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周杰伦新歌“未发先评” 乐评怎么了?

已有 115 次阅读2022-7-6 10:45 |系统分类:时政

周杰伦新歌“未发先评” 乐评怎么了?

豆瓣道歉

周杰伦的第15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预告本月6日12时首播,8日预售,15日正式上线,不少歌迷表示期待的同时,却发现豆瓣网站已经给这张尚未面世的作品“开分”——5.8的分数不仅明显偏低,还有大半人打出“1星”并表示“听过了,很难听”,实在令人费解。在一片质疑声中,豆瓣紧急关闭该专辑的评分通道并道歉。这场闹剧也让不少人开始思考,在社交媒体和流媒体时代,乐评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又如何保证评论、评分的客观公平。

38人听过,6人在听,160人想听

作为华语流行乐坛的领军人之一,周杰伦时隔6年发行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自公布之日起就备受媒体和歌迷关注。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也为了宣传造势,该专辑在网络上提前发布幕后特辑《周杰伦2022年专辑前导·巴黎创作纪录片》。

虽然这部纪录片只是拍摄了周杰伦及其团队在巴黎旧货市场的行踪,透露他们为新专辑采购的道具和衣服,并没有任何关于新专辑音乐的片段流出,但依然收到相当不错的宣传效果,不到十天就收获上百万点击量,周杰伦在当今华语流行乐坛的号召力可见一斑。

《最伟大的作品》作为一张音乐专辑,其幕后纪录片并不能成为点评的依据,可豆瓣早早开放页面,允许网友对专辑进行打分,于是奇特的一幕出现了:豆瓣网站上,本月15日发行《最伟大的作品》出现了38人听过、6人在听、160人想听的标签,且超过一半人打出1星差评。

对此,有周杰伦歌迷分析称,可能是因为网络上流传的专辑小样导致乐评“提前出炉”,但豆瓣在只有几十个人标注的状况下贸然“开分”也颇为不妥。面对质疑,豆瓣4日回应并公开致歉:豆瓣音乐近期开始进行条目改版,导致后台出现错误,使尚未正式发行的《最伟大的作品》提前开分,造成大家的困扰,我们表示深深的歉意……目前我们已关闭评分,并清空所有评分和评论。

这并非豆瓣第一次陷入打分质疑,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评分网站,豆瓣对电影、音乐和书籍的综合评分不仅能够引导影迷、乐迷和书迷的兴趣,该网站何时开分以及高低分的走向还涉及票房和销量等经济利益。早期周杰伦专辑的豆瓣评分大多为8至9分的高分,但近些年的《哎哟,不错哦》《英雄》《等你下课》等作品有所下降,最新单曲《不爱我就拉倒》更是跌到4.5分。

不过,周杰伦专辑的豆瓣低分也并不突然,不少歌迷表示,从十几年前开始听他的歌,如今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尤其是没有方文山的歌词支撑,周杰伦的自作水准实在一言难尽。这次“开分乌龙事件”倒是提醒不少周杰伦的歌迷:专辑正式发售后记得给出中肯的分数,留下乐评。

流媒体时代,乐评还重要吗?

事实上,不只是华语流行乐坛和豆瓣,全世界音乐人、歌迷和媒体,如今也在讨论流行音乐与乐评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和流媒体时代,乐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它们真的能影响一张专辑的销量和口碑,决定一支乐队的生死吗?

据美国资深流行文化杂志《VICE》回顾,早在流行音乐还是以黑胶碟、CD为载体,话语权掌握在传统纸质媒体的时代,乐评和乐评人的确拥有决定乐队“生死”的分量,他们的评论和打分会影响电台的播放率、音像店的进货和摆架,以及听众的购买欲,但也不一定每次都准确把握流行口味的风向。

流行音乐史上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自英国重金属摇滚乐队“黑色安息日”,他们1970年推出首张专辑,却遭到包括《滚石》《乡村之声》等权威音乐杂志毫不留情的批评。然而这张专辑不仅大卖数百万张,还被后世看作重金属摇滚的奠基石,《滚石》后来也不得不将其列入“最伟大的500张音乐专辑”之一。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乐评人和杂志的影响力被削弱,话语权逐渐转移至拥有大量阅读者的音乐博主手中,他们凭借更加灵活、激进的评论方式,迅速从纸媒处分流,在“Pitchfork”和“Buddyhead”等音乐网站和论坛上逐渐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迄今仍然是网络乐评的主要阵地。

而随着当下流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爆发,又有一批“视频”“直播”乐评人成为时代弄潮儿,乐评的门槛也被拉低,一些业余的、擅长哗众取宠的“毒舌”评论随处可见,并借助社交媒体广泛传播,轻松引发热议。

美国“34ST”网站发现,社交媒体的即时互动性让包括老牌音乐网站在内的一些传统媒体在评论和打分时更加谨慎:“Metacritic”网站上的差评越来越少,7287张专辑中只有8张被打红色(低分),斯威夫特等大牌歌手的新专辑总能获得不错评分,“因为那些乐评人也不想因为打低分而被狂热的粉丝网暴”。

在被媒体集团康塔纳什收购后,变得越来越“主流”的“Pitchfork”网站上,曼森和侃爷等人的专辑因为其自身丑闻而被人故意压分……对明星偶像的追捧,对音乐人的“道德审查”,逐渐动摇音乐网站和乐评人的公信力,难怪“34ST”感慨:“如今媒体和音乐网站都不真正关心音乐了,乐评还重要吗?”

环球网


等了6年等到了!周杰伦新歌MV首发 逾2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东方网7月6日消息:时隔6年,周杰伦今天推出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与专辑同名的新歌首发亮相。B站上,新歌《最伟大的作品》MV 目前播放量接近250万,逾2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网友评论:“想象依然无限大,作品依旧周杰伦。”“六年的等待,依然无与伦比。”“他为新专辑取名《最伟大的作品》,原本以为是他狂妄(当然他完全担得起),但看完mv才懂这是他的致敬。”

在《最伟大的作品》MV中,周杰伦一曲钢琴弹奏后化身时空旅人,瞬移到1920年代与艺术家们相遇,曲风融合古典、嘻哈、饶舌与流行,MV则将绘画、文学、音乐、影像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融合。

《最伟大的作品》为周杰伦6年来发布的首张新专辑。日前,B站与杰威尔音乐达成版权合作,双方从音乐版权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合作。用户可通过杰威尔音乐官方账号,观看周杰伦等杰威尔旗下艺人的MV,目前,B站已上线《最伟大的作品》、4K版《稻香》、4K版《给我一首歌的时间》等MV。未来更多新专辑内歌曲MV将于B站发布。

据了解,除首发周杰伦新歌MV,B站还将上线Hi-Res无损音质功能。用户开启该功能后,将能聆听到更清晰的声音细节和更广阔的动态。

 来源:东方网


周杰伦:流量的狂大厂的王 得周杰伦者得天下

7月6日12点,周杰伦的新专辑先行曲MV《最伟大的作品》在歌迷的一片期待声中准时上线。截止到发稿前,这支MV在B站播放量就突破了700万,QQ音乐播放量达到1006万次,#周杰伦先行曲#也登顶微博热搜,同时刷爆了抖音、快手等各大平台……

但这样的高热度,也没人会觉得意外,毕竟“周杰伦”三个字光是放在那,就已经是流量本身。

当看到MV中,那熟悉的魔术、熟悉的钢琴,配上昏黄的画面,以及似曾相识的曲调,谁能不感叹一声:JAY式MV,原汁原味,名不虚传。

尽管这首歌让一些网友怀疑是周杰伦过去20年的歌曲remix,但依然不妨碍大家倾尽所能表达对周杰伦的喜爱,他们纷纷评论道:

“时隔六年那个男人终于回来了!快来继续指挥乐坛的交通!还得是你周杰伦!”

“今天就是华语乐坛复活!让我们一起谢谢周杰伦!”

而与歌迷们一样兴奋的,还有对周杰伦以及其背后巨大流量虎视眈眈、摩拳擦掌的各路大厂。

他们有的手握周杰伦的歌曲、MV版权,尽一切可能靠周杰伦向自家平台引流,哪怕得重新定义“首发”的含义,也要在全网同时上线MV时,在自家的宣传语中打上“首发”二字;那些拿不到歌曲版权的,他们也依然希望通过五花八门的方式,乘上这波流量快车。

不过,这幅“一伦多吃”的情景也并不让人意外,谁让他是周杰伦呢?

手握版权,他们冲锋在前

关于“瓜分周杰伦”的战役,早就于几天前打响。

7月1日,周杰伦成立的音乐厂牌杰威尔音乐就在B站发动态预告:7月6日中午12:00,不见不散。短短12个字,便迅速引来了超过16万B站网友的视频预约,以及几万条评论。

借于此,B站也火速官宣“哔哩哔哩与杰威尔音乐达成版权合作”,并在首页为周杰伦特意打造了一个banner,点进去之后,不仅能看到周杰伦的新歌MV,还能看到B站发起的#周杰伦新歌二创大赛#,截止目前,最热的一条参赛视频已经达到14.6万次播放,其速度之快让很多网友笑称:你是不是听过音源,你和周杰伦什么关系。

令人在意的是,在B站的宣传语中,特意提到的“首播”等关键词,但参与了中午蹲点的都知道,与其说中午12点是某家大厂首发,不如说是“万箭齐发”,而B站想要的,则更像是“周杰伦新歌二创”的首发。

另一边,早早就签下周杰伦的快手,自然也没有放弃这波流量。

对于周杰伦,快手总是有着自己的privilege。

和B站一样,快手同样为周董独家定制了新歌MV的页面,并打出了“独家互动,只在快手”的标语。显然,快手希望再次让外界知道,自己是周杰伦的唯一中文社交媒体账号。

截至目前,这支MV在快手收获了1.25亿播放量和360.4万次点赞。同样在该页面,快手还加入了周杰伦的歌曲MV《烟花易冷》、《晴天》、《范特西》,供歌迷回味经典。

而作为周董的“首个中文社交媒体”,周杰伦的快手账号@周同学 也在7月5日专门发了一张日常照片向歌迷们预告新歌的上线,这条动态也在一天内收获了252.3万次点赞。

独一份的照片,独一份的社交媒体,这一波还真的是“全网唯一,只在快手”。

当然,作为音乐市场上的老玩家,QQ音乐不仅拥有周杰伦新MV和整个专辑的音乐版权,还试图把流量变现这套玩到极致。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超过742万粉丝在QQ音乐上预约了9天后开售的周杰伦新专辑,其先行曲MV已经有1006万次播放量。

音乐专辑之外,QQ音乐还试图在周杰伦新专辑的周边上做文章。QQ音乐显示,周杰伦的新专辑可以与售价139元的“周同学系列手办”、售价79元的“潮流拼接手链”等组合购买,真实最终的价格还要等新专辑正式上线后才能知晓。

但按照QQ音乐一贯对粉丝经济挖掘的本领,这波鹅绝不会亏。

与此同时,在B站收了周杰伦“新歌二创”、快手成了其“唯一社交媒体”、QQ音乐享有其“音乐版权”之外,抖音、咪咕音乐、微博等大厂也纷纷参与了这场“瓜分周杰伦”的竞逐。虽然流量和效果各有千秋,但终归在这场“周杰伦的狂欢”中,没有人甘当配角。

只不过,在这场狂欢中,网易云音乐却像个摆烂的孩子,始终没有参与其中,不知道刚刚增持云音乐5万股的丁磊,这一下午的咖啡,喝着还香吗?

不靠版权,“周杰伦”仍是他们的掌中宝

之所以说周杰伦的一张专辑是整个互联网的盛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哪怕不靠版权,只要你想,依然能靠着“周杰伦”三个字收获流量。

谁都记得,几天前,也就是距离专辑正式上线还有十几天时,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就在豆瓣开了分。

一些“穿越回来”的网友为这张专辑打出了5.8分,甚至还认为“周董江郎才尽”。看到这些恶意差评太多,周杰伦的歌迷也坐不住了,他们开始组团去豆瓣与之对狙。两方的对战直到豆瓣官方站出来称是“后台bug”并道歉,将所有的评分和评论清空才终于收尾。

你看,哪怕是没有版权,豆瓣依然能凭借“豆瓣评分”刷存在感,提醒外界“没人能忽视豆瓣的打分机制”。

同时,在微博上,与周杰伦MV相关的热搜在短短四小时内就超过了十个,其中#周杰伦先行曲#的阅读量更是超过了7.1亿次,占据了热搜榜的首位,其他的还有#Mojito#、#夜的第七章#、#周杰伦 哥#等先后登上了热搜。

尽管同样是MV的播放平台之一,但为微博带来更多流量的则是网友的热议,进而也能产生流量变现,像是点开微博热搜#Mojito#,率先出现的博主不是杰威尔音乐,而是@咪咕音乐。

懂的都懂。

除此之外,百度也为“周杰伦”的搜索页面制作了定制的banner,将周杰伦新专辑上线前后的大事件,包括“新专辑预约人数”、“豆瓣关闭周杰伦新专辑评分”、“刘畊宏为周杰伦新专辑打call,透露可能是新操歌曲”等事件一一列出,显示了其“百科”的地位。

其他的像是APP端开屏、首页的banner栏已经属于基本操作,暂且不提。

当然,大厂对于周杰伦的这场流量追逐,或许并非从这张专辑才开始。

过去几年里,QQ音乐与网易云音乐针对周杰伦的版权之争如火如荼,咪咕音乐也因为有了周杰伦的音乐版权收获了不少歌迷的青睐。而两个月前,QQ音乐在520和521两天直播的两场“周杰伦演唱会重播”,也掀起了大厂们对于演唱会重播的热潮。

可见,在华语乐坛,得周杰伦者得天下。

对于已经六年没有推出过完整专辑的周杰伦,不管是歌迷还是大厂,都急切地期盼着他的回归。无论他所带来的作品是能够让人梦回《青花瓷》和《七里香》,还是像部分网友所调侃了十几年的“江郎才尽”,只要他是周杰伦,人们也始终会对他的歌抱有期待。

恐怕这一点,才是大厂们所深谙,并且为之追逐的。

AI蓝媒汇


周杰伦唯一缺点 含“哥”量过高

图片

知道周杰伦出新歌必火,但确实没料到能如此爆。

7月6日,中午12点周杰伦新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先行曲准时上线,直到下午一点半,这个视频都仍有20万人同时观看。

文娱热搜也毫无意外地被他霸榜前十。

图片

歌迷们含泪欢呼,三年又三年、终于等到了,终于不再需要靠着零星的几首单曲聊以慰藉。

现在就等着7月15号的正式专辑,希望这次别再画饼、别再放鸽。

图片

之前网上有句段子吐槽,说自己本以为给现在的孩子安利周杰伦、孙燕姿,相当于小时候父母给自个推荐那英、费翔。

后来算了算年龄差才发现,可能相当于李谷一、蒋大为。

这么一比喻,听周杰伦时的轻盈氛围,仿佛瞬间变成了听李谷一奶奶唱《难忘今宵》时的慈祥雍容。

图片

不过联系今天的舆论盛况,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句段子并不成立。

周杰伦不是活化石,他依旧在收割05后,只是每代人都在凭各自的心意装扮对他的喜爱罢了。

一代人觉得周杰伦的巅峰是《以父之名》,一代人觉得是《告白气球》。

保不齐10后将来怀念的就是这首《最伟大的作品》。

图片

周杰伦新歌MV我看完的第一感受,其实不是惊喜于里头《不能说的秘密》的彩蛋,比如前奏里的《secret》、中间与郎朗斗琴。

而是滋生出一个很朴素的感受——周老板真的过得好快乐、好舒坦啊。

他毫不掩饰地在MV里加入了自己喜欢的一切元素——哥、魔术与欧式宫廷风,尤其是“哥”。

一段华丽而不失轻巧地钢琴前奏结束后,谁也没想到首句歌词会是:

“哥穿着复古西装,拿着手杖弹着魔法乐章。”

图片

轻轻一个“哥”字,宛如一尊大炮把听众们轰得两眼一黑。

谁来解释解释,周杰伦这几年怎么就爱上了“哥”的称呼。

他发布一些生活动态时自称“哥”、评论区互动时自称“哥”,更是再一次在歌里写进了“哥”。

强烈怀疑这个字,是他自己上手特意改的。

图片

因为作词的黄俊郎都发文表示,让我们先忘掉第一个字。

图片

或许是因为“歌”总是会“鸽”,多说几句“哥”来让大家忘了“歌”。

连拴Q哥都跑到他的歌底下发表感想——“杰伦,真的拴Q。”

图片

但想了想之前的例子,大家又纷纷开始自我安慰。

那什么,“哥穿着复古西装”总比“哥练的胸肌给你靠”要好吧?

图片

不免思考,如今是今天的周杰伦穿越到了二十年前,这些歌的歌词会不会变成这样:

天青色等言语 而哥在等你

雨下整夜 哥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她的睫毛 弯的嘴角 无预警地对哥笑

消失的下雨天 哥好想再淋一遍

刮风这天哥试过握着你手

……

图片

之前周杰伦第一次直播首秀时忙着表演魔术而没唱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遗憾。

但如今在MV里再看到他执着于表演魔术,我只有一句感慨——“杰伦,你真的好爱它”。

新歌MV的剧情脉络,是周杰伦弹着钢琴穿越到过去,遇见那些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大师,这或许也是《最伟大的作品》名字由来。

让人意外但又情理之中的是,他给每一位大师都表演了小魔术。

杯子底下变出球、勺子变弯、树枝开花、茶变咖啡……

这样吧杰伦,要不明年春晚你去表演,我们就不再问刘谦还上不上了。

图片

周杰伦对这首歌当下收获的舆论评价满不满意,我不知道。

但我一定知道的是,郎朗大概率不太满意,因为他出场时弹幕里都在讨论他是不是胖了。

图片

很难不怀疑,这是周董策划的阴谋。

郎朗身上的灰色粗呢西装,显然要比周董自己身上的深蓝色西装显胖一些。

图片

惹得郎朗还出来开玩笑回应,这是婴儿肥。

图片

但一切玩笑都已经无济于事,网友们已经因此为这首新歌起好了别致的小名——

《胖哥俩》

图片

据周杰伦个人账号显示,今天的新歌MV上线3小时后,播放量就已经破亿。

热度足够惊人,网友们高呼让华语乐坛短暂地火了一次、华语歌坛又找回了自己的姓。

图片

除了锣鼓喧天、欢迎周杰伦发新歌之外,今天的舆论场里还有另一项大事。

那就是人们忍不住地依照惯例,再一次讨论起那个话题:

周杰伦江郎才尽了吗?

近几年来,周杰伦每发布一首新歌后,这个话题都会被搬出来讨论一次。

像这次,觉得新歌不错的会称赞曲调结合古典与R&B,歌词每一句都对应着一个故事或一位艺术家,串联起了百年艺术史。

这一题材,与当初的《夜的第七章》属于同类。

图片

MV与旋律里埋下的一些经典作品彩蛋,让人迅速被回忆杀淹没。

图片

觉得新歌没劲的,会认为它的曲风与过往作品有相似之处,没有给人太大惊喜。

图片

与此相印证的一个例子是,身为死忠粉的UP主贾逸可在《最伟大的作品》专辑名透露后,模仿周杰伦的风格创作了一首名为《杰作》的歌曲,调侃自己是在“盲猜周杰伦新歌”。

等到今天新歌正式发布后,大家恍然发现,粉丝的一些脑洞还真的和周杰伦重合了。

粉丝的MV中,用了达利“融化的时钟”的意向;而正式新歌里,达利与时钟都出现了。

图片

正式新歌的歌词里,融入的主要是绘画领域的名作。

而粉丝创作版本,是在歌词里融入音乐领域的名作,方向不同,思路却相同。

既说明这位粉丝真的很厉害,也说明周杰伦此次的发挥,并没有太多地超出粉丝想象。

图片

网友在粉丝自创歌曲下总结的典故

其实“江郎才尽与否”的问题,有一个很简单的、绝对正确的答案。

那就是周杰伦的创作水准已不如《以父之名》《七里香》等巅峰期,存在套路化,但他的水平依旧能立于乐坛前沿。

尽管这么个大结论就摆在这,但我觉得这个问题依旧值得一次次讨论下去。

因为这个话题越到后期,人们争论的内容越不是周杰伦本人如何,而是在映照华语乐坛,以及我们所处的时代本身。

图片

在今天的狂欢里,不同人群吹捧着不同时期的周杰伦。

而不同时期的他,都对应着人们当下的一块心结。

有人追忆的是《范特西》时期的周杰伦,那时他初出茅庐、锋芒毕露。

《双节棍》让乐坛拓宽了对中文嘻哈的想象,《威廉古堡》题材的神秘新颖让人窥见创作者脑中的幻想世界。

徐若瑄作词的《简单爱》写满了少年暗恋时的细节心事,在方文山的坚持下,《上海1943》从原本设定的小情歌方向,转为对抗日年间爱情与亲情的想象。

图片

而《爸我回来了》,讽刺着家庭暴力。

其实我回家就想要阻止一切

让家庭回到过去甜甜温馨的欢乐香味

虽然这是我编造出来的事实

有点讽刺 有点酸性

但它却在这快乐社会发生产生共鸣

产生共鸣来阻止一切暴力

图片

他展现出天才在青涩时期独有的异想天开、特立独行、不循规蹈矩。

正如那句华流宣言,周杰伦在2003年就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象征着华语音乐对世界的一次冲击。

《时代周刊》其实对周杰伦的成名带着些许疑惑,那时世界范围内的潮流是新意与反抗,很多欧美歌手会通过夸张的行为或妆容彰显自我,但周杰伦没有。

于是封面上写下“他不抽烟不喝酒,但他却成了新的亚洲流行之王”。

但其实此时周杰伦的音乐底色就是反抗,他用各种全新的音乐方式,对抗着华语音乐固有规训,包括题材、吐字、风格等等。

图片

而更小年纪的人,怀念的是《魔杰座》前后的周杰伦。

那时他的名声与才气早已不需要谁来评判,如日中山,进入了更稳定的创作阶段。

周杰伦擅长的几种曲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固定与平稳地衍生,比如以古典流行相结合的《夜曲》、中国风的《千里之外》《菊花台》以及周氏情歌系列的《说好的幸福呢》。

07、08年前后的周杰伦已是天王,喜欢他的年轻人不会被认为特立独行、或被家长指责,《菊花台》《青花瓷》直接打通了中老年市场。

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华语乐坛最后的一片辉煌景象。

图片

周杰伦的歌现在依旧在圈粉、吸纳05后乃至更小的粉丝。

只是此时,新粉丝更多是通过《告白气球》《等你下课》这些舒缓情歌喜欢上的他。

于是你会发现,哪怕曾被用作“反饭圈符号”、对抗蔡徐坤粉丝的周杰伦,也有一批年龄偏小的粉丝。

图片

他们会用饭圈话术,像推荐爱豆那般推荐周杰伦——

“周杰伦永远走花路!”“新歌太好听啦!敬请期待15号新专辑。”

图片

周杰伦的老粉丝大约会觉得这挺好笑:“周杰伦哪里还需要粉丝去控评、去宣传专辑。”

但它只是这一代粉圈原住民所习惯的、表达喜欢的方式。

图片

通过进行周杰伦在不同阶段影响力,以及粉丝心目中代表作的前后对比。

我们能很清晰地看到周杰伦以及那一代歌手曾带给华语乐坛的东西:

超凡的、新锐的创造力,与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同时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这些事物都已经失去。

周杰伦创作历程是非常常见的:

在年轻时锋芒毕露,走向成熟;

最后随着步入中年、为人夫为人父,一些棱角逐渐被磨平、一些愤怒再也燃不起;

人们当然因此可以指责他后期的歌不再锋利,指责他没有像李宗盛那样,人至中年后写出一首《山丘》,饱含人生阅历的沧桑领悟。

只是这些完美的期待,相比于源自对周杰伦的不满足,更像是源自华语乐坛的不满意。

图片

当人们在讨论“周杰伦为什么没有再创作出第二首《夜的第八章》”时,一个总是被忽略的背景问题是:

我们为什么要在2022年,还执着于期待周杰伦扛起华语乐坛的招牌呢?

他已经对他的年少时期有了交代,如今逐渐走向功成名就,创作频率降低,太正常不过的人生走向。

人们依旧在期待,除却对周杰伦本身才华的相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在如今贫瘠的华语乐坛,我们确实找不到任何周杰伦的接班人。

谁来写细腻的初恋心事?谁来用歌声提供暗丽的幻想?谁来重现童年的回忆家乡的语调?谁再来写小人物的“一步一步往上爬”?

图片

尽管在深度上不如罗大佑等前辈,把对时代包括政治的思考,用撕裂、批判、忧患、失落这些沉重的词句来表达。

但周杰伦与他常合作的方文山、黄俊郎,胜在了涉及的广度与情绪描摹的画面感上。

在音乐平台的排行榜上,《晴天》常年位于热度前十,2022年的毕业生依旧唱着《晴天》。

谁的青春里没有见过草坪上的一朵小黄花,没有看着暗恋的他或她时,一阵风吹过,心头倏然一空、觉得对方或许不属于自己的敏感思绪。

图片

一些回归农村拍视频的博主,依旧爱用《稻香》作为BGM。

在城市里只能看到楼宇间逼仄天空的人们,总会在一个瞬间,想要等着故乡的萤火虫带着自己逃跑。

图片

有些画面被周杰伦刻进了歌里,有些一代代人反复经历的情绪与瞬间被凝结在了音律中。

没有人接过周杰伦的笔,用不同的、新的方式描摹心绪,于是我们依旧只能依赖于周杰伦。

也因此产生期待——周杰伦继续写吧,继续写这个时代微末却藏在所有人心间的故事。

只是这个期待是否能如愿,还未可知。

在今天铺天盖地夸周杰伦的彩虹屁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他是华语乐坛的交通指挥员。

因为他既像指挥员一样,作品指向过华语乐坛发展的方向;

同时作为指挥员,他如果依旧伫立在原地,也意味着华语乐坛“堵车了”、停滞不前。

今天新歌里的一句歌词,是“这世上的热闹,出自孤单”。

今日的热闹,可不是就出自乐坛荒芜、仅剩怀旧的孤单。

Vista看天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3-29 07:57 , Processed in 0.0232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