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荷兰男性全世界最高 但身高增幅全球第一的是中国男人

已有 118 次阅读2021-10-12 10:42 |系统分类:时政

荷兰男性全世界最高 但身高增幅全球第一的是中国男人

中国人又长高了!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近年来,成年人男性与女性(18-44岁)平均身高比5年前分别增加了1.2厘米和0.8厘米;而未成年男性与女性(6-17岁)的平均身高则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那么,中国人的身高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什么水平?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平均身高增长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01

中国男性身高超日韩排亚洲第五

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对各国国民身高的研究一般以19岁的成年人为对象。

2019年,全球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0.83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为158.63厘米。国民平均身高位列前十的,均是欧洲国家,男性最高的国家是荷兰,平均身高为182.5厘米,女性最高的国家是拉脱维亚,平均身高为170厘米。

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为175.66厘米,在统计的200个国家中排名第65位。中国19岁女性的平均身高为163.46厘米,在全球排名第54位。

在亚洲范围内,中国青年平均身高位居前列,在东亚地区更是排名第一。男性平均身高与东亚、东南亚国家平均水平(172.12厘米)相比,高出3.55厘米;而女性平均身高也比东亚、东南亚国家平均水平(159.95厘米)高出3.5厘米。

中国人身高超过了日韩人民,这是不是有点突破“刻板印象”?实际上这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情。1985年,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仅为167.62厘米,女性的平均身高也只有157.39厘米。从统计数据看,中国男性(19岁)的平均身高要到1997年才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到2010年才超过高收入亚太地区。

而到了2019年,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增至175.66厘米,比1985年增加了8.04厘米。根据卫生科学研究机构NCD-RisC的统计数据,中国19岁男性平均身高的增长幅度,在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内,排名第一。

中国19岁女性平均身高,在2019年达到163.46厘米,相比1985年增幅为6.07厘米,增长幅度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韩国。

02

越晚出生,身高越高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人的身高与出生年份有关,越晚出生长得越高。

不同年代出生的中国人身高差异并非到成年后才体现,而是在儿童时期就很明显。2000年出生的中国男性,5岁时的平均身高便达到111.21厘米,而1980年出生的中国男性,5岁时的平均身高为104.94厘米,两者相差6.27厘米。

女性也符合这个规律。2000年出生的女性在5岁时的平均身高为110.28厘米,而1980年出生的女性,5岁时的平均身高仅为104.95厘米,相差了5.33厘米。

03

经济越发达,身高越高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中国人“长高”了呢?

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遗传对身高起决定作用。根据《自然基因》杂志2011年的研究,如将遗传因素对种群内身高差异的相对贡献被定义为“遗传力”,遗传力在 0 到 1 之间测量,1为完全贡献,那么这种遗传力的贡献估值大约为0.8。也就是说,种群基因是决定身高的主导因素。

但近几个世纪以来,环境对人类身高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身高和生活质量似乎有着直接关系。世卫组织已经将身高作为衡量群体生活水平的生物标准之一。

一项对 105 个不同国家男性身高的研究表明,各国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和人类发展指数(HDI)呈现出了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这两个指标可以互换,都可以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指数。

中国的数据也完全可以佐证:中国男性身高增速最快的三十年,恰恰是中国经济腾飞、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三十年。

国内还有研究表明,中国东部的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上海、江苏、浙江,虽然传统归类被划分为南方,刻板印象个子会低于北方,但是当地儿童身高比人们想象的更高,增速更快。

这种社会经济发展与身高的正相关关系,说穿了就是膳食结构的改善——经济好了,自然吃得好了,长得也就更高了。

营养是影响人类身高的主要环境原因,其中以蛋白质尤为重要。如果外部环境蛋白质缺乏,那么人体会通过降低生长速度来适应持续的低膳食能量摄入或营养不良,这会导致发育迟缓并限制身高。尤其是儿童时期,这是身高发育的关键时期,儿童时期获得的医疗和营养资源,会直接影响成年后的身高。

有意思的是,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身高增长停滞的现象,比如全球平均身高最高的荷兰人。根据荷兰中央统计局CBS的健康调查以及卫生机构GGD和RIVM公布的最新数据,2001年出生的荷兰男性成年后比1980年出生的荷兰男性要平均矮1厘米,女性则要矮1.4 厘米。虽然统计上有移民增加的因素,但是,也有专家认为,荷兰人的身高已经达到了“增长极限”,在此之前,荷兰男性花了约50年的时间长高了8.3厘米,这和中国男性在过去35年增长的数据差不多。

那么,中国人还会继续“长高”吗?也许需要时间来证明了!

来源:上观数据


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

2020年至少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1.55亿人陷入粮食危机。这一数据比上年增加了2000万人。同时,全球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出现了营养不良。

但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国民却越来越胖。不但欧美国家遍地超重人群,逐渐富裕起来的新兴国家人民,同样无法逃脱因为幸福而日益发胖的命运。不得不感叹这世界的参差。

粮食危机和肥胖率一起上升,多少有点反差感...

(图:壹图网)▼

那么,这些国家的国民到底是从何时起开始变胖的呢?让我们发胖的原因真的是幸福吗?

全球越来越胖

首先,我们要先明白肥胖的科学定义。超重和肥胖被定义为“可能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堆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就得到体重指数(BMI),通过这一指数,可以将一个人的肥胖程度量化,通过数值大小分类为过轻、正常、超重和肥胖。

体重指数大致能体现身高和体重的对比

体型还受体脂率等指数的影响

(图:BruceBlaus /wiki)▼

欧美国家基于白人作为主体的国情,对于超重的定义是指BMI大于或等于25,肥胖是指BMI大于或等于30。亚洲人的腹部更容易堆积脂肪,肥胖的危害性更大,所以标准与欧美白人并不相同。中国所采用的标准是BMI大于或等于24为超重,大于或等于28为肥胖。

美国大码艺人拍摄MV(图:壹图网)▼

提到肥胖,大家最先想到的毫无疑问是美国。如今,美国有将近70%的人超重或肥胖。不过,美国人也并非天生这么胖,体重失控大概是近30年来的事。美国的肥胖率从1990年的12%,增长到2000年的30.5%,进一步又增长到2017-2018年的42.4%。严重肥胖的患病率从2000年的4.7%增加到9.2%。仅在2008年,肥胖给美国增加的医疗负担便高达1470亿美元。

变胖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近几十年间,美国食品工业过于发达。高糖高脂的食物在美国本就深受喜爱,不齁不正宗、把糖当水嗑、近乎于生吞各种酱的行为大行其道,再加上发达的食品工业,使得获得这种不健康食品的成本降低。例如常见于零食中的添加脂肪,自1950年代消费量猛增了约三分之二。

美国一餐厅免费为350磅以上的顾客提供食物

如果吃不完,还会得到“护士”的温柔小拳拳

(图:壹图网)▼

同时,美国人的体重分布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族裔特征,中部与南部州肥胖率明显高于东北部与西部地区。黑人成年人肥胖率高达49.6%,西班牙裔与白人肥胖率在40%以上,只有亚洲人的肥胖率较低,仅有17.4%。而且,肥胖率与收入整体上负相关,即越穷越胖。

既然都已经这么穷了,不如吃吃喝喝潇潇洒洒▼

不过,不知道是因为这几年社交媒体上大火的生活方式博主真的让健康观念深入人心,还是美国人已经“胖到头了”。2020年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体重进入了平台期,似乎停止了继续膨胀。

男性平均体重重了20磅,女性平均体重轻了20磅

总体倒是没啥改变▼

然而世界的肥胖之路才刚刚开始,自1975年以来,全球肥胖人数增加了近两倍。如今,大约有39%的成年人超重,13%的成年人肥胖。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80万人的死亡与肥胖症相关。

这种极度肥胖也伴随着很多并发症

需要专业医生治疗才能维持生命

(图:壹图网)▼

英语国家尤其胖

虽然肥胖日益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但是英语国家肥胖问题普遍严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新西兰包揽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肥胖人口。而且这些国家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人类日益膨胀的规律。

一些比较富态的国家▼

肥胖的前提固然是充足的食物供应和民众生活相对富裕。经合组织(OECD)这样的富国俱乐部的国民,固然体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生活水平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人均GDP和平均体重的相关性就没有那么强了。

英国成年人64%在超重线以上,28%的人在肥胖线以上,10%超级肥胖(BMI在35以上),实属西欧国家“第一胖”,但是英国的经济并非西欧第一强。欧洲其它富裕国家人口超重的情况相对好一些,意大利为46%、瑞士为42%、荷兰为47%,比英国低出将近20%个百分点。

虽然经济不强,但是能吃啊

(图:壹图网)▼

可见,除了基本经济水平外,饮食文化也是重要因素。但英国人沉迷吃饭,并非因为英国菜太好吃,恰恰相反,英国饮食是南欧国家广为嘲笑的话题。

基础原因,英国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农业;历史原因,英国过早城市化、工业化,大量农民转化为工人。工人既缺乏时间,也缺少条件发展厨艺,自制简餐和街头快餐是最常见的食物。综合起来,英国实在缺少美食传统。

最常见的食物应该就是炸鱼&薯条

(图:壹图网)▼

英国的午餐相对简单,一个三明治就可以解决。表面上看这样摄入的热量较少,英国人应该更瘦才对。但是正餐不好好吃,就导致饿得快,下午就成了吃零食的时间。

英国经典的三明治大都比较简单

图中被当做游戏道具的就是一种-黄瓜三明治

(图:壹图网)▼

零食通常高盐、高糖、高脂、饱腹感很弱,而且容易成瘾,这才是全民发胖的关键元凶。2016年英国人每月平均吃掉700克零食,高于荷兰的625克,远高于意大利的192克。众所周知,只吃零食不喝饮料的肥宅是不合格的肥宅。英国人确实很喜欢含糖饮料,2020年人均消耗78升。相比之下,荷兰为61升、瑞士58升、意大利仅为34升。

有些人是行为艺术,有些人是真的胖..

(图:壹图网)▼

英国人一方面零食吃得多,一方面水果蔬菜吃得少。2020年英国平均每人食用的果蔬仅为101千克、荷兰为113千克、瑞士108千克、意大利高达160千克。而中国的这一数字是200千克。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英国人想不胖可太难了。

培养吃蔬菜的习惯,还是要从娃娃抓起

(图:壹图网)▼

据全球肥胖联合会的统计,36%的英国人运动量不足。不论成人或是儿童,英国人运动量都低于西欧国家的平均水平。

对于超重人士来说,不恰当的运动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自重大了后,运动真是肉眼可见的艰难

(图:壹图网)▼

运动量不足很大程度上源自英国的传统艺能——工作。英国是欧洲工作最努力的国家之一,工作时长比较长。

如今欧美绝大多数工作不需要站在机器前,进行高强度劳动;更普遍的工作形式是坐在办公桌前用电脑办公,更具弹性的工作时间反而被零食所填补。换句话说,过劳肥是信息化时代久坐不动+吃零食吃出来的工伤。

忙的时候废寝忘食,闲的时候对付一口

(图:壹图网)▼

同时,也正因为工作时间较长,英国人普遍没时间自己做午饭,何况还有外卖小哥。今天的英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在中心城市可以点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外卖,无疑会进一步拉低自己做饭的比例。

虽然没咱们的外卖小哥送得快

但好歹能送到手里,况且三明治也不怕凉...

(图:壹图网)▼

不同民族的相似性远高于差异性,上述问题绝不仅仅限于英国,除了已经胖起来的发达国家外,新兴市场也正在体重上加紧直追。

发展中国家的肥胖趋势

曾经被视为高收入症状的超重和肥胖症,如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也呈上升趋势,在大城市中尤为明显。2019年,超重或肥胖的5岁以下儿童几乎有一半生活在亚洲。即使在不时发生粮食短缺的非洲,自2000年以来,5岁以下超重儿童的数量也增加了近24%。

生活条件好了,人也愈发“富态”了

(图:壹图网)▼

发展中国家里,超重趋势最引人关注的毫无疑问是中国。

自明清以来,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带来人口膨胀的同时,也导致了耕地资源的高度紧张。这就造成了一个悖论,人口虽然变多了,但是普通人的生活却愈发困苦。在农业时代,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社会动乱,动辄引发大饥荒,肥胖绝对是属于少数人的甜蜜负担。

热量爆炸热量爆炸!!!

(我刚才就不该吃炸鸡薯条四件套)

(图:图虫创意)▼

中国人普遍日渐发福,是最近30年发生的事。30年来,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增长了2.5倍。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成年人去除肥胖的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

19%的6-17岁儿童和青少年、10.4%的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整体来看,中国超重或肥胖的人数超过了50%,这还是报告发布以来的头一次。

梦回不回大唐不知道,身形倒是回去了

(图:i舞光拾色/图虫创意)▼

同时,按照绝对的人口数来计算,中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位列全球第一。

肥胖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女性肥胖率远高于男性。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男性的超重、肥胖率在不断上升,整体上与女性肥胖率接近。儿童和青少年中男生的超重和肥胖率甚至高于女生。其实从日常生活中也不难看出,中国女性的身材焦虑远高于男性,更重视保持身材。

A4腰,锁骨养鱼,低于标准的S码...

无一不在提醒着女性-胖就是原罪

(图:摄影师155024056328635/图虫)▼

此外,近些年农村收入不断提高,这直接体现在了饮食,进而体现在体重上。超重、肥胖率的城乡差距也在不断缩小,中国农村居民的超重肥胖率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这大概也是中国缩小城乡差距成就的一个缩影。

不过,与欧美发达国家越穷越胖不同,中国整体上依旧处在越富越胖的阶段,可以说这侧面体现了我国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事实。特别是在我国男性中,收入越高超重肥胖率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超重肥胖率同样越高。而女性则不同,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女性,超重肥胖率反而会更低,可以说中国女性的身材管理意识值得男性学习。

锻炼起来吧朋友们 (注意安全)

(图:一叶孤舟06/图虫)▼

调研可能有偏差,报道可能有偏见,但是身体状态不会骗人。肥胖率极其真实地折射出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经济差距与文化风尚。如何应对肥胖,可能会成为各个国家越来越头疼的问题。

来源:地球知识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25 10:07 , Processed in 0.0197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