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写作 > 著书 >

19位知青,16个故事:他们留守北大荒的缘由是什么?

时间:2019-02-15来源:光明阅读 作者:王晖 点击:
《纯真年代》 刘孔喜/画 写过《天使在作战》等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近期又与杨丽萍合作出版了长篇口述实录作品《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这是作者继创作《大荒羁旅留在北大荒的知青》17年之后,再度将目光聚焦于北大荒留守知青这一特殊群体。
《纯真年代》  刘孔喜/画
 
      写过《天使在作战》等报告文学作家朱晓军,近期又与杨丽萍合作出版了长篇口述实录作品——《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这是作者继创作《大荒羁旅——留在北大荒的知青》17年之后,再度将目光聚焦于北大荒留守知青这一特殊群体。  
   
 
《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 
朱晓军   杨丽萍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出版
 
一群不折不扣的北大荒人
 
      在浓郁的知青情结支配下,朱晓军曾追踪采访北大荒知青20余年,在所积累的数百万字素材的基础上,精心选取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9位知青的16个故事,以口述实录方式真实呈现北大荒留守知青激情燃烧的昔日岁月和多姿多彩的当下生活。
 
      在力求客观叙述的采访手记和尽可能原汁原味的被采访者的口述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作为共和国知青史上不可或缺的建设者、奉献者的英雄风采,一个将北大荒变为大国粮仓的北大仓,蕴涵着“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的动人群像。
 
1968,北大荒的知青们,正在晚霞中进行“晚汇报”。翁乃强/摄
 
      这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是曾经来自四面八方的城市知识青年,在1968年开始的全国第三次上山下乡运动中,来到中国东北角;
 
      ——黑龙江省的北大荒垦区屯垦戍边、保家卫国,为北大荒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在16个口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知青身份多个生活角色的精彩故事。
 
      北大荒育种中心研究员、“世界模范农民”、把一生献给大豆科技开发的上海知青胡国华,“下乡最大的收获就是生活的磨炼,一辈子做了分内的事,对得起国家和自己”。
 
      农场最大养牛户、农垦总局“妇女十大标兵”和“三八红旗手”的哈尔滨知青陈桂花,“当初不敢返城,只想有个家,有个热炕头”,如今已经是安居乐业、儿孙满堂。
 
      嫁给当地农民、放弃返城的老红军之女黄丽萍,“信奉在哪儿生活都一样”“东北也挺好的”。
 
留守在北大荒的将军女儿、宁波知青黄丽萍

1969年11月,出席集贤县首届知青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大会,黄丽萍(前排左二)与升昌公社其他知青代表合影。
 
      “当了一辈子班长”的哈尔滨知青刘艳杰,不愿拖累家里的姐妹而返城,嫁给当地哑巴、默默相守几十年。
 
刘艳杰(前右一)、哑伴陈建华、小女儿、小外孙在自家的小院。


      身兼纪委书记、杂志社主编、著名诗人多种角色的哈尔滨知青张玉林,感叹一生有两个母亲——亲生母亲和北大荒,当年没返城,完全没遗憾。
 
      福利院长大的孤儿知青汪旺有,如一颗北大荒的麦子,善良而淳朴,自己生活困难,却乐于帮助精神病人和残疾人。
 
      上海知青居鸿昌,下乡49年、回家探亲仅9次,因为“要赚钱争口气”。
 
      曾任农场党委书记的周军岳和妻子于延尔,是来自上海的知青夫妇,赞叹北大荒是“人生的一片净土与沃土”。

 
 
北大荒知青在田间劳作  翁乃强/摄
 
      当过管理局组织部长的双鸭山知青孙绩威,留守农场的理由是“人好,风气好,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真挚”。
 
      曾任省农垦总局政法委书记、力推制度改革的黑龙江省“百名改革名人”沈瑞忠,给别人办返城,自己却没有想过落叶归根,超高的劳动强度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令其“刻骨铭心”,仍然坚信选择的这条路很有价值。
 
      曾任农场副场长、身患尿毒症的鹤岗知青李乃利,坦言北大荒让他多活了20年,无悔知青岁月。
 
      “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葛柏林和林莉夫妇,创办“中国最美家庭农场”,立志做北大荒的农民世家,一代代地接下去。
 
一群平平淡淡的北大荒人

 
1968年,北大荒知青往定居点运送粮食。翁乃强/摄
 
      从这些留守知青的口述里,我们不难看到其中既有对往昔艰难生活的追忆,诸如在雪地上搭帐篷、到河里砸冰煮饭、吃苞米面窝窝头、零下30多度人拉肩扛修水利等,也有对爱情婚姻家庭酸甜苦辣的回望与憧憬;既有对过去工作辛勤付出的感慨,也有“荒二代”和“荒三代”等几代知青扎根北大荒建设的亲情接力。
 
      “返城的理由都是相似的,留下的缘由各不相同。”
 
      作品写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留守知青,并为他们正名——这一群体并非因为残疾、犯错误、缺心眼儿而留守,而是或因婚姻家庭子女、或因感恩、或因对事业和职业的执着追求而留守,他们没有扎根豪言,有的只是寻常日子平常心。
 
      他们从言语到心灵都已经北大荒化了,与北大荒融为一体,成为不折不扣的北大荒人,成为祖国东北疆“大国粮仓”的建设者、见证者和守卫者。
 
一群真名实姓的北大荒人
 
1968年,丰收的季节,北大荒知青正在收获粮食。翁乃强/摄
 
      作为致力于非虚构文学写作的作家,朱晓军与杨丽萍有着清晰的纪实意识。这部作品选择口述实录方式,其实正是对现实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尊重。
 
      在《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里,作者坚持使用口述者的真名实姓,以突显作品的真实性和文献性。
 
      作品主要由口述人语言和记录人语言两部分构成,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双线并置,即在每个口述故事开始之前都设有一个作者身份的“我”的“采访手记”,用以简要记录作者采访的经历,或描述口述者的生活简历、音容笑貌、采访现场氛围等。
 
      而正文里作为口述者“我”的讲述,则采取了口述实录文学比较通行的对采访素材进行加工重组修饰的手法,使之在确保口述者保真的语言个性与地域特色的前提下,更显删繁就简、连贯畅顺文学叙事之风采。
 
      这与冯骥才、张辛欣等著名作家的口述作品做法相类似。
 
      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决定将采访对象实话实录,保留每位口述者独特的语言风格,然后将‘原话’按文学需求进行重组,以确保既真实又文学。” 

 
 
1968年,北大荒知青在赶牛车。翁乃强/摄
 
      在两位作者的努力之下,《大国粮仓: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实录》不仅鲜明呈现出非虚构作品所要求的原生态和现场感,也呈现出经过长达20余年的持续追踪采访所带来的人物再现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在这样基于事实而不是依据幻想和虚构的描述中,在这样以独具个性的声音还原历史、记录历史的文学式呈现中,北大荒留守知青“伟大寓于平凡、英雄始于普通”的群像呼之欲出、感人肺腑。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一群体也许注定默默无闻,但之于北大荒、之于中国当代知青史、之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他们必将被深深铭记,正所谓“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 
 
 
《乌苏里之夏》  刘孔喜/画
 
      (本文作者王晖,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