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口述:杨建华——亲历崇明东旺沙围垦

来源:上海农场知青网 作者:杨建华 时间:2021-04-21 点击:
你知道吗?崇明岛是“长出来的,围起来的”。崇明岛先后经历了无数次的围垦,特別是岛上八个国营农场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上世纪60年代围垦出来的。到了90年代,崇明岛东滩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围垦,共围得了十多万亩土地。
  杨建华,崇明围垦亲历者之一。1968年,66届高中毕业的杨建华被分配到崇明前哨农场,当年就在东滩亲身经历了人挖肩挑艰苦的筑堤劳动。90年代初,已在市农场局工作的杨建华被任命为崇明东旺沙围垦指挥部的副总指挥,直接参与了十万亩滩涂的圈围和开发工作。退休后杨建华继续为崇明国家级生态岛的建设出力,包括参与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工程等。五十多年来他从未真正离开过崇明岛。
  4月19日下午,杨建华走进佰瑞福《新鲜早世界》视频直播间“庆祝建党百年——我是共产党员”节目,讲述他所经历的崇明围垦的故事,内容生动感人。

杨建华在东旺沙围垦工作中
 
杨建华——亲历崇明东旺沙围垦
  我是上海市上海中学66届高中毕业生,作为一个老三届知青,1968年8月被分配到崇明岛上的前哨农场工作,曾任科研班长、生产副连长。当年年底,我生平第一次参加了崇明东滩的筑堤劳动,亲身尝到了上工地路难行、抢土方担子重、解危情堵缺口和衣难穿、觉难睡、胃难受的滋味,深深感受到了围垦的艰辛和围堤成功的喜悦。
  从1976年1月到2007年11月,我分别在市农业局、农场局、农工商集团和光明食品集团的农业部门工作。
  退休后,2013~2014年,作为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指挥部成员之一,我担任工程部顾问,参与了该项目的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组织、实施等工作。
  现在是上海市退(离)休高级专家协会农林生物专业委主任委员。
  50多年来,我始终没有真正离开过崇明岛。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我的青春岁月和工作足迹,也留下了我的心血和汗水,我也始终关注着他的发展和明天。
  作为祖国的第三大岛,崇明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现在从上海市区到崇明岛建有长江隧桥工程。经过"一隧一桥",并穿越长兴岛,全长25.5公里。全岛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状狭长如卧蚕,总面积约为1300平方公里。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2010年起,崇明岛已定位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根据新的规划,"到2035年,崇明岛将建设成为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社会发展、人居品质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世界级生态岛,成为世界自然资源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地、鸟类的重要栖息区,成为长江生态环境大保护的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先行区。"
  在岛上工作和生活的几十年里,我深深体会到"崇明岛是长出来的、围起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据统计,截止2019年,魔都上海的土地总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其中62%以上面积的土地,是两千多年来上海人民连续不断地在潮间带高滩围堤开垦形成的。历史上滩涂围垦对上海陆域发展和城市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滩涂围垦则为全市农业、工业、港口、第三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滩涂开发也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而崇明岛作为我国最大的河口冲积岛,成陆历史已有1300多年。在新中国成立时,全岛面积不到500平方公里,而现在已近1300平方公里,整整翻了个倍。据有关资料介绍,当下崇明北沿每年仍以平均142米的速度向北扩展,崇明东滩每年以150~350米的速度向东延伸,还在不断地"生长"着。面对这么丰富的滩涂资源,长期来各级政府和上海农垦组织实施了多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围垦,让崇明这块土地"日长夜大"。据记载,从1958~1990年,经过29次大大小小的围垦,崇明共围得土地31.2万亩,其中从西到东分别建立起了跃进、新海、红星、长征、东风、长江、前进、前哨等八个国营农场。从1968年起,这些农场先后共安置了十余万上海"老三届"和"新六届"知识青年。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了进一步加快崇明岛的围垦进度,市政府决定实施崇明东滩围垦方案,并明确由崇明县围垦团结沙,由市农场局围垦东旺沙。为此农场局于1991年3月18日发文,建立局东旺沙围垦指挥部,由副局长沈学行出任指挥。不久我也被定为副指挥之一,具体负责工程业务等项工作,就此开始了我东旺沙围垦的经历,并给我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和体验。
  东旺沙一~三期围垦,历时十年,在崇明东滩共圈围土地10.4万亩。其中一期工程始于1991年4月,至1992年3月15日宣布17.3公里长的大堤全面竣工,总土方量227万立方米,一次性围得土地6.6万亩,为九十年代里上海规模最大的一次围垦工程。
  尽管事隔三十年,当年围垦的情景还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一、走上踏勘路
  在拿到设计图纸后,必须在大堤工程沿线马上进行实地踏勘,这是迈上东旺沙的第一步。于是1991年4月17日,沈学行指挥亲自带领工程人员第一次实地踏勘东望沙滩涂,并明确测量任务由东风农场建筑公司承担。此后我多次和测量队一起进行围堤和道路的主导线测量。
  7月4日沈学行指挥和我们三个副指挥,还有六个老围垦及指挥部有关人员等共19人,实地踏勘了长达10公里的堤线。当时服装"标配"是:上衣、长裤,脚上不能穿套鞋,也不能打赤脚,只能绑上高帮跑鞋,有的则带上了崇明小凉帽(照片)。我们在没有路的滩涂上,一步高一步低的跋涉着,艰难地前行。过沼泽地时,双腿陷在淤泥里只能用力拔出后慢慢挪动。中午遇上大雨,大家只能站在雨中,吃完随身带的干粮后立即再赶路,雨水、汗水湿透了全身。
  7月9日,沈指挥带领我们继续踏勘。那天最高气温超过摄氏35度,大家在滩涂上头顶烈日烤、脚下热气熏,有时走在密不透风的芦荡里,鞋被芦茬扎穿、腿被划出伤口,嗓子渴得冒烟。原先大家有说有笑的,不久都寡言少语了。记得那天我的双肩包一早带上了6个雪碧大瓶子,里面都灌满了大麦茶,最后也都"弹尽粮绝"了。一路上老围垦许晓涛冲在前面,大家都叫他"许向前"。不料过"瞎眼港"时,他一马当先去探路,突然陷在淤泥里,并且越陷越深,我马上把随身带的一根尼龙绳扔过去,让他绑在腰里,众人慢慢用力才把他"拔"了出来。
  指挥部组织的这两次踏勘,为重新确定堤线提供了依据。在直接报请庄晓天副市长同意后,我们决定把堤线向东外推500米左右。这样不仅有利于筑堤,而且一次性增加了数千亩的围垦面积。
  堤线的合理确定,使施工方案及时出台。从7月18日开始,各农场分指挥部积极领取筑堤任务,准备进驻一线位置。长江、东风、长征、新海等农场的党政班子领导都亲自带队前来领段。除了由我一一带队踏上滩涂外,陈林祥、张勋、蒋学文等老围垦都自告奋勇当向导,给场长、书记们带路,往往一次来回大家都要徒步在滩涂上走上10公里的路。
  事后,有人这样写道:"海滩上,最先留下的踏勘足迹,深深浅浅、弯弯曲曲,多像一串串音符组成感人的东进序曲。"当时市区里到处都有迪斯科舞厅,当看到一个年轻技术人员,在海滩快回到老大堤时摇摇晃晃的身影,有人脱口而出"东滩真是一个世上最大的迪斯科舞厅"。
身先士众的围垦领导们在勘探堤线后的合影
  二、拼出一条路
  在每天潮涨潮落的滩涂上,抢出一条条通往堤线的道路,是围垦前期工程的重点。前哨农场建筑公司首先承担起东旺大道的艰巨任务。这是一条垦区的主干道,长4.1公里,宽7~8米,需5万多方土。很快他们在实践中就摸索出了先打小围堤再筑路的对策。道路像蛟龙般的快速爬向堤线,并先后经受住了7次大潮汛、3次台风侵袭的考验,通车后未出过事故,成为了一条运输生命线。
  长征路长4.2公里,其中要穿过300多米的沼泽地,施工难度最大。长征分指挥部果断决定:两头筑规划路,中间筑简单路,绕过沼泽地,及时保证道路的通行。9月27日下午,20号台风卷着大潮铺天盖地而来,猛烈地扑打着小围堤,发出了震耳的轰鸣。只有保住小围堤,才能保障道路施工,否则前功尽弃。在薛友义等指挥的带领下,180多个民工组成的突击抢险队立即迎着风潮而上。不少人奋不顾身地跳进冰冷的海水里,组成了一道防御人墙,任凭潮水拍打、泥水四溅,一直坚持了三个多小时,直到堤身用芦苇和泥土加宽加固,再蒙上塑料薄膜后才撤离。
为保护围堤,保障道路施工,在薛友义等指挥的带领下,180多个民工组成的突击抢险队立即迎着风潮而上



为保护围堤,保障道路施工,在薛友义等指挥的带领下,180多个民工组成的突击抢险队立即迎着风潮而上


 
  到10月中旬,全线共修复沟通路段21公里,在滩涂上筑路30公里(其中六条分别命名为前进、长江、东旺、长征、红星、新海路),完成总土方量20多万立方,实现了工地路网畅通。路,像一根根动脉血管;路,凝聚着围垦人的智慧和力量,真正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铺就一根管
  当六、七千人的围垦大军将要在海边安营扎寨,指挥部想到该怎样保证大家的日常安全用水,于是决定在筑路工程进行的同时,实施给水工程。整个工程共需铺设各种口径的管道2000多根,总重量400多吨,总长23公里。接通后每天要向前线供应2000立方用水。东风建筑公司为此专门成立了给水工程队,接下了这个"军令状"。施工展开后,全队职工在队长带领下,每天六点半就出工,每个人要带上50斤左右的工具和配件。吃的是冷开水泡饭和酱菜;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水管在滩涂间艰难地前行。面对芦苇大荡,他们排成一字横队从芦苇上踩过去。过沼泽地,牛陷进去了,牛舢板不能用,管道全靠人走上几公里硬扛进去。在淤泥里作业,每个管道接头处则先要筑起泥围子,排除积水后才能用石棉水泥进行密封。
整个工程共需铺设各种口径的管道2000多根,总重量400多吨,总长23公里
  通过白港的管道,要穿过300多米宽的河流,20多条硬汉脱光衣服,跳进冰冷的水里,其中有十多人正患病,他们吃了药咬紧牙坚持干,在水里泡了一天,终于把水管铺设过了白港。11月5日全线通水后,战斗并没有结束。由于管道质量、热胀冷缩、潮水冲击、牛群踩踏、地面沉降等原因,水管常有爆裂现象发生。负责这一工程的袁永江急了,他立即组织了一个维修班,被叫做"救水队"。11月12日晚,长征与东风施工段交界处一根四吋水管爆裂,"救水队"赶到现场,一直干到次日凌晨两点才修好水管。在抓好维修的同时,给水工程队在各分指挥部还建起了蓄水池和水箱。为了冬季水管不被冻裂,他们在全线还采取了泥土覆盖、芦苇包扎等措施来保暖防冻。
  水,含着心血和汗水,流向希望的垦区。
实施架线设台、开通广播的任务

图为工程副指挥杨建华过河勘察
  四、加设一根线
  漫长的战线,分散的居住,需要建立起线路通道,并直通"中枢神经",做到上传下达和互通信息。在市里没有安排专项开支计划的情况下,指挥部毅然决定拨出17万元,在三套预定方案中选定一套,实施架线设台、开通广播的任务。
  7月酷暑,骄阳当空,现场踏勘广播线路的工作开始了。宣传通讯组的同志们艰难地跋涉在茫茫荒滩上,在白港地段碰到了沼泽地多、港汊支流多、塌方多、河道弯曲多等复杂地形,整整两天没有一条理想的线路方向。
  主管这项工作的金岳副指挥亲临一线,带着大家在400米宽的白港中,整整走了两个来回,终于定下了广播线路的合理走向。9月下旬由前哨建筑公司组成的施工队伍开始了全线广播线的架设工程。他们在没有路的情况靠人拉肩扛,硬是把700根毛竹,7.5吨重的铁丝和180根水泥管运到了各施工点。有一次由于潮汐发生变化,施工队伍下午被潮水阻挡在老岸线3公里外,恰巧身边没带干粮,于是大家饿着肚子在滩涂上捉蟛蜞,然后就着烧酒充饥。直到深夜潮水退去后才安全回到驻地。在踏勘架设广播线的全过程中,指挥部大个子的谈永芳,一个人就穿坏了七双高帮跑鞋。终于,11月15日指挥部广播站正式开播,工地广播线路总长17公里。11月26日,东旺沙围垦工程全线开工,就是那天我代表指挥部发表了广播讲话。
  五、抢堵众港汊
  东旺沙一期17公里长的堤线上,共分布着大小数十条港汊。其中宽于5米的有近50条,有名有姓的、宽于30米的就有10条之多。最凶虐的就是白港,它深达负1米,港宽408米,和穿越上海的黄浦江宽度相似。如此之大的潮港,在围垦史上是罕见的。而大堤堤线正东仅300米就是千余米宽的入海口,喇叭状的港形,使潮水更加凶猛。开工后,为了确保12月初全线合拢,必须将所有的港汊一一堵住,并同步提升坝体。
  从10月30日至11月18日,先后有9条中型港汊合拢,仅剩白港和瞎眼港两条尚未堵住。11月25日,局指挥部正式决定组织堵截白港大会战。11月27日至12月1日,白港会战全面展开。会战中,共调集了1200余辆小车,除红星农场正在全力围堵瞎眼港外,崇明七个农场共出动了突击队员8000多人次,共投放灌泥蛇皮袋近21万只,完成土方28.7万立方米。自12月1日下午1点20分,白港堵截一次成功。
  整个过程,围垦指挥部的"沪农场围垦(1991)第15号文有较详细的记载。在1993年3月农场局编写出版的《东旺沙围垦记》书中,"白港会战"一章里分别登有"东旺沙拦堵白港北纪实"、"难忘的白港大坝会战"等六篇文章。记得11月30日的白天,我在合拢口的一端,协助指挥小车和突击队员向缺口不断倾倒土块和蛇皮袋,晚上则留在现场值班,通宵未眠,伴随我的有海潮拍打堤身和夜空中一群群野鸭飞过的叫声。12月1日,我和蔡正总工程师始终在龙口指挥投包,任凭溅起的水花,不断打湿身子,直到截流成功,坝外的潮水发出最后一声鸣咽。
  白港会战是史无前例的。它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一是"巧堵",二是"硬上"。
  形容白港最后实施的堵港方案,一个"巧"字是恰如其分的。记得在讨论合拢方案时,有人提出要投放3000立方米的石块,有的认为可采取扎柴排的方式,也有的认为必须用沉船来堵住最后的缺口。经商议,由于受道路运输、滩涂地形等条件限制,都无法采纳上述提议。后来,有人从团结沙围垦时堵港打竹桩中受到启示,大胆的提出:在白港中打四排竹桩,然后在两排竹桩形成的竹弄内垫进泥包,缓解潮水流速,减少土方流失,再在两条竹弄内用小抽车到入泥土,步步推进。这个建议很快被前进分指挥部采纳,并决定从两头同时推进堵港。
  由前进建筑公司19人组成的"打桩队",在"老胡子"余少斌的带领下,11月上旬就奔赴白港第一线。初次上阵,发现打下的竹桩不时要浮上来,一天才打下23根桩子。经向当地渔民虚心请教,在毛竹上打了几个洞,水从洞内灌进后,毛竹立马不再上浮了,并且打到了3米的深度。而为了跟潮水搏斗,他们要不断调整每天的工作时间,有时赶不上食堂的开放时间,只能在工地上用干面包充饥。由于竹桩不断向合拢口推进,打桩队的任务越来越重。队伍里马上增加了10多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并从潮平后下水打桩改为涨潮时就在小船上打桩。随着合拢口不断缩小,潮水流速加快,会逐渐抽空下面的泥层。
  一天队员们正在食堂吃饭,突然发生了新打竹桩倾倒的状况。大家马上放下碗筷,奔向白港。经过半天时间的搏斗,重新竖起了一排新的屏障。他们还在白港中心段将竹桩打入5米深处,并用8毫米粗的钢筋将竹桩相互绑扎,挂上土工布和竹篱笆,确保泥袋不被急流冲走。
  12月1日,白港顺利合拢后,打桩队还在内外平台上分别打下了两排竹桩,确保坝身的安全。就这样,靠"建竹弄堆泥袋"的方法稳步推进,缩小龙口距离后,一举突击堵住了龙口。
  在大会战的关键时刻,靠的则是一个"硬"字。在围堵白港的前期,前进分指挥部"孤军奋战",进展并不顺利。蔡正、蒋凤鸣等工程组的技术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秉烛夜书,向沈学行指挥呈上了"会战白港"的建议书。11月25日,局围垦指挥部正式决定组织堵截白港大会战。罗大明局长到达前哨农场,同意局指挥部的决定和部署。当天宣布成立围垦白港临时指挥部,由前进农场党委书记黄思忠任指挥。同日,局党委、局行政在前哨农场召开崇明片各单位书记、场长会议,强调围堵白港是各农场共同的任务。晚上,在局指挥部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沈学行斩钉截铁地说道:"此次围堵白港必须一举成功,大家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会战的胜利!"他还指出,"如果12月初低潮时堵港不成,最快也要等半个月后再争取合拢,而缺口则会被冲宽抽深,形成一个【关公塘】,造成几百万资金的损失。这个责任只能由我一个人来承担。"他这番讲话,大大激励了在场人们的斗志。在接下来的大会战中,只见各级领导和干部们带领技术人员、突击队员和民工们奋战在第一线。
  而工地的广播喇叭里,也不断传出他铿锵有力的声音……
  在东旺沙围垦的过程中,还有护坡保大堤、合力排内涝、同心战台风、破解资金难题等许多故事,在这里不一一叙述了。回顾这些亲身经历的故事,我最大的感受是"扁担压出英雄汉,从此不畏难"。只要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锐意进取、同心同德的围垦精神,我们将无往而不胜!
  参加东旺沙围垦期间,家里正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作为家庭成员之一,我必须解决好一系列的问题,才能确保全身心投入围垦第一线的工作。

围堵白港大会战,杨建华(前右一,指挥者)
  我的父亲杨延修,1949年曾跟随陈毅市长参加了接管上海的工作,当时任上海市军管会工商处副处长。1988年离休后,仍担任上海爱建集团副董事长、爱建特种基金会名誉董事长等,平时工作繁忙,外出活动很多。我的母亲朱学明上世纪90年代后,身体一直不太好。而我和俩位老人长期住在一起。在沪期间,我会抓紧时间帮助安排好他们身边的事情,然后脱身前往崇明,一待就是数周。父亲看我经常不在家中,他也很关注我的工作,不断鼓励我安心一线工作。在他一百岁的那年,曾跟我再次踏上崇明岛,来到当年围垦的东滩,兴致勃勃地拍照留念。
  我的儿子杨欣,1978年10月1日出生,当时体重只有2300克,是个早产儿。后来在家人悉心照顾下,得以健康成长。特别得益于幼儿园中班时,被招进了上海市实验学校,在那里他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教育。在他不满16周岁时,于1994年就参加了全市统一高考,并被交大通讯工程和复旦计算机软件专业同时录取。现已在华为公司海外部工作了十多年。
  家里的这一切和我夫人包庆芳的大力鼎助是分不开的。她当年也是崇明长征农场的知青,后来当了一名教师,平日教学和教务工作是很辛苦的。但由于同样经历过农场艰苦的磨练,她对我选择的围垦等工作也是完全理解和支持的。当然,对于我长期在外工作,无法承担更多的家务,她是颇有微辞的。在少不了一点埋怨之后,她这样对我说:"看来崇明围垦的大堤,也成了一个你的'女儿',你就忙着去照顾这个'女儿'吧!"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欲到红河认爪痕——苏联院校培养我党我军早期骨干
    下一篇:月光下的生死救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