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赊账”与“周总理割爱”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凌河 时间:2024-04-14 点击:

      毛主席重上井冈山,下山时付清了伙食费17元和23斤粮票,同样在井冈山,朱老总看中了六盆兰花,付清了500元花钱,康大姐还收了一张发票,而在杭州,周总理掏腰包请身边工作人员在楼外楼吃了一顿饭,三次付费,一文优惠折扣也不要……这些并非小节的轶事,近年来为公众所知,更为人们所思。

      1955年10月的一天,毛主席送罢外宾,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带着贴身工作人员高智和卫士李银桥在新街口找了一家不起眼的西安馆子,三人悄悄地在二楼角落各吃了一碗羊肉泡馍。可是吃完后一掏腰包,才发现谁也没带钱,只好向老板抱歉。老板起先没注意,待毛主席站起来,才激动地上前去,说:毛主席终于见到您了,这泡馍是免费的呀!老板激动了一天,没想到第二天一开门,毛主席身边的高智就来了,付上六元五角人民币的三碗泡馍钱,并郑重地对老板说道:这是毛主席的钱,是毛主席特地交代我给您送来的……

      “毛主席赊账”的故事,共和国主席不白吃老板一碗泡馍,这在那个年代的共产党,是“理所当然”的事,从毛主席、高智到老板,或许都觉得那么自然,那么天经地义呢!

      1973年秋,周总理陪同时任加拿大总理老特鲁多访洛阳,在龙门石窟的文物商店看到一套魏碑拓片,周总理观赏把玩,爱不释手,于是问价多少,答曰五百元。可是总理周围几个工作人员一凑,竟凑不齐五百元,只好割爱,放回原处。在场的市委书记脸上挂不住了,说偌大洛阳、天下闻名,竟送不起一套拓片给我们的总理?于是诚心诚意地让总理带走,谁料周总理竟勃然大怒:国家的东西、人民的公物,怎么能送给我个人?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你当书记的不懂吗?所以总理要发怒,只不知这件“小事”翻译是不是翻给了特鲁多总理,如果他知道一向儒雅的中国总理为什么发火,他会怎么想?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至要一条,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实质是群众的利益、国家的财富,一分一毫也不能侵占。我们今天再来讲“毛主席赊账”和“周总理割爱”,不只是为了叹息和感慨,而是有着相当尖锐的现实针对性——不是有人听说这样的往事,还会感到惊诧、好奇和“匪夷所思”吗?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有些同志,早已忘记了初心,丢掉了“规矩”,所以侵犯群众利益、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他们随手可干、习以为常,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温“毛主席赊账”和“周总理割爱”的往事,并不只是怀念和闲谈!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金庸:以前在上海辰光
    下一篇:人民海军初创期的“第七舰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