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医疗 >

和皮肤病打交道50年,皮肤科大腕朱学骏这样“摆平”疑难病

时间:2018-11-11来源:生命时报 作者:朱学骏 点击:
《生命时报》第1264期5版刊发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教授朱学骏撰写的《皮肤,最大又最易忽视的器官》,畅谈他对皮肤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职业的思考。 撰文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
《生命时报》第1264期5版刊发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教授朱学骏撰写的《皮肤,最大又最易忽视的器官》,畅谈他对皮肤问题的研究,以及对职业的思考。
撰文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前任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教授  朱学骏



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身体覆盖着约1.6平方米的皮肤。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抵御外界刺激最重要的屏障,可以说是人体的万里长城。
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寒风凛冽,人的体温都恒定在36℃~37℃,这就是皮肤的功劳。如果没有了皮肤,人根本活不了。
自从1965年,我当上皮肤科大夫,已经和皮肤病打了50多年的交道,深深地热爱这份事业,也有很多话想对大家说。
皮肤是身体的一面镜子
皮肤是健康的一面镜子,不少全身性疾病会在皮肤上有所表现。
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容易出现皮肤瘙痒,发生毛囊炎、疖肿、手足癣等皮肤感染;
贫血病人皮肤苍白;
血液病患者皮肤上会有淤点、淤斑。
 “副肿瘤性皮肤病”,指的就是肿瘤伴发皮肤症状,往往通过皮肤揭示体内有肿瘤。一旦患者确诊皮肌炎,表现为皮肤,尤其是上眼皮发红、日晒后加重,四肢肌肉无力,应认真进行肿瘤检查,而且在发病后两年内定期复查。资料表明,30%的皮肌炎患者会在两年内发现恶性肿瘤。
作为皮肤科医生,一定要有整体观。
去年,一位男性患者来看皮肤病。翻看他的化验单时,我发现血红蛋白只有8克,患者的饮食没有问题,那么血从何处流失了?我让他注意大便颜色,做大便潜血检查,结果发现了直肠癌。后来患者治愈后,特意来看望我,感谢我救了他一命。
皮肤病常见,但不能小视
皮肤位于全身体表,是机体抵御外界各种刺激的第一道防线。
春季万物苏醒,昆虫叮咬防不胜防;夏季烈日炎炎,强烈的紫外线炙烤着皮肤;秋季天气干燥,老年人易出现皮肤瘙痒;冬季冰天雪地,冻疮在南方很是常见。
所以说,皮肤病十分常见且多发。
皮肤病常见多发,但决不能小视。
最近门诊见到一位女患者,50岁刚出头,因面部红斑数月,从外地来京。我经过仔细检查,发现面部红斑呈蝴蝶状,双手、小腿肿胀,怕冷,尿蛋白显示+++,血细胞很低,这是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立即收治住院了。
还有一位54岁的男患者,腋窝长了块皮疹,在东北多家医院辗转看了4年,也没弄清是什么病。来北京后,我判断是湿疹样癌。他儿子直竖大拇指,因为北京医院病理结果出来了,就是这个病。
很多人觉得皮肤科医生好当,用不着做CT、B超,看看就行了。其实没那么简单,这不仅需要经验积累,还要认真仔细,很多时候我都要用放大镜看。我出门诊平均一个病人要看15分钟。如果病人屁股还没坐稳,处方就开出来了,就太不负责任了。
我们降服了要命的大疱病
皮肤病绝大部分不要命。但有三类重症皮肤病会危及生命:一是大疱病,包括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二是结缔组织病,以红斑狼疮、皮肌炎为代表;三是恶性皮肤肿瘤。
红斑狼疮导致肾、心、脑损害,危及生命时,大多由内科收治;晚期恶性皮肤肿瘤可转肿瘤科。
唯独大疱病,严重时患者周身皮肤溃烂,散发一股臭味,只能在皮肤科治疗。
大疱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其中,天疱疮多见于中青年,大疱性类天疱疮则多见于七十岁以上老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后者患病人数正迅速增多。
我刚参加工作时,大疱病死亡率很高。病人来了,老远就能闻到臭味,身上满是大水疱,溃烂得一塌糊涂,换一次药需要两三个小时。
经过40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终于搞清楚了这个病的“来龙去脉”,也找到了最适合中国患者、最省钱的治疗方法(以激素为主要用药的整套治疗方案)。
目前,我们科收治的大疱病患者基本实现了零死亡率,可以说彻底降服了这只“老虎”。科室每周要接诊100~150例来自全国各地的大疱病患者,可以说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治疗该病最大的中心。
国际上对于大疱病有一套复杂的诊断量表,但不符合中国患者,我们没有采纳,使用了自己的标准。
因此,国外对我们的水平没有相关认证。但我觉得,能给患者解除病痛,就是医生的最高目标,国外承认与否并不重要。
目前,众多患者自建了微信群,经常交流。很多患者治愈后生下了健康的孩子,把孩子的照片发到群里。看到他们可爱的笑脸,我特别高兴。
好皮肤有四个标准
什么是好的皮肤?我提出了一个“4S标准”,即光滑(Smooth)、柔软(Soft)、有光泽(Shining)、美感(Sexy)。要达到这四项标准,需要细心呵护。
护肤有三个要素:清洁、保湿和防晒。但过度会导致效果适得其反。
我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天然油脂,可以让皮肤看起来有光泽,摸上去很光滑,最重要的是保护皮肤。这层油脂是弱酸性的,一旦被清除,至少需要36小时才能恢复。
如果你用碱性大的清洁剂洗脸,洗后感到皮肤紧绷,就表明清洁过度了。若洗得频繁,皮肤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时间长了肯定要出问题。
现在门诊常见一类敏感性皮肤患者,多是女性,面部皮肤极易发红,什么护肤品都不敢抹,一抹就有灼热感。这与过度清洁,过度使用化妆品、含激素的面膜,再加上环境污染、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随着年龄增长,代谢变慢、激素分泌减少,皮肤上的汗液及油脂分泌也逐渐减少,自我保护机制越来越薄弱。
天气渐冷,有人有搓澡、洗烫水澡的习惯,洗完了又不涂润肤乳,穿的又多是化纤衣服,肯定会瘙痒。有的老人把皮肤搔抓得满是伤痕。
其实,老年性皮肤瘙痒是可以预防的。
关键是做好保湿,不用碱性大的清洁用品,最好选择弱酸性的。
秋冬季节,特别是北方干燥地区,洗澡不要过勤,洗完了一定要抹润肤乳。
护肤品也不是越贵越好,很多国货价钱不高,质量也不错。
医学美容不是刷墙
大型综合医院的皮肤科门诊量总是名列前茅,可以说“门庭若市”。
在国外,皮肤科被称为“五星级科室”,收入高,幸福指数高,几乎不会有患者去世。
近年来,皮肤美容业的迅猛发展,更为皮肤科的发展添了一把火,很多医学生毕业后都想进入这个领域。人都讲面子,温饱问题解决后,就要解决脸面问题了。于是,美容成了“一块肥肉”,大家都在抢,泥沙俱下。
搞皮肤美容,皮肤科医生是最有发言权的。皮肤结构很复杂,要搞美容,必须了解它的结构、生理及不同年龄的皮肤变化,不是刷墙那么简单。
现在有些美容院什么都敢做,注射、填充等有创手段都敢上,但市场监管不过来。不是学医的搞注射美容,他不知道皮肤下面有血管,一针打下去,眼睛的血管堵了,患者一下子就瞎了,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
所以,皮肤美容,特别是有创操作,必须要到正规、权威的医疗机构去。美容院只能做敷面膜、按摩等皮肤护理。
医生职业意味着责任
我出生在上海,1959年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科里来了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问竟然是北京医学院院长胡传揆教授!胡老是学术权威,回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干老本行。
那时,成绩好的医学生不爱干皮肤科,胡老决定好好培养我,特意在家附近的餐厅请我吃饭。老校长对一个刚工作的后生这样重视,令我受宠若惊,非常感动。
还有一位恩师是王光超教授。他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不但传授知识,还手把手教我为病人换药。老一辈学者的言传身教为我的科研和临床功底奠定了基础,更为我树立了做人的榜样。
行医50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选择做医生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加倍付出。
我们穿上白大褂时,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我有两条人生座右铭,一条是“破私立公,一技之长”,是大学毕业时萌生的。当大夫不能有私心,还要有一技之长,不然靠什么救死扶伤。
另一条是“人生苦短,不要自寻烦恼”,是50岁后萌生的。当有了一些成绩,荣誉接踵而至时,我一直提醒自己,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我不去搞,甚至厌恶追名逐利。
2012年,我注册了微博,开始在线上为患者提供帮助,目前粉丝已达到138万,总共回答了2.2万个问题。
通过微博看病是有争议的,但皮肤科学以形态学为特点,有经验的医生根据照片,就能提供一定的建议。
也有人给我打电话,“我是某某问医的,我们给你搭台,有偿为患者服务。”我拒绝了,坚持无偿的公益服务。
2014年,我出资建立了北京大学医学部皮肤科学人才培养和发展基金,为我钟爱的皮肤科学做一些微薄的贡献。
我今年76岁,没什么大病,目前还负责住院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及毕业后教育。
我希望能再干10年,尽量多带些学生。我常说“宁肯站着死,也不求躺着生”。我的任务就是把一辈子学的东西回馈给社会。希望能像华罗庚那样,在讲台上突然走掉了,这是最好的结束。
 

(责任编辑:晓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