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毛利率六成的知网:从打假工具到被质疑

已有 148 次阅读2019-2-20 15:39 |系统分类:时政

"翟天临不知"的知网:年收入近10亿 阅读卡当稿酬

  连日来,演员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几经发酵成为舆论焦点,19日此事有了官方调查结果: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撤销2018届博士研究生翟天临博士学位。
  而与此同时,一同走到聚光灯下的还有中国知网——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学术界垄断地位以及高收费等再次引起争议,有学者甚至公开声讨中国知网的论文“垄断生意”。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大学就曾宣布中国知网即将停用,原因为“数据库商涨价过高”。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知网的涨价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现过停用知网又重启的情况。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知名度与论文载量都排列在前的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属于清华控股旗下公司,2017年度营业收入达到9.7亿元,毛利率61.23%。
  为清华系旗下公司 毛利率连续多年超50%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知网运营公司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1996年,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在教育部等支持下建成。
  1996年12月底,在清华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发式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成立大会。中国知网的建设受到了很大关注,1999年,中国知网还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奖项。
  中国知网成立后,不断向社会推广。根据其母公司同方股份2007年年度报告,仅这一年,中国知网的运营公司同方知网就开展了近2000场培训会议,“参会近20万人,对科研人员、医生、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大学生进行知网产品的使用培训,推动了新兴市场的开发。”
  数据显示,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同方知网的收入分别达到了1.5亿元、2.26亿元、2.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2.78%、57.3%、58.09%。
  2017年度,同方知网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9.7亿元,毛利率6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同方知网的总资产为2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亿元。
  2018年上半年,同方知网的营业收入为5亿元,毛利率为58.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方知网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下滑的同时,同方股份的业绩也在下滑。同方股份1月31日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8年度对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至-17.2亿元。
  阅读卡及百元现金当稿酬 曾多次被起诉侵犯著作权
  二十多年来,中国知网早已成为清华控股的知识内容服务重要承载体。
  根据清华控股有限公司2018年发布的债券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司同方股份是清华控股旗下重要的信息技术产业类公司。而在同方股份的知识内容与服务中,主要是围绕同方股份所拥有的中国知网开展。
  中国知网官网介绍,中国知网目前在全球50多个多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了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
  机构用户众多的中国知网,通过买断或收入分成的形式获得版权。清华控股介绍称,“在知识资源采集方面,同方股份通过买断版权或收入分成的形式收录包括期刊、报纸、学位论文、图书、年鉴、工具书、未公开文献等在内的知识资源。”。
  在中国知网,个人用户如果要下载学术论文需要一次性支付费用。根据“中国知网会员流量计费标准表”,期刊全文的常规数字出版(指在印刷版出版后,由中国知网同步数字出版的文献)下载,计费标准为0.5元/页。
  如果下载学位论文,则需要付费15元或25元不等,其中硕士学位论文的下载费用是15元/本,博士学位论文的下载费用是25元/本。
  那么,中国知网会支付给学位论文著作权人多少钱呢?
  记者从中国知网版权公告栏目中的学位论文稿酬通告中看到,经杂志社审核后,被录用的学位论文制作权受法律保护,学位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后,作者可以向杂志社连续领取稿费。
  在稿酬支付标准中,大额的稿酬支付是博士论文著作权人或者硕士论文著作权人获得不同面值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相应现金稿酬。
  记者发现,中国知网稿酬支付标准根据学位年度略有区别,其中2008年及以后的学位年度是更高一层次的稿酬支付。以2008年(含)以后的稿酬支付标准为例,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300元人民币“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此外,记者注意到,在2008年,知网多次因涉嫌侵犯著作权被起诉。
  根据天眼查数据,同方知网为被告的诉讼涉及14条,其中多人起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但最终原告都进行了撤诉。
  在一起原告樊某起诉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等侵犯自己著作财产权纠纷一案中,原告称自己是21篇文章的作者,这些文章也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与“中国知网”,起诉各被告侵犯自己的复制权、发行权、获得报酬权等。
  2006年12月,一审民事判决中法院判定,在上述文章中有3篇,中国知网侵害了原告樊某的著作权,并判同方知网等支付原告相关经济损失。不过2008年8月,樊某却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称已经和同方知网等达成和解协议。
  被指每年10%涨价幅度 北大曾因价高宣布停用
  中国知网的用户群从高校学生到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企业中层等。按照中国知网官网介绍,其用户群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消费能力”等特点。
  目前的中国知网,已经有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腾云数字出版系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软件产品。其中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被同方股份称作“在科研立项、项目验收、科研评奖、学术文献发表、研究生培养、职称评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发现,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系统与中国知网签署协议,让在校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库查询下载学术论文,也有的学校普遍用到中国知网的论文检测功能。
  2月19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官网上看到,2016年9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发布的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办法提及,“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由学院通过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
  不过,根据公开报道,2016年3月,北京大学宣布知网即将停用,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当时报道称,中国知网的涨价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多地高校都曾出现过停用知网又重启的情况。
来源:新京报作者:李云琦

收费年年高、毛利率六成 知网:从打假工具到被质疑

  毛利率六成的知网:从打假工具到被质疑对象
  2月19日,北京电影学院发布声明称,因存在学术不端情况,决定撤销2018届博士生翟天临博士学位。此前,北京大学也宣布对翟天临作出了退站处理。
  一个月前的翟天临肯定没有想到,当初一句“不知知网”让自己陷入质疑,人设崩塌;而他更想不到的是,作为“打假”工具的知网,如今也因涉嫌不公平收费、知识垄断等问题,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
  充值余额不能退,大学生告赢知网
  “只要写论文,必会上知网”,这几乎已成为所有当代大学生的共识。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概念,1999年,其前身“中国期刊网”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四年后更名为“中国知网”。
  知网介绍显示,其所发布的《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覆盖了学术期刊、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等信息资源,文献总量超过2亿篇,每日更新约1万条。
  而最近,知网却被一名大学生告上了法院。该名学生因需付费7元而在“充值中心”里充了50元,但剩余金额却不能退回。于是,他将中国知网的运营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销最低充值金额限制,并退还账户全部余额。
  据媒体报道,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法院已判定中国知网充值中心关于最低充值额限制的规定无效。法院认为,该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限制了消费者的权利,是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来源:中国知网
  中新经纬了解到,中国知网的充值方式有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9种方式,充值金额不能自定义,最低50元,最高3000元;而只有“移动短信”功能支持最低0.5元的充值金额,但仅限于移动手机号段,且在一些省份不能使用。
  另外,网站中明文规定称,帐号余额不支持任何途径的退费功能,此前已有多名学生在网络上求助“知网怎么退钱”,但却无解决方式。
  对此,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知网的这种设置属于消费者俗称的“霸王条款”,是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相背离的。他认为,此做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还涉嫌加重消费者责任、免除自身责任,属于无效条款,故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还剩余的金额。
  然而,从法院判决后至发稿日,知网仍未对收费方式作出改变。除了状告胜诉的那位学生之外,其他用户的余额依然无法转出。
  知网对于余额退订的解释
  收费年年高,知网毛利率达六成
  作为业界权威的内容资源增值服务平台,知网的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的财报显示,2017年,知网主营业务收入9.7亿元,毛利率为6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96亿元;2018年上半年,知网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毛利率为58.83%。
  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免费浏览、下载知网上的论文,背后却是学校承担着高额费用。随着报价一年年上涨,学校的经济压力也在不断加重。然而,为了保持延续性,学校不得不无条件接受涨价。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了知网停用的通知。校方称:“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不成功。这些年来,CNKI公司涨价幅度过大的行为已经收到全国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许多知名的985高校。”
  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称,2000年以来,知网每年的报价涨幅都超过10%,从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但在不到1个月后,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恢复开通中国知网数据。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同年3月也曾贴出即将停用知网的通知,称“不向商家过分的涨价行为轻易妥协”。当时,北大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知网的购买费用涨价过高,已超出了图书馆的预算限额。
  同方知网的一名销售人员对媒体透露,中国知网的总体覆盖率比同为数据库的万方、维普好很多,而且对高校的覆盖率要大于对企业的覆盖率。一位知网管理人员表示:“知网并没有所谓的定价规则,每年的定价是根据当年文献量、核心资源、独家资源等等而定,同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版权问题等。文献多了,价格自然上浮。”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表示:“知网的优势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或者把绝大部分期刊的版权资源都买断了。中国知网如果没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断涨价,有可能会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问题。”
  李旻则认为,知网在国内中文学术文章检索服务市场上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者其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在知网价格涨幅巨大的情况下,大多数高校毫无议价能力,只能选择继续使用,如果该价格被认定为不公平高价,那么其不合理涨价行为涉嫌构成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属于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手握“摇钱树”血亏17亿的同方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知网这棵“摇钱树”,被称为“校企第一股”同方股份,业绩近年却呈节节败退之势。
  清华同方大厦 中新经纬 赵竞凡 摄
  不久前,同方股份在其发布的2018业绩预告中称,公司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预计为11.5亿-17.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预计为14.5亿-20.2亿元。上一年同期净利润为1.04亿元,扣非后的净利润亏损0.34亿元。
  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旗下公司华融泰业绩亏损,出现减值现象;二是壹人壹本公司因广告投放效果未达预期,收入及利润出现较大下滑;三是公司持有的广电网络股票也出现了下跌幅度较大的现象。公告发布当日,同方股份股价跌幅近10%。
  另外,在2018半年报中,公司还附加解释称,亏损加大一方面由于受到公司工程类、项目类及渠道类业务结算集中于下半年的经营特点影响,另一方面系由于公司同比债务规模增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导致汇兑损失加大,财务费用增加所致。
  中新经纬了解到,在同方股份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中,同方知网以58.83%的毛利率名列第一。2018半年报显示,同方股份还拟增加对知网的预算,其“‘中国知网’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项目”预算为4.9亿元,是同方股份预算最高的在建工程。
  2018年年底,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清华控股拟向中核资本转让其持有的全部同方控股股票,共计7.6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75%。转让完成后,清华控股不再直接持有公司股份,中核资本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身为母公司为数不多的“摇钱树”之一,知网无疑被寄予厚望。不过,在当前的重重质疑与抵制之下,知网的吸金模式能不能继续维持,恐怕还是个问题。
来源:中新经纬作者:赵佳然

用公共论文筑垄断高墙知网不能这样做“生意”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看似是市场行为,但用户在与知网的价格谈判中几乎没有议价能力。更何况,知网垄断地位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市场造就的。比如,按规定,本科生以及硕博生,其论文都必须通过知网查重,才能够顺利获得答辩资格并从高校毕业。”
  最近,知网掉进了舆论漩涡,其垄断学术资源的话题备受公众关注。
  舆论关注知网,实在是苦知网久矣。作为我国最大的文献库,知网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是人们使用频次最高的检索和下载学术资源的网站。高校和研究人员,做学术研究很难绕开知网。但知网的服务费用却连年涨价,让高校直呼“用不起”。
  因为不满涨价,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曾一度停用知网。据武汉理工大学介绍,知网对该校2010年到2016年的报价涨幅竟高达132.86%。对个人用户而言,研究人员从知网下载自己的学术论文,还要付费,也真是槽点满满。知网充值余额不退的霸道做法,还引得用户将其告上法庭。
  一边是师生的学术成果上传到知网几近是白给,知网支付给部分作者的稿酬或版税非常低;另一方面是知网年收入近10亿元,毛利高达58.83%。这种暴利收费模式很难说是合理的,也难怪有人批评知网用论文赚钱,让学术成为一门生意。
  有论者认为,知网进行数据整理、运营,需要投入,都有成本。用户购买知网的服务,是一个市场行为,知网作为企业不是做公益。但首先,学术论文是一种公共资源,学术论文的共享是开展学术交流的基础。知网作为我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一部分,承担着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的功能。这就决定了知网并不是纯粹的市场主体,而是一个公共企业,应该体现一定的公益性,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连年涨价获取暴利,阻碍了学术资源分享和学术传播,也违背了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初衷。
  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看似是市场行为,但用户在与知网的价格谈判中几乎没有议价能力。一位学校图书馆领导曾对媒体表示,知网每年都在以超过10%的涨幅向学校报价,且所报价格均是“死数”,没有一点谈判的余地。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环境下,买方和卖方之间,应该是平等地位。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谈何平等?更何况,知网垄断地位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市场造就的。比如,按规定,本科生以及硕博生,其论文都必须通过知网查重,才能够顺利获得答辩资格并从高校毕业。
  知网之所以有连年涨价的底气,还在于目前尚无其他更好的数据平台可以取知网而代之,用户虽然不满,但是难以用脚投票。北京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虽然一度停用知网,但最后还是妥协了。而这种局面的形成,不得不说尴尬。
  降低学术资源传播的门槛,知网当正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找到平衡,不能打着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旗号获取政策支持,又垄断公共学术资源进行高收费,回避社会责任。两头都要占,显然说不过去。
  政府也应对相关数据库的商业化运作进行规制,降低学术分享和传播的门槛和知识获取成本。同时,高校之间学术资源的共享平台和机制也有待加强,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免费的检索、下载。当有了可供替代的平台,知网也就会收起它的强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25 01:08 , Processed in 0.02038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