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知青书籍(自行印制部分)述录

来源:有道云笔记 作者:述录人 方良 时间:2019-02-26 点击:

目录
1.靠山黑土不了情
2.插队岁月
3.又见昨日七星泡
4.苦辣酸甜的回忆——知识青年在黑河
5.情系小河西
6.逊克县知青工作大事记略稿
7.曾经的黑土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2团知青回忆录
8.黑土地插队生涯
9.那时那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工业四连纪实
10.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
11.靠山 我的第二故乡
12.黑土地的怀念
13.我们的青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五团武装连
14.青春长歌——黑龙江八五五知青忆事
15.兵团岁月 渔牧情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三团十六连知青文集
16.呼玛河畔
17.苦乐年华——复旦附中69届赴黑龙江插队纪念
18.第二次下乡——黑龙江省建边农场援建知青文集
19.曾经岁月
20.八千里路云和月——呼玛下乡回忆录
21.十八里岗子
22.情系赵光——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七团知青战友回忆录
23.岁月留痕
24.尘封琐忆
25.我们的知青风采——1969年~2012年
26.在乌苏里江畔的日子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2团知青回忆文集
27.梦萦依西肯
28.我的梦
29.记忆中的第二故乡——呼玛
30.老莱河水入海流——岁月交响曲
31. 平凡岁月
32. 北疆知青第一村
33. 引龙河岁月——朱立功诗文集
34. 云山往事续集——垦荒足迹长存的地方(上、下册)
35. 这些人 那些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工业四连知青随想录
36. 忆当年——红卫农场18连纪实
37. 风雪建边人——黑龙江建边农场知青文集
38. 黑土地的拓荒者——八五八农场五十年代转业官兵影像.记忆
39. 建设大地的青春回响(上、下册)
40. 挥之不去的记忆——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七营15连知青回忆录
41. 上海知青插队落户35周年纪念册(1970—2005)
42.七星河畔——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十七团一连战友回忆录
43. 北疆知青第一村续·影集
44. 青春岁月
45. 我与兴隆——知青生活回忆
46. 知青往事——逊克县知青回忆录选注
47. 回眸黑龙江畔的岁月
48.四十年记忆——泸州与宝山
49. 回家
50.青春岁月——黑龙江省福安农场知青纪实文选
51. 岁月留痕(续)
52. 雪花片片
述录
《靠山黑土不了情》(1999年3月20日)
编作者署名:原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公社靠山大队上海插队知青
(限于篇幅,此处省略。下同) 全书40页,录文十余篇,收录黑白新旧照片与资料占篇幅近半。书有副标题:“上海知青下乡靠山三十周年纪念”。“前言”云:“难忘的聚会,稍纵即逝。这份纪念册,为留下30年后这新的一瞬,记下30年前那旧的一幕。”可知此书为急就章,编作者临时起意,仓促而成。其中亮点在数份资料与几帧旧照片。有一份《靠山日记》,日记主人高华芳,为靠山知青成员,留下当年文字记录,殊为难得。
留有遗憾的是,黑白旧照片的文字说明,所能提供的信息量不充分。比如有幅黑白照的文字说明是:“插队靠山后,上海知青回沪探亲,深情瞻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没能提供时间与人物姓名。这对追忆特定年份的知青情怀,有小小缺憾。
《插队岁月》(2003年5月)
作者:凌万春
该书有作者自序,署2003年5月写成,说明是为纪念下乡插队35周年而作。另有他序,写作时间稍晚,署2003年9月。该书还有《后语》与《编辑说明》,前者是“读后感”,后者类似“后记”。全书正文分作“插队务农篇”、“务农思考篇”、“务农娱乐篇”、“上海知青篇”、“继续革命篇”、“反修斗争篇”等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有回忆录体文字十余篇。全书28万余字,有140页左右(打印稿)。
作者原为黑龙江省逊克县中学高中毕业生,于1968年5月插队于本县干岔子公社胜利大队。
全书内容为作者个人对下乡插队四年(1968至1972年)的回忆录,所记所忆的大部分是亲历事与人,另有少量的是耳闻之事与人。记述为主,夹有议论。书中珍稀部分是作者亲历的黑龙江界河中的干岔子岛民兵执勤与劳动的事情,记载详尽,为其他书籍所不及。作者是当地知青,且下乡时间较早,所记当地干部群众对待上海知青的态度与接待方式,比较上海知青所写回忆录那是更加具体清楚;并对上海知青的插队事迹也有独到的观察,作了评述。
《又见昨日七星泡》(2005年3月)
编作者: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上海知识青年。
封面照片: 本书是黑龙江省七星泡农场上海知青的集体回忆录。该农场原有3800名上海知青,为编集本书,全员发动,收稿百余篇,几乎覆盖当年农场的所有基层单位。稿件先是集中刊登在农场知青网页上,然后集结成书。 全书276页,文章分作“让我们走回从前”、“科洛河畔的那一棵棵白杨”、“春天一样的明媚,夏天一样的热烈”、“白雪黑土的记忆”等四个板块。其中,前三个板块内容全部是回忆往事,后一个板块是散记,议论为主,夹叙旧事。 回忆录里,记录了北疆各地知青所遭遇的一般事例,如挨冻、受饿、遭遇凶兽、行路难,等等;也记录了该农场特有的知青风情,如浓烈的知青文化、身边奇特的“二劳改”、特别能战斗的“引嫩工程”知青以及多城知青积聚一地一时产生的矛盾冲突,等等。与其他知青书籍一样,但凡知青集体回忆录总有数篇知青教师的文字,表达出知青教师与其学生的感怀。本书也是,数篇记述知青教师任教经历以及时下农场“老学生”对知青老师的怀念,十分感人。 全书插有多帧有保存价值的黑白老照片。回忆录中夹有过多份量的文学性描述、不少文章的字数偏少导致叙事不完整,是本书不足之处。 书的《后记》说:本书编辑由众人合力而成,所以编作者没有具名。
《苦辣酸甜的回忆——知识青年在黑河》(2005年10月)
编作者:政协黑龙江省黑河市委员会提案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主编王世翠,副主编刘建欣。
 
本书可看作是知青集体回忆录,全书88篇文字,除了《序言》1篇、资料2篇、人物报道15篇之外,其余70篇都是知青作者回忆录。知青作者原属于黑河地区的若干个县份,记述时间跨度大,从上山下乡运动的初始年份(1968年),到截稿为止的新世纪初年(2005年);记述范围也广,涉事多样化,诸如边防、渔猎、农事、文教、婚恋等等,可读性强。人物报道尤为精准,以典型事迹烘托杰出人物,致使读者的获得感强。
全书文章编作《爱辉的那山那水那情》、《留给逊克的深深情思》、《忆昔孙吴我心如故》、《难忘北安岁月沧桑人》、《抹不去嫩江之忆旧》、《五大连池的故人往事》、《难舍热恋北疆之心》等七个板块。前六个因地域而分,后一个收纳的是人物报道。
全书有506页,没有插图,但有六帧历史照片,作为底色分别出现在各个板块的标题页面上。封底标本书印数为1500册。
《情系小河西》(2008年6月)
编作者:封面无署名。书内可见主编:李海利、副主编:邹恒荣、庞利军、
本书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师3团3营45连知青的集体回忆录。该书有序,编后语,附录知青名录。收录文章分作“文章部分”与“(知青)简历部分”。前者有122名作者的回忆录,除了正文之外还有简介、照片,参有旧照片或彩色新照;有后者收录四十余名知青简历。另有《小河西知青简史》一篇。
该连当时隶属于沿江独立营,有300多名来自哈、京、津、沪等四城的知青,驻扎在中苏界河黑龙江畔的孙吴县境内的小村,城乡背景的差异与四城文化的交融,产生许多值得刻骨铭心记忆的往事。《编后语》里写道:“在我们的心灵深处,都珍藏有一块纯净的沃土:没有金钱的交易,没有利益的驱动,没有视图的纷争,没有人性的诡谲;而唯有的是情的延伸和爱的升华。”值得研读。
全书共有266页。
《逊克县知青工作大事记略稿》(2008年8月)
作者:燕祥君 曾庆伟
该书标记“1998年12月定稿”,但印行在十年之后。《序言》则落笔:“写于2004年1月”。
全书有213页,正文是1968年到1981年的“大事纪”,按年月顺序记载发生在逊克县的知青工作情况,含知青的某些动态。附录有九项,分别是部分知青干部名单、部分再次插队的知青大学生名单(含部分退伍军人插队名单)、部分知青党员名单、部分非正常死亡知青名单、地名录,以及其他。书中有多幅图片插页。
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尤其是金训华烈士生前插队的逊河公社双河大队的内容很多。书中内容时间连贯性强,贯穿前后十四个年份,基本反映该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始末。
该书的缺陷是,知青上山下乡期间的许多要事遗漏不记、对取材的来源也交待不够。
《曾经的黑土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2团知青回忆录》(2008年11月)
编作者署名:封面无署名。书内有编委会名录,列方金平、蔡永铭、施伟军、陆幸生、马永杰、盛曙丽、叶晨、杨才华等八人。 封面照片: 本书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32团(后改为北兴农场)知青的集体回忆录。
本书有"前言",正文部分有31篇回忆录与2首诗,另有附录五篇短文。没有收录照片,也没有历史资料,但有一份近期知青捐献表。
该作者群有的是在1968年9月奔赴北疆的。至集册之时,恰有四十周年。回顾往昔,有作者说:"对于那场‘运动‘,我将牢记,但绝不歌颂。"就是这位作者在该团的几年里,每年受到嘉奖,多次立功。对这样的"荒友"们必须赞!所以,该团知青群为纪念赴北兴农场40周年,召开筹备会,预备会以及纪念会,再成立本书编委会,完成本书的印行,声明"弘扬北大荒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
作者们都是退休族,各篇中可见珍惜岁月与关爱"荒友"的心态。作为编委之一的叶晨,撰写«挥泪忆荒友»一文。尾端写道:"耳闻哀乐声声,顿感凄凄戚戚,瞻望逝者遗容,内心寻寻觅觅。"不料该文作者叶晨竟然在本书问世之前,因病去世。读到此,不禁复戚戚。
全书共有202页。
《黑土地插队生涯》(2009年1月第一版、2010年2月第二版)
作者:黄建强
本书为作者个人回忆录。
著书目的,见本书扉页作者自白:“献给曾经在黑土地上生活过并愿意回忆那段经历的知青,献给虽无下乡经历却希望了解那段知青生活的人们。为纪念赴黑龙江插队四十周年而作。”作者曾是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逊克县松树沟公社新立大队上海知青。下乡前,为上海市南昌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于1970年3月20日从上海出发,前往插队所在地,从而加入知青行列。
编排体例:本书是个人回忆录,正文364页(全书400页),分作“下乡潮起”、“心驰北疆”、“出发”等55篇目。作者对当年所发生的集体与个人事件,记述详尽,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可读性高,可信性强。正文前有自序、他序(作者韩国荣)各一篇;正文后有后记二篇。正文若干篇配有与内容相符的老照片。附录转载两篇人物专稿。
《那时那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工业四连纪实》(2009年8月)
作者:封面无署名。
本书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现改称宝泉岭农场)工业四连知青的集体回忆录。
该知青群体原有200多名成员,来自京津沪哈温(温州)等地。本书的很多作者在文中叙述从山坳的两间草屋起家,建连开矿的创业业绩,并引以为自豪;也有很多篇幅遗憾地写:当年这些无知无畏的知青整年在严重缺乏安全措施的井下作业,并有清一色女知青组建的三排(被命名为"铁娘子三排"),有着顽强性格与非凡毅力,不畏艰难,奋战在挖矿的第一线,足令读者咋舌。但有作者写到上海的一条老弄堂与工业四连的那种休戚相关的联系,请研读者关注。
本书录用50多位作者撰写的50余篇回忆录,十余万字,占据书的254页;另有80多幅照片,占据书的39页其中有12页彩照与27页更可贵的黑白老照片。
《魂牵梦萦的地方——小丁子》(2009年8月)
此书是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逊克县边疆公社边疆大队上海知青为落户边疆四十周年制作的纪念册。集体编集,封面没有署名作者,书内看编委有:查金鑫、夏建良、王崇敢、印时菁、方德金、王卫法。
全书收录60多篇文字,不分类,绝大多数是回忆录,也有少量的议论文与诗。有前言与后记。前言云:“写我们自己的故事,这是编集这本纪念册的本意。”该知青群体特点是,人数多,有上海知青及下放干部240多人;插队早,最早一批119人在1969年3月22日到达,是本地区上海知青插队之先锋;村情丰富,诸如富裕程度高出周边农村、各民族杂居、知青思想活跃等等。因此他们的“故事”(回忆录)颇有看头。
其中的文字有忘情讴歌青春岁月,欢愉"回忆是美好的";也有记载当时迫切下乡的心态,回顾当年的激情少年有志保国,插队边疆,敢当“长城一砖”的初心;但也有不少篇幅记载残酷的现实,屡屡发生的无情而又不幸的事情,使得操笔者不得不直白:"我们的心在滴血"。
全书正文有210页,另附图片(旧照占一半)24页。
《靠山 我的第二故乡》(2009年11月)
编作者:本书编辑组。编辑组分工是总策划朱国政、策划沈文海、杨海元、顾问王湘东、许文军、主编李衡、执行主编张芬、刘浣、校稿龚兰芳、郭献德、高华芳、涂水秀、制作印刷杨银妹。
此书副标题是:“纪念上海知青下乡黑龙江靠山屯四十周年”。
此书堪称“图文并茂”,全书近四十篇文章,几乎篇篇都插有黑白照,再加上新旧黑白照片专页100页,图像篇幅占过半。所有的照片都具有资料特性,其中有一些旧照,所含历史图像价值更高。诸如《党支部和革委会扩大会议的几点决议(草案)》、《社员工分明细表》,不仅仅存知青资料,也是“人民公社”珍贵的历史性记录。看文章内容,有近年来知青聚会侧记与当下知青往来存录,更多的文字是回忆知青生涯。后者所忆内容的时间段以下乡的前期为主(1969年至1973年)。此书《前言》说:“从1969年起,先后有三批共87名上海知青到靠山插队。……印刻在我们脑海中的纯真岁月,是靠山知青一段永远不能忘怀的情结。《靠山我的第二故乡》,就是要把记忆永恒留住。”足以表示编作者对待知青生涯的积极态度。在书的图册中,有题为《从靠山屯走出的伉俪》的6整页照片,为靠山知青18对夫妇(其中多数为上海知青夫妇,也有少量上海知青与异地青年成婚),这还不是该屯23对知青伉俪的全部。如此高的比例,为当地各知青点所瞩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止该书成书时间,该群体87名知青仅有1名女知青诸培凤在插队的第二年因公身亡,书中多处怀念这位善良温柔的小妹。
全书有214页。
《黑土地的怀念》(2010年3月)
编作者:未署名。
提供者:顾宝妹
本书是由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七站大队上海知青与上海带队干部集体编著,收录了13篇长短不一的回忆录,还有若干篇抒情叙事诗,编制成一小薄册子。没有附录,也没照片。主要作者有顾宝妹、尹巍等。
《我们的青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二十五团武装连》(2010年6月)
编作者署名:主编徐荣妹 封面照片:
本书是6师25团武装连知青集体回忆录。编著者在纪念武装连成立四十周年的活动时,发起编书动议,得到原连队北京,天津,上海,哈尔滨等地知青的热烈响应,编成了本书。全书收录了
300多幅新老照片,以及40多位作者所写的100多篇文字,达16多万字数。
正文部分分作重聚,时光回放,戍边豪情,建设尖兵,连队情趣,怀念战友,情长谊深等七个部分。前后两个部分含前言,后记与人名录。排版形式是各篇文字配相关照片,还有照片37页,可谓图文并茂。
本书内容体现了作者编著用心。虽然,本书«前言»里说:
"我们这一代人当年付出的的确太多了,如今获取的确实太少了。"但在许多篇回忆录里,并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怨气与悔意,反而是充满了曾经历激情岁月的自豪与满足。
本书总共是270页。
《青春长歌——黑龙江八五五知青忆事》(2010年7月)
作者:无署名:
该知青群原隶属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41团,现在改称八五五农场。全团在上山下乡运动初期的一两年内,接受了4千6百余名各地知青。最早一批上海知青450人于1968年8月11日离开上海,出发至该团。该团知青人数众多,所忆往事必定丰富。有篇回忆录写道:当时,本连队图书室有七八种报纸和十余种杂志。这个文化条件,或许足令各地很多很多的知青称羡不已。但也有记述那些“无畏”知青的“扭曲的英雄主义”表现,令读者一叹三嘘。
全书的文稿有216页,各篇均有图有文,以回忆文字为主。另有近80页黑白老照片,以及彩色近照若干页,总共收录了近700帧照片或图片。可贵的是附录十余页日记类资料,保存了一点当年知青精神世界的原生态。附录知青名录,人数多达四千多名,保存如此齐全,也难能可贵。
全书352页。封面照是一幅油画,未署作者,估计是该知青群中的一员。
《兵团岁月 渔牧情怀——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十三团十六连知青文集》(2011年5月)
作者:本书编辑组
这是一部原黑龙江生产技术兵团43团16连知青的集体回忆录,作者包括京、津、沪、武、哈、齐、牡、鸡等八市知青。该连队现在改为兴凯湖农场渔牧村。全书采纳了72名作者写的87篇回忆录文字,以及30篇日记(原文节录),另配有1000多帧照片,为记载那“难忘的峥嵘岁月”,又称那是一段"蹉跎岁月"。
全书正文之外还有《前言》与《编后语》,附录部分有三幅农场地图以及知青名录。
全书共有126页文字,另有72页资料与图片。
《呼玛河畔》(2011年8月)
编作者:主编奚文宝、顾问徐仁根、编委卢昌中等。
 
全书244页,是一群网友集体创作、自行编集的知青回忆录。在封底页上有“大兴安岭.大庆知青联谊会”的标徽,但在书中没有明确是否由此“联谊会”组编。署名“编者”写的《前言》里说:“在纪念沪、浙知青上山下乡赴大兴安岭、大庆油田40周年(1971~2011)的今天,你阅读这本回忆录时,从中体味的绝非仅仅是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的故事,而是一部大兴安岭、大庆油田知青奋斗史。”参与写作的作者有的用实名,有的还是用网名。实名作者的大多数附有生平简介,网名作者则全无。还有一点,网名作者的文字大部分是在记载青葱岁月的朦胧异性情感,(有的是初恋,有的仅仅是相思而已)。
全书244页,是一群网友集体创作、自行编集的知青回忆录。在封底页上有“大兴安岭.大庆知青联谊会”的标徽,但在书中没有明确是否由此“联谊会”组编。署名“编者”写的《前言》里说:“在纪念沪、浙知青上山下乡赴大兴安岭、大庆油田40周年(1971~2011)的今天,你阅读这本回忆录时,从中体味的绝非仅仅是悲欢离合和酸甜苦辣的故事,而是一部大兴安岭、大庆油田知青奋斗史。”参与写作的作者有的用实名,有的还是用网名。实名作者的大多数附有生平简介,网名作者则全无。还有一点,网名作者的文字大部分是在记载青葱岁月的朦胧异性情感,(有的是初恋,有的仅仅是相思而已)。
全书收录近七十篇文字,篇幅都不长,一半是千字文,一半只有半千,符合网文特征。记载内容如编者《前言》所说:“真实地记录了大兴安岭、大庆油田知青的历史轨迹”,有辛勤劳作情况、有艰辛生活描述、有苦中有乐的场景。
书中收录近六十幅老照片,展示当年知青精神面貌与工作生活环境。
由于是网坛作者的书,编作者没有也无法对作者各自的出发地、赴“呼玛河畔”的落脚地以及“转战”大庆油田的工作单位缺乏一个明确的介绍,就使得该书的文献价值降低了。
 
《苦乐年华——复旦附中69届赴黑龙江插队纪念》(2001年11月)
编作者:原复旦附中69届初中毕业生赴黑龙江省嘉荫县保兴公社保安大队插队知青集体。册内有《编者的话》,署名是徐鸿玉、徐建。
 
本书113页,图片丰富,以图配文,是一本图文册。
本书主要内容是记述编作者们的插队经历,有编年事例录,配有照片或实物资料(如日记、信件、黑白照、通知书等),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知青行迹留存。还有若干篇个人回忆录,讲述各自特殊经历。另附一份近年知青座谈会记录,反映出知青返城之后的各自不同的工作生活经历,也有阅读价值。
册中的数份当年的纸质材料(如插队购物清单、学校慰问信、班主任信件),保存至今并公之于众很有意义。
该知青群体的构成,因其各自家长身份的原因,有其特殊性。阅读该册,可以读到一些细腻的情节性丰富的知青故事。
 
《第二次下乡——黑龙江省建边农场援建知青文集》(2012年1月)
编作者署名:封面无署名。书内见有编委会名单。主编:于德宁;编委会成员:王蕴芬等五人。 封面照片: 该书是黑龙江省建边农场知青群的集体回忆录。有47位作者,写有116篇回忆录,达24万字,另采集并收录了200余幅大小图片与照片。全书有序两篇、前言与编后记。正文部分分作“迫近建边”、“艰苦磨砺”、“黑土情愫”、“山坳情趣”、“心路历程”、“岁月流金”、“逝者存照”、“史料剪辑”等八个板块。 全书回忆录内容广泛,可读性强。比如《永丰十三连简史》一文,不仅仅作为知青生成、失联、再集聚的典型,还是知青情愫凝结不松的样板。《悲情“137”》一文则是倾诉心中留存的对罹难知青的哀痛。 题为“第二次下乡”,是指该知青群体在下乡几年之后,受命从原来第一次下乡的地方、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农场整体搬迁建新农场。 全书共有322页。
 
《曾经岁月》(2012年2月)
作者:朱自强
 
本书是作者个人回忆录。作者朱自强是上海市浦光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在1969年11月随同该校百余名同届同学赴黑龙江省爱珲县农村插队(作者插队在西岗子公社东岗子生产队)。这个批次,是该校69届“一片红”的首批出发队伍,也是上海市启动69届“一片红”的试点。1969年11月,上海市为了推动“69届初中毕业生一片红”,在各个区县选择若干所中学试点全校动员、整班出发的模式,该校是长宁区的试点学校。在书中,作者记述离开上海赴黑龙江时,班主任老师一路陪送插队同学到达北疆的火车站终点——北安站,费时三天三夜。作者详尽并深情地记述这段往事,意义在此。
全书270页,分作《似水年华》、《下乡岁月》、《我在大学的生活点滴》、《情系大庆》、《追忆时光》、《申城抒情》、《附录》等七个部分。其中对插队期间的回忆文字有50页左右,仅占全书的很少比重,但是全书的精彩部分。作者在知青食堂担任管理员二年多,因而对知青食堂的若干记述,很值得看。作者对知青时代异性情感的记忆,坦然且温馨。
书中有很多篇幅记述作者家人,有益于理解下乡知青的“回家”情结。看知青书籍,不可忽略此种记载。
书中有若干幅黑白照片,展示“曾经岁月”。
 
《八千里路云和月——呼玛下乡回忆录》(2012年4月)
作者:黄大信
本书作者是上海市新成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于1970年4月赴黑龙江省呼玛县呼玛镇呼玛三队插队。本书是其个人著作。书名“回忆录”,实则内容丰富。全书135页,可分作三类。一类是文字版62页,除了“前言”占2页之外,还有60页文字版,内有8篇回忆录、1篇诗作、1篇近年游记、5篇乡风民俗追记。回忆录的篇数虽不多,因其文字简练,叙事生动,是便于流畅阅读的作品。又一类是名称为《呼玛印象》的连环画,分作“黑龙江畔”、“打柈子”、“余庆上沟”、“劳动场景”等四小部分。占了64页。还有一类是新老照片,占用9页。阅读全书,观览当年北疆插队知青劳动生活情况,可信“开卷有益”。 小册子,值得读。
《十八里岗子》(2012年初夏)
编著者:主编鲁海、 汪家琪;编委毛亚宁等十五人。
本书序言作者为带队干部张兰生,插队之前为上海商贸系统领导干部,插队后回上海工作,获得过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称号、担任过上海兰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他于1970年4月赴黑龙江省逊克县边疆公社团结大队插队劳动,负有照料知青的职责。在序文中,他称赞“当年才十六七岁的上海知识青年,离开繁华的大都市来到黑龙江畔的北大荒”,“在极其艰苦的生存劳动条件下,以他们的青春和干劲为繁荣团结大队的科学文化、为改变团结大队的经济面貌贡献了各自的力量。”又感慨“这些文字与照片,如果不是今天编撰成集,便会永远保留在仅属于他们自己的心集里,而永不被世人所知。”(这便是知青自己印行知青书籍的原因。)
本书有前言,写村史、知青名录,结束语是:“时隔四十多年了,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也都成了饱经沧桑的老年人了,正当这些知青过了一个甲子、六十华诞之际,敬献此书,以贺寿辰!”可知编著者颇以曾经的知青生涯而得意。
本书是团结大队上海知青集体回忆录,本书众作者代表了102名团结大队知青,记录插队生涯,(不录回访文字)。正文部分分作“懵懂”、“干活1”、“轶事”、“记忆”、“干活2”、“同学”、“探亲”、“乡亲”、“怀念”等九个子目。若干篇图文并茂,插有旧照片。(全书没有彩照或图片专页。)
全书有319页。
 
《情系赵光——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七团知青战友回忆录》(2012年6月)
编作者:七团三营知青战友上海联谊会,编委会主任吕莉莉。
 
本书是由称之为“七营上海知青联谊会”的知青群组编的,但书中作者包括京、沪、津、哈等地知青。书中收录了66篇文字,长短不一,短文不足半千字。所有文字分作“青春印痕”、“耕耘感悟”、“眷恋情怀”、“黑土足迹”、“长篇选摘”、“附录”等板块。另有《序言》与《后记》各一篇。其中,“青春印痕”是回忆录,篇幅多达38篇,其余板块中的回忆录稍有之,份量不足,内容不多。
该书作者群中有数杆值得称道的好笔头,能够详尽地记载完整的一件往事与人物,符合回忆录的文体要求。比如“兵团战士的骄傲”一文记载的该营民兵武装参加大型军演的事、“扎根28连的中国远征军战士”一文记载的两名老兵,使得新中国早期以《老兵新传》闻名的赵光农场又有了“新传”、“王木匠的传奇爱情”一文记载的跨国婚姻则是有当地特殊历史背景才可能发生的事,不同寻常,具罕见性质,有记录意义、另有数篇知青教师的回忆录耐人寻味,大城市知青带给有新中国第一个国营农场称号的地方,足以称道的是文化;所以书中收纳两篇当年的农场子弟、如今也是中老年人的文字,文中高度称颂知青大哥大姐对他们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牵引力。
该书242页,书中附有极少量的彩照与黑白老照片。
 
《岁月留痕》(2012年8月)
作者:毛亚宁
本书作者毛亚宁是上海市市西中学69届初中毕业生,于1969年11月16日响应学校号召,插队落户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逊克县边疆公社团结大队。
本书特点:作为个人回忆录,正文部分详尽记述下乡前后个人遭遇的事情,时间上推到小学阶段,下至当下主体部分还是集中记录下乡期间的事与人。正文分作“童年记忆”、“弄堂故事”、“中学故事”、“知青岁月”、“家庭逸事”、“随笔杂文”等六个子目。“知青岁月”页数占全书三分之一强,其他类文字也涉及知青内容。作者毛亚宁所在学校是上海市69届初中毕业生“分配”工作试点单位。学校采取整班动员、集中插队一地的做法,致使该校69届大部分同学都在同一批插队于逊克县(安置于边疆公社与车陆公社)。所以,作者的回忆有助于读者了解上海市69届参与上山下乡运动的部分史实。本书序言的作者杨健,是毛亚宁少儿玩伴,一位理工科大学教授。他精心制作这篇序言,不仅补充本书作者许多少儿趣事,也畅谈个人后知青岁月,值得推介。
全书有183千字,计271页,没有插图,也不收录照片。
 
《尘封琐忆》(2012年12月)
作者:于德宁
本书是作者个人回忆录。作者是天津市南开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于1969年8月下乡,落户在黑龙江省德都县永丰农场良种站(地名南阳屯),又于1975年9月被推荐上大学,离开了农村。大学毕业后,从事机械工业研究三十年,退休后老有所乐,热情高涨地参加形式多样的知青活动,并专心致志地用文字记录知青群体的下乡经历。
本书是作者把多年积累的网文(博客)汇集成册。全书近400页,分作“童稚少年”、“文革中学”、“黑土耕事”、“茅舍炊烟”、“心路历程”、“荒友印象”、“重返校园”、“研发历程”、“三口之家”、“宅屋残篇”、“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等板块,涵盖了作者从小到老的人生经历。其中“黑土耕事”、“茅舍炊烟”、“心路历程”与“荒友印象”等四块文字属于知青阶段回忆录,近120页,不足全书的三分之一篇幅,但是本书的精彩部分;以及后两个板块主要内容是写近年来的知青活动,所以把本书看作知青书籍,也不妨。
作者笔法细腻,叙事完整,还有一些资料性质的文字(如“日记”、“初中同班同学下乡去向表”、书信等)加入回忆录中,增添文献价值。
全书插页中有几十幅黑白老照片,有助于回顾历史,很有意义。
惜书中文字不是一时之作,前后篇难免有复述絮叨之处。
 
《我们的知青风采——1969年~2012年》(2012年)
主编:孙长江、陶建丽
副主编:王旭方、周高亮
本书是原呼玛县怀柔大队上海知青的集体回忆录。该知青群有102名成员,主要部分是来自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地区的69届初中毕业生,他们作为上海市区69届下乡的第一批次(分别于1969年10月18日出发与11月6日出发),下乡之时年纪偏小,绝大多数人不足17周岁。对他们来说,下乡的第一年(1969年),是最艰苦的,记忆也就最深刻。所以,本书所记内容比较多地反映下乡之初的经历。另一个特征,就是该知青群插队的地点在高寒地带,自然环境与知青生存状况异于绝大多数地区,有一些严酷又残忍的知青生涯、但又是可读性强的片段。全书内容如《前言》所说:为了记录“别无选择的蹉跎岁月和刻骨铭心的青春追忆”。《编后语》又强调:体现了作者们“所持有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的思想境界。”
全书文章都是按照图文并举的方式编排,每篇文字配有作者头像以及旧照,又依内容分门别类,分成难忘的知青岁月、坚韧的知青精神、我们的知青风采、知青岁月留痕集体的回忆、重返第二故乡、四十年后再相聚、深情悼念等六个类别。书有前言与编后语。
全书共163页。
 
《在乌苏里江畔的日子里——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2团知青回忆文集》(2013年6月)
作者:22团知青回忆文集征编小组
 
本书是22团知青的集体回忆录,绝大多数作者为京、津、沪、哈等四市知青。该团最早的知青是一批1968年7月到达的北京66届初中毕业生。团部驻地在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连长是一名老军人的事迹,带领早期到达的知青直接参加了“珍宝岛之役”、以及部分作者及其战友参加实战性军训的追记,这些内容翔实,可读性强。
全书39篇文字不分类,以作者单位(各个连队与团直机关)依次排列。很多篇文字不长,叙事平淡。
全书共126页。
《梦萦依西肯》(2013年6月)
编作者:责任主编方红星、副主编王保烈、张曙、编委若干名。
 
本书是上海市静安区赴黑龙江省呼玛县依西肯公社第一生产队插队的知青以及知青带队干部的集体回忆录。该生产队的知青群体中计有145名,来自嘉定县的有74名、来自奉贤县的有23名、来自静安区的有48名;另有13名上海带队干部。
全书的主体内容是回忆录,分作《出发篇》、《战斗篇》、《生活篇》、《情谊篇》、《回家篇》、《回忆篇》等板块,超出200页。由于该知青群体插队的地理位置有特殊性,几乎是知青插队的最北地方,不仅高寒,还因此交通极其不便。所以在回忆录中,有一些与本省其他地区的知青回忆录不同的地方。诸如筑路、武装执勤、看病疗伤等内容,可读。尤其是全书中有篇幅颇多的关于带队干部的文字,为其特色。(回忆录中的有些内容,与其他知青回忆录比较,同质性强。)通读全书,作者群几乎一致地认同“知青基因”,感怀奋斗岁月。编者在《编后感言》里写道:“本册没有高大、传神,只有我们的生活和理想,使之成为一份可以留存予后代的纪念,唯愿能传递我们的精神、情感,‘知青精神’不朽!”
全书258页,在回忆录后面附有《再次相逢依西肯掠影》、《青春永驻影集》、《今朝情犹在》
等部分,除了少量文字,主要是历史照片与近照。在回忆录中,包含一些早年“日记”与“信件”。
 
《我的梦》(2013年12月)
作者:王云龙
本书是作者自传体回忆录,但以纪录片文字简介的形式出现。作者王云龙是上海市松江县红旗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于1968年9月12日,离开上海,奔赴北疆,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3师22团13连当战士。之后,调任多项工作岗位,较长期从事兵团商务工作。1974年初夏季结婚成家,又于1979年4月回沪。
全书分作“知青篇”与“返城篇”两大部分,各自有30“集”文字。精华部分在于记述从下乡伊始到成家的经历。内容翔实,有细节,时间地点人物的交待均仔细到位。作者另用大量篇幅记述返城之后的经历。
全书共43页。
 
《记忆中的第二故乡——呼玛》(2013年)
作者:孙卫平
本书48页,是本小册子。本册是作者个人回忆录。作者原是黑龙江省呼玛县金山公社翻身屯生产大队上海知青。作者是在1970年4月15日离开上海赴北疆的,因册中没有介绍,不得知作者的毕业学校。
本册有十二篇文字,记述老乡、劳作、地形、交通线、返城等项内容。其中讲述老乡救抗联故事,饶有兴致;介绍与鄂伦春族人相处的经历,也给读者印象深刻。册中比较详细地罗列当地历史交通线路,有关乎历史地理知识。
册内可见成书年份,但未标明成书的具体月份。
册里附有多帧绘图与黑白照。
全册有48页。
 
《老莱河水入海流——岁月交响曲》(2013年12月)
编作者:本书编辑组。“编委会”有马维庆等七人,另有“编委”史家玥等八人。
本书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5师46团知青第二部集体回忆录以及随笔。第一部是问世于2008年6月的《青春淌过老莱河——跃进回想曲》(笔者未见)。
本书扉页上写:“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46团知青下乡四十五周年纪念文集”。收录125篇文章,分作“磨砺篇”、“苦乐篇”、“奋斗篇”、“重返篇”、“夕照篇”、“欢聚篇”、“随想篇”等栏目,另有彩页若干页。书有序、前言与编后语,附录“知青名录”。全书各篇有作者简介。
该书有兵团老战士的文章,清晰地记述组建46团的过程,故实如考,存史留迹;更多的是知青作者,作为该团2000余名知青的代表,一方面回顾下乡期间的磨砺,诸如第一封家书、遇井难等往事,有细节,存情感;另一方面也写返城之后的个人第二次创业经历,以及重返“第二故乡”的乐趣。
全书有386页。
 
《平凡岁月》(2014年6月)
作者:田美华
封面照片: 本书是黑龙江省永丰农场良种站知青田美华个人回忆录。作者是天津市南开中学68届高中毕业生,于1969年8月下乡。全书340页,其中关于知青岁月的回忆,近40页,仅占全书篇幅的12%弱,视作知青书籍有点不合适。但因作者写书的起因源于知青群编书征稿、作者与其丈夫为同一地知青,书中颇多篇幅描述知青家庭的成因、经历与硕果,有利于了解单体知青生态,所以归入知青书籍未尝不可。 作者关于知青岁月的描述,自有女性作者的特点,叙事细腻,交待清楚,尤其是袒露青少女情感方面,有看点。 书中插入作者及其亲友的照片几十帧,时间跨度超出六十年,其中不乏佳影,有文献价值。
 
《北疆知青第一村》(2014年9月)
编作者署名:外三道沟知青编。
编辑人员:主编张刚;副主编黄心民、孙世滨并、祝越光、钱志明、顾立、夏萍、武新生;编辑(八名,略)
正文作者:张刚、马建、黄心民、张根福、钱志明、邢祥蓂等。
序言一作者:王臣
序言二作者:张刚
序言三作者:全体编委
附录一《外三道沟村史简介》作者:杨树广
附录二《外三道沟上海知青活动大事记》、附录三《外三道沟上海知青名录》、附录四《外三道沟农家乐简介》作者均未署名。
正文介绍:正文分作九个子目,分别是一、插队落户启征程、二、垦荒戍边献丹心、三、一丛葱绿迎春峭、四、十岁大荒历苦辛、五、萃取苦甜品百味、六、浮沉沧海思乡情、七、记游回访续亲情、八、鸿雁翩翩寄友情、九、话说知青。(正文内容,看看子目标题,可以略知大概。)
编排设计:黑白以及十余帧彩照几十帧,分作两大板块。第一块8页,放置正文前,分别为村景村址概貌与上海知青集体照。第二块22页,放置正文之后,分别为上海知青活动情况以及其他照。几乎在每一篇正文的页面上配老照片(还有极少量的简笔插画)文字部分以正文为主,还有序言、后记、附录等。值得注意的是,“外三道沟上海知青简介”,详细记录黑龙江省黑河地区瑷珲县瑷珲镇外三道沟大队63名上海知青的毕业学校、届数、年龄大小、男女性别、插队期间基本情况以及后知青生涯概述。人人配有头像。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资料,放置正文之前,(未见编入目录,为小小缺憾)。
全书有600页。
 
《引龙河岁月——朱立功诗文集》(2014年11月)
作者:朱立功
主编:张绍文
整理编辑:董祖武
封面照片:
本书是作者遗作。作者朱立功是上海市武夷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于1969年3月14日离开上海,赴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二分场务农;又于1979年4月商调到江苏省海丰农场,直至2004年因病逝世。作者去世后,由其亲友整理编辑出版本书。
全书264页,另有6页彩照。全书主题部分是作者的诗文,诗篇多于散文篇。诗文所记述的内容涵盖作者一生,但以知青时期为主。所以,可看作知青书籍。作者在引龙河农场的经历,似乎平常,但其情感充沛,诗作联翩。尤其是在“大撤退”(即知青返城潮)之时,作者为了不与爱人分离而做出“弃城守农”的决定。不仅有诗叙事,还有散文详述。
书中除了作者诗文之外,还有作者自传一篇,耐读。另有作者亲友的悼念文章九篇,其中补充作者知青时代的事迹颇多。
彩页中的若干帧历史照片,有价值。
 
《云山往事续集——垦荒足迹长存的地方》上、下册(2014年11月)
编作者:封面无署名。书内见本书编辑委员会名单,主编:王焕德;副主编:李达生
 
本书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39团知青的第二部自行印制的书籍。第一部书书名《云山往事——在我青春开始的地方》,首发于2013年6月,该书分成上下两册,全书收录了200多名作者的近百万文字。有作者称:出书的目的就是“弘扬我们在北大荒曾经耸立起来的创业成就和人生辉煌。这是我们对历史的尊重”。 本书(《云山往事续集》)有65万字数,并选录269幅照片,分作上下两册,上册为378页,全书共753页。本书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4师39团知青垦荒创业往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对其中的典型事件与典型人物作出真切的记述。比如发生在该农场的1970年的“418事件”是“上山下乡运动”早期的一场特大悲剧。由亲历者写下悲剧始末,虽然行文于40多年之后,那惊心动魄的场景仍然令读者揪心。
编者在征集《续集》稿件时还有过篇幅能否“足够成书”的担心,但在全团3000余名知青中有220多位投稿,经修订与编辑,投稿者几乎全部有文入选。
 
《这些人 那些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工业四连知青随想录》(2014年)
作者:封面无署名。
 
本书由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五团(现改称宝泉岭农场)工业四连知青集体撰写。书内38篇文章,一大部分是回忆录,还有不少篇目是随笔。编集者自称本书是同一个知青群所撰《那时 那里》一书的续篇。各篇文字都附有作者简介,大多数作者还有照片。
有作者写道:1970年12月,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授予三排为"铁娘子三排"的光荣称号,"是姑娘们用汗水献血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荣誉"。
本书收录了上百幅照片,其中黑白老照片值得关注。
书中记载该连队工作人员名录,达426名,其中知青是200多名。
 
《忆当年——红卫农场18连纪实》(2015年1月)
编作者署名:封面无署名
本书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62团(后改成红卫农场)18连知青的集体回忆录。
"前言"里概述该连本有110名知青,形成一个以知青为主体的新建生产连队。连队有着二次建点,三次安营的创业经历,虽然艰苦卓绝但又是一个温暖的团队。因作者们有着终生难忘的情结,"让这本回忆文集成为那个难忘时代的永久纪念。"还有一位作者写道:那个我们千方百计离开的地方,"真的离开了那里,我又时常想念那儿。"
本书有"前言"与"后记"。正文部分有37篇文字,大多数是回忆录,少数是叙事诗或抒情诗,另附少量照片。附录有四篇文字,含一份该连人名录。
全书有157页。
 
《风雪建边人——黑龙江建边农场知青文集》(2015年4月)
编作者署名:封面无署名。书内有编委会名单。主编:于德宁,副主编邵忠明、肖鸣,编委于亚夫等七人。 封面照片: 本书是黑龙江省建边农场知青群的集体回忆录与散文集,也可称作同一作者群著《第二次下乡》的续集。全书137篇文章,有序与编后记。正文部分分作“艰苦磨砺”、“心路历程”、“山坳情趣”、“黑土情愫”、“故里书文”、“后知青篇”、“文集感言”等七个板块。其中,前四个板块是回忆录,后三个板块属于随笔性质(内含极少量的诗歌)。后三个板块的作者包含该农场的老干部老职工,以及该知青群的亲友。 知青的往事记忆,尽管经受了几十年“后知青时代”的损耗,竟仍然有很多的事实没有因此遗忘。回忆中记知青受磨砺、有情趣,还有复杂的心路。比如,记一知青在野外受雷击致死,为了避免逝者老母难以承受之痛,承担善后的知青好友不得不用一个善意的谎言,前后一直坚持了差不多五年时间;另有一段记载,记下乡数年后,处于迷茫中的知青,行为偏执,有一次知青内部的殴打,致使人员伤亡。 全书共有427页。
 
《黑土地的拓荒者——八五八农场五十年代转业官兵影像.记忆》(2015年4月)
编作者:知青志愿者委员会编,作者等人。
本书从严格意义上讲,不应是知青书籍,而是农场(原称兵团4师34团)老荒友的集体回忆录;但从几个方面来看,也可以化作知青书籍。一是编者,署名“八五八农场知青志愿者委员会”,虽然没有署具体的人名,这些志愿者甘当“无名英雄”;但据《后记》介绍,得知是该农场一群知青感怀于昔日的长辈(老兵)的恩德情谊,自发组织,花钱出力费时,采访老兵及家人,还要寻找已经多年之前离开本地而散居在全国各地的老兵及家人,最终编订起这本20余万字的回忆录。二是本书的主要内容落实在五十年代后期建场的开头若干年。但也有若干篇文字里谈到老兵与知青的关系,对该场知青经历有所涉及,其中不乏精彩片段,值得浏览。三是据编作者对“拓荒者”的理解,老兵与知青的北疆拼搏经历,在奉献青春、历经苦难等方面是一致的。
本书讲述知青生涯的文字不多,但不乏亮点。如200名知青到34团8连之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连队的耕地面积由原来的一万多亩发展到两万多亩,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一倍,达到了8000万斤。连队由连年亏损,变为了连续四年盈利,最多的一年盈利额达到了23万多。”又如34团汽车连在七十年代初,连续几年被评为省、地、县以及兵团、师的先进单位,“能有这个成绩,这些知青(50多名,占全员的40%)功不可没。”更有反证,在八十年代初期,知青大返城之后的农场陷入困境,一度是“负债累累,时常一连几个月不给离退休金,欠着;医药费更是多年分文未报。”再过一些年月,农场重新发挥活力,逐渐发展,至今成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乐园。
本书有380页,有老兵名录与简历、回忆录、附录等三个板块。回忆录页面最多,有320多页,其中以老兵个人回忆录为主,也有老兵后人的纪念文字,以及少量的采访录。老兵简历介绍的意义非凡,是珍贵的历史资料。该书正文之前,有24页彩页,载有创业期的历史照片、农场新貌近照等。另在一些回忆录页面上,附有黑白照,留存农场或兵团人的历史面貌。
再三感佩该场知青志愿者!因他们记存了老兵与知青的精神本质。
 
《建设大地的青春回响》上、下册(2015年4月)
编作者:主编孟凡贵、副主编高名作、李超。
 
本书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六十八团(现为建设农场)知青集体回忆录。该团曾有6000名来自京、津、沪、哈等城市的知青,在此北大荒的一角经历青春岁月。如今纷纷执笔忆旧,集成此书,有205篇近60万字巨册。编者把回忆录分作“第一乐章奔赴兵团”、“第二乐章风华正茂”、“第三乐章战天斗地”、“第四乐章林海莽原”、“第五乐章青春热血”、“第六乐章人性闪光”、“第七乐章苦乐年华”、“第八乐章情窦初开”、“第九乐章彷徨咏叹”、“第十乐章告别农场”等十个板块。前四个300页,编作为上册,后六个350页,则为下册。全书另有序文与附录 共990页。除了文字稿,还有彩照数页,以及数百帧黑白老照片穿插在文篇中。
本书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密封知青时代的十一二年,从离城下乡,到分别返城,各个细分阶段,无不涵盖。事件分布也属广泛,从集体生产军训各个细小环节,到个人生活生存的种种类类,也无不涉及。作者亲历亲笔,朴实真诚,情感外溢。诚如《序文》所说:本书的主色调是“英雄主义”情怀。
书中不仅仅蹦出当年的满身灰尘污垢与历经沧桑,还有当下的战友们互相致敬的骄傲。可读可叹可佩。
本书作者有百余名,都附有个人简历,也是一份很不错的知青作者群资料。
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知青集体回忆录。
 
《挥之不去的记忆——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七营15连知青回忆录》(2015年5月)
编作者:主编瞿志良、编委宁国勋、刘瑞英、李德荣、袁宝华、章俊琪等。
 
本书是15连知青集体回忆录,全书308页,分作序言、题记(即“记忆为何挥之不去”)、奋斗篇、情趣篇、回访篇、缅怀篇、励志篇、寄语篇、照片集萃、连队名册录、编后语等十一部分。
本书记述内容丰富,包含连队创业、知青生涯、返城拼搏、回访故地等。本书作者人众,全连名册上知青有130名,本书作者超出60名,几乎占知青总数的50%。编作者立意明确,“那里有他们的青春初恋,那里有他们挥洒的汗水热血,那里有他们走向人生道路的点点足迹。那里的辛酸苦辣……铸就了他们的勇敢和坚强。”(《序言》)该知青群是来自京津沪以及哈尔滨等城市的知青,所在连队是新开荒点,待数十年之后回首往事,编作者群仍保持着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精神面貌。
全书采用几十帧照片,多半是近照,老照片稀少。
 
《上海知青插队落户35周年纪念册(1970—2005)》(2005年5月)
编作者:黑龙江省逊克县松树沟乡复兴村上海知青。
 
本纪念册是复兴村上海知青集体编著的,图文并茂,精彩纷呈。全册分作17个篇目。其中“离开上海”、“青春无悔”、“难忘岁月”、“民兵训练”、“珍贵合影”以及“上海插队干部及上海知青名单”等篇,汇集老照片,配以文字,细述知青生涯。其他篇目反映后知青时代的知青集体活动尤其是回访第二故乡的详细情况。另有“简介”与“后记”两篇文字。
全册有70页。
 
《挥之不去的记忆——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七营15连知青回忆录》(2015年5月)
编作者:主编瞿志良、编委宁国勋、刘瑞英、李德荣、袁宝华、章俊琪等。
本书是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25团7营15连知青集体回忆录,全书308页,分作序言、题记(“记忆为何挥之不去”)、奋斗篇、情趣篇、回访篇、缅怀篇、励志篇、寄语篇、照片集萃、连队名册录、编后语等十一部分。 本书记述内容丰富,包含连队创业、知青生涯、返城拼搏、回访故地等。本书作者人众,全连名册上知青有130名,本书作者超出60名,几乎占知青总数的50%。编作者立意明确,“那里有他们的青春初恋,那里有他们挥洒的汗水热血,那里有他们走向人生道路的点点足迹。那里的辛酸苦辣……铸就了他们的勇敢和坚强。”(《序言》)该知青群是来自京津沪以及哈尔滨等城市的知青,所在连队是新开荒点,待数十年之后回首往事,编作者群仍保持着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精神面貌。 全书采用几十帧照片,多半是近照,老照片较少。
 
《七星河畔——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十七团一连战友回忆录》(2015年7月)
编委会名单:赵秋华、毛宝华、王敏婷、顾思本、高芳、林英、吕玉华、王利群。
封面照片:
本书是该知青群(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师57团1连)的集体回忆录。该连位置在三江平原,原有知青204名,参与本书写作的知青作者有45名(另有3名作者是老职工),发动面不小。该知青群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其中北京知青人数最多,有123名。1967年12月第一批来一连的北京知青26名,几乎都是老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高,确保该知青群的健康生存状态。
回忆录中的绝大多数篇幅都是以近似感激的心情缅怀在一连的岁月,或者歌颂知青之间的情谊。书里报道一个数据:该连知青与知青、知青与职工结婚的有30对,比例也不算小。书中有部分篇幅是纪念连队老干部职工(不少连队老干部是退伍官兵),有作者说:知青固然为连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真正的北大荒主人是那些老垦荒人。他们是我们的楷模,向他们致敬!
全书有320页,以短篇为主的回忆录有93篇,占210页;诗歌26首,占34页;收录照片百余帧,绝大部分黑白老照片分插在回忆录中,彩照专页有29页;另有序篇与附录几十页。
 
《北疆知青第一村续·影集》(2015年7月)
编作者署名:外三道沟知青编
 
编辑人员:主编张刚;副主编黄心民、孙世滨并、祝越光、钱志明、顾立、夏萍、武新生;编辑(八名,略)
编排情况:正文(主体部分)前有序(作者刘树新)、前言(作者署名编委);正文后有后记(未表作者)。正文分作旧照摭拾、成长轨迹、快乐今朝、知青一家、外三道沟村、外三道沟村史馆等六个板块,其中以第二板块的内容最多最丰富,页面(从43页到213页)几占全书(368页)之半。
内容特色:谨录存本书《后记》中的一段话:“本书收集了在外三道沟下乡期间的老照片200多张,个人呢照片近千张,后知青时代照片千余张,全书近400页。它作为我们参加2015重返瑷珲活动的礼物,……”
 
《青春岁月》(2015年)
作者:主编孙长江、陶建丽;副主编陈群、徐鸿玉以及周雅芳等八名编委。
 
该书的封面上印有“上海知青赴黑龙江插队纪念”,扉页上印有“献给知青朋友”。
该书作者群有同一的经历,都是原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地区多所中学的69届初中毕业生、又都是奔赴黑龙江“北五县”插队的知青。作者们的插队地点分别在呼玛县的怀柔、正祺两个大队与嘉荫县的保安、大同两个大队(这两县在当时隶属于黑河地区,为黑河地区“北五县”之列)。两地(四村)知青群有215名成员,派出代表合写一部知青回忆录,很少见。
该书有正文80篇,不分类,篇幅长短差异较大,其中有回忆录、大事纪、诗歌、感言、名录以及简介;正文之外还有序、前言、后记、编后语,另有主编简介。
书中所述知青生涯,内含四村人物与自然环境,缤纷多彩。但本书的缺陷之一是,在书中看不到本书问世的时间。只有细看回忆录文字,可知成书年份。
全书共有224页。
 
《我与兴隆——知青生活回忆》(2016年)
编作者:黑龙江省绥滨县忠仁公社兴隆大队知青集体(主要作者:骆美燕、杨世忠、王格平、王镨等)
 
本书是杭州知青集体回忆录,该集体有52名,在1969年4月11日同一批次出发 ,以杭州二中的初高中学生为多(至少有30名从杭二中出发的)。
本书开始发起于2008年4月,成书时间在全书之中没有注明。书中有标志的最晚时间是2015年6月30日。当天由王格平写出《我读知青回忆》,似乎是在那个时间节点完稿的。但在我借到本书后,见书夹一纸,是本书组织者之一骆美燕写给金老师的信。信中说:“去年,我们一起插队的杭州知青把历经纪念撰写的一些文字印刷成册。”信的落款是2017年1月6日,则把本书的成书时间标注为2016年。
本书主体部分是回忆录,内容分作《旭日与严寒》、《恻隐与慈悲》、《患难义重如山》等四个板块。另有《兴隆千里梦寻》与《附录》。回忆录里,关于北疆劳动场面、气候寒冷、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的记载颇多,与本省境内的其他知青集体回忆录,同质性文字比比皆是。但是,关于个人情感(知青相处、联谊老乡、婚恋育子),则是一人一样,写作细腻的文字可圈可点,回味无穷。在《附录》中,有一份长达廿余页的材料,取名《人生感悟与轨迹》,是有文字与照片合成的。其中录有41位人物,每一位人物都有一张年轻模样的头像黑白照与一张近年彩色头像照,还有每人的一两句箴言(有的祝福语,有的是人生感悟),还有个人的简历(有的还写出引发人生各个阶段变化的原因),以及是退休之前(或少数留职本单位)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岗位)。有了这份材料,似可用作探索知青群体人生轨迹的原始材料。这份材料构成本书极有阅读价值的一个方面。
本书录有几十帧历史照片,以及几十幅近年彩照。全书共218页,16开本。
 
《知青往事——逊克县知青回忆录选注》(2016年3月)
编集者:黑龙江省逊克县档案局 黑龙江省逊克档案分会
 
该书《序言》与《编后记》的时间均署2015年12月。编集人员的分工是:曾庆伟执笔,生开君编审,高永生校对。
该书据编集者介绍:“是《逊克知青》系列丛书之一”。书内118篇文字,基本上都是该县知青本人写的回忆录,采集渠道是各类书籍、报刊、博客、网站、贴吧。这些文字都是在2015年8月15日之前见诸于以上各种传播载体。
编集者还介绍,选注其中的一部分文章,参考了《逊克县知青工作大事记略稿》、《逊克县上山下乡知青名册》、《中共逊克县组织史资料》等书籍,有拾遗补阙的作用;并在书内安排多幅插图,凡有具体人物或事件的黑白照片,均有详尽说明。
全书有382千字,有397页(大16开本)。
该书缺陷是有一部分选注错误或不准确,以及吝于标出材料来源。
《回眸黑龙江畔的岁月》(2016年3月)
编作者,未标编作者(从“序”文可知是四新大队知青集体编著)
本书是四新大队(当时隶属黑龙江省黑河地区逊克县奇克镇)知青集体回忆录,作者不仅有上海知青,还有齐齐哈尔知青与回乡知青。
编排特点:扉页录汪国真《热爱生命》诗句:“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点出编书宗旨抑或总结知青生涯。正文前有“序”,作者为该队上海带队干部张鸣皋。序文既称赞知青当年的业绩,也谈论上海带队干部的处境与作为(有参考意义)。正文后有附录1旧书信、附录2知青名录、附录3知青摄影选,以及编后记。正文部分有42篇文字,除了首篇《忆》为长篇抒情叙事诗之外,其余都是个人回忆录,分作“知青,我们共同的名字”、“追忆,似水年华”、“那些年,那些事”、“第二故乡,永远的情怀”等四个板块。
全书有199页,另有照片10页,其中4页为老照片。
《四十年记忆——泸州与宝山》(2016年10月)
编作者署名:封面无署名。封底有编写人员姓名:刘英、陈立彬。 封面照片: 本书是黑龙江省逊克县反修公社(现名宝山乡)四川泸洲地区知青集体的怀旧图文集。全册仅62页,且以图片为主,无论新旧照片均有长短不一的文字解说,具备回忆录与随感两种文体。 图片中有留下四十年前知青劳作与生活场景的老照片、也有当年信件日记之类的资料、另有一部分是该群知青回访故地的新照片。 老照片中有一幅集体照特别显眼,那是在该群知青离开泸州、前往边疆支边的临行前两天,当时的泸州市委在市委礼堂举行欢送仪式,市委书记聂泽九与市委军代表出席,并与42名知青合影留念。这件事或许是当地“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特例,在那一时间节点上仍然保持着高度重视与投入的支持。 该群知青有42名,他们从四川到黑龙江边境地区插队,是在“上山下乡年代”的末端发生的。在1976年10月份出发,各自在农村呆了二三年,就返城了。插队时间虽短,但是插队地的劳作与生活,对该群知青有着特殊的记忆。图文集显示插队地是一个生活十分艰苦、交通十分不便、劳作十分繁重。当年受的苦与如今回味的复杂感情,都在图文集里用文字表达出来。有一段简短的署名为“全体知青”写作的《题记》如此说:“四十年前,少年雄心,英姿华发,征程万里奔赴逊克县。四十年后,韶华已逝,齿摇鬓白,战友相伴重访情依恋;火热青春,生命历程,人生起点,夕阳暮年,景色变换,终生忆念。” 该册附有42名知青的名录。
《回家》(2016年11月)
作者:孙建宁
本书作者是上海知青,插队在黑龙江省逊克县逊河公社双河大队。作者曾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协助作家郭先红创作长篇小说《征途》。《征途》一书取材金训华烈士的事迹、以及金训华一起插队的双河大队知青事迹,大致反映出插队知青上山下乡早期的风貌。此次作者独著长篇小说,可谓《征途》续集。本书是以逊河公社(含双河大队)知青素材为底本,收拢北疆其他各地知青素材,虽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但其中的人物与事件大致反映了当地当时插队知青的情况、尤其是“插队时代”中后期的情况,值得看。
 
《青春岁月——黑龙江省福安农场知青纪实文选》(2016年)
编作者:福安农场知青联谊会。书内显示本书主编:殷平、杜琴丽、王建忠。
本书是黑龙江省克东县国营福安农场(现隶属赵光农场)知青的集体回忆录。该农场有其特殊性,在知青到来之前,曾是黑龙江省属劳改农场,但在上山下乡运动之前已经改组成为地方国营农场,所占面积的长度近百公里。知青到来之后,以知青为主要劳力,尚有少量劳教留用人员,管理人员则是原劳改局干部。知青来自本省的齐齐哈尔与鹤岗、以及上海市。
作者中有多名文艺青年,带着浓郁的情感回忆农场的文艺排练与演出以及夜读名著的旧时往事,淋漓酣畅,令读者阅后不忘。有一作者披露上山下乡运动期间,为躲避"学校的毕业分配"或改变下乡地,上海女知青自行寻找门路,到距离上海市区不满一百公里的江苏省常熟市任阳乡寻亲婚嫁的,先后有200多位。该作者是其中一员。
该书扉页上写“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以出书时间论,莫非以1967年为上山下乡运动之始发之年。该书请赵丽宏与叶辛俩作家分别撰写“序”,可读。
该书正文有141篇不分类,但在87篇回忆录之后,还有设悼念、轶事、笑侃等三个栏目,并在三栏目之前有类似“导读语”的文字一篇。
该书正文有412页,还有彩页63页,也归类成十一篇目,附录“本书资金赞助一览表”。
 
《岁月留痕(续)》(2017年8月)
作者:毛亚宁。
本书作为作者毛亚宁《岁月留痕》的续集,收录了作者88篇随笔杂记,分作“弄堂记忆”、“知青情结”、“家庭逸事”、“塞外往事”、“随笔杂文”等五个部分。主体部分是记载作者对家族长辈以及对上海弄堂长辈邻人的记忆与理解,“弄堂记忆”与“家庭逸事”的页数占全书的五分之二。使本书极具海派文化意涵。关于知青的内容除了“知青情节”内的十五篇文字之外,还有很多内容散见于其他部分。
作者撰写续集的意图,可见“后记”说:“(我)16岁就响应领袖号召,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去农村修地球去了。不曾想我从此即一发不可收拾,开始从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工作研究了一辈子、内容包括土壤、岩石、矿产、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跨越了二个世纪,一干就是45年。一生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经历,总想把它记录下来。留给子孙后代们看看,让他们知道祖辈们当年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要珍惜当下好好读书学习,好好工作并干出一番事业来。”
正文前有“序言”、后有“后记”。不附照片。
全书有181千字,计237页。
 
《雪花片片》(2018年6月)
作者:张磊华
本书是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33团(854农场)17连(畜牧队)知青张磊华的个人回忆录。作者是北京市某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在“毕业分配”之际,放弃留城当工人的机会,自愿报名“屯垦戍边”,于1968年6月下乡,至1979年病退返城。 全书199页,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是回忆录,另外的文字是记载近年的知青活动(包括回访下乡地)。 作者在回忆录中十分细致地讲述在连队担任卫生员的工作,事例多,过程全,故事内容胜出众多知青书籍。在回访记录中,侧重记载农场老战士及其家人的近况,富蕴情感。 书中附有多帧黑白老照片,有意义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龙门恋 尖山情》(2015年9月)
    下一篇:《我和大庆——大庆上海知青联谊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