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张同学”为什么会火:怀旧、烟火气与乡村振兴

已有 127 次阅读2021-11-29 16:15 |系统分类:时政

“张同学”为什么会火:怀旧、烟火气与乡村振兴

抖音博主“张同学”的短视频火了,一个东北农村小伙,起床、做饭、喂狗、养鸡、嘎肉……

满屏质朴、土味的农村日常;六味地黄丸、破袜子、藏钥匙、洗手只洗三根指头,处处埋着回忆杀和青春梗。

两个多月涨粉破千万,单个视频播放量过亿,网友戏称“全抖音都在刷张同学”,更引来模仿者无数。爆红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则是媒体对“张同学”的集体关注和网友的质疑。

有人说他的背后有强大的专业团队,也有人说他本身是一名导演、制作人,曾长期从事自媒体幕后工作。也有网友指他已准备“变现”,将“流量密码”导向“财富密码”。不过,更多的网友则是关注起“张同学”背后的乡村生活。

12月4日,澎湃新闻探访短视频博主“张同学”的家,揭秘爆款短视频的拍摄幕后。“张同学”介绍,拍摄视频的小屋是爷爷的。视频中经常出现的光碟“都是正能量,不要想歪”,六味地黄丸平时也会吃,不是纯道具。

对于为何要“取材家乡,展现乡土人情”,“张同学”称,自己的初心就是助农,把家乡的风貌和特色展现给网友。“我曾经告诉过别人我的初心,别人觉得我是一个农村人,想法没有这么高大上,很多人也在质疑我。”去年7月,“张同学”回到板长峪村,看到每到夏秋,道路两旁的村民都在卖豆角、土豆、山上的蘑菇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那时候我想,线上流量还可以,我也想干点事。张同学萌生了创作视频涨粉,带动销售家乡农产品的想法。”

“张同学”向澎湃新闻表示,从去年开始,自己涉足自媒体行业,也参与过一些视频账号的幕后制作,“都因为创作理念和别人产生分歧,就各做各的了。我拒绝娱乐化、连麦这些形式,这些不符合我的初心。”

九派新闻12月5日报道介绍,“张同学”原名张凯,36岁,辽宁营口大石桥市(县级市)松树村人。网传他是吉林某电影学院毕业,研究生学历,曾拍摄《你好李焕英》、《小姨多鹤》,而在抖音上的作品也是团队合作而成的。

“这些都是假的,”他告诉九派新闻,生活中,他就是松树村村民,初中肄业,曾在外打工,去年冬天回村开始拍摄短视频,他自己拍摄、剪辑。所谓的“团队”是几位没有视频拍摄基础的同村村民。另外,他结了婚,还有两个小孩。

面对新京报采访时,“张同学”表示:“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拍完这个视频,就是接地气,细节特别多。这个就是我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我身边发生的事情,用视频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我特别喜欢拍摄,我最早的时候是自己背三脚架,上山拍一些花草和山山水水,拍完以后拿镜头向天空一转,拍得树木就是参天大树。像电影电视里的那种感觉,看起来特别特别好。所以从那个时候才一点一点学别人的剪辑拍摄角度。我买的第一部拍摄视频的手机是iphone11,现在也是。要是专业设备的话,可能有很多的一些小镜头拍不出来。”

对于有网友说他拍摄的乡村都是脏乱差,“张同学”解释:“有人说,现在都新农村改造了,你拍的是脏乱差的农村生活,把乡村生活给抹黑了。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只要是通过视频表达的,它都属于叫演绎。我只是把身边所发生和经历过的一些事儿给它拍成这种段子展现给大家,这个不能代表乡村的整体面貌怎么样。”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抛开“专业团队”“单身人设”“表现脏乱差”等质疑,很多舆论从“张同学”的走红看到了越来越多镜头里的真实中国。

例如,11月25日,认证为“人民网网络评论部”的抖音账号“人民网评”曾称,呼吁更多“张同学”的出现,希望他们能用专业的技术,去记录真实的中国,让乡村生活走到观众面前来,吸引更多人去支持乡村振兴,挖掘乡村的魅力。

中国青年报12月3日刊文认为:“如果说李子柒展示的乡村,是人们理想中优美的田园生活,那么‘张同学’和他拍摄的乡村生活,则是更加粗砺、更加原汁原味的。有人认为他拍摄手法很专业,背后可能有团队,但是媒体探访后发现,他的确是独自创作的。乡村生活中真正吸引人的力量,才是让‘张同学’成为网红的关键。”

文章写道:“当大多数人都身处乡村的时候,只能 ‘仰望’、羡慕城市生活,而当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时,便注定会开始以新的视角打量乡村。人们不再把乡村视为落后的象征,而是自己的来处,人们开始怀念它,也开始以更平等的视角进行‘观看’。”

借用“张同学”走红的话题,中国青年报文章还认为:“最近几年,除了更有文化活力的乡村,小县城的魅力也开始展现出来。10年前的网络流行叙事中,小县城的形象并不凸显。但是,五条人等乐队的歌曲,让我们了解到小县城文化的活力。今年网络流行乐中的现象级作品《漠河舞厅》,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偏远的小县城可能具备的深情。”

文章最后写道:“小县城处在乡村和都市的中间,按照传统城市化的演进逻辑,它最终的命运可能是萎缩甚至‘消失’。但是现在我们知道,那里不是‘文化的荒漠’,那里也有青年,有他们生动的生活,有他们的欲望和梦想。”

@虎嗅app 也在分析文章中援引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恢忠的说法认为:国人有怀旧的心理,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快速的变革和发展,很多东西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消化就被新的东西取代了,“怀旧是对过去的总结。”

青年导演野烽也赞同这一观点,他接着陈教授的判断分析,张同学的走红很可能是在情感上击中了两代人(80、90后)的避世憧憬。

12月5日,“央视网评”微信公众号也刊文《大家都在刷“张同学”,到底刷的是什么?》关注了“张同学”走红网络一事。

“央视网评”文章认为:大男孩“张同学”的出圈,不只是简单停留在内容和技术的创新上,他很可能“击中”了几代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人们试图通过在“张同学”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一些丢失的东西,进而表现出对乡村“烟火气”的深切关注。这样的关切,不只是人们厌倦了城市快节奏,想去找找慢生活;更有可能是随着“数字鸿沟”的填平,我们与乡村的空间和情感距离更近了,更加主动关注农村的现状和短板。“张同学”呈现的是旧画面、旧生活,依赖的则是新手段、新技术,让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可能性。

文章提出:当前,一些短视频平台上,更加鼓励乡村题材这个创作方向,更加关注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各方盯住了乡村这个“创作蓝海”和“流量蓝海”。但我们不应以下沉“收割”农村或“小镇青年”为终点,商业变现、赚一把走人。我们更应该以关注农村为起点,通过更多一线普通创作者的视角,记录真实乡村现状,反哺美好乡村未来。

在文末,“央视网评”提出了期待:“张同学”会不会昙花一现?出现一个成功IP,自然会扎堆出现很多同类账号。毕竟流水账式记录,难以长期刺激人们的兴奋点,更难以形成竞争壁垒。此前,土味视频也不少,往往荒诞、魔幻,渐入俗套和审丑。“张同学”自身仍需要保持旺盛的创作力和初心。同时,讲好乡村主题的故事,需要更多的内容、角度和方式,期待再多些“张同学们”来,呈现多元、立体、真实的乡村面貌,也让流量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一大增量。

来源:澎湃新闻


爆红的张同学:拍农村题材视频、两月涨粉千万 单身汉只是人设

微信图片_20211204170548.jpg

李子柒沉寂了,但又一个专注农村生活的博主进入大众视线。

抖音博主“张同学.”在10月4日发布了第一个视频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他已经积累了超过1200万粉丝。这样的速度,被自媒体行业人士评价为“无可复制的奇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爆红的同时,“张同学.”也面对着来自外界的争议。有人说他的背后有强大的专业团队,也有人说他本身是一名导演、制作人,曾长期从事自媒体幕后工作。红星资本局多次拨打“张同学.”的手机和发送短信,但对方始终没有接听和回复。

12月4日,“张同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了外界的种种质疑。对于下一步,他称,“其实做账号想得比较简单,拍一些农村题材,后续卖卖自己家乡的农特产品。”

两个月积累上千万粉丝

拍摄、剪辑花样多,被质疑“有团队”

截至12月4日下午14时,“张同学.”(以下简称为“张同学”)在抖音平台已发布42个视频,拥有1243.5万粉丝。这离他发布的第一个视频才过去约两个月。

这也意味着,在过去62天里,张同学平均每天涨粉约20万,这在自媒体行业几乎是难以想象的速度,甚至有自媒体行业人士评价他是“无可复制的奇迹”。

1638607607(1).jpg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在张同学的视频中,他呈现出一个“农村单身汉”的日常生活场景,从起床到洗漱,再从做饭到赶集……有网友认为,视频真实呈现出了农村的生活细节。

不过,在走红的同时,张同学也面对着诸多来自外界的争议,红星资本局整理网友的观点发现,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上:

1、张同学背后是否有强大的专业团队?

2、张同学疑似是传媒行业资深人士,视频中的“农村单身汉”或许只是一个人设?

有网友对张同学的视频作品《青山高歌》分析称,该视频全长7分50秒,共有190个分镜头。其中,8秒以上的长镜头共4个,约46秒;刨除长镜头,在7分4秒的时间中一共切了186个镜头,平均2.28秒一个。

镜头语言的多样性也成为了外界猜测张同学有团队的重要“证据”之一。不过,11月26日,张同学发布视频《揭秘张同学》,否认有团队对自己进行包装。

一个作品从内容到拍摄、到剪辑、最后到成品,张同学就是一个人完成的。所以每天你们能看到张同学五点发作品、六点发作品,甚至更晚九点发作品。一个人做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张同学说。

96645457d68fb401baed15832bef16c.jpg

在这个视频中,张同学还演示了他是怎么拍摄做一件事情的不同画面的。以穿衣服为例,他先是拿着手机拍了开衣柜的画面,然后把手机固定在衣柜背板上,拍下拿衣服、关衣柜的画面,又拍一个把衣服甩到炕上的画面,再用支架固定手机,拍摄系皮带、手从袖子里伸出来等画面。

长期从事自媒体幕后工作?

回应:曾参与打造过多个自媒体账号

在张同学爆火以后,有网友爆料称,张同学是影视相关专业毕业的,是自媒体账号“八零愣子”的幕后导演。在演员单飞后,他被迫自己出镜,但拍摄、剪辑的手法和风格等是一致的。

红星资本局尝试寻找该信息的源头进行求证,但只在网上找到一些打码截图,并未找到消息的第一发布者。

不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抖音账号“八零愣子”的地址和张同学一样位于营口。3天前,“八零愣子”发视频称,他去年确实和张同学一起拍过视频,但段子是两个人共同想的。

对于单飞一事,“八零愣子”称,是张同学提要分开的。当时,他们有两个账号,快手账号有50万粉丝,这个账号给了自已;抖音账号有100万粉丝,归张同学所有。

1e43d10642e87e24259889619d3a3de.jpg

“关于(张同学的)100万抖音号,他怎么处理我不知道。”“八零愣子”在评论区称。

红星资本局搜索发现,“八零愣子”在快手的账号有107.2万粉丝,最早发布的视频是在2020年10月19日;而“八零愣子”在抖音的账号有47.4万粉丝,最早发布的视频是在今年2月5日,疑似是两人分开后重新注册。

12月4日,红星资本局拨打张同学的手机号码,但无人接听;同时,红星资本局向“八零愣子”发送私信提出采访请求,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据新京报报道,张同学从去年开始涉足自媒体行业,但大多数时候把自己藏在幕后,拍摄、剪辑、想段子,参与了许多自媒体账号创作,“八零愣子”是其中之一。

上述报道称,张同学前后参与的自媒体账号,都没能一起走到变现,“做着、做着人都走散了,快到变现的时候就分开了。”

对于外界传言的导演、制作人等身份,张同学称,“没有这么高大上,我就是想段子,完成拍摄和剪辑,现在做自己的账号。”

将继续拍摄农村题材视频

人民网评:呼吁更多“张同学”记录真实中国

11月25日,认证为“人民网网络评论部”的抖音账号“人民网评”曾称,张同学视频的镜头衔接非常专业,节奏紧凑、毫不拖沓,同时还有大量的分镜,可见不论是脚本还是拍摄,都是花了心思的。

人民网评称,呼吁更多“张同学”的出现,希望他们能用专业的技术,去记录真实的中国,让乡村生活走到观众面前来,吸引更多人去支持乡村振兴,挖掘乡村的魅力。

据新京报报道,张同学今年36岁,已有家室,在身边的单身青年群体找到灵感,于是有了“张同学”这个讲述农村单身青年故事的账号。

“用段子表达内心想法,视频里是乡村单身青年真实生活,没有故意刻画人物,展现的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张同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目前张同学在抖音的认证为“剧情短视频创作者”。

对于下一步,张同学称,“其实做账号想得比较简单,拍一些农村题材,后续卖卖自己家乡的农特产品。”

来源:红星新闻


“张同学”出圈背后 被土味误读的田园浪漫

「观看农村的同时,有人看见迷茫,有人看见热爱,然而共同观看的,实则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可以被时代坦然承认的,隐隐约约却带着忧愁的幸福。 」

>>>

“一天不看,浑身难受。”

最近打开抖音,就能看到霸榜刷屏的“张同学”。

他是一个来自辽宁营口普通的农村青年,每天用视频记录着自己简单的乡村生活。

早晨睡醒了,收拾一下床铺,加工昨晚的剩饭,日常来点六味地黄丸,有时和亲朋好友在家里聊聊天。就是这么朴素的“流水账”式记录,仅仅两个月,39条视频,张同学涨粉便已超过700万。

(“张同学”抖音账号)

而这并不是农村景观的第一次出圈。无论是李子柒视频的爆红,还是“清水河”家门口打鞭,扎根于农村生活的景观文化借助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建构了属于它自己的意义存在。

自然,农村景观也面临着“土味”“奇观”等对农村审美的赛博争议。喜爱者称其为城市生活的解压文艺,质疑者厌弃其是现代审美的后退,好奇者通过视频细节剖析其背后的制作与运营。然而在审判与非议中,无数人不自觉被“不知道在看什么,但是一天不看全身难受”的魅力所吸引,也让我们看到了对乡村生活认知的另一重可能。

从李子柒到张同学,影像中的田园浪漫究竟有着多少解读?

01

怀旧的真实:

有质感的乡村书写

与其他乡村视频不同,张同学的视频中并未有着“家庭琐事”、“美食制作”等明确的主题,而是在日常平凡琐事中用真实的时代符号,勾起人们共同的回忆,建立情感连接。

在“在来噢”视频中,随处可见的是床上的碎花被,桌上的闹钟、珐琅杯,墙上的老海报,甚至于喝的饮料都是爽歪歪、AD钙奶,这些老物件细节最大程度地还原那个年代人们的记忆与乡村生活最真实的样貌。

(张同学视频中的老物件)

在主题音乐上,张同学也选取与港剧音乐节奏、旋律十分相似的bgm,以此唤醒曾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们的情感记忆与追思,每个人都或许能在视频中找到掺杂着自身经历的影像碎片。

除了代入感极强的细节,张同学视频的怀旧质感还来自于其第一视角的影像叙事与衔接紧密的叙事手法。视频开头的第一个镜头往往就是张同学自己。没有额外的解说词,人们通过张同学起床后的一系列活动,在张同学“我”的视角中,看到最普通的东北农村青年一天的经历。

不仅如此,张同学还善于利用仪式化的事件打造时间基调与生活场景。两周一次的赶集,亲朋好友的庆生,初雪到来时清扫门口积雪,与老板娘讨价还价的交谈,在生活化的纪实影像里,人们看到了回不去的曾经。

代入感极强的叙事方式,营造出张同学视频里温暖的怀旧真实,而在质感丰富的乡村生活中,网友们也借助怀旧逃离现实的重负。

“无房贷,无车贷,张同学的生活可真舒服啊。”这是对张同学视频分析的解说下,频繁出现的关键词。事实上,张同学作为一名农村青年,同样面临着求职、生存的困境。“求职面试”一期视频中,张同学虽未展现求职的全过程,但通过擦皮鞋、整理头发、讨论年薪的细节拍摄,部分还原了当下求职的艰难。

(张同学视频解说)

在艰难的现实困境的与简单的乡村生活冲突之下,张同学的视频呈现出了一种奇妙的和谐,这种和谐或许来自于他不过度渲染的细节拍摄,又或许来自冲突中的真实质感,既有生活的无奈,又饱含着纯粹的热爱。

随着张同学视频爆火后,对张同学视频的模仿拍摄也层出不穷。无论是高楼大厦的原住民,或者是从偏远的乡村中走进大城市的“打工人”,他们在都市视角的观看中,对农村景象进行再想象、再生产,从而建构出“怀旧的想象共同体” 。

(模仿张同学拍摄视频)

仪式化的模仿,给人们提供了制造、保持、修补与转换怀念的影像场域,展现乡村景观的独特审美,重塑了乡村在都市人心中的现实景观。城市居民从第三视角进入乡村,在乡村影像中完成他者对农村的想象,深化人们的怀旧情结的同时,也展现了都市人在重压现实下的疲惫不堪。

02

“土味”的高级:

被误读的田园浪漫

农村景观的影像记录,最初起源于快手。竹鼠又中暑了,赶海又抓住了几只大蛏王,从观察到参与,从“看见每一种生活”,到“拥抱每一种生活”,记录者们不再是生活的旁观者,他们被鼓励用最简单的方式描绘最真实的内容生态,拥抱生活本身。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视频制作不再只是少数人的专长,分镜、景别、帧率等专业概念也逐渐被更多人熟知。同时,精致审美文化的冲击使得只会简单制作视频的农村用户们面临着无人关注的困境,于是,最初的“记录生活”变成了猎奇的土味视频制作。至此,土味不再是扎根乡村的原味景观,而是转向城市与乡村的直接对话中猎奇的审美下沉。而李子柒的出圈,打破了土味的风味转向。

优美的风光,美食的制作,古色古韵的中国女孩用慢镜头的讲述使人们看到不同于土味的精致田园景观。当精致与土味被搁置在共生语境之中,闳宇崇楼中的俯视与批判同原味却仍然朦胧的乡村形成了潜意识的窥探。

(李子柒视频截图)

城市居民们沉醉却又迷失在钢筋水泥的生活中,一边忘却了现实的重压,一边难以抛弃“俯视、施舍”的心态。看着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屏幕不再是观看的屏障,更成为了城市人们隐匿的、不愿明说的优越。

“原来还有人在这么生活。”

张同学的爆火,打破了人们对“土味”的镜像审视。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涉及了314个镜头切换,丝毫不逊色于专业视频制作人的视频剪辑,张同学用高端的拍摄手法,记录着虽不精致却最接地气的乡村生活。

在张同学最新一条视频中,他主动揭秘了“张同学”账号后的剪辑与运营。可以看到,他仅用几部手机,简单的手机支架,朴素的田园生活就这样呈现在人们面前。

早晨起床,为了迎接第一缕阳光,他掀开碎花窗帘,将简陋的床铺收拾的干干净净。一顿简单的早餐里,要有牛奶,有米饭。给亲朋好友庆祝生日,要准备蛋糕、啤酒、水果、花生米,要高歌一曲。张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无声却有力地对抗人们对乡村的土味误读,还原最真实的田园浪漫。

(张同学最新视频“揭秘张同学”截图)

自然,土味的误读并不完全来自城市审美的先入为主。为了迎合精致的资本审美,许多乡村视频制作者们甘愿自我矮化,放弃描绘田园生活中诗意、美好的部分,追寻偏执的土味期待,创作出太多诡异的土味视频。在快手、抖音平台中,许多农村用户为了还原农村妇女吵架,配上十分诡异的bgm,指着鼻子对着对方骂人,夸张地拍手、跺脚,观感十分令人不适,从而换回追求猎奇的年轻人们的关注。

然而,正是出轨于消费社会中的土味与精致,混沌与有序,使得人们丢失了对本土浪漫的追求。

诗意的吟唱是浪漫,真实的怀旧又何尝不是浪漫?浪漫并不是城市审美的舶来品,而是“烂漫海棠花,多谢东君留得”的朴素情怀。

“高端的生活,往往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

张同学的视频里,拍出的不仅是朴素的田园浪漫,更是人们迷失在土味与精致争夺下的躁动与想象。

03

出圈背后:

乡村青年自我呈现与意义建构

事实上,乡村青年的短视频出圈已不止一次。从快手的“潇洒哥”,到爆火的李子柒,再到如今的张同学,互联网技术赋权使得乡村青年的自我呈现与意义建构在影像中展现出多重的可能性,他们有的在家做着家乡美食,有的在外打工,有的走出小镇,通过教育改变人生,活得滚烫而璀璨。

与此同时,短视频的快速发展给乡村青年们打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影像空间,他们在影像表达中试图消解着身处在城市与乡村夹缝之中的摇摆与不安。

不难发现,如张同学般乡村青年的短视频中,透露着对淳朴乡村文化浓浓的热爱,同时也在影像中展现着对都市生活的向往。而当他们尝试融入都市生活却发现无法获得群体认同时,孤独感油然而生,从而陷入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怀疑。于是,乡村成为这些边缘青年个体叙事的情感来源,而在乡村叙事中,也呈现出土味与积极正面形象共存的媒介景观。

(乡村青年抖音视频截图)

如今,在对土味的批判与解构中,乡村题材的短视频频繁出圈,满足人们窥探欲靠的不再是新奇的造型与夸张的对话,而是现代社会凝视下逐渐消失的田园景观。人们在乡村视频中观看的,是青年群体积极努力的生活状态与复杂情感,感受到的是对生活本质的追求与纯粹热爱,而这正好是都市生活所缺乏、所丢失的。

我们需要这么活着。

张同学的出圈,不是乡村题材的第一次出圈,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这不仅是一个故事讲述的年代,也是讲述故事的年代。在逆托邦的当下,正是因为厌弃了商业文本的刻意追逐,不愿再陷入精致身份招安的人们因此才明白,世间并非是消费文化描绘的那般非黑即白。回归到在乡村视频里,或许可以找寻到一个粗糙却更悦己的“舒适圈”。

观看农村的同时,有人看见迷茫,有人看见热爱,然而共同观看的,实则是另一种可能性,一种可以被时代坦然承认的,隐隐约约却带着忧愁的幸福。

来源:知著网


张同学何以“击穿”抖音?

作者|黄青春

张同学像一颗子弹,悄无声息击穿了抖音的生态壁垒。

在抖音平台,该账号(张同学)从10月4号发布第一个作品至今只发布了42条视频动态,却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吸粉超千万,单个视频点击量动辄过亿,被网友戏称“全抖音都在刷张同学”。

甚至,连人民网都在11月25日发表评论呼吁更多“张同学”的出现,“希望你们能用专业的技术,去记录真实的中国,让乡村生活走到观众面前来。”

“在很多个群看到过同一个问题:‘谁做的张同学’?按理有几个群成员都是各大MCN合伙人和千万抖音账号老板,但他们都觉得这个号红的 ‘很蹊跷’。”一位抖音网红孵化基地负责人对虎嗅表示。

张同学凭啥一夜爆红?

人红是非多,张同学尤甚。

目前,关于张同学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其作品剪辑节奏明快、衔接流畅显得非常专业,且剧情处处透漏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有很强的导演思维,完全不像一个农村青年“随手一拍”的作品。

比如剪辑,有网友扒出7分50秒的《青山高歌》竟有190个分镜头,其中8秒以上长镜头共4个约46秒,除此之外,剩余7分04秒视频中张同学共分切了186个镜头,且无论是剧情处理,还是剪辑衔接都“功力不俗”。

再比如拍摄方式,张同学的作品机位多元、景别丰富,既有手持第一视角强化代入,也有固定视角交代全景,通过繁切的主/客观镜头切换使人物立体丰满,可以说在内容风格上走出了与“李子柒”完全相反的道路。

鉴于以上种种,不少网友认为张同学背后“一定有专业团队”、“又在炒人设”。

一位短视频创作者在看过张同学作品之后就笃定的认为,这绝非一个“小白”能驾驭完成。“40多个视频越往后手法越专业,乡土生活记录视频太多了,但绝大多数只能称之为素材,而张同学的情景冲突、镜头语言、导演思维显然经过了精心构思。”

不光是从业者,连科班出身的青年导演野烽(化名)也这样认为。

“乍一看所有视频都围绕着起床、喂狗、喂鸡、嘎肉、喝酒、做饭这些日常‘流水账’,但从创作角度认真研究,其主/客观镜头交错使用,紧凑、连贯,每一帧都有精巧的设计,内容张力和人物弧度相得益彰。”

他还进一步补充道,“他(张同学)善长用极致的细节表现粗糙,比如破烂铝盆、黄叶卷边的白菜、搅鸡食的铁钩子、纹理发黑的葫芦水瓢、锈迹斑斑的插销、挂在钉子上的窗帘,这些平凡而琐碎的意象在镜头之下镀上了一层饱满滤镜,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而且,随着剧情的推动,每种情绪又能踩中身处闹市观众的情绪共鸣,成为很多人精神小憩的自留地。”

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张同学通过细节还原出一幕幕生动的农村青年生活场景,简单琐碎又立体真切。

所以,粉丝才会纷纷在视频下留言:“我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却不知不觉刷完了所有视频。”

对此,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恢忠认为,国人有怀旧的心理,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快速的变革和发展,很多东西还没有被人们完全消化就被新的东西取代了,“怀旧是对过去的总结”。

野烽也赞同这一观点,他接着陈教授的判断分析,张同学的走红很可能是在情感上击中了两代人(80、90后)的避世憧憬。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年轻人喜欢通过憧憬短暂逃离,他的生活状态无疑契合了这种情感诉求。而且,这种白描农村青年物质、精神形态的创作更容易产生亲和力。”

至于网友的质疑,11月26日,张同学专门更新了一期视频作为回应。

该视频中,他不仅亲自还原了拍摄过程、展示了如何用长短不一的手机支架拍摄不同镜头,还在拍摄完毕后用手机剪辑了起来,最后在视频的结尾向观众展示了剪辑完成的作品。

坦白说,从这一期解析视频中确实能看出张同学在情景设计、镜头语言方面颇有天赋,但纵观张同学发布的42个视频,期间经历了不止一次的细微调整和优化,且作品中大量的主客观镜头切换、眼花缭乱的剪辑,确实很难让人信服“能一个人完成”。

旋即,网上便爆出张同学是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导演系的研究生,是《你好李焕英》编剧、《扫黑风暴》导演的同学,其本人以前还曾参与过《小姨多鹤》《黄大年》等主旋律电视剧拍摄。

至此,开始有舆论认为,如此精准的运营、推广,背后到底是真的“乡土味”,还是被营销摸透了大众审美?

这种质疑不无道理,多重社会情绪的叠加推动了张同学的出圈,因为大家在这种接近白描的乡村生活状态中找到了情感共鸣。

不过,在“炫技”的镜头之下,原本真实且让人向往的乡村生活场景却不再纯粹,反而让人觉得“痕迹感很重”。

抖音“暗度陈仓”

罗振宇曾在跨年演讲中提到:人类的“感觉世界”和“真实世界”常常存在着一条鸿沟,而认知和现实的落差往往容易形成偏见。

与很多人一样,野烽觉得张同学走红是满足了城市年轻人的情感共振才得以出圈,而事实上那些动辄百万点赞、千万播放的数据绝大多数贡献者是下沉市场人群。

这恰恰符合哲学家柏拉图曾提出的“洞穴理论”——柏拉图认为,每个人出生时便呆在自己挖的洞穴里,本以为我们所看到的即是真实世界,殊不知,可能只不过是被阳光抛到洞穴墙壁上的影像而已。

易观数据显示,过去两年,短视频类应用用户使用时长占比从27.39%提升至33.73%,长视频类应用则从34.21%下降到30.45%;另据极光数据显示,2020年,短视频的使用时长占比达到27.3%,正在进一步与即时通讯拉大差距,远超即时通讯和在线视频分别21%和8%的占比。

这些数据说明,抖音、快手、B站正在悄无声息蚕食长视频及其他应用的用户时长。甚至,短视频平台之间正通过各个垂类的渗透相互掠夺竞争对手的优势垂类时长来扩大优势。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整个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在去年达到9.1亿后,便开始进入波动阶段,同比增长率不断下滑至10%以下,说明增长正趋于见顶,那抖音和快手之间的互卷在未来自然要通过各种垂类的相互倾轧来实现。

在此之前,大众认知中,抖音、快手、B站有着不同的调性与垂类优势。比如,一位MCN机构负责人对虎嗅表示,如果想打造人设建议去快手,如果擅长创意则更适合抖音。

“抖音内容要穷尽心思揣摩平台的算法,迎合算法,持续产出符合机器判定标准的‘好内容’才能稳住流量,比如剧情号、颜值、唱跳都催生了头部网红;

快手生态则属于自然生长,搞笑、记录日常、生活技巧分享更容易爆,达人特点鲜明就能放大成某种人设,一个爆款就能吃很久红利,流量积累的慢但容易沉淀铁杆粉丝。

所以,抖音侧重策划,快手侧重记录。

该负责人还表示,两个平台上内容生命力完全不同。“抖音上再小的号也有窜红的几率,一夜成名不在少数,但问题是即便几千万粉丝的达人生命周期也很短,过期了数据会非常惨淡;快手上小号想红起来,前期要投入大量资源,可以连麦打榜、可以去给大主播刷礼物,反正起来要一个过程,但只要立住了人设,铁粉会天天等你,不像抖音说过气就过气。”

也就是说,跟算法博弈是每个抖音创作者攫取流量的生存技能,抖音对头部主播迭代有绝对控制权,官方内容形态稍微一变化,就会起一波人,掉一拨人;但是快手并非如此,快手主播家族长盛不衰只有一个原因,他们不靠内容创作,其本身是通过直播、段子在平台塑造了一个IP。

顺着这个逻辑来看,张同学账号内容的人物形象似乎更符合快手的“气质”。毕竟,农村景观的影像记录最初起源于快手,快手鼓励用最简单的方式描绘最真实的内容生态,而老铁基本盘加上市井气的土壤似乎容易长出“张同学”。

然而,当张同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抖音,不仅让品牌和商家们注意到了抖音的烟火气,还使得抖音平台的生活纪录垂类软着陆。

“张同学的出圈可能代表着,抖音与快手对于农村题材垂类视频的争夺已经剑拔弩张,抖音摊牌了,准备抢这一赛道的流量。”一位短视频观察者认为,抖音正通过培养更多“张同学”来拥抱小镇青年及下沉市场人群。

而且,面对张同学居高不下的热度,短视频编导闯闯(化名)觉得以前拍短视频存在感低现在反而成了平台抢夺的资源是因为,“有热度、有钱赚,所以研究的人多了。”

确实,当收益与点击率、播放量直接挂钩时,这无疑是一门好生意——据网友爆料,抖音张同学的星图广告报价已经跳涨至50万。

潮水的方向

在此之前,农村题材一直是各平台短视频领域经久不衰的“流量密码”。只不过,低俗、魔幻、荒诞曾一度成为贴在农村题材短视频身上的标签。

彼时,快手跳出一二线城市的红海厮杀,深入四五线下沉市场搭建深入底层毛细血管网络的服务,一定程度上把底层民众物质、精神的社会形态白描了出来。

早期快手上视频截图

问题在于,快手上呈现的多是社会肌理真实的一面,是一种混杂粗糙的价值观——“生吃死猪肉,鞭炮炸裤裆”一度让快手饱受诟病。

后来,快手持续加大对低俗内容的整治力度,喊麦、精神小伙为代表的各种土味内容权重开始减少,但依旧和一二线用户的审美存在壁垒。

直到“李子柒”、“华农兄弟”相继出圈,这种描摹乡村生活的叙事才渐渐打破了大众对“土味”的镜像审视。

李子柒视频截图

如今,张同学提供给网友的依旧是一个窥探农村生活样本的入口,只不过张同学通过专业的拍摄手法、巧妙的构思剪辑让作品有了更强的穿透力和生命力,也使的它们能以一种田野观察、保护性景观的形式存在。

一家MCN运营负责人就对虎嗅坦言,张同学在抖音而非快手走红并不意外:

“爆发的底层逻辑在于抖音受众明显更庞大和泛化,毕竟抖音现在是渗透率最高的视频平台,抖音做搜索也是为了让大家更依赖这里。”

当下,张同学热度已连续数周居高不下。甚至,当张同学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抖音热榜、微博热搜时,单纯研究账号找不到答案,大家已将目光聚焦到了抖音平台——“会不会是抖音调整内部生态的信号”、“生活垂类接下来会重点运营”等论调在张同学逆袭后甚嚣尘上。

对此,短视频运营专家罗胥向虎嗅分析称,“这个量级的数据基本等同于流量,流量差不多等于平台货币,这背后如果没有官方意志扶持,纯靠算法滚雪球不可能有这么久的热度,这可能是接下来平台‘潮水的方向’。”

在他看来,张同学走红或许是搭上了抖音内容下沉,内部生态调整的红利。而且,不少短视频创作者也持同样的观点,甚至把张同学比作当下抖音视频出圈的新套路、新方向。

对此,一位抖音账号运营者则对虎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市场上出现一个成功IP就会扎堆出类似账号,这是垂类粗放增长必然经历的阶段,但数据始终会向着好作品聚拢,比构思、比创作才能成为头部。”

代古拉K视频截图

不过,在一位抖音头部网红运营负责人看来,即便是张同学也无法逃脱“昙花一现”的宿命。

“抖音生态有自己的丛林法则,极致ROI、追爆款、DOU+投放工业化是这个机体运转的规则,这个生态里许多现象级头部,温婉、代古拉K、波多野红梅、毛毛姐、邱勇即便曾百万点赞、千万粉丝,如今也已被算法遗忘。”

来源:虎嗅网


“张同学”走红以后

12月4日,“张同学”家门口不断有前来打卡合照的粉丝。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文丨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朱清华

来访的粉丝,向路上遇到的随便一个村民打听,就能问到张同学家的准确位置。有两位来自营口的粉丝,特意开了两个小时的车,给张同学带来了一份“爱心”早餐:一份酸辣粉,一份当地好吃的烤饼加鸡蛋。

“张同学”在短视频平台火了之后,视频中他的家也成了景点。12月4日一早,张同学家门口停了多辆汽车,来院里打卡的粉丝络绎不绝,张同学忙着和粉丝合影,发愁没时间拍段子。

来访的粉丝,向路上遇到的随便一个村民打听,就能问到张同学家的准确位置。有两位来自营口的粉丝,特意开了两个小时的车,给张同学带来了一份“爱心”早餐:一份酸辣粉,一份当地好吃的烤饼加鸡蛋。送爱心早餐、参观房间、拍照留念,粉丝满载而归,送走一拨粉丝,张同学又迎来一家媒体采访。

一上午,小院里几乎没闲下来。下午将近两点,张同学刚送走一拨客人,饭还没来及吃,只能在院里吃泡面解决午饭了。

张同学所在的辽宁营口市大石桥市建一镇松树村,紧邻岫水线,道路两侧延伸远处是低矮的山丘,近处的树木和远处的柴火垛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远处的山坡上也是黄白相间的颜色,“美”是人们走进这个东北乡村的第一印象。像大多数农村一样,松树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而这样一个小山村,随着张同学的走红,迎来了越来越多陌生的年轻面孔。

尖顶砖瓦房,阳坡上是红色的瓦片,阴坡上是未化的积雪。张同学家的院子里,同样覆盖着一层白雪,雪地里留着一道上厕所踩出来的小路。好奇的粉丝还会踩在雪地上拍照留念,甚至还会体验一把农村旱厕。

面对热情的粉丝,张同学说自己不能不见,“你火了粉丝来看你,不见的话,别人会觉得你飘了。”但面对每天来访的粉丝、媒体和合作者,张同学也在寻找一种平衡多方的最佳方式。

“张同学”的由来

12月4日,辽宁营口,“张同学”张凯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新京报:为什么叫“张同学”?

张同学:我这个人比较怀旧,想着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无忧无虑,也应该是最快乐的时候,就起了“张同学”,没有其他的一些含义。我的真名叫张凯,1986年出生,属虎。

新京报:大家都说张同学是一个单身大龄青年,是真的吗?

张同学:这个不是,以前直播的时候我说过,我已经结婚了,结婚也比较早,2008年结婚,那年我23岁,现在都有两个孩子了。

新京报:为什么决定把真实的自己告诉大家?

张同学:我感觉不要把自己装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当中是啥样就是啥样,包括以后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也会表达出来。第一不做作,第二不用去装,有人说“以前你不说自己单身”,或者这个房子是怎么回事,其实我之前在直播的时候都讲过,我相信以前的一些粉丝也知道,我不是刻意去隐瞒,真的是有啥说啥。

新京报:网友比较好奇你的经历,有做过导演或者制片人吗?

张同学:其实没有传得这么神,我念书时,九年义务教育都还差一年没念完。对我质疑最大的,就是剪辑得行云流水,拍摄的角度选得专业。上次视频中我也解释了,拍摄和剪辑是我一个人弄的,这是真实的。之前我也给别人拍过一些账号,去年最累的时候,一个人拍六个人的账号。那时候我一天拍两个纪录生活的视频,一个搞笑短剧,天天想,天天拍。从去年九月份到现在,每天都在不停地想内容,不停地拍,不停地剪。

新京报:这么说,你是在拍摄过程中自学的?

张同学:没人教过我。我晚上基本上是9点多能到家,然后哥几个坐着聊会天,再躺炕上想明天拍摄的内容,包括题材、情节等。每天晚上12点到凌晨一点左右才能睡觉。当天拍的段子,我会反反复复地看,如果哪一个镜头拍得没有那么好,明天我会把这个镜头再重新补一下。

新京报:每天的拍摄有没有事先的脚本?

张同学:很多内容题材和细节,是每天在拍摄中才总结出来的,并没有一个完美的脚本。对我来讲,今天干啥活,吃啥饭,做啥菜就是脚本。农村跟城里不一样,农活一年四季都有,春天收拾地播种,夏天施肥打草,秋天收玉米,冬天上山砍柴,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农活,这些都是拍不完的题材。还有很多人说,张同学的视频可能拍到后期会出现内容枯竭。这些东西我也担心,但是后期针对内容创作,我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的。

新京报:有网友说你的背景音乐是魔性的bgm,你是如何选择的?

张同学:我最早用的音乐是林子祥的《敢爱敢做》,动感特别好。但是用了有三五个作品后,有评论说张同学你在模仿别人的音乐。我就想算了,那我就换一个呗。后来我刷到了一首歌,中文名叫《加油加油》,也特别符合我那段时间的心情,外语名是Aloha Heja He。那个晚上我回去剪辑,用完这个音乐,我感觉特别适合我,所以我一直也没换。后期也会换一些音乐,最起码你还得给人一些新鲜感,包括拍摄的一些内容,后期都得会有一些改变,因为不能千篇一律。

“走红不像很多人想得那样激动”

“张同学”短视频中经常出现的“道具猫”。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新京报:二涛、青云大叔,是你团队的成员吗?

张同学:这应该就是我的团队了,二涛是最早加入,跟我一起拍视频的。那个时候虽然我给很多人拍段子,中期长时间做这个东西,其实手里也没有什么钱。以前我本身是上班的,虽然攒点积蓄,但是做视频确实也需要一些投入,所以中期我也给别人拍一些段子,收点费用,赚点零花钱,要不真的活不下去了。

青云大叔此前也没有特别好的工作,后期过来就是爱玩。青云大叔有一个账号,因为我拍得比较好,所以大叔说过来想自己做个账号,偶尔让我给指点指点,就这样,一点点就融入到一起拍摄,有时拍大叔,有时拍我的账号,我们就互相拍。

新京报:你之前是否也有过自己的账号?

张同学:最早的时候,我没有账号,都是给别人做账号,那个时候想安安稳稳做一个幕后,我给他们想一些题材,然后帮着拍摄和剪辑。所以之前我自己真没有账号,后期是真的被逼无奈了,没人拍了,我只能就拍自己了。前期拍自己的时候,内容也是磨合出来的,改了4-5个题材。我以前也唱过歌,也弄过搞笑的短剧,中期也拍一些生活纪录,内容是一点一点磨合出来的。

新京报:之前做账号,有没有也经历了一些波折?

张同学:那个时候很多人跟我玩,但是到后期的时候,他们也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有的可能是想自己弄了,有的想自己带货了,有的想自己娱乐了。其中一个账号最让我伤心,花了一个半月做到55万粉丝。中间没有发生分歧,突然间就给我发信息,说账号属于他自己的了,跟我没关系了。因为我之前做的所有账号都不是我自己的实名,所以那个号就被强行要走了。

新京报:有人猜测你是有公司、有包装的?

张同学:这个不存在。上次我说作品从内容到拍摄和剪辑,是我一个人弄的,网友还是有很多质疑。如果我要是真正有一个团队的话,那我就说有一个团队也不丢人。一个团队如果能把一个作品拍的让大家都喜欢,这也是一个光荣的事,也没有必要去反驳这个东西。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有啥就说啥。

新京报:你的走红似乎是突然之间的,全网有近1300万粉丝,这给你带来了哪些变化?

张同学:其实第一次上热搜的时候,粉丝一晚上就涨了六十几万。当时就有很多朋友,包括一些哥们儿,给我打电话或者发信息说“你赶紧直播,趁这个热度赶紧直播,可能直播间人气会旺,这样一晚就赚多少钱。”涨完粉以后,我个人来讲,还真没有说像很多人想得那样激动高兴。

凡事都是双面的,随之而来的,每天有很多粉丝来打卡探班,因为都是喜欢张同学来的,得接待一下。但是要是天天来的人比较多,包括商家也有很多,后期创作受到影响。现在我还是首先把这个段子做得更加精彩一些,在拍摄过程中我真的需要静,有时候你在拿手机拍摄的时候,旁边有人一说话,就得重来。有些人来来回回走也会影响到拍摄,这是最大的苦恼。以前我是一天一个段子,现在我是两天才能拍出来一个。

新京报:有没有想过,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张同学:这两天我也想了,特别是针对粉丝,不能强硬地回绝,但也不能全都按照粉丝的意愿和要求做,否则真的没办法拍摄了。

这两天我们也做出一些处理,让我弟弟在二涛家门口,那块停车位比较多,如果有来找张同学的,让他们先在那边等我。我拍一半,再过去跟大家说话、合影,这样我还有点时间去拍摄。

新京报: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模仿你拍视频,你怎么看?

张同学:以后我也会通过直播的方式,把我的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包括剪辑的一些细节,内容的创作,我会定期直播分享给粉丝们。我拍的这个只能叫张同学的日常生活,或者是张同学的农村生活。很多人,包括城里也是一样,也有每天的生活,只是说没有发现和挖掘而已,其实生活当中就是每天的喜怒哀乐,包括吃喝拉撒睡,就这些事嘛。但是你模仿的话,永远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新京报:原计划12月3日的直播,什么原因没有开始?

张同学:我感觉还是没准备好,因为我还是先以创作为主,现在的情况已经影响到创作了,原来我跟二涛两个人拍段子,每天可以拍出来一个,但现在每天来的人络绎不绝,粉丝来都是冲张同学来的,就得有个接待。

“考虑帮村民卖家乡特产”

12月4日,“张同学”张凯的母亲接受记者采访。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新京报:刚开始在村里拍视频的时候,村民们怎么看?

张同学:左邻右舍包括一些亲戚朋友,也会有质疑,一个农民天天背个三脚架拍这拍那的,在他们眼里就是不务正业。农村这边有时候思想也是比较保守一些,不像城里。

新京报:你是怎么构思和拍摄乡村生活的?

张同学:艺术真的来源于生活,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拍完这个视频,就是接地气,细节特别多。这个就是我生活当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我身边发生的事情,用视频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我特别喜欢拍摄,我最早的时候是自己背三脚架,上山拍一些花草和山山水水,拍完以后拿镜头向天空一转,拍得树木就是参天大树。像电影电视里的那种感觉,看起来特别特别好。所以从那个时候才一点一点学别人的剪辑拍摄角度。我买的第一部拍摄视频的手机是iphone11,现在也是。要是专业设备的话,可能有很多的一些小镜头拍不出来。

新京报:有网友说你拍摄的乡村都是脏乱差的,你怎么看?

张同学:我平时看私信比较多。有人说,现在都新农村改造了,你拍的是脏乱差的农村生活,把乡村生活给抹黑了。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只要是通过视频表达的,它都属于叫演绎。我只是把身边所发生和经历过的一些事儿给它拍成这种段子展现给大家,这个不能代表乡村的整体面貌怎么样。

新京报:你的视频为什么经常聚焦农村单身生活?

张同学:我身边的这几个朋友,青云大叔是离婚的,然后七爷也是离过婚的,二涛没结过婚。我想通过段子,表达的意思就是农村结婚确实挺不容易的,原因就是现在彩礼比较贵。这边原来是三金,现在是五金,加上首付和彩礼,再加上买一些其他的东西,估计50万打底。我说得不为过,用现在家乡话来讲,“老光棍比较多”,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

新京报:考虑过上班工作吗?

张同学:之前也有一家代运营公司,找过我4次,让我做运营主管,开价一个月3万块钱,我也去了一趟。我去了就说,我肯定不能在你这,我只是出来走一走看一看,回去我还得拍我的作品。

新京报:走红之前,你的经济状况如何?

张同学:我是6月份以后,才开始接一些外号,那时候拍一个段子收费400块钱。但是我得拍一个段子停一下,因为我也需要更新。比如说今天接一些外号,明天就得拍我自己的段子,这样一点一点才活过来的。段子当中我老去周家超市,老是欠周家超市老板娘的钱,这个是真的,我欠最多的时候是982块钱,因为拍段子需要一些食材,包括平时吃的用的。我也给大家讲过一些经历,我最穷的时候连买盒烟的钱都没有。

新京报:走红后也会面临变现的问题,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张同学:我们村这一段路程,道路两旁每年都有中年妇女在卖一些家乡特色,比如家里种的豆角,山上采的蘑菇。我刚回来的时候,我就想线上流量这么好,如果要是能通过线上把这些东西都给它推出去,我感觉老百姓也不至于天天在道路两旁风吹日晒的。所以我那个时候是想通过这个线上,大妈家有一千、两千斤苹果,哪怕卖一个星期也能把它卖了。

我本身就是农民,那就干一些老百姓的事就行了,可能也有很多人说张同学什么时候开始接广告,什么时候开始赚钱,其实之前我还真就没有想过。所以一直没直播也是有原因的,但是我初心肯定是不会变,你要让我去更大的商业化的话,我肯定不会同意,因为我本身就是农民出来的嘛,所以要是能为家乡做点事,我感觉这个是我真正想要的,因为钱这个东西够花就行了,赚多少是多呢?

来源:新京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3-28 20:45 , Processed in 0.0271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