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区 >

留延知青访谈录之七:王丽君,留在农村养老

时间:2017-10-09来源:上海知青网 作者:何永根 点击:
中秋节刚过,我就坐上珲春国际客运站的大巴,前往凉水镇河东大队,采访留守在那里的上海女知青王丽君。 沿途,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一个个稻穗鼓着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便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大片的玉米地里

中秋节刚过,我就坐上珲春国际客运站的大巴,前往凉水镇河东大队,采访留守在那里的上海女知青王丽君。
沿途,一派丰收的景象。一望无际的稻田像铺了一地的金子,一个个稻穗鼓着大肚皮,涨得要破裂似的,一阵风吹来,便掀起一阵阵金色的波浪;大片的玉米地里,金黄色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一片连着一片,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红着脸低下了羞涩的头,在微风中摇曳;已经成熟的大豆荚子,摇摇摆摆,在风中沙沙作响,田野里,像演奏着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
上海女知青王丽君的家在图们市凉水镇河东村(原来属于珲春县凉水公社)。



来到王丽君的家,立刻受到了吴立坤、王丽君夫妇的热烈欢迎。好家伙,94平方米的大房子,全部是塑钢门窗,白墙红瓦,外墙贴了保温材料,冬暖夏凉。
住房共有六个房间,一大盆“斑马竹芋”端放在长长的沙发旁边,一盆”蝴蝶兰“含苞待放,客厅里铺着地毯,时新的家具应有尽有,网络、闭路电视、平板、电脑一样不少,新式的冰箱、全自动的洗衣机、厨房的油烟机该有的都有。我打趣地对他俩说,只有两口子,住那么大的房子,是不是一点”奢侈和浪费“啊?

采访还是从王丽君下乡时开始。
王丽君原来是上海市新力中学67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3月7号,与许多上海知青一起,来到珲春县凉水公社河东六队插队落户的,同一个集体户共有7男6女13个人。
下乡时的苦真是一言难尽哪!一群大城市来的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本来就娇生惯养弱不禁风,从小就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一下子就得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春天气温零度左右,水稻田里面都是冰茬子,买不起水鞋,挽起裤腿光脚下到水里,冷得沁人心骨!夏天给水稻田除草,水里有的是蚂蝗,为了少让蚂蝗盯咬吸血,不得不把裤脚紧紧地绑在了脚踝处。初夏薅谷子,一望无际的垄,刚开始弯腰,后来蹲下,到最后连滚带爬地也比不上老乡干活的速度,个中的苦,不是在农村亲身经历,是体会不到的!
老乡们起码祖祖辈辈在农村生活,懂得怎么来调剂生活,会把玉米高粱米做熟能咽下肚子,而上海知青就难上加难了。知青们生活不会安排,每个月分配几斤大米,几两豆油,过不了几天就吃完了,没有办法,生产队派了贫下中农户长来帮助他们做饭。一些知青肚子没有油水,打起了老乡们家里鸡鸭的主意,有的时候偷个鸡,有的时候偷个鸭,老乡虽然有怨言,但也能够理解知青,反映到队长那里,队长也默默无语,只是对社员说,人家从大城市来远离父母,十分不容易,以后大家把家里的鸡鸭看好就是了。
劳动累了,生活苦了,就特别想家,想家了,大家就一起到图们江边,沿着江坝眺望南方,一边唱着”抬头望见北斗星“歌曲,一边酣畅淋漓地大声哭泣。心里想念着远方的父母双亲。
王丽君对我说,当时生活苦是苦,但当地领导和乡亲们对我们还是非常好的,在知青最困难的时候,送大米、辣白菜、新鲜蔬菜,帮助他们种园子地,虽然乡亲们生活也很困难,也没有因为知青有困难而不管。有一次公社党委书记了解到个别知青偷老乡的鸡鸭,很生气,对反映情况的基层领导说:”知青们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你们没有照顾好他们,责任在你们身上!“
王丽君在农村特别能干,1971年就当上了妇女队长,叱咤风云地带领全队妇女参加各种农活。1972年就招工到和龙的卧龙钢厂当工人了。丈夫吴立坤是河东当地人,与王丽君在同一个生产队。吴立坤父亲是一个老革命,48年就入党了,长期担任林场场长,吴立坤1970年招工到凉水供销社,分管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
吴立坤和王丽君1972年建立起恋爱关系。说起这一段恋爱故事,吴立坤对我说,说实在的,自己有一分好工作,本身长得也不难看,家里条件也不错,怎么会看好王丽君的呢,就是因为她为人诚实,踏实肯干,觉得与她结为夫妻,有安全感靠得住。王丽君对吴立坤也有好感,但是也有一些顾虑,慎重地对吴立坤说:”如果我招工到外地,离开延边,那就算咱们没有缘分,如果招工还留在延边,那就是咱们的福分!“
想不到心想事成,吴立坤在珲春县凉水供销社工作,王丽君在卧龙钢厂工作。1973年,王丽君带领吴立坤到上海去认未来的岳父母,王丽君的父母对他还十分满意。
1974年一月,瓜熟蒂落,男方26岁女方25岁,王丽君和吴立坤喜结连理。
王丽君怀孕后身体一直不好,1974年到上海孕检时,检查出得了胸膜炎,1975年2月孩子七个月早产。王丽君在上海连续住了10个月的院,而丈夫在供销社工作特别的忙,实在是没有时间到上海去照顾她。好在王丽君的父母和弟弟妹妹悉心帮助,让王丽君度过了难关。
结婚后,两口子互敬互爱,从来不会吵架,如果发生一点小争执,吴立坤的母亲会对他说:居家过日子,哪有舌头不碰牙的?王丽君从大城市来的,在这里举目无亲,自己有委屈,能去和谁倾诉啊?夫妻间都有缺点,彼此包容一点,夫妻间都有优点,彼此欣赏一点,夫妻间都有个性,彼此谦让点。?
丈夫吴立坤是一个性情中人,特别同情在农村的知青们。70年代的珲春,物资供应十分奇缺,大到自行车、手表,小到豆油、白糖、白酒,甚至连一块肥皂、手纸都得凭票供应。而吴立坤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都会尽量满足知青们的需要,所以知青们特别感激他。七十到八十年代大家生活虽然苦了一点,但王丽君和吴立坤的生活却是过得不错的。
80年王丽君五十岁的母亲来珲春探亲,原计划住一个月,想不到一住就是三个月,老人家有点乐不思蜀了。姑爷吴立坤天天领着岳母上山采蘑菇,到凉水果园采摘水果,下河抓鱼,天天给老人家做原汁原味的东北菜吃。乡亲们对上海来的客人也特别热情,经常送许多好吃的给老人家尝鲜。老人家回到上海后,逢人就说东北人热情,东北的菜好吃,总之,东北什么都好。
王丽君园子地里,种了许多果树:沙果、李子、葡萄、草莓、枣树,从春天到秋天各种水果不断。地里还种了许多药材,山药、桔梗、枸杞藤、沙参等等。园子地里种了许多时鲜蔬菜,茄子、辣椒、西红柿、丝瓜、南瓜、北瓜、冬瓜、花菜、西兰花,许多种子都是从上海带来的,乡亲们也羡慕不已。家里养了四十几只鸡,公鸡除了留着自己吃肉以外,每年得留许多只,等上海的亲人来探亲时招待尝鲜,也经常送给邻居们吃,让大家与他们一起分享美味佳肴,母鸡每天能下十几个蛋,吃不完的也给自己的亲戚和邻居们尝尝。
丈夫吴立坤特别能干,每年秋收时,会到收割后地里捡苞米大豆,捡来的苞米全部用来喂鸡,一年都用不完。每天吃粮食溜达的土鸡,肉会不好吃吗?鸡粪又用来做农家肥种蔬菜,家里从来不用化肥农药,地里捡来的大豆用来磨豆浆,每天早上两口子一个土鸡蛋,一杯豆浆,绿色健康。吴立坤喜欢钓鱼,当他谈起钓鱼的感受时说;”一个人全神贯注地在河边坐着,心里特别纯净,也特别高兴,自己非常享受鱼咬钩,拉鱼线时的沉重感,这个时候会忘记一切烦恼,钓鱼并不是为了吃鱼,而是享受着钓鱼的过程。钓来的鱼,吃不完有的晒干邮寄到上海,给在上海定居的女儿一家尝鲜,有的送给了亲戚和邻居了。
近几年,上海的亲戚不断地来凉水旅游探亲,刚来时,怕这里生活艰苦,还带来了香皂卫生纸等等生活用品,又怕吃不到新鲜水果,带来了水蜜桃,想不到尝到了她家的李子后,惊呼东北的李子比南方的水蜜桃好吃多了!家里每天吃绿色环保的现吃现摘各种各样的蔬菜,鸡蛋黄又是那么黄亮美味,土鸡肉又是那么的紧实好吃,延边黄牛肉、牛尾、本地猪肉轮番让他们吃个够,回去时,带上蜂蜜、人参、灵芝、松茸等等大包小包地上飞机。
弟弟妹妹来了,两口子陪他们去长白山、镜泊湖、俄罗斯,朝鲜、延吉、防川等等旅游胜地转一圈,弟妹们羡慕地对王丽君说:“姐姐,你真幸福啊!”这个时候轮到王丽君对弟弟妹妹们说:“你们使劲吃啊,别对不起几千元的飞机票啊!”
丈夫吴立坤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家里家外从来不用妻子操心,家里的柴禾几年都烧不完。春天丈夫开车去10几里路外,上山採山菜,秋天採各种各样的蘑菇,在自己吃的同时忘不了晒干给上海女儿一家尝尝。与自己的亲戚邻居相处得那么融洽,吃的大米豆油都是大家送的,淳朴的民风使得大家相互照顾,相互帮助,两口子每天被温馨的环境包围着?
现在他们的退休工资每个月一共有4500多元,每个月的日常开销500元左右够了。我问他们,现在生活那么好,吃穿不愁,是不是经常补贴给上海生活的女儿?王丽君说,没有,女儿家有他们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消费观念与我们不一样,也看不惯他们的大手大脚,所以平时是不会接济他们,如果女儿家里需要办大事了,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他们的。我特别欣赏他们的做法,觉得他们做得比我妥当。


 

谈起未来养老的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打算。
我对他们说,两口子完全可以投靠子女,按政策把户口迁到女儿家去。王丽君说,现在女儿和公婆一起住,居住条件不太好,小两口工作也特别忙。她的弟弟妹妹也让他们去上海定居,但是考虑到弟妹们毕竟自己有家庭,不可能长期在他们家生活,那不是给别人添麻烦吗?再说了上海是一个大城市,虽然繁华,但空气不好,整天闹闹哄哄的,去了就像得大病一样,气都喘不过来,在农村住惯了,实在是不适应那里的生活,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高兴就行。
我说,即使户口不迁回去,办个暂住证,上海市政府对回沪知青有许多帮困政策,两口子按照他们的退休工资水平,每年能够得到几千元的补助,还有医疗帮困等等政策,人老了一旦得了大病,可以到上海去医治,王丽君说,这个问题倒真的需要考虑考虑了!
未来的养老问题,归宿就是养老院,子女再好再孝顺,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工作来陪伴你,这个我们都理解,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丈夫吴立坤很坦然地对我说:”人老了,活一天算一天,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吃自己想吃的美食,与自己相濡以沫的爱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幸福,如果老是去考虑归宿,活得就没有意思了,现在社会发展得那么快,不知道几年后社会又是什么样子了,好日子在后头呢!
“生活乐观的人能够造飞机,生活悲观的人只能造降落伞,”这句话,多么有哲理啊!?
 采访结束,女主人给我做了四个农家菜:蛤蟆萝卜汤,红烧鲤鱼,西蓝花炒土鸡蛋,清炒鸡毛菜,喝着自家酿的葡萄酒。真真正正地享受了一顿美味的农家菜。
吴立坤和王丽君夫妇,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在农村过着悠闲自得自由自在的生活。
他们在幸福,快乐地享受着!
1969年,有18000名上海知青在延边各地插队落户,目前仍然有一百多名上海知青留守在延边各地居家养老,占18000名知青的1%,但愿他们生活幸福安康,因为他们都是与我们一起来到延边的,现在我们回去了,而他们却留下了。他们与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但愿他们都能够像王丽君一样,过着幸福的生活,安享晚年!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