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 > 观点 >

社科院六旬学部委员的养老抉择

时间:2017-02-08来源:快乐老年报 作者:综合 点击:
讨论中国人口老龄化时,第一代独生子女将要面临的长辈照料负担往往备受关注,但首先遭遇照料难题的,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这一代人中,不少人上有年迈父母,而作为照料者,自己也已步入老年。如何能够同时增进照料者和受照料者福利,对双方来说都是严峻


      讨论中国人口老龄化时,第一代独生子女将要面临的长辈照料负担往往备受关注,但首先遭遇照料难题的,其实是上世纪50年代生人。这一代人中,不少人上有年迈父母,而作为照料者,自己也已步入老年。如何能够同时增进照料者和受照料者福利,对双方来说都是严峻挑战。(摘编自《解放日报》《经济学家茶座》)

      被打破的平衡

      一室一卫,一张红木贴面的床配以同色床头柜、电视机柜,再加两张圈椅,在位于北京燕郊的某大型养老社区,这个36平方米的房间颇有家庭气息。而床头的呼叫铃、氧气口,卫生间的智能马桶等高端设备,又让这里与家有所不同。年近九旬的朱鸿程和老伴如今正在这里安享晚年。送他们来养老院的,是长女朱玲。1951年出生的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朱鸿程有3个子女,2001年,在儿女邀约下,朱鸿程和老伴从陕西来到北京,与儿子一同生活。2006年,情况发生了些变化,朱鸿程老伴初显抑郁和健忘症状,数次哭求搬离。朱玲便在自己同小区买下一间旧宅,简单装修给二老住。彼时,朱鸿程还有余力照顾老伴。他自己有腿疾,每周二都与老伴步行去就医。平时在女儿安排下,听戏、看美术展、去公园健走。每日都和女儿一起吃晚饭。2012年,在一位长期居住于海口的好友“鼓动”下,朱鸿程和老伴也成了候鸟一族——每年秋冬飞去海口,翌年4月再回京。

      对于这段时光,朱玲总结:“双方体力和精力良好,各自生活独立又互相帮助,可谓上佳的合作状态。”但平衡总难一直维持。最大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朱鸿程在海口的两位好友相继离世,让他颇感孤独,他自己的静脉曲张引发小腿溃疡、足部肿胀,老伴的阿尔茨海默症也日渐加重,只得回京寻医。下飞机时二老连舷梯也下不了,乘务员调用了升降机和轮椅,才把他俩运出机场。

      原本的合作养老模式失衡了,朱玲不得不另寻途径。最初,姐弟仨提出找保姆,被父亲一口拒绝,原因是新闻报道的一些案例让他不安。他们建议父母去西安一位朋友入住的老年福利中心暂住一段时日,也被朱鸿程拒绝。无奈之下,姐弟仨分头考察京城的养老机构。

      被记挂的负担

      对于劝服父母接受养老院的艰难,朱玲早有预料。母亲一听闻要入住养老院,便怒言:“我生了她,她却不要我了!”朱玲也动过陪父母一起住养老院的念头,但因为对事业依然有热情,住进养老院不便开展工作,只好作罢。她更明白,父母当前阶段,必须接受专业护理,才能保证生活质量。

      其实,朱鸿程也并不是完全排斥养老院。去西安,他是不想。已从海口回到北京,再度易地,他和老伴都自感经不起折腾。而儿女在北京选的养老机构,在他看来实属“高大上”。“他们仨能挣多少,我心里清楚。我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按他的设想,用夫妻俩每月8000元退休金支付养老费用是能接受的,但试住之后,养老机构评估的费用大大超出预期。

      朱鸿程在女儿陪伴下去清点银行账户:活期存款大致可交纳养护中心的押金,定期存款共计40多万元。朱玲说:“如果养护中心不涨价,您俩每年除了养老金,大约需补10万元。4年多后您和妈都过了90岁,我们姊妹仨分摊资金缺口,我担大头,可以吗?”朱鸿程苦笑回应说:“那我的生命也就该走到尽头了!”

      难释怀的危机

      2016年3月18日,朱鸿程流着眼泪跟儿女作别,和老伴住进了养老院。“适应新环境,总有个过程。”朱鸿程说。而对朱玲而言,仍难言轻松,她明白父亲陪在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身边的难处。果然,在2016年国庆节,她收到了叔叔转发的她父亲的微信——“老伴失智,是很折磨家人的,我已经86岁,希望得一个猝死的病。”

      朱玲知道父亲熬不住了,抓起电话就打,迅速联系养老机构为母亲购买“一对一”护理服务。电话那头,父亲为母亲的状态痛哭,既舍不得与母亲分开,又担忧费用因新的安排猛涨。过了一日,朱玲去了养护中心,平心静气地劝父亲:“您对自己能力的想象高达2米,可实际能力只有1米,以后照料她还需要您具备更高能力,怎么办?这个缺口只能请专护员弥补。”

      朱玲劝父母卖掉老家房子,可得款18万,加上存款,再支撑几年后,由她带着弟弟妹妹补差额。父亲最终同意。朱鸿程终于开始安心接受专业照护,并学会接受衰老。唯独费用仍是他的心病。老伴使用专护后,朱鸿程仍为半自理,单住一间房,每月费用5800元。老伴的费用,按一对一护理和套间计算,每月是15700元。“我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钱不够。如果老天爷体谅我,让我捞上一回稻草(彩票中奖),我心里就踏实了。”

      对此,朱玲深有感触,她说,比她收入低的大有人在,她在为父母签约养护中心的那一刻就深切体会到,老龄化时代亟须匹配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以分散单个家庭及个人承受的财务负担。经历这次波折,她也郑重地和好友商量了自己今后的养老计划——第一,75岁就考虑进养老院,免得人到高龄连自办入院手续都困难;第二,好朋友结伴而去,方便社交;第三,先去苏杭一带的养老中心,争取获得性价比高于大都市的优质服务;第四,到衰老阶段回北京,住社区养护中心,原因是亲朋好友多在北京;第五,现在就开始为选择机构养老做财务准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