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有感

来源:原创 作者: 朱银龙 时间:2017-05-01 点击:

(右一为作者朱银龙)

 
我是朱银龙,上海市贵阳中学69届毕业。1970年赴黑龙江省逊克县插队落户, 1979年返回上海。退休前原就职于上海杨浦区供销社物资部门。
我发言的题目是:一部充满可歌可泣的历史长卷
本书后记有一首小诗中精辟概括的那样:“滿纸知青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抚今追昔,并不因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流淌而淡忘失忆。
我是一名下过乡的知青,风雨如磐九年,要不是改革开放,我可能还将继续书写一段与你们曾为之一样的人生履历。
虽然我不是兵团人,但我们似曾相识,都有过你们所经历过的一切。《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凝集了工一连全体兵团知青的边疆情结和心灵智慧。执着而刚毅的话语跃然纸上。
当我读到《第一次经历大烟炮》文章时,文中作者的生死一劫,激起了我的共鸣,至今让我苦不堪言。那是我下乡后的第一次回沪过春节,搭敞篷汽车去龙镇火车站。片刻,呼啸的狂风裹挟着“大烟炮”顿时搅得天昏地暗,行进中的汽车只得停在路旁,与原先并不相识的同行人相互抱团取暖才躲过了一劫。
本书的最大特点要属编委会定下的宗旨:“故事真实、真情实感、还原真相。”这是本书的灵魂所在,亦是出版者的唯一初衷。将数百个“碎片化”的故事情节汇聚成一部色彩斑斓的“知青创业奋斗史”
李向东的《我的木匠师傅吉化坤》谱写了一曲师徒劳动欢乐的友谊颂。
龚少年的《进军“火烧孟”》记录了垦荒者的坚毅,永不言败的刚毅,坚守精神。
还是龚少年的《架桥记》介绍了条件极其恶劣的严冬季节,在挠力河上架设通向完达山的木桥的生动场面。
读徐祖康的“序”“风云际会龙骧城”概括了工一连的创业成长历程。“不鸣则已,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衷心祝贺《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面世并出版获得成功!祝愿工一连知青朋友生活幸福,继续发力!

(该文为作者在《青春北大荒-------工一连往事》一书书评会上的发言)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青岛女驴友独闯洛克线失联9天 获救后遗憾去世
    下一篇:我阅读《青春北大荒》的感想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