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心灵 >

郭凯敏 他这样奋斗过的一代人

时间:2020-04-28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吴南瑶 点击:
郭凯敏在《像我们这样奋斗》中 郭凯敏给本报的寄语 和儿子郭乙桓重回庐山 ◆吴南瑶 上周,电视剧《像我们这样奋斗》杀青,从剧组回到北京,郭凯敏的电话又开始响个不停,也就是为中国电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79年,一部电影《庐山恋》,让国人永远记住了
郭凯敏在《像我们这样奋斗》中
郭凯敏给本报的寄语
和儿子郭乙桓重回庐山

      ◆吴南瑶

      上周,电视剧《像我们这样奋斗》杀青,从剧组回到北京,郭凯敏的电话又开始响个不停,“也就是为中国电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979年,一部电影《庐山恋》,让国人永远记住了那个情窦初开,脸带青涩与纯真,念出“我爱祖国,我爱祖国的早晨”英语台词的英俊小伙。

      每一代人都有时代打上的褪不去的烙印。四十年,经历过梦想的陨落,但从未失去对理想的坚守,这样的郭凯敏,究竟是“迂腐”还是可爱可敬?听郭凯敏讲述完他的梦想与现实,得与失,不由感慨,这是不能用“偶像派”定义的一代人,他们是奋斗过的一代中国电影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最难得,归来仍是少年。

      1

      难忘那个“纯真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电影刚刚从“文革”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中复苏,百废待兴中孕育着勃勃生机。对社会形态变迁的关注,对人性回归的表现,对电影技术和叙事手段的探索是那个时代电影人创作的主线。所以,郭凯敏并不认同只是把《庐山恋》定义为爱情片,也不赞同人们只是关注张瑜破天荒地在影片中换了42套服装。那十年,也是郭凯敏作为演员的高产期,《小街》《逆光》《蓝色的花》“因为兼具时代的真实感和电影美学价值”,成了郭凯敏自己心目中的“最佳”。

      八十年代属于启蒙,也是属于中国电影人的“纯真年代”,人们不讲利益,只谈艺术,做演员,信奉的是“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郭凯敏17岁考进上海电影制片厂电影演员剧团,恩师张瑞芳老师一句“清白做人,认真演戏”“管”了郭凯敏一辈子。八十年代中期,20多岁的郭凯敏,跟着大导演水华拍《蓝色的花》,后来又被一代名导桑弧选中做了《邮缘》中的男主角,两位导演都是很温和的性格,“从来没在现场骂过演员”,他们善于引导演员进入角色,让郭凯敏明白,“如果能真实地演绎人物,是一个好演员;如果能鲜活地塑造人物,是优秀的演员;如果能够形神兼备地演绎角色的灵魂,才是大演员。”深深迷恋上了导演能点石成金的本领,27岁正当红的时候,郭凯敏脱产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85级表演系干部专修班,和唐国强、寇振海、宋春丽等明星学员一起“回炉”,为的是补上理论这一课,有朝一日能实现自己的“导演梦”。电影学院毕业,郭凯敏如愿执导了处女作电视剧《洋泾浜兄弟》,一条似乎充满了众多可能性的阳光大道正在郭凯敏眼前延伸。

      2

      无悔奋斗的日子


      海南是郭凯敏的奋斗史中不能绕开的一段,其中有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有现实滋生的残酷,也有时光带来的仁慈。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海南作为中国最大,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吸引着全国各地想干一番事业的人们。那几年,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电影业的生态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理想主义的郭凯敏心中涌现了一个念头:“虽然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但我们必须要和好莱坞竞争。如果可以在海南建立起一个可以影响亚洲的影视基地,必将对中国电影产生深远的意义。”

      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听不进家人和同事的劝阻,1990年,对未来满怀抱负的郭凯敏带着档案离开了上影厂。“对于工作了15年的上影厂不是没有留恋,而是觉得海南会成就我作为一个电影人的梦想。”谁知道,“新东家”之前许下的口头承诺并没兑现,近两年时间里,郭凯敏都被安排在文艺部客串主持人,正式编制也没有解决。从红遍全国的大明星,到电视台的临时工,其中落差之大显而易见。当过共青团十大代表、新长征突击手,郭凯敏也同时拥有相当的抗压能力,眼看组建海南电影厂的梦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郭凯敏离开电视台与朋友开起了影视公司。从1995年开始,郭凯敏陆续执导了《天伦》《非常民警》《追踪309》等影视作品,只是都没有获得他期望中的反响。说是当导演,但其实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忙筹钱、忙拍摄、忙发行,有时更像是个制片或剧务。

      1996年,郭凯敏自导自演《天伦》,这部电影较早关注到人贩拐卖小孩的社会问题,和郭凯敏搭戏的是演技派女演员丁嘉丽,但这部郭凯敏寄予了极大希望的制作,由于市场运作不佳和前期投入过大,让郭凯敏再次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

      这样近乎漂泊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千禧年,直到2001年陈佩斯重排经典话剧《托儿》,把这位失意的兄弟召回了北京,郭凯敏才真正放下了自己的“海南一梦”。

      “得与失是成正比的,我依然坚持,我的理念没有错,只是时机不对。”回顾过往,郭凯敏说。

      3

      难得归来仍是少年


      1990年去海南时,郭凯敏的全部财产就是几箱子书,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很长一段时间,郭凯敏的经济都很窘迫。决心下海创业,郭凯敏没有拿所在单位计划分给他的房子,“我觉得既然离开了,无功不能再受禄。别人的一百万放在我这儿,绝对不动心。是我的一分钱,我肯定把它捡起来。这是我的性格。”

      岁月如水,很多年后,当郭凯敏再次回忆起那段人生最低谷时,坦然而平静地总结了两句话:“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身体。”

      重回屏幕的郭凯敏,依然是同辈人中的帅哥,多了几分温厚,没有变的是豁达和阳光。近年来,出演了《虎妈猫爸》里赵薇的公公,《断奶》里佟丽娅的爸爸,屏幕上的郭凯敏成了“爸爸专业户”,而在生活中,被影迷惊呼比郭凯敏年轻时更帅的儿子郭乙桓也已经出道。或许多少继承了父亲“爱折腾”的个性,郭乙桓加拿大雷克湖中学毕业,自己做主,放弃了纽约电影学院的录取书,又花了一年时间备考,如愿被自己心仪的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录取,最后获得了本科学历以及戏剧文学系学士学位。作为星爸,郭凯敏感慨,中国式“父道尊严”的传统教育模式多少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但自己对郭乙桓从小到大,反复叮咛,语重心长的告诫是“永远都要正念地做人”,屏蔽所有负能量,守住做人的底线。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郭乙桓尽管独自在国外生活,依然培养了自律精神,“生活上和我一样不抽烟,不喝酒。开始也有人说他‘不男人’,但我们认为,那样的观念才是过时的。”

      在家人眼里,郭凯敏“一点不会油滑”,对真善美“过于执著”。但正是少时读过的董存瑞,工作后,张瑞芳、刘琼、张水华、桑弧等老一辈影人所留下的对于真善美身体力行的诠释,让郭凯敏一次次折戟而归,又一次次重振精神杀回生活的战场。在郭凯敏看来,一个虚伪的人再装腔作势也表演不出真诚,一个俗不可耐的人再修饰也表演不出高雅。“张扬对真善美的追求,就能弥补文化的缺失。所以,我觉得对真善美再执著,都不为过。”

      2013年,郭凯敏作为导演并参与编剧,拍摄了《冀东兵妈妈》,一部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军民互助的红色题材电影。郭凯敏知道这类题材不好拍,但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去做。“而且,越是困难才越要去完成,哪怕最后一分钱没有,我也要把这部电影拍完。”最后,因为种种原因,郭凯敏果然颗粒无收,不过这点小事完全打击不到郭凯敏,“电影拍成了,对我来说就是成功了”。每合作一个剧组,同仁对郭凯敏的评价大都很一致:“太认真”,郭凯敏并不以为意,得意地回应,“他们刚进剧组的时候会讨厌我,觉得我太较真,但是,戏拍完,他们都会想念我。”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诚然,生如夏花,也会有繁华落幕时,得非所愿有时是生活的主体,但永不应放弃的是生而为人乐观、正直、勇敢的天性。
 

责任编辑: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