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辰光

老辰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 > 心灵 >

“我只想追赶时间……”(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时间:2019-05-14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徐 靖 点击:
叶连平从事教育工作40年,退休后仍坚持义务补课 叶连平在批改作业。 资料照片 叶连平早年照片。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叶连平:1928年生,祖籍河北沧州,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
叶连平从事教育工作40年,退休后仍坚持义务补课——

叶连平在批改作业。  资料照片

叶连平早年照片。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叶连平:1928年生,祖籍河北沧州,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叶连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用知识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先后获得“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和“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00年,叶连平义务办起和县关工系统第一个校外家庭教育辅导站,19年来天天到岗,分文不取。
  
  清早还透着微凉,薄雾散溢在田野间,安徽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卜陈村,一位耄耋老人早早来到一间普通小屋忙碌起来……收拾妥当后,孩子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地来了。老人微笑着招呼他们坐下,不一会儿,屋里就传出琅琅读书声……

  这是普通的一天。这样的日子,老人已坚持19年。屋子在当地远近闻名,叫“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老人叫叶连平,现已92岁,曾从事教育工作40年,退休后仍坚持为学生义务补课。

  “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做成,我不甘心啊”

  第一次见到叶连平,他正在上课。20多平方米的房间充满了岁月的印记:城里早已见不到的老式桌椅、没有锁的旧门窗、写满英语单词的破旧黑板……

  叶连平佝偻着身子,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拿着教鞭指向黑板,在讲台上来回踱步。他精神很好,脸上挂着笑容,连皱纹都舒展开来……“Where color is my T-shirt?这句话错在哪里呀……”叶连平声音洪亮,抑扬顿挫。

  “我喜欢读书,但只可惜辍学太早。”叶连平感叹道,“年轻时我四处漂泊,蹉跎20多年。在人生最黄金的岁月,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没做成,我不甘心啊。”

  叶连平的前半生十分曲折:出生在青岛,读初中在上海,18岁在南京当时的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3年时间里接触到很多公众人物,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新中国成立后在南京当老师,之后在安徽和县做过工、养过牲畜……直到1978年,卜陈学校的一个毕业班连续一个月没老师来教课,有人推荐当时已50多岁的叶连平,让他重新回到热爱的讲台。

  1990年,延迟两年退休的叶连平还是离开了讲台。在很多人看来,辛苦大半辈子,总算可以歇歇了;但叶连平说,那是他人生中最难过的一天……

  退休后,附近学校但凡有老师生病了、离职了,他不问待遇、不讲条件,第一时间出现在学生们面前,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就这样代课,一晃又是10年。2000年,叶连平正式创办“留守未成年人之家”,节假日免费给孩子们补课。19年来,1000多个孩子从这里走出;现在还在上课的,仍有156个。

  “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次印象都深”

  这天,叶连平特别高兴,他的学生江明月来看他了。“我不叫他老师,叫他爷爷。”江明月笑着说。2005年,江明月还是卜陈学校初一的学生,因为语文老师临时有事,她遇到了来代课的叶连平。家访中,叶连平发现江明月的家离学校太远了,觉得江明月每天把大量时间花在路上,影响学习,就和她父母商量,让孩子住到自己在学校附近的屋子去。

  从此,江明月在叶连平家,一住就是两年。“叶老师辅导我的学习、照顾我的生活,还联系不同科目的老师来帮忙。”江明月说,“一次家访改变了我的人生。”如今在南京工作的她,每当有空就回来探望爷爷。

  像江明月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

  1993年,叶连平到县办中学代课。“48个人登记在册,教室里只有22个人,这怎么上课?”45天,他骑自行车跑遍了48个学生的家,劝家长、劝学生,硬是把学生凑齐了。毕业那年,这个班有11个学生考上中专,而另一个平行班只有3人。“不家访,怎么能完全了解学生的情况、怎么能把他们教好啊!”叶连平说。

  将近20年,他就这样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去学生家的路上,直到几年前不慎被撞伤,查出脑溢血加脑膜炎……“现在腰有些直不起来,出不了远门,骑不了自行车,累的时候只能坐在板凳上给孩子们讲课、批作业了。”叶连平有些遗憾。

  “老师的工作,绝不止在三尺讲台上。”这是叶连平坚持的理念。他还有个规矩:每年带孩子们外出游学两次,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烈士陵园,花的都是自己微薄的退休金。

  “有一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很多孩子都哭了。”叶连平说,“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讲多少次印象都深。”

  “我没有那么亮,能做的微乎其微”

  “曹冬雾,家庭困难,600元;王妹,父病母离异,600元……”一张鲜艳的红纸贴在墙上,这是2018年叶连平奖学金的发放公告。

  2012年,叶连平同乌江镇政府、卜陈学校三方筹款6万元,成立了和县乌江爱心助教协会暨叶连平奖学金。目前,奖学金的规模已达30多万元,发放了7届,惠及132名学生。

  “原想等我‘走了’以后把积蓄捐出来做点事,但现在就实现了,我很高兴。”叶连平说,随着自己的事迹被传扬开,不少学校邀请他去讲课,不少人来捐款捐物,他把钱都投入到奖学金里。

  叶连平也和很多高校建立了联系,每年寒暑假都有大学生来。“之前有香港大学的学生来代课,他们的宗旨是快乐英语,寓教于乐,给我很大启发。”叶连平说着,翻开了自己破旧的笔记本,查看着记录。

  王简是合肥市一所幼儿园的老师,2014年暑假,作为巢湖学院的一名学生,她来这儿支教过。“我以叶老师为榜样,努力地工作。”王简说。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墙上挂满了锦旗和奖状,其中一个写着:“乡村永不熄灭的烛光”。叶连平摇摇头说:“我哪是什么烛光,我没有那么亮,能做的微乎其微。我充其量是只萤火虫,因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怎么也补不回来,我只想追赶时间……”

  一天上课结束,叶连平倚在门口,微笑着望着孩子们蹦蹦跳跳远去的背影,眼神里,满是欣慰和期许……
  
  ■记者手记

  因为热爱 所以奉献

  坐在叶连平老人的教室里,看着他佝偻的身躯在讲台上缓慢而艰难地移动,脸上却呈现幸福的微笑。那个场景,令人动容。

  叶老真正热爱着三尺讲台。也许,孩子们扬起的微笑、求知的眼神,就会占据他的整个世界,能够让他忘记从前那些艰难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虽历尽坎坷,却矢志不渝。他们心地坦然,心里始终拥有热爱,并因此心无旁骛。

  因为热爱,所以奉献,不求索取,这是辛苦,也是幸福,更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责编:日升)

 

(责任编辑:日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