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二)《吴起,一个沉甸甸的名字》

来源:延梅 作者:延梅 时间:2023-09-04 点击:
      陕北吴起,一个伟大充满历史渊源的地方。每当听到或提起他的名字,心灵深处涌出一股柔情蜜意,一种肃然起敬放射奇光异彩。吴起是三晋大地第一战神,他一生在烽火四起的春秋战国时代,参与大型战役七十二次,小型战役无数。是战国初期的卫国人,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师承儒家的代表曾子、子夏,同时又是兵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已是名扬海外,但很多人不曾知道在同时代的三晋大地,他是一位不败将军,曾著有一本兵书《吴子兵法》。他先后在鲁国、魏国、楚国为将,既有“杀妻求将”的罪名,又有“强魏扶楚”的功绩,是一个颇多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在西河郡(今吴起)戎边二十三年,不让秦和韩国进犯。母亲病逝不去奔丧,为保地方权力杀死自己的结发妻子而换来平安、和平和发展,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在政治生涯中许多人对他满腔热血,施展才华而遭到官场骗子和不公的评价,正如他对母亲以血盟誓:“吴起今生不为卿相,永不回故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以这种激情纵横天下指点江山。并提出国家的强大,军事稳固的原因“在德不在险”的论断,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一生大起大落,充满矛盾与悖谬。最终让人感慨而唏嘘,在那个充满杀伐与阴谋时代成为牺牲品。

      一个铁骨铮铮的战国名将,他管辖的西河郡,已有2200多年建行政区域的历史,为纪念西河太守吴起在此驻兵戎边的功绩,而以名命为县名。

      这里曾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角逐争斗的兵家之地;曾是折戟沉沙的古战场,千年风蚀雨林,残垣断壁的古长城遗址;曾是吴起守卫魏国的一道钢铁屏障,秦国不敢渡黄河,韩国不敢渡渭河之城;曾是政治、军事、文学才能的范仲淹收复西夏国占领的城池;曾传说曹植因洛河从这里流过留下名作《洛神赋》内容深情、精彩、感人,在这里有广场和一尊美女雕像;曾是土地革命时期刘志丹建立陕甘边根据地闹红的地方;曾是中国工农红军进驻陕北的重要门户。

 

      1934年10月17日中央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率领八万六千人,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千难万险,一路浴血作战。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江大河,进行大小战役380多次……攻占腊子口,穿越六盘山。10月7日在敌人疯狂堵截、围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佯攻天下,示行于东,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平凉、固原,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击败前来的敌骑兵团,打了一个大胜仗。扫清阻碍,摆脱追敌。当天,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长驱直入。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诗词《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在苍龙。

      这首诗词高度的概括、凝练红军的浪漫主义精神。终于在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吴起是红军长征进入陕甘苏区的大门,当红军战士拖着疲惫不堪,饥饿憔悴的身体看到吴起镇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那亲切熟悉的名字,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整个部队沸腾了。

 
依偎在杜梨树下毛主席身边
彭德怀将军迎风策马
   
      1935年10月19日发现国民党骑兵团尾随而至,毛泽东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研究分析敌情商议对策,布置“切尾巴”战役。毛泽东在平台山(今胜利山)杜梨树下亲自指挥:一定要打退追兵,决不能把敌人带进根据地。彭德怀将军坐镇部署,采用分块切割。相机包围战术,几个小时的激战全部击溃敌人取得进入陕北第一个大胜仗,为陕北根据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泥土清香的味道,我独自走进吴起红军胜利广场。最南面耸立着红色“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的雕塑,下面书写着毛泽东长征结束后精辟的讲话:“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

      广场中间是“志丹革命烈士陵园”,是上个世纪吴起属于志丹县管辖。1959年10月由中共志丹县委修建,陵园东西长75米,南北宽65米,占地4875 平方米,内有纪念碑一座,碑高19米。东面刻“高举革命红旗,踏着先烈足迹,迈开大步前进,奔向共产主义”;南面刻“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西面刻“学习先烈精神,发扬革命传统,鼓足干劲,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北面刻“志丹烈士陵园碑文”及建筑年代。碑体下面刻有“红军会师地,英名垂千古”,其它碑体三面刻着“生在烈火、死在战场、英雄壮志、名列此碑”,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烈士名录,包括刘志丹将军共405人。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雕塑
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我久久凝视着眼前庄重、肃穆,高耸入云的“志丹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抚摸着碑体雕刻着烈士的英名。他们为民族独立、和平完成一种责任而大义凛然,谱写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用鲜血和生命为今天的幸福生活铸就了民族不屈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

      广场东面胜利山脚下矗立着一座高25米铸铜、花岗岩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碑顶端是中央红军和陕甘红军紧握红旗,高举长枪会师的雕像。纪念园大门两则门柱上刻着工农红军和陕甘红军的人物造像;中间用红砖铺成的一条路面,上面记录着长征进入西北召开会议地点和时间;两边250个台阶,寓意着二万五千里长征;最高处两侧有六组长征战略转移雕塑和一位英俊红军小战士吹响中国革命由胜利走向胜利的战斗号角,预示着红军的希望,中国革命的希望。

      我走进“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在展厅内详细了解、回顾长征的全过程后又乘车来到了当年毛泽东在平台山(今胜利山)杜梨树下亲自指挥“切尾巴”战役指挥所和彭德怀将军迎风策马的旧址和雕像。站在红色的土地上,望着起伏的山脉,新崛起的县城,他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见证着党领导人民军队可歌可泣的艰苦斗争,孕育着伟大的长征精神,为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奋进提供不竭的精神和动力。

 
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广场

      下午又来到了县政府大楼后面,山脚下的新窑院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领导人(1935.10.19~30日)的旧居。10月22日在这里召开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结束的扩大会议。毛泽东做了《关于目前行动的方针》的报告和总结。提出了我们的战略任务是“建立西北苏区,领导全国大革命!”

      吴起,是中央红军迅速“落地生根”的地方;是陕甘边区和陇东分区的大后方;是开启中央红军在延安十三年的光辉历程。

      今天的吴起,以独特的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古代边塞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为一体。树立“历史奠基、红色引领、绿色打底、文化筑魂”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文旅带动”,“旅游兴县”的战略,推动以胜利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为内涵高质量的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2022年10月8日   更新于 2022-11-02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刘健泰:再回故里(第二部分)
    下一篇:红色经典(三)《长征.奠基礼》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