 >

上海,有这样一群追梦人

时间:2015-04-04来源:原创 作者:郑伟民 葛天琳 点击:
2014年的一月份,几个年逾花甲已经退休的上海老知青,千里迢迢,坐火车换长途汽车,长途跋涉,来到江西省峡江县一个远离县城的安静的小山村----流源,他们不是来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旅游的,而是参加一场庄严、隆重而简朴的爱心助学基金颁发仪式和校服书包的






2014年的一月份,几个年逾花甲已经退休的上海老知青,千里迢迢,坐火车换长途汽车,长途跋涉,来到江西省峡江县一个远离县城的安静的小山村----流源,他们不是来这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旅游的,而是参加一场庄严、隆重而简朴的爱心助学基金颁发仪式和校服书包的捐赠发放仪式。
村干部来了,乡干部来了,县领导闻讯也先后来了。他们对来自上海的返城老知青的行为十分赞赏,也由衷地祝贺这个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冷清的乡村初级小学出现了新局面。
隆重而庄严的仪式并不长:在流源小学工作三十年的校长刘九根,当年是上海知青葛天琳的学生,现在成了县级和吉安市一级的最美乡村教师,他表示要把当年知青的精神传承下去,在农村基层教育岗位上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上海知青爱心助学基金会的代表姜吉祥发言承诺,每个学期,都会按照契约,准时把规定好的奖学金、奖教金打到学校的账户上---只要师生们达到助学基金会规定的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业绩和学生家庭贫困的程度,就能获得奖励;受助学生代表也讲了话,表示知青爷爷奶奶们的梦想和希望,就是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同学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感谢知青爷爷奶奶,报效祖国,回馈家乡。孩子们戴着新的红领巾穿着新校服,高兴地与知青爷爷奶奶合影留念。他们像过节一样开心。
专程到峡江来参加仪式的知青爱心助学基金会负责人张润德和郑伟民、龙锦华等,被天真的孩子们围绕着,激动而喜悦,他们想起了他们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他们曾经的希望和梦想。
四十五年前,在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上海,初中还没有上完的复兴中学学子张润德和郑伟民们,和千千万万的上海青年一样,怀揣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梦想,远离大城市,奔赴农村彼岸讲,投身到穷乡僻壤插队落户当农民,开始了艰苦的劳动锻炼。整个江西峡江县江背公社的流源大队,接纳过120多名来自上海虹口区复兴中学和师大附中、新力中学等学校的学子。
知青们学习下田插秧、种水稻,上山砍毛竹,犁地割麦,种菜养猪;在学会干农活的同时,也把城市的文化知识和城市文明带到农村,把改变农村一穷二白面貌的梦想带到了农村。在漫长而异常艰苦的农业劳动中,他们如铺路的石子,为正在处于十年动乱中的国家承担着重负。除了种地,他们还和当地农民一样挖水库,筑洪堤,修铁路,十年中奉献了汗水和青春。
陆陆续续,他们中有的担任了小学教师、赤脚医生、邮递员、广播员,有的被推荐上中专、上大学、进工厂,但更多的则是直到十年以后,才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重返故乡上海,开始新的人生。
以后的几十年,知青们为把被四人帮耽误的青春夺回来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边工作边读书,成家立业,敬老抚幼,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懈追求,有的还经历了下岗再就业第二次创业的磨砺。
可流源知青们从来没有忘记第二故乡的亲人。知青们多次重返江西,看望乡亲,考察当地发展。当他们看到当地发展与大城市的距离,也萌生了新的梦想——让小山村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为小山村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东华大学的校长徐明稚,为流源小学寻求到几十万元赞助款,帮助建设起全县最好的初级小学新校舍,各队知青回去探访时,都为流源小学捐款,送上慰问金表达心意;2013年,张润德更是自掏腰包,发起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高级工程师郑伟民想方设法购买来最新颖、现代化的远程电子教学设备,让流源小学的教学设备超过县城小学;在流源小学当过民办教师的知青们,也纷纷参与到基金会中来;退休教师龙锦华,还计划给孩子们和青年教师上示范课。
上海知青与流源小学的师生们,通过爱心助学这个特殊的方式,将两地存续了四十五年的情谊,在实现知青们的新梦想中得到了延伸,拓展。从此,小山村里的孩子们,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农家子弟,都知道了在遥远的全国最大城市上海,在黄浦江边东方明珠脚下,有一群时刻牵挂着自己学业的爷爷奶奶。这些年逾花甲的知青爷爷奶奶,无论是儿孙满堂的还是独居老人,无论是成功人士企业家还是下岗退休拿着低廉养老金的,都会把自己当亲人关心,都会每年来看望他们。
助学梦,成了流源知青们共同的中国梦。知青们的退休生活不再会平淡,他们的心,他们的情,在遥远的山乡,在那些曾经洒过他们青春汗水的地方,那里成了他们永远的故乡。在上海滩繁华的都市里,这些上海知青刚刚把子女抚养成人成家,自己拿着退休金,远远算不上有钱人,但是他们饱含激情和梦想,花甲之年依然充满热血和童心,他们的精神是富有的!
像流源知青这样的故事,在上海知青中还有很多很多,数也数不清。有在黑龙江下放的上海知青徐桔桔和北京知青贾爱春重返山河村办合作社,有海外知青承明出资购买荒山重新开发万亩荒山,有达杨在患了重病以后回东北种地,有云南知青回西双版纳投资创业,有新疆知青为祖国边疆招商引资振兴经济,等等。他们的梦想,从上海升起,他们是上海知青的骄傲和优秀代表,他们是中国梦、知青梦的典型人物。知青虽然可说是失落的一代,但是同时他们也是思考的一代,承重的一代,梦想永远不灭、激情永远燃烧的一代!
             葛天琳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