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时隔1月再度飞天 神舟承载中国怎样的太空“野心”

已有 112 次阅读2021-10-17 05:45 |系统分类:时政

时隔1月再度飞天 神舟承载中国怎样的太空“野心”

3dd78b9594c200dc424ec00fcc368239.jpeg

10月16日0点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出差”任务。

经过近6个半小时的飞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10点左右,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也迎来了第二个飞行乘组和首位女航天员,而这距上一个乘组离开才刚刚过去一个月。

这次任务总体上说有两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特点,一个是航天员将在空间站驻留183天,时间跨度比神舟十二任务乘组增加了近一倍;另一个是首位女航天员将加入乘组,首次参与中国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行任务,而且是超长驻留任务。

67f9fc9a534086b0837222457365fb3a.jpeg

女航天员参与这次飞行任务意义不小,这次飞行将全面检验空间站设施保障女性航天员工作生活的能力,同时也将考察女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工作生活适应能力,以及男女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作业任务中的团队协同能力。

在轨驻留期间,有许多工作(比如舱外活动)都严重依赖团队每个人的通力配合才能圆满完成。在地面上诸多外部因素的干预下,小型作业团队的协调融合可能不是大问题,但是在空间站封闭局促空间内以及高负荷工作双重压力下,航天员乘组彼此的沟通协调就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所以这次飞行也是男女航天员混合乘组长期驻留作业能力的一次全方位检验。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刚刚归来,神舟十三号时隔一个月就登程向天,这背后透射出重要信号——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已到重要的收官时刻。如果按照2022年前后建成的目标推测,后续的关键技术验证和组装建造工作仍然相当紧张繁重。

0594a207fc0168eb41d5a1e156c108bb.jpeg

中国空间站任务分为关键技术验证、组装建造和运营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按照计划,该阶段将发射“天和”核心舱和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在轨验证空间站推进剂补加、再生生保、柔性太阳电池翼和驱动机构、大型柔性组合体控制、组装建造、舱外操作、在轨维修7大关键技术,为实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细心一看,便不难发现神舟十三号是该阶段的第二艘载人飞船,这次的三人乘组将承担起剩余全部关键技术验证工作,任务虽然繁重,使命也的确光荣。这次为期半年的驻留任务结束后,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将宣告结束,随后将开启空间站组装建造阶段,中国空间站将会在明年迎接相继到来的两个大型实验舱“梦天”和“问天”,向着2022年前后建成的目标快速推进。

ac245cab19b67d2e3227cb42bc15799b.jpeg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工作正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在冷战时代,只有美国和原苏联有能力独立建造空间站,其中只有原苏联完成了复杂多舱室空间站的建造。冷战之后,采取多国合作模式的国际空间站成为人类最大的空间站工程,但是这个项目并没有中国参与。

现如今国际空间站正逐渐接近运营寿命的尾声,合作国之间也尚未达成明确的新规划。中国自2003年实现首次载人轨道飞行之后,便开启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空间技术,空间站的规划和建造是中国空间技术不断进步的必然目标,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12479f672946bd20772d77cfbe13a956.jpeg

空间站是空间科学研究和太空观测的重要基础设施,好比是空间探测的前哨,是中国继续拓展太空认知边疆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目的是和平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太空技术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改善民生经济,提升创新驱动实力,在和平利用空间原则下让太空技术惠及更多的人。

把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行动涂抹上威胁论的说法实属无稽之谈,科学技术本身不是威胁,只有那些图谋利用科学技术及其衍生军事技术压制、胁迫和打击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威胁。

16ab414e4b3b18b75268a18119edeccc.jpeg

在浩渺的宇宙里,人类迄今为止仍然孤独,我们迈出的步伐仍属微不足道,只有集合全人类的和平力量和智慧资源,人类才能在广袤太空里走得更远,寻求应对当今世界各种挑战的解决途径。中国对于太空的企望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词,那就是和平。

来源:看看新闻



神十三成功径向对接核心舱 离不开这个“功臣”

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受访者提供)

10月16日,在入轨约6.5小时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3名航天员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了全自主径向快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实施的首次径向快速交会对接。

这次径向快速交会对接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功臣”——微波雷达的鼎力相助。微波雷达在交会对接过程中承担测量任务,提供两飞行器间的相对距离、速度、角度等精确测量信息。

“径向交会对接是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径向对接口进行对接,对接时核心舱和载人飞船首次呈现垂直状态,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对微波雷达的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主任设计师姚元福告诉记者,为了应对更加复杂的电磁环境,团队从方案设计到软硬件实现,均考虑了复杂条件下的工作适应性,并经过了外场试验验证,确保微波雷达满足空间站复杂场景下交会对接任务需求,进一步验证了微波雷达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微波雷达总师孙武带领研制团队测试产品,确保产品技术状态。(受访者提供)

姚元福介绍,微波雷达由雷达和应答机两部分组成,雷达安装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上,三台应答机分别安装在天和核心舱不同对接口处,已于2021年4月随核心舱发射升空。

姚元福进一步解释,具体来看神舟十三号上安装的微波雷达是微波雷达的二代产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除了具备基本的高精度测量功能,还具有通信功能,能够根据切换指令与不同应答机进行通信,实现了核心舱多对接口对接。

“微波雷达作为中远距离的测量手段,在交会对接过程中,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相距约90公里时,微波雷达开始工作,不断为导航控制系统提供两个航天器之间的精确测距、测速、测角信息,实现远距离捕获、稳定跟踪、精准测量。“ 姚元福说。

微波雷达高精度的功夫是如何练成的?姚元福介绍,微波雷达采用伪码测距、多普勒测速、干涉仪测角等原理实现两器之间相对距离、速度、角度的高精度测量。“它的测量精度类似于从北京能够识别出石家庄的一张A4纸。”25所青年设计师纪博已经是第四次参与交会对接任务,说起自己的产品,她自豪又兴奋地打起了比方。

据了解,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三大技术之一。微波雷达作为交会对接任务中承担测量任务的核心产品,在历次任务中表现完美。自2011年首次实现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到2021年为空间站建设“穿针引线”,十年时间里,中国航天科工交会对接微波雷达在太空对接任务中九战九捷,以100%成功的成绩交出答卷。“微波雷达持续创新升级为后续空间站建设及运营阶段的快速化、常态化交会对接任务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姚元福如是说。

来源:人民网


筑梦“天宫”的女中豪杰:盘点女航天员中的那些“第一”

10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组成,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乘组常态化驻留周期。女航天员王亚平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上,有许多女性的身影,为人类加深对太空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来盘点女航天员中的那些“第一”。

人类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苏联)

1963年6月16日,26岁的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6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一共飞行70小时40分49秒,绕地48圈。她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

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航天员:萨维茨卡娅(苏联)

1984年7月17日,萨维茨卡娅搭乘“联盟”T-12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飞船与“礼炮”-7号空间站对接,当年7月25日,萨维茨卡娅在空间站外进行试验性焊接工艺操作,成为世界上首位出舱活动(太空行走)的女性。

美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萨利·赖德

萨利·赖德出生于1951年5月26日。1983年6月18日,作为飞行乘组的其中一员,萨利·赖德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也是世界上第三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首位黑人女航天员:梅·杰米森(美国)

梅·杰米森生于1956年10月17日。1987年6月杰米森入选美国航天员,成为美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航天员。1992年9月12日,杰米森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 ,一共在太空中呆了8天7夜。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

河南省安阳林州市人,生于1978年10月6日。 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2012年6月神舟九号顺利升空,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2013年2月1日,刘洋被评选为“2012中华儿女年度人物”。

飞行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香农·卢西德(美国)

香农·卢西德生于1943年10月14日。1996年3月22日,卢西德乘坐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抵达“和平”号空间站,同年9月26日返回地面,创下了188天4小时14秒的女航天员最长飞行时间。

首位航天飞机女机长:艾琳·柯林斯(美国)

艾琳·柯林斯生于1956年11月19日,她是人类历史上首位航天飞机女机长。1995年2月3日,柯林斯乘“发现”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1998年,美国宇航局正式任命她为航天飞机机长,实现了女性在这一位置上“零的突破”。1999年7月,柯林斯第一次以机长身份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天。

日本首位女航天员:向井千秋

向井千秋生于1952年5月6日,是日本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曾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搭乘“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太空。

韩国首位女航天员:李素妍

李素妍生于1978年6月2日。2006年12月,李素妍从韩国3万名志愿者中被选为航天员。2008年3月19日,俄罗斯航天局正式批准李素妍作为国际空间站第17批考察组成员随“联盟”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

中国首位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

山东省烟台市人,生于1980年1月。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和聂海胜、张晓光搭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6月20日,王亚平在聂海胜和张晓光的协助下成功进行中国首次太空授课。随着神舟十三号的发射成功,王亚平将成为中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来源:澎湃新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19 08:16 , Processed in 0.0405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