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兰花开

来源:凡夫夕拾 作者:费凡平 时间:2024-03-20 点击:
前几天,我家北面露台上孤零零的两盆二月兰竟然开花了。
紫色的花朵不大,在阳光下开的特别鲜艳。最初只有一朵,两朵。两天过后,阳光下,竟然从绿叶丛中绽开了几十朵,给整个露台呈现出春天少有的生机。
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蕾。二月兰,是我露台上冬日里的一抹绿光,春日里的片片紫霞。轻风拂过,二月兰的紫色花瓣仿佛在低声细语,交流着春天的秘密。每一片花瓣都像是紫色的梦幻,柔和且纯净,让我沉醉其中……
今年冬天很冷,再加上连续下着冷雨,我家北面萧条的露台上,两棵紫藤只剩光秃秃的枝条攀在支架上,一棵凌霄花,也是仅剩几根细细的枝条,孤零零地挂在绳网上,它们都纷纷进入了冬眠期。唯有这两盆二月兰独自呈现着仅有的绿色。
过年时,上海的气温降至零度以下,放在露台上两盆二月兰,在冰雪冷雨侵袭下,几乎在一夜之间把所有的绿叶都冻伤了,极似墨绿色冰片,很凄惨……
窗外,两只无处觅食的斑鸠在露台上,竟然也想趁火打劫二月兰那冻伤的叶片用来果腹。
乘花之危,绝不允许。
我推窗驱赶斑鸠的同时,拿来一把米饭,撒在露台上,也算发出善意,既给饥肠辘辘的斑鸠投喂,更是意在呵护已被冻伤这两盆二月兰不被啄噬。 
二月兰,是不可多得的早春观花,冬季观绿的地被植物,因为深受人们喜欢,曾被提名为上海市市花的候选花,但园林作为景观应用的实例少,于是,仍以野生状态为主。
目前在上海市区,人们已经很难看到二月兰了。
我最早认识二月兰,是在川沙的外婆家。那时在外婆的家河岸边,长满了二月兰。
初春的早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二月兰的花瓣上,形成了一层神秘的光晕。这时的二月兰,在我的眼里仿佛是春天的使者,正是它最早向我传递熬过寒冬的问候。
我很小的时候,要跟着外婆去城南一队吃食堂,虽然在食堂在土灶烧火的邻居阿婆总会多给我一口吃的,但我还是感到没有吃饱肚子。回家后,不懂事我,拉着外婆的手叫嚷着肚子饿。
早春时,大地还未返青复苏,外婆就会提着竹篮,拿着镰刀去河岸边采来二月兰的叶片和花茎。她将采集的二月兰用井水浸泡后取出洗净,放入开水焯烫一下,捞出后再用冷水过一下,切成段状,加入食用盐,再点上几滴平时过年才舍得用的芝麻油。
一盆翠绿的二月兰凉菜,就是我记忆中初春最美味的佳肴。
熬过一个长长冬天,最早报春的是二月兰,春荒补给可以果腹的竟然仍是二月兰。
借此,我也读懂了二月兰花语:谦逊质朴,无私奉献
咀嚼着外婆做的二月兰凉菜,我也从外婆嘴里知道了它的别称一一诸葛菜,这历史的传奇故事还与诸葛亮密切相关。
在解决军粮短缺问题时,蜀中的诸葛亮发现了这种植物,其高产、耐寒、多功能的特性。因此他下令广泛种植这种植物,这一决策不仅使蜀汉军队能够充足供应军粮,还帮助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二月兰,俨然成了当地的主要粮食之一。蜀军离去后,所种植的二月兰并没有浪费,当地人民普遍采食,故称之为“诸葛菜”。


最终这种植物以他的名字命名,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清朝诗人郑板桥在他的《高山幽兰》一诗中这样描写二月兰:“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千古以来最为幽静贞洁的就是兰花,它不求闻达,只亲近清幽的山水。可惜这些年,二月兰已经被逐渐逐出了郊外,很难再寻觅到这种最早报春的二月兰了。
栽在我北面露台的这两盆二月兰,还是去年十月长假我与德宝及朱总几个朋友结伴去无锡鼋头渚游玩时,经过在太湖边的一处崖畔下,我无意间发现了一小片久违的二月兰,又见二月兰,特别兴奋。
“师傅,我可以摘几棵二月兰回家盆栽吗?”我当即恳求正在此处除草养护的园林工人。
“这是野花,可以,很好养的。”他擦了把汗好奇看着我,顺手给了我两个别人丢弃的塑料袋。
我小心翼翼,如视珍宝地挖了两棵带回家,分别种在两个花盆里。



二月兰,的确不用多费心思,三天后就盆栽活了。
这个冬天,我把它放在北面的露台上。想不到,这两盆冻伤的二月兰,褪去了冻伤的叶子后,不久从根茎丛中又渐渐萌生出几片稚嫩绿芽,冻伤的二月兰竟然神奇地活了过来。
奇怪是,每天清晨那几只总爱停在我露台上嬉闹的斑鸠,朝着那片片稚嫩的绿叶,一个劲地鸣叫,也不绝不会将自己尖尖的喙,去啄噬一下这刚刚长出的绿叶。
……
这几天,这两盆二月兰突然拔节长高,花儿越开越多,呈怒放状,竟然引来了几只勤劳的小蜜蜂,围着花蕾团团转……
我真为复活的二月兰暗自高兴,连小动物都知道怜惜呵护死而复生的二月兰了,由此我也多了份思念的情愫,难道这怒放的紫茵茵花朵,就是外婆她那无声的笑脸吗?!
虽然“泪眼问花花不语”,然而,我仍愿把自己的这份思念的情愫与那紫茵茵花朵一併怒放……

(责任编辑 晓歌)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我与“读书乐”
    下一篇:不负青春忆华年 一写在上山下乡55周年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