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冰 总得去做一件不惜“代价”的事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时间:2023-06-11 点击:

 

 

      ◆朱光

      你一生全都孝顺父母,不做其他,就是对的吗?你一生只做成功人士,不孝顺父母,就是对的吗?你选择了一种生活,就必然会牺牲另一种生活,没有中间道路,没有两全其美,这是“另一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人生的代价,也是人生的真相。著名演员何冰自导自演的阿瑟·米勒代表作《代价》,6月20日起将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是何冰自9年前与陈道明携手主演《喜剧的忧伤》创下连演8场票房奇迹之后,再次来到上海大剧院。

      1 排自己想做的戏,代价是好的

      《代价》与《喜剧的忧伤》的共同点就是——这都不是“北京人艺风格”乃至需要背靠单位大制作的高品质剧目。何冰说自己“谈不上争分夺秒,但是眼看着2022年要白过,就觉得必须至少要进入工作状态”,他的制作人就推荐了阿瑟·米勒的《代价》。

      阿瑟·米勒是“美国戏剧的良心”,《代价》呈现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会。但何冰看得通透:“我们有时候赋予作品很多名儿,但把这些名头扒拉下来,说的就是:男的、女的和家庭。因此,至今在中国看这部戏依然有其意义。”哪怕是他同时为北京人艺培养青年演员而复排的小剧场话剧《赵氏孤儿》,“那也是维护基因传承的故事。放眼全球,每个人的本能都是维护自身基因的传承。”

      做戏的代价,不大——“有好的代价,也有坏的代价,但我觉得好的更多。”何冰放松地窝在沙发上坦荡承认:“很少有我这种人,如此——从一而终。我从小不点儿就开始想当演员,我现在靠它谋生,高兴极了!”前些日子,他导演《赵氏孤儿》之际,每天正常工作12至13小时。“我就这样,下午1点开始至凌晨1点回家。有人每天工作13小时是苦,那是坏的代价。但是,于我,那是快乐。”

      何冰觉得自己依然能保持小孩性格很幸福。常人会问:投资一台戏,你不考量市场吗?《代价》的制作过程与众不同。当何冰沉浸在工作状态之际,忽然接到国家大剧院的电话:“1月11日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如何?观众现在有走出家门去剧场的意思……”于是,在20多天里,这部戏立起来了,进剧场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

      “戏剧市场应该什么都有,但恰恰不能只有一种严肃戏剧。”何冰分析道,“以我这个年龄,我个人判断,我更愿意把这盘菜送给大家。我们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了。”

      《代价》的故事不复杂。表面上看,就是在一个马上要拆的旧宅里,兄弟俩、弟媳和估价师讨论一屋子家具要卖多少钱。但是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揭示出了四人的家庭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恨情仇……兄弟俩和弟媳对于同一个家庭的看法,也是完全不一致的。“人生分为我们能掌握的和我们不能掌握的,我们出生在什么家庭,就是我们不能掌握的。”代价的前面,是选择。选择完了,才有代价:“没有一个选择是完美的。”

      2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被选择”

      投资、导演、主演《代价》,是何冰的自主选择。他戏言,在北京人艺排的都是“京味话剧”,此次排演《代价》是“缺啥补啥”。

      对于北京人艺风格,何冰以京剧打了一个比方。京剧的唱念做打,是程式化的表演,“可能看起来一成不变乃至呆板,但其实是总结了人所有的美,举手投足都是经过极致的美化,才可以上台”。这样的“规定动作”,也是职业规范,确保这么做,才能传承下去,也是传承的有效模式,但同时也是约束。“北京人艺也是一样,也有一整套方法,进了这扇门,就是这里的人”。当下的问题是如何激发每一个青年演员的个性:“有时候就是周边阳光土壤不够,而不是演员没有这颗种子……”何冰年少时,也倍感“被选择”的苦:“考试进中戏,录取率是千分之三。毕业进入社会,凭啥人家向你敞开大门……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处境,每个人都是被选择的。”

      主动选择《代价》,“我觉得我赚到了,到我这岁数能够演一出自己真正想演的戏是不容易的,这是第一出路”。排演《代价》大概率不会是北京人艺的诉求。“所以说,我就一意孤行。这必须有点付出,这叫不惜‘代价’。”《代价》最终,兄弟俩“讨价还价”回到原点,两人心里的窟窿都没有填上,他们继续带着窟窿生活下去——这就是生活:“剧本标题《Price》有两个内涵:价格和代价。人总是在价格和代价之间奔波往返。就像是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剧名也可以改为《代价》……”

      但是最终,人总得有一件自己特别心甘情愿去做且不惜“代价”的事情,这也就是生命力。

      3 儿子在学表演,“我不会去教”

      《代价》的主题音乐,是何冰的儿子何源淙谱曲的。他并非作曲专业,而是在学表演。何冰开玩笑道:“我听听觉得感觉很对,反正录音的钱是我出的,我就拿来做主题曲了。”19岁的儿子不怎么喜欢《代价》。“他觉得‘老了,过时了,大概现在的年轻观众未必会喜欢’”,何冰表示理解,“他们这个年龄段就是一个孩子,都不理解遗产是要分的。”

      对于学表演的儿子,何冰既不会去教,也不会给他提供“经验”:“表演若要学,那是在生活中每分每秒都可以学得到的,只要你的‘小雷达’打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认知差异。何冰甚至谈及了对有关“小鲜肉”与“老戏骨”这一对比性称谓的反感,并对他们的“被选择”表示不公:“什么时候不是老演员与青年演员在一起演呢?凭什么拿几十年的经验与几年的经验去比呢?这是不公平的比较。哪个老艺术家年轻时不青涩?怎么今天就成话题了?什么时候不是老艺术家陪衬青年人呢?于是之23岁演程疯子,姜文23岁演溥仪——他们演得都很好,谁不是从这年轻时过来的呢?”挡住我们的从来都是“观念”,而不是“困难”,否则哪有“退一步,海阔天空”之说呢?这里有几层意思。一是年轻人与老年人从来就不应该对立,从来就是在彼此环绕的环境中共同成长、成熟;二是对于大部分青年演员要包容,正是不断“被选择”才能让他们有更丰富的舞台经验,从而有机会成长为更好的演员;三是对于天才型青年演员要大力鼓励,确实也有不少青年才俊既有颜值又有演技且早早出人头地;四是,岂能随意给人贴标签,“小鲜肉”,暗含无演技,“老戏骨”,暗含没颜值,都不是什么好词儿;五是,岂能从标签去认识人,任何一个人都是那么丰富多彩的……但是,他也理解“这个时代就这样,就要消费演员”。如今,有不少网民在北京人艺门口等演员上班,拍下视频传上网。“他们找不到素材发,就来拍我们,这个比较方便,容易有流量,也正常。”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依然要关心人的心灵里的窟窿,我们怎么均衡发展?”何冰一方面有着叩问心灵的宏愿,一方面也理解个人所行之有限。“我特别喜欢小津安二郎的一句话:‘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卖豆腐’。”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再聚“金爵盛典”回望共同的30年
    下一篇:“溜溜好的大姐”你在哪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