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推动复兴

来源:放飞梦想 作者:王海龙 时间:2020-07-21 点击: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一个“甲子”。在步入暮年之际,年轻人总爱问我是怎样领悟人生的。回首往事,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但能与老一辈科学家贝时璋先生短暂共事是我最难忘的时光之一,也是我人生的荣幸。老先生那种为民族复兴,追求科学之梦的敬业精神影响了我的后半生。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动荡的“文革”,奏响了新时代的序曲。这一年,我也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了北京,结束了知青生涯。不久我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并有幸参加了“细胞重建”课题组。在人生发生巨大转折之际,我遇到了贝时璋老先生。
 
      贝时璋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是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和开拓者。德国土滨根大学先后4 次授予他博士学位,中国国家天文台将36015 号小行星命名为“贝时璋星”。由他创立的“细胞重建学说”,为人类探讨生命起源这一重大科学命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贝先生身材不高,七十六岁高龄仍一头黑发,给人以智慧和健康向上的力量。他生活简朴,为人谦虚,工作敬业,集中体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秀品德,2009 年10 月29 日上午9 点30 分,贝时璋先生在家中辞世,享年107岁。
 
      1979 年的盛夏,“细胞重建”课题研究正处在关键时期,全课题组上下都在为不久将要召开的全国“细胞重建”学术研讨会没日没夜紧张忙碌着。尽管用生化和电镜等方法已经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和照片,但如果用光学倒置显微镜直接观察、记录下生物样品在组织培养中的发展过程,那将对“细胞重建”理论提供更加直接的证明。
 
      用倒置光学显微镜照相和缩时摄影对活体生物样品观察要耐心细致、跟踪要及时、拍摄要准确,稍有不逊,样品观察点就会在培养液中溜走而前功尽弃。因此要日夜连续不断地工作,真实记录样品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当时我的工作就是在倒置显微镜下的观察和拍照,为贝先生的研究做基础工作。
 
      一天,我值夜班。晚上九点多钟了,隔壁贝先生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隔着门缝,我看见贝先生仍在正伏案工作。一台陪伴多年的显微镜和多本打开的书籍铺满了办公桌。
 
      相机快门有规律的“咔嚓”声,划破实验室的宁静,却也有种催眠的作用,特别是在夜间。但看到贝先生日以继夜的忘我工作,我就一点倦意都没有了,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显微镜下的情况。果然,没过多久,样品观察点出现了剧烈的变化,一个个鸡胚卵黄球改变了往日的平静,从球形状变成了含苞欲放的花蕾状,接着渐渐张开,大量的卵黄颗粒从卵黄球内流出,逐渐形成细胞核状体。那时的我,还没接受过专业学习,并不知道此情对整个实验有何影响,但直觉告诉我应立即报告贝先生。贝先生疾步来到倒置显微镜前,边观察边兴奋地说道:“看到了,看到了!这说明问题,非常说明问题!”与此同时,他吩咐我立即改机械拍摄为手工拍摄,加快了摄影的速度,以便更快、更多、更好地记录下细胞变化的珍贵的镜头。
 
      此时的贝先生满脸红光,十分高兴,举手投足间仿佛年轻了许多。他不住地趴在显微镜上看呀看呀,嘴里操着浓厚的南方口音,兴奋地给我讲解着样品变化的原因。他解释得是那样的细致、专业,神情是那样的专注、生动,完全没有把我当成一个刚从农村劳动回来的青年。尽管我对那些专业术语似懂非懂,但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面前这个老人此时此刻的喜悦之情,更为能与科学巨匠在一起分享这份快乐而感到自豪。
 
      这项实验的结果为那次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想到的是,贝先生竟把我的名字也列入学术文章作者署名中。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啊!贝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不居功,不自傲的人!1998 年贝先生曾题写条幅:“业精于勤、行成于思。”这是对他为人最切实的写照。1983 年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品厂专门拍摄了科教片《细胞重建》,其中引用了许多我拍摄的资料,电影获第五届国家“金鸡奖”优秀科教片奖,后又在第23 届国际科教进步电影节上获奖、意大利巴马国际医学科学电影节获荣誉金质奖。我和同事们都十分清楚,我们的荣誉是站在科学巨匠的肩膀上获得的,没有贝先生那有我们的今天。
 
      2000 年岁末,著名相声演员马季先生来我单位做客,我有幸与其一起笑谈人生。当马季得知时年九十八岁的贝先生还在孜孜不倦地从事着科研工作时,深深地被感动了。临别时,马季先生泼墨挥毫,写下“勤劳谦虚做人之本”八个大字,字里行间充满了厚重的哲学底蕴,洋溢着豪迈的人生自信,对做人真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既是对贝老先生的赞扬,也是对我们的勉励。
 
      道路决定命运、梦想推动复兴,当前,我们正在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时我们更需要吸取、传承老一代人给我们留下的优秀品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为实现“中国梦”这一时代的命题,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王海龙,男,北京知青。1969 年8 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6 团(二龙山农场)3 营20 连任排长,1978 年3 月回北京,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后任所党委副书记,2012 年8 月退休】
 

 
责任编辑:日升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 江南的雨
    下一篇:吉祥小故事之36------ 避其锋芒感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