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一碗饭”暖了老人心——西宁“爱老幸福食堂”观察

时间:2019-12-10来源:新华网 作者:江时强、王大千 点击:
儿女远走高飞,老人独守空巢。在我国城乡,九成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吃饭成了一大难题。 作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西宁市老年人口已接近40万,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西宁市试点推广既管饱又走心的爱老幸福食堂,为统筹城乡居家养老破题。这是敬老爱老的民

      儿女远走高飞,老人独守空巢。在我国城乡,九成以上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吃饭成了一大难题。

      作为青藏高原最大城市,西宁市老年人口已接近40万,空巢老人多、困难老人多。西宁市试点推广既“管饱”又“走心”的“爱老幸福食堂”,为统筹城乡居家养老破题。这是敬老爱老的民心工程,也是城市紧紧围绕“幸福”两个字认真求解、积极实践所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告别“开水泡馍” 家门口吃营养餐

      当冬日的暖阳照进街道小楼一面朝南的窗户时,85岁的秦桂馥和83岁的老伴谭瑞珠十指相扣,一起走进了“爱老幸福食堂”。从今年6月份开始,夫妻二人几乎每天中午11点出门绕小区散步,再一起吃饭。

      配餐车从中央厨房开到社区食堂,不到15分钟。热气腾腾的保温箱一打开,饭菜的香味就往鼻子里钻。刚一坐稳,秦桂馥先拉着老棋友争论头一天的胜负,谭瑞珠则习惯性地把米饭一多半先拨给他。

 
4月2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新宁路社区养老院,工作人员李国莲给老人系上围裙。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虽是家常菜,但鸡丁是蒸熟后再加少量油炒的,白菜豆腐炖得绵软,四菜一汤都是低盐。”已经负责食堂工作近5个月的志愿者张小提给老人们分发餐盒,口罩上方一双眼睛满含笑意:“礼让街街道是市中心老城区,老年人近25%,我们长江路社区食堂每天有上百名老人就餐。”

      “干净,健康,还贴心。”秦桂馥很享受和街坊老伙伴们一起热闹的午饭时间。他说,儿女一个江苏一个北京,不指望他们来照顾。退休好些年了,岁数越大越凑合,太冷清,吃饭也没滋味。

 
7月4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工作人员将午餐送到老人餐桌。 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白菜炖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素炒西兰花、紫菜蛋花汤,最贵的两荤两素套餐也只要10元钱。和爱热闹的邻居老人们不一样,74岁的韩燕选择食堂订餐,图的是方便、实惠。

      “食堂解决了大难题啊。照顾瘫痪在床的儿子已经40年,老伴前年去世后,我就难得出门。”韩燕说,中午等着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来送饭聊几句,是一天心情最好的时候,作为困难老人还享受每顿3元的补贴,她跟儿子吃一份足够了。

 
7月4日,老人们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景林佳苑助餐点吃午饭。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因“一碗饭”改变晚年生活的,不只是城市社区的老人。距离市区20多公里的湟中县多巴镇黑嘴村,过去,进城务工的子女没少担心留守父母的吃饭问题。

      “现在好了,村小学旧址建起‘老年之家’,今年又装修扩建了食堂。市县两级财政补贴、村集体经济让利和对口帮扶单位企业捐助,使100多位老人告别‘开水泡馍’,免费吃上了6元到10元的热饭热菜,年轻人少了好多负担。”村党支部书记李成虎说。

      近5个月,西宁城市、乡村已建起24个中央厨房,54个“爱老幸福食堂”平稳运营,40多个助餐点辅助补充,惠及数千名老人,上百封感谢信寄到了市委书记信箱。在还未覆盖的区域,老人们期待建食堂的呼声不断高涨。

 
9月23日,81岁的周绍成老人在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的“爱老幸福食堂”助餐点打饭。新华社记者 王金金 摄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