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知青严捷的精彩人生

来源:知青情缘 作者:诸炳兴 时间:2023-12-02 点击:
(编者按: 
        严捷,原云南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曼列寨插队的上海知青,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史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移民美国,改行经商,跨国从事医疗设备生产,后企业并入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去美至今已33个年头。现为美藉华人。 
        八十年代,严捷在复旦任教时,已出版了各类著作多部,不断有历年著作的再版。其中《列子译注》直到前年,还在中、港、台三地出版公司第8次再版。《中国哲理寓言》也在中港台有近十个版本,其中部分被编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辅课本,至今每年版税收入还源源不断入账。)
 
 
(严捷已出版的部分著作)
 
        严捷当年在专业上多有著述,除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外,还要归于他自己的刻苦努力。他从小听从父母的谆谆教导,在当知青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里,他还坚持读书写作,从不放松自己的学习。
 
        严捷的父亲严北溟(1907一1990) 祖籍湖南湘潭,年幼家贫,却因读书优秀被称为“神童”。早年曾任《东南日报》主笔、《浙江潮》和《浙江日报》创办人、社长,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教授。后任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讲授过中国哲学史、佛教哲学史课程。参加主编《中国哲学史,(获上海市1979一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著有《西行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儒道佛思想散论》、《中国佛教哲学简史》。撰有《谈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道德问题》(获上海市1979一1985年哲学社会科学论文奖)等论文。
 
       祖父严鹤云除了跟齐白石的厚交,跟另外一些湘籍名人都有交往,如黄兴、杨度、蔡锷、赵声、郭人漳、樊樊山等。1907年广西钦廉起义,黄兴被捕,祖父营救,方得逃出生天,遂有三年后的辛亥革命。
 
        在今年是齐白石老人160周年诞辰,转发严捷这篇具有纪念意义的文章,从而,让我们走进白石老人与严捷祖父之间的故事,读懂“有关严齐情谊”……
 
附:《更篆章稀觏:家藏白石印章释义》
 
文/严捷
 
      四海皆知齐白石先生以画名世,却不知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可见篆刻在齐白石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据《齐白石印谱》,老人一生篆刻治印三千余方;其子女估计应有六七千方。目前存世的,大多是中年成名和“衰年变法”之后的篆章,他早期的作品却很稀觏。偶有见世,皆可作为探索齐白石印作技法源流的鉴证。 我收藏有齐白石早期篆章四方,是先父北溟公的遗物。而先父的遗物又是先祖传下来的。先祖严鹤云籍贯湖南湘潭,耕读出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作为举人进京会试,曾参加康、梁发动的“公车上书”。 严鹤云与齐璜居本同里,结为知交(详情参见拙文《高吟清兴如旧》载《新民晚报》83/12/28)。齐虽出身农村木匠,喜读诗书,颇工雕画,但其时也只名在乡里。据《齐白石全传》记载: “第一次来到湘潭县城,齐白石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经同乡严鹤云介绍,齐白石有幸来到郭公馆画像,结识了清朝名将郭松林之子郭葆荪(郭人漳)”。随后郭人漳又将齐白石介绍给时任翰林院检讨的湖湘大儒王闓运,拜为门下,从此别开天地。 这次介绍,对于齐白石命运有怎样意义?二十多年后齐白石已遐迩闻名。1922年11月齐得知郭人漳逝世的消息,在日记中写道:“十几日得仲华函,知郭五于十七日死矣。余即往慈园一哭,朋友之恩,声名之始,余平生以郭五为最。” 朋友之恩,声名之始,说明此番介绍,实在是齐白石艺术生涯的一个转捩点。这篇日记没有提到严鹤云,但有关严齐情谊,齐白石曾于严鹤云1910年故世后在另一本《寄园日记》里提及: 五月廿八日记:玉阶赠严鹤云所书之联,无款识,系鹤云得意作,自藏箧底,死后所得也。是夜,枕上作记,平明书于联傍。北海书法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其天资超纵绝伦。吾友鹤云书法严谨,心正笔正,锋芒不苟,亦如其人。自称师北海,是耶?否耶?此联为鹤云得意书,自藏箧底,尚未款识,亡后,余于东粤得之。感故人平生与余之情重,学书之工苦,记而藏之。 “感故人平生与余之情重”,这是齐白石发自肺腑的慨叹。这番慨叹,又拓开了齐白石另一扇艺术之门。 近年研究齐白石书法的专家(参见徐清《齐白石手稿的文献价值与书艺特征》、上海齐白石书画院《读齐白石手稿》)发现齐的书法在四十多岁后有一个极大变化,从早期模仿金农、何绍基,忽然转向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即上面日记中提及的李北海)的风格,笔势纵横,风格奇倔,成就极高的造诣。他们都认为: “齐白石这段为友人严鹤云书联所作的题记,笔画瘦挺,结字欹侧,与该日记其余部分较率意粗朴的字迹相比有明显差异,而日记的封面题字《寄园日记》也已是明显的李邕行书风貌。从齐白石所述可知,严鹤云书法取宗李邕,用笔严谨不苟,书如其人。齐白石此期开始接受和临仿李邕行书,与严鹤云有一定的关系”。
 
白石老人像
 
(编者说明: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汉族,湖南湘潭人,名璜,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书法篆刻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等,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等诗集,出版有三卷本《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画册 。)
 
         朋友之恩,应酬往来,先祖严鹤云原收藏有极多的白石早期作品,包括画作册页和书法篆刻。先祖父为官清廉,四十多岁在岭南故世,死后萧条,家道中落,其时先父只有三岁。但他大半生都将白石画印妥善收藏。可惜文革中抄家,被席卷一空。文革后归还抄家物资,只拿回四枚图章。 这四枚图章,材质都是寿山石。 一枚白文“花好月圆人寿”,边款:“鹤云先生正篆 白石草衣 璜”。 一枚白文“士各有志”,边款;“鹤云道兄先生教 癸卯正月弟璜 重刊”。(清光绪29年,1903年) 一枚白文“静修斋”,边款:齐璜。 一枚朱文“翰墨缘”,无边款。 齐白石自称“见丁黄,始知刻印”。二十岁时得到丁黄印谱始习篆刻,从浙派入手,以切刀为主,布局上颇有拘泥呆板之嫌。所以这几枚早期石章便与齐白石后期风格大相径庭,故今人见之多不信其真。对此,《齐白石经典印作技法解析》(作者薛元明)一书(24页)作了分析: “从目前遗留下来的齐白石初涉篆刻时为数不多的早期作品来看,平正稚嫩,因“积累”无多,技法上也不过关,从而造成多种不足。如“士各有志”,“志”字心字底几乎成直线,每个字都绝对对称安排,用刀均匀,缺少变化。“翰墨缘”中各字字形松散,边栏单薄,部分相同笔画缺少变化。“花好月圆人寿”较前三印在用刀上稍见起色,但字形安排仍然显得别扭呆板,其中“花”、“月”和“人”三字字形笔画刻意弯曲,填满印面,显得闭塞沉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白石曾感叹挚友鹤云“学书之工苦”,他自己何尝不是“晨起临池当早朝,夜长镌印忘迟睡”。1905年,41岁时白石得《二金蝶堂印谱》,开始转学赵之谦,刚健超纵,“苦工十年”。六十岁时皈依汉将军印,单刀侧锋,布局奇谲,成就纵横欹侧、力能扛鼎的个人风格。 多年前我曾携几方印章给西泠印社专家掌眼,他一口咬定都是假的。他说文物应流传有绪,齐白石印谱上未见著录,风格也不类,故不可能为真。 两年后我在日本大阪心斋桥书店买到一本北京荣宝斋出版的《齐白石印影续集》(戴山青编著,齐白石子齐良迟审编)。其中,我收藏的这几枚印章赫然在目。这说明齐白石后人留有印拓,斯不可信,孰可信? 知友交厚,翰墨缘深。1983年齐白石诞生120周年纪念活动在湘潭举行,先父应邀参加,曾写下一首《念奴娇— 忆白石山人旧事》: 画坛遗事,忆儿时慈母灯前亲授。先父生平然诺重,白石山人交厚。壁布松筠,帘喧燕雀,一室何曾陋?云中仙鹤,笺传语谶奇透。 点笔价重连城,家藏多幅,更篆章稀觏。翰墨缘深士有志,花好月圆人寿。天外飞来,焚坑劫在,往事休回首。“挂书无角”,高吟清兴如旧。2023.11.27.
 
以上是严捷珍藏多年的齐白石老人的印章
 
2023年11月30日
 
(作者简介 :诸炳兴    老三届上海知青   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景洪农场)机关从事宣传工作。 1983年云南调回上海。知青生涯13年。上海某企业董事长、总经理(退休)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闵行区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四个人吃两碗小馄饨
    下一篇:讲述母亲故事时,我也成了老去的母亲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