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教师节聚餐

来源:原创 作者:戚建伟 时间:2023-09-12 点击:
 
        在又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莫名地突然想起教师聚餐的往事。
 
       上世纪76年,我还是个插队落户的知青,有幸在下乡当地的娄塘中学(现为“中光中学”)代课,成了一名不占编的代课教师。那一年的十月,“文革”结束,学校的教学秩序逐步归于正常,一些久违的传统活动也得以恢复,教师聚餐便是。据一些老教师介绍,“文革前”,每年年底学期临近结束,学校有教师聚餐的传统。
 
        那时,不少学校都有勤工俭学的举措。我代课的娄塘中学,不仅有菜园,池塘里还养着鱼,甚至食堂里还圈养着几头大肥猪。那年,在没有了“文革”极左思潮的氛围下,全校教职员工在轻松、欢快,喜迎新春中共享了“文革”后的首个聚餐活动。
 
        这是我记忆中最具风味、最别具一格且最暖人心的一次聚餐。
 
        若干年后,我在担任校长期间,每逢教师节这一天晚上,都会安排全体教职员在食堂聚餐一次。届时,除了工作的回顾总结、表彰等例行的流程外,镇、局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也会应邀到场与教师们一起同乐。
 
        聚餐,看似一种铺张的吃喝,其实在教育经费捉襟见拙、教师福利要靠自筹的那个年代,聚餐,无疑是对教师无私奉献的情感补偿。
 
        那一刻,在推杯换盏中大家无话不说,畅所欲言,平时工作中的疙疙瘩瘩,怨言矛盾,都会一吐为快。一次聚餐,化解教师心中不满情绪,凝聚起团队精神,这是当年许多校长不可为之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那个年代,教师加个工资,最低档的只有区区五毛钱;分配一套十多平米的老式居室,要熬上好多年;好不容易获得一个先进称号,得到的奖励是一张凭票供应物资的票证;平时教师加班加点是没有任何补贴的;年轻教师再优秀,哪怕成长为校级领导,工资待遇也是不如老教师的。许多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因为不满教师待遇太过低下,没干上几年就纷纷选择了跳槽······。
 
       如此,作为一校之长,能做的,唯有在与教师的情感沟通上多下功夫,而每年的教师节,则是校长最上心事的一件绕不过的大事。教师节,老师们能分享多少福利待遇,是大家翘首以待的,学校与学校之间还有不同程度的攀比,上级主管部门只开“口子”,没有“票子”,一切靠校长各显神通。教师节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募捐些福利发放给教师,举行一次聚餐活动,无形中成了校长教学之外的政绩之一。
 
        单位聚餐,作为公款消费的一种业务活动,十八大之后,成了一道禁令,这是从严治党,规范行政的必要举措,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
 
       如今,校长不用再为教师的福利待遇东奔西走了,教师付出的劳动,在有章可循的制度下都有切实的保障,教师的物质待遇水平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教师,随着社会、经济各种待遇的提升,真正的成为了阳光下最崇高的职业,作为一名退而赋闲、曾经的教育工作者在由衷地感到欣慰的同时,却仍然难以忘却当年与老师们一起欢度教师节聚餐、无拘无束畅谈的情景,是不是过于怀旧了?抑或,还有别样挥之不去的内心话语需要倾诉?!
 
        回首当年教师节聚餐,想必记忆中留存的一定不是菜肴的口味,对教育的担当,对事业的执着,对同仁之间的互信互爱,真情实意,才是真正难以忘却的。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北京知青
    下一篇:1936年,卓别林与梅兰芳黄浦江畔重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