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关键词 “一代更比一代强”

来源:综合 作者:综合 时间:2022-05-04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关键词

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寄语”关键词

春夏之交,草木葱郁、生机勃发。

就在不久前,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向全国各族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都同青年一起度过。同青年代表座谈、前往高校考察、寄语新时代青年……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出席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博大高远的格局、平易近人的话语,在这个专属于青年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为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激励他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一、学习

走近青年,“学习”二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常常提及的关键词。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在总书记心中,青年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

于青年而言,为何加强学习如此重要?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答案: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每次同青年交流,习近平总书记都注重落细落实,同青年分享加强学习能力的具体方式方法。

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正在就“解读新时代”进行座谈交流的中外学生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正在就“解读新时代”进行座谈交流的中外学生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来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等要求。这些要求,也都是提高青年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

二、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京大学校园,以“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同师生座谈。

五四青年节当天,在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专门就“价值观”同青年学子进行交流,足见这一主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习近平总书记用“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来形容青年养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在总书记看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如何树立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为青年指明方向: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推动广大青年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不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创新

伟大新时代,呼唤乘风破浪的弄潮儿。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

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考察足迹,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创新”的重要性——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参观空间技术成就展,在清华大学听取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助力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等情况介绍,在中国人民大学强调“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饱含创新创造的激情,也拥有创新创造的无限潜力。

“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青年一代不断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

四、担当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担负起历史重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担负时代使命”……担当,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厚望的应有之义。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鲁迅的话,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毫无疑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正是有了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要求,我们在各行各业都见证着新时代青年的勇担重任: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数青年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在抗疫一线经历一场特殊的成人礼;当滔天洪水汹涌而至,无数青年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万里抗洪线上,闪动着无数青春的脸庞。

2020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中给予新时代青年充分肯定:“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赞誉。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五、奋斗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2019年4月30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深邃的历史眼光,为青年一代讲述奋斗精神的接续传承:

“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

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是青春应有的姿态。

习近平总书记还用朴素的话语,为青年应如何奋斗指点迷津:

“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

复兴的伟业,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胜利。青年怎样,中国就将怎样。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春万岁,强国有我;时光不老,奋斗不止。神州大地,广大青年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下无愧时代的壮丽篇章。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主笔:王鹏

统筹:张晓松、董峻、王绚

视觉 | 编辑:姜潇、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 来自北京市

 

“一代更比一代强”

2014年5月4日,青春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

在前往英杰交流中心的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静园草坪遇到了正在举行青春诗会的师生们。看到总书记来了,人群中爆发出欢呼与掌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师生们身着五四时期学生装,在小提琴曲伴奏下,朗诵着自己创作的诗歌《聆听青年》和毛泽东同志词作《沁园春·长沙》。

总书记走到他们中间静静伫立,细细倾听。

“红潮漫卷破旧声,青春激荡谱新篇。拼搏、奉献,拳拳之心,快把炉火烧得通红,从沙滩到湖畔,当得千锤百炼……”青葱年华,诗韵铿锵。

待朗诵结束,总书记笑意盈盈,同围拢上来的师生们亲切交谈。当时北大艺术学院在读博士生吕帆是朗诵团队的一员,他回忆说,总书记称赞他们的朗诵透着自信,表达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希望他们紧跟时代,既创作出优美的文字诗篇,又创作出壮丽的人生诗篇。

彼时在读大三的郑方圆负责当天诗会的现场组织工作,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她说:“除了感到幸运,我更感到了责任和激励。”

谆谆教诲,如清泉流淌,沁润心田。

这是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后,第五次来到北大,也是党的十八大以后首次到北大考察。

此次北大之行,总书记为青年留下岁月淘洗过的“真经”——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

言简意深,语重千钧。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总书记希望青年们“增长知识、锤炼品格”,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每次同青年交谈,总书记总是像个“大朋友”一样,循循善诱、倾囊相授,给青年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与心得体悟。

在北大,总书记讲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面临出国、工作的选择,但最终“想做点儿事”的想法让他选择留在了国内,要为国家和人民做事;

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总书记回忆自己插队时的经历:“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峁上,就开始看书。”鼓励大家“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到中国政法大学,总书记给同学们讲到自己上学的时候三餐都是“两稀一干”,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勉励大家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要学会坚强;

……

风趣的例子,接地气的话语,讲到青年们的心坎里,如春风化雨,让人倍感亲切。

参加中国政法大学“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总书记同站成两排的同学一个一个地握手,一个都没落下;有的学生坐在总书记后面发言,“总书记为了看着我,就一直转着身子看向我这里”。

同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交流结束后,有同学问总书记能不能合影留念。总书记热情答应,还贴心地按高矮为他们排了队形,并询问摄影师“是不是所有人都露出脸啦”。

这份体贴,温暖人心。

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深知青年的渴望,对青年的重视和关怀一直细致入微,鼓励他们奋斗逐梦。

如今,已成为北京大学教师的吕帆感慨道,总书记的嘱托让青年感到要勇于担当,青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朵小浪花,是中华民族的后浪,是可以奔涌的!

“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新时代青年,立于潮头,高歌猛进。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镌刻着执政者奋进的步伐。4月18日起,新华社开设“近镜头•温暖的瞬间”栏目,精心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更多阅读,请点击

【专题】近镜头·温暖的瞬间

总策划:傅华

总监制:张宿堂

策划:孙承斌 陈二厚

监制:赵承 刘洁 孙志平 陈凯星 霍小光 赖向东 樊华 常爱玲

统筹:李忠发 吴丹 黄玥

文字:黄玥 张研 魏梦佳

摄影:马占成

音频:吴炜玲 张欢

视觉:毕晓洋 李京

设计:焦旭锋 殷哲伦 曾学真

协调:胡若晗 王晓曈

推广:李明 赵鹏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华社 来自北京市

 

责编:北风


更多新闻可点击上面各栏目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一鼓作气实现社会面清零
    下一篇: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 研究部署重点工作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