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总书记牵挂的大凉山贫困区 如何实现“千年跨越”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德凯 时间:2018-03-12 点击:


      前不久,我作为单位驻村工作组成员,在所帮扶的大凉山深处的一个极度贫困村开展工作。按照工作要求,我们住进了老乡尚未修建完成的新房里,体验了新居的宽敞明亮,也体会着极度贫困村扶贫的困难和脱贫决心。
在走访过程中,村里旧居与新房的对比相当强烈,而近些年来,这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凉山历史的四个阶段

      我把凉山历史分成了四个阶段:凉山民主改革之前、民主改革到“西凉合并”期间、“西凉合并”到党的十八大召开、从党的十八大至今。四个阶段对照,都有着让人惊叹的历史进程。

      在凉山民主改革之前,原凉山地区长期(至少两千多年)处于原始残余的奴隶社会阶段。这里也因此成为许多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研究人类发展的“活化石”,研究社会各种形态变化和民族发展演变、民族融合的“富矿区”。

      从1956年开始,凉山开展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一举粉碎了奴隶制度,经过二十余年的巩固和清理,彻底建立人民政权,奴隶制永远一去不返。仅仅在消灭奴隶制度、彻底建立人民政权这一点上,就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这也被称为凉山在历史形态上的“一步跨千年”。

      到了1978年,中央政府撤销西昌地区建制,将盐边、米易两县划入渡口市(今攀枝花市),西昌、德昌、会东、会理、宁南、冕宁、盐源、木里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驻昭觉县,次年西昌撤县建市,州府搬迁至西昌市,史称“西凉合并”。“西凉合并”与改革开放时间点重合,合并以来凉山一直以脱贫为目标,以扶贫为工作重中之重,凉山广大农村变化极大,建立了低保制度,政府兜底政策让群众不再有吃不饱穿不暖之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脱贫攻坚、精准扶贫为主题的脱贫奔康,成为这片广阔土地上的最强音。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脱贫攻坚。短短几年时间,凉山少数民族聚居县再次发生巨大变化,纵然是大山深处,通村水泥路也大多建成,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变。

 

      脱贫的困难所在

      但是,凉山要彻底摆脱贫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当然是继续改善基础条件。虽然目前凉山地区的基础条件已经远远好于几年前,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好”,并没有根本改变这里的出行条件和与外界交流的基本面。

      举例来说,我们所帮扶的村,离乡政府和乡中心校有十四五公里的山路,这对于孩子就学是个极大的考验。而乡政府离县城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这在外面是跨省级区域的时间距离。再加上山高坡陡居住分散,居民能够选择的出行方式不多,开行的班车也极少,出行极其不方便。

      这严重影响了村民“走出去”和外面的人才“引进来”。许多人才在第一次就业选择凉山地区,但却在随后通过各种方式“逃离”,因为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很难在这里坚持下去。

      另一个方面的困难是主观上的,可分为形象贫困、消费贫困、习惯贫困、见识贫困等。简单说来,形象贫困是村民本身收入并不贫困,但生活方式落后,卫生习惯落后;消费贫困是由于消费上不知节俭,导致无法积累财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习惯贫困是落后的陈规陋习,如为面子的高额彩礼、红白喜事大量浪费等致贫;见识贫困是因为没有见过更好的生活,导致没有改善自己生活生产条件的动力。这些主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让凉山要彻底摆脱贫困还得经过长期的努力。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

      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对比历史,如今已经不存在温饱问题的大凉山,其“富庶”是几代人前所无法想像的画面;如今大凉山的贫困,不过是与外界相比发展不足的结果。要认识清楚这一点,才能准确认识当地的扶贫贡献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认为,“发展”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以及缺乏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

      在我看来,目前凉山及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种种贫困问题,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当地与外界认知、追求、发展落差等各方面的矛盾。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贫困,才能更好地理解贫困主因,找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道。而对于凉山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来说,发展是唯一与其他地区缩小差距,改变落后贫困面貌的道路。

 


      发展要有突破性理念植入

      凉山在扶贫理念上,其实有着不少的突破。比如“一村一幼”的实施,意在让彝族幼儿在入学前掌握汉语基本交流,不输在“起跑线”上,但具体的实施却有许多困难非当地所能解决。

      在我所帮扶的这个极度贫困村,也有一个幼教点,里面二十多位小朋友,都是没有一点汉语基础的彝族小朋友。幼教点每月给辅导员每月两千元,这显然不足以从外面请有一定水平的人来,连村里具备不错文化水平的年轻人也不愿意承担。于是最终的“最优选择”,是让在低教育水平下初中毕业的村文书担任这一职务。

      然而,从我们听课、交流、观察来看,他自己都说不好汉语,更别说标准的普通话了。这样的辅导员,显然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吧,也只能这样看待了。

      不过,从政策理念层面,类似的问题其实可以想想其他办法。在我看来,大山深处的幼教点及其他工作人员,最重要的能力是“留下来的能力”,那么,是否可以在政策上进行一些突破,降低报考这些地方工作人员的条件限制呢?比如当地高中、中专毕业学生,可以报考有地域限制的工作岗位。经过考试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应当能够胜任这类工作。

      类似的理念突破,其实可以体现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新居建设等各方面。以新居建设为例,在有条件的地方,当然全部集中居住好处多多。但对于处于高山深谷之中的村庄来说,各种条件的限制下,能够做到相对集中就很不错了,而且很多村民以牲畜业为主要产业,强行集中可能会对今后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困难。

      总体来说,脱贫奔小康要在短期内实现“定点突破”,在各级的帮助和当地的努力之下,没有太大问题,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要彻底摆脱历史、地理、人文的各种贫困因素,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工作核心应该是以交通大动脉为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寄宿制学校、一村一幼为代表性的教育提升,以各类教师为代表性的人才培养和选拔体系。

      我相信,在各级财政支持下,在全国的共同关心帮助下,当地干群一起努力,能够按期完成脱贫任务,并能够通过不断努力进行巩固和提升,实现凉山在经济社会文明上的新的“一步跨千年”。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全文发布
    下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诞生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老辰光网 www.myoldtime.com
    版权所有:上海颐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02729号
    内容管理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edeCms
    论坛开发平台 powered by dis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