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海峡之声评蔡英文“双十讲话”:垂死的挣扎 末路的哀号

已有 139 次阅读2021-10-12 05:31 |系统分类:时政

海峡之声评蔡英文“双十讲话”:垂死的挣扎 末路的哀号

资料图:蔡英文

10月10日,蔡英文发表了讲话。正如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马晓光指出的,这篇讲话鼓吹“台独”、煽动对立,割裂历史、扭曲事实,以所谓“共识、团结”为幌子图谋绑架台湾民意,勾连外部势力,为其谋“独”挑衅张目。

讲话充斥着“台独”的谬论。从突出强调“七十二年”,到妄称两岸“互不隶属”,再到一再使用“中华民国台湾”这个不伦不类的称谓,无不显示妄图割裂两岸历史、兜售“台独”分裂的用心。

而所谓的“四个支持”,不会“在压力下屈服”,“确保没有人能逼迫我们走向中国设定的路径”,则是表明铁了心要与大陆对抗,与统一对抗,与全体中华儿女对抗,要在“台独”的绝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不回头。

在这种情况下,谈什么“善意不变”“不会冒进”“维持现状”“平等对话”,根本就是企图混淆视听、欺骗世人。但是,这种掩耳盗铃的伎俩岂能骗得了人?

谁都清楚,正是民进党当局否认“九二共识”,破坏了两岸对话基础,关闭了两岸对话的大门,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现状;也正是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制造事端,谋“独”挑衅,导致两岸关系空前紧张,台海陷入兵凶战危的险境。这岂是几句颠倒黑白的话能推卸罪责的?

资料图:两岸视点微信公众号《野心家》漫画

讲话称“台湾正处在民主防线的最前线”,企图打着“自由民主”的幌子掩盖他们分裂国家的本质,骗取国际社会不明真相的人们的同情,但更主要的是迎合外部干涉势力,向他们投怀送抱,向他们“呼救”,以期挽救“台独”必然失败的宿命。

但是,这除了让人们进一步看清民进党等“台独”分裂势力民族败类的嘴脸外,是完全徒劳的。因为,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止中国的崛起,也无法阻挡中国的统一。中国的发展和统一是正义的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

讲话还用惯有的文青式煽情语言,以“共识、团结”为幌子,煽动台湾民众与大陆对抗,与统一对抗,企图将台湾民意绑上民进党的“台独”战车。这同样也是徒劳的。

因为,台湾社会已经越来越看清楚,正是“台独”分裂势力制造了台湾社会严重的对立与撕裂,正是民进党当局施政无能导致了台湾经济迟滞、民生艰困,正是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让台湾一步步身陷险境。民进党还有什么脸面谈“共识”和“团结”?

纵观蔡英文上台以来历次涉及两岸关系的讲话,在表露“台独”心迹上,这一次是最露骨、最嚣张、最恶劣的但这不是“台独”分裂势力真正有什么力量的表现。相反,她向外部干涉势力“呼救”,向台湾内部要求“共识、团结”,恰恰让人们看到了他们面对统一大势日益临近的惶恐和心虚。

因此,这样的露骨和嚣张,不过是已然听到丧钟的“台独”所作的垂死挣扎与末路哀号罢了。(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来源:海峡之声


台湾课本上的辛亥革命,只剩300来字……

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日,台媒报道称,很多岛内青年学子并没有把这一天当做特别的日子,甚至历史课本里有关辛亥革命的描述,仅剩下300余字,比一则新闻简讯还短。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岛内学界定义辛亥革命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广义则往前推至1894年兴中会成立。嘉义大学教授吴昆财指出,60年前岛内初中历史课本用多达6000字叙述辛亥革命,但在台当局持续“去中国化”的氛围下,有关内容不断缩减。

他介绍,李登辉主政时期是分水岭,课本中有关辛亥革命内容大幅删减,论述简略。2012年的课本广义只剩472字,狭义仅剩212字;2020年广义只剩364字,狭义剩139字。学生对辛亥革命一知半解,没有历史脉络,人物也只剩一个孙中山。吴昆财直言,这样的教材不可能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任何敬意或认同。

港媒《南华早报》也指出,台湾年轻人对岛内“双十节”越来越无感,很多人认为这“只是一个公共假日,没什么大不了的”。报道引述淡江大学学者李大中的话说,民进党当局采取的疏远中国大陆的政策,破坏了两岸关系,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即便如此,民进党当局对大陆方面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却仍在说三道四、歪曲污蔑,妄图以辛亥革命来装点门面、包装自己的政治私利。

对此,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应询指出,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勾连外部势力疯狂进行谋“独”挑衅,损害台湾同胞福祉、危害台湾同胞安全,出卖中华民族利益,其所作所为与孙中山先生的遗愿、气节和精神完全背道而驰,有何资格和颜面妄谈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

马晓光强调,“台独”是绝路,是逆流,跟所谓“民主自由”没有丝毫关联。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来源:参考消息


蔡“双十讲话”背后,台湾民众到底什么心态?一位台教授的洞察

✪ 刘兆隆 | 中国台湾彰化师范大学

【导读】近日,民进党当局领导人在“双十讲话”中选择性地“遗忘”建立中华民国的关键事件辛亥革命和主要缔造者孙中山先生,有意把“中华民国”表述换作“中华民国台湾”,并在提及两岸时,全程以“中国”称呼大陆,不断强化“台独”之意,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值得追问的是,台湾民众究竟是以什么心态看待历史、想象两岸关系的?

作为台湾彰化师范大学教授,刘兆隆先生深入分析了如今台湾人的政治心态和历史观念。他指出,很多台湾民众在回顾近代史时,往往没有和大陆人一样的共鸣与疼痛,对待历史,他们好像得了选择性失忆症——抛弃他要忘记的,记住他想记住的,同时也选择他所想要诠释的历史。而这种破碎的记忆,源于数百年来所形成的台湾人的“过客心态”——历史上这么多人来过,反正最后都要走,谁在过去或此时此刻做过什么,有那么重要吗?这是为什么,除了统和独两派以外,大多数台湾民众的看法却是“边走边看”、“维持现状”。这种“过客心态”的存在,意味着他们甚至连与大陆同文同种的文化基础也可以放弃,而这也是两岸对话沟通困难的一个原因。

本文原载《文化纵横》杂志,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章所呈现的亲历者视角和反思性的问题意识,为我们理解台湾社会心态提供了参考。特此编发,供读者思考。

台湾人的过客心态与选择性遗忘

曾有大陆友人问过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你们台湾人恨不恨李鸿章?”这个问题既简单又深刻,我把同样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问我的学生时,换来的却是哄堂大笑的回应:“哈哈!谁在乎李鸿章?”这个问题不仅充分体现了两岸在根本思维上的差异,同时更凸显出“原来你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的现实。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沉痛历史的代名词,许多屈辱性的条约都是经他之手签署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谈到李鸿章时往往是无奈又痛心。大陆友人在问我这个问题的同时,或许期待的是我有着与他一致的共鸣与疼痛,但我却让他失望了。我回答他的是:“你应该先问我台湾人恨不恨日本人,如果台湾人不恨日本人,你的问题根本是不存在的。”而事实上,台湾人并不讨厌日本人,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存在。

▍过客心态与选择性遗忘

从台湾人眼中来看,中国大陆实在是一块很沉重的土地,从紫禁城到圆明园,从北京到敦煌,只要有古迹的地方就会提醒着所有中国人近百年历史的屈辱,所以古迹往往同时也是“爱国教育基地”,随时提醒着原本试图放松心情的游客“不要忘了过去的屈辱,要记得爱国”。反观台湾,没有哪个地方会挂上“爱国教育基地”牌子来提醒你,古迹的说明牌只告诉你过去此地的历史,也就是“谁曾经来过这里”,提醒人们原来大家都是过客——荷兰人来过了,郑成功来过了,清朝来过了,日本人来过了⋯⋯最后呢?大家也都走了。同理,站在这里的你我,迟早也是要走的。既然大家都是过客,又何必去彼此怨恨呢?

两岸历史经验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的差异也造成两岸今日交流的无形障碍。中国大陆的绵长历史,是资产也是负债,更多地带给中国人“不能当败家子”的心理压力,所以大陆人时时都在追求强大,也提醒自己必须要“站起来”。无论是奥运还是世博,都旨在证明今天的中国人站起来了,相信未来只要有这种世界级盛典,还是会继续用来证明同一命题。这种心态既自大又自卑,所以大陆人在与人互动时,一部分是基于自以为是的大方气派,另一部分是基于自卑的斤斤计较,二者巧妙地融合在大陆人的性格中,外人不解内情,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红线。

大陆人在追求强大的过程中,除了通过不断追求外在肯定来强化自身信心外,也经由不断寻根去确认自我的认同建构。在自我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如果与外人在象征性的事物上产生冲突时,情绪性的冲突就会发生。例如近些年大陆网民对于近邻韩国与日本的言语与肢体攻击,便是此类问题的代表。而在台湾,大家都是过客心态,看起来就像是一副随时准备离开的样子,因此对于历史的问题也就马马虎虎——反正随时都可能要走,谁在过去或是此时此刻做过什么,有那么重要吗?所以,台湾人说的好听点是“对历史很宽容”,其实是“爱怎么解释都行”。除了政客外,大概谁也不会去深究历史的过往,而且就算是政客,也是选择性的深究。因此跟台湾人谈历史,每个人都像是得了选择性的失忆症,大家抛弃他要忘记的,记住他想记住的,同时也选择他所想要诠释的历史。

很少有台湾人能够完整地说出这块土地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记忆都是支离破碎的:外省老兵记得的是大陆家乡的好,本省台籍老人记得的是日据时代的夜不闭户与秩序井然,双方完全没有任何交集。日本人在殖民统治时期对台湾的剥削与杀戮,几乎不存在于台籍老人的记忆中,所以抗日英雄简大狮与林少猫没有多少人记得,连引起国际震动的“雾社事件”,都同样在台湾人的印象中逐渐消失殆尽。同样,对于蒋介石在统治大陆时期的腐败与孔宋家族的贪婪,外省老兵也是选择性的遗忘,不但忘了自己是如何被迫拉上军舰当兵,来台后更视蒋介石为“伟大的领袖”或“民族的救星”,并认为蒋介石是唯一能把他们再带回老家的人,这简直就是集体性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对于一个过客而言,过去并不重要,现在也不重要,未来要去哪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种过客心态,在人多了以后,量变也会产生质变。1949年退守台湾是段神奇的历史,所有过客挤在这个小岛上,竟然产生出新的文化,迥异于1949年以前的五千年中国。

这种基于过客心态所造成的历史与文化的断裂,其实在台湾屡见不鲜。例如,当世界各国都在热烈庆祝二战结束70周年时,台湾却是一切冷冰冰,好像二战战火从未波及过台湾,大家似乎都忘记了二战末期美军在台湾的惨烈轰炸,以及所造成的惨重伤亡。这种冷漠也会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在2009年9月,孟良崮之役阵亡的国民党将领张灵甫遗孀王玉龄女士到台湾来,申请补发张灵甫生前所获得过的勋章,其中还包括军队最高荣誉——青天白日勋章,结果有关部门的办事员有眼不识泰山,居然要求王女士必须按照价目表缴交“勋章制作工本费”才能补发,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显然张灵甫是谁已经被绝大部分台湾人所遗忘,只有到忠烈祠去,才会赫然发现张灵甫居然是排名第一的人物!而在中国大陆,拜电视剧和中学历史教材所赐,张灵甫的形象虽然未必正面,但却仍鲜活地印在中国大陆人民的心目中。所以,两岸对历史解读的差异很有趣,虽然共同经过,却未必观点一致,不一致的史实又各自选择遗忘,或是各自表述立场。多像现在的两岸关系。

于是,同文同种的两岸人民,对历史事务的诠释也就开始产生了歧异。举例来说,大陆人与日本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怨;而历经了“皇民化”运动的台湾人,对日本人及日本文化不仅能接受,甚至产生孺慕之情,以至部分文化成分已经渗入了基因当中,彻底改变了台湾人的文化认同。所以一个日本文化已经渗入基因的台湾人,怎会去恨日本人呢?如果这些台湾人都不会恨日本人了,又怎会去恨李鸿章呢?至于《马关条约》所带来的耻辱,则更是早从台湾人的记忆中彻底扫除出去了,宛如一个失忆症患者。在很多台湾人眼中,日本人仿佛是近亲,有一种文化上的熟悉感与亲切感,而分隔了50年的对岸大陆,却像是陌生人了。因此,当李登辉说他20岁以前是日本人时,必然引起了对岸的愤慨:“怎么会有中国人愿意以日本人自居呢?”但在台湾,李登辉的观点却是相当部分受过日本殖民统治的老一辈台湾人的共同心声。既然在20岁以前他们都被教育成日本人了,对岸大陆还一直强调“同文同种”、“血浓于水”,或者是不遗余力强调两岸有那么多共通点,就这些台籍老人来说,就成为一件莫名奇妙的事了。

▍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大陆朋友常说中华文化的精髓在台湾,或者认为这是两岸交流的基础或共识,这样的认知是否正确,其实见仁见智。台湾的文化与记忆,是在1949年之后被重组过的,重组的元素除了1949年来台的200万军民,还有原先居住在台湾受过日本殖民统治的600万台湾人。如果用个数学题来看,即便这200万人代表“中华文化的精髓”,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的台湾人的记忆比例该算是多少呢?

这样的组合,又经过了60年的刻意引进的美国文化的重新组合与涵化,其所形成的文化与记忆,自然迥异于所谓的“中华文化的精髓”。除了这些元素以外,近些年很多台湾人娶大陆与东南亚籍的配偶(总人数已经超过30万人),自然也给台湾的文化构成又多增添了一些新元素。这些新元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去改变它的构成比例,这样所形成的文化与认知,自然与传统中华文化的认知会有着更多的差异,也会让对岸的大陆人觉得更加陌生。

其实,到底什么是“中华文化”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恐怕连台湾人自己也说不清楚。从具体的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到中秋、端午与春节,再到部分宗教人物如圣严法师所提倡的“心六伦”,都有人认为是。但这到底是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实都很难说。举例来说,大英博物馆里也有很多中国国宝,难道能说英国也有“中华文化的精髓”吗?中国周围的国家如越南、韩国、日本也都过农历新年,我们也很难说这些国家也都有中华文化的精髓。我们只能说,在台湾的文化建构过程中,中华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但不是唯一的元素。至于它比例有多少,坦白讲没人能说清楚。

如果我们举例剖析,要找一个东西代表台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川味牛肉面”了。早年台湾人多务农,不吃牛肉,自然也不存在牛肉面。受到驻台美军的影响,台湾人开始吃牛肉。部分外省军人因嫌美式牛排难啃,军队伙房于是开始研发牛肉的中式红烧制法,下个中式面条就成了阳春版的牛肉面;或把牛肉卖给肉贩,内脏杂碎留下来煮成一锅,又成了牛杂面;而高雄冈山的四川军眷仿郫县豆瓣酱制成冈山辣豆瓣酱,则成了川味牛肉面不可或缺的一味。一碗小小的牛肉面,包括了美军、外省老兵、四川军眷等人的心血与创意。大家都是过客,这些过客的个别因素整合成新的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有传统的旧元素,也有着好几个旧传统衍发出的新元素。这些新文化,我们还能够说它是“传统中华文化的精髓”吗?

▍建构认同的多元立场

至于台湾本身自我认同的建构,在多元文化重新组合的情况下,就成了大陆人眼中难解的“多选题”了。除了两个统独选项外,更多的选项是蛇鼠两端的“边走边看”、“维持现状”。换言之,就是大家都不说破,以后再看看。在这追求自我认同建构的过程中,台湾也不断去找寻各种元素,来作为建构有别于中国大陆的自我认同的象征。例如繁体字、妈祖绕境、关公信仰、注音符号、台语,或是异于北京腔的普通话⋯⋯有些元素即使与对岸雷同,台湾人也不介意,即使妈祖信徒每年组团去福建湄洲祖庙进香,但是绝大部分的台湾人还是认为这是属于台湾人特有的信仰与风俗。因此台湾人在建构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妥协与包容力,即使部分元素与对岸相同,他们也不会脸红脖子粗地去论证这是“专属于他”的元素。从某个角度来说,台湾人并不在意跟大陆共同拥有这个元素或特质,因为就一个过客来说,原本就不存在“专属于他”的元素。既然如此,在选择的同时,自然也可以接受未来某一天会放弃这一选项。从这个角度来看,大陆人与台湾人不相争论的所谓“共同元素”,大陆人当它是同文同种的文化基础,以台湾人来看,这只是现阶段的暂时选择,而不一定代表永恒的选择。也因此当大陆人自认为可以此为基础与台湾人进行对话的同时,却不知台湾人正随时可能准备放弃这个基础。

当然,这种多元与包容除了历史塑造的偶然性,也跟台湾后来民主政治的实施有很大的关系。显然,在两岸的文化形塑过程中,政治因素始终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项。评价离现在历史愈近的人物,受政治影响愈深。这个问题原本在台湾也很严重,但在1987年解除戒严令与民主化之后,这个问题逐渐减轻,迄今几乎已经不存在。由于民间史料不断的出土(例如蒋介石与宋子文日记在美国的公开),各式各样原本名不见经传小人物的回忆录出版(例如蒋介石侍卫翁元等人),或许资料未必全部可信,但是确实丰富了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诠释角度。许多过去居庙堂之上的人物,或是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被拉到公平及庶民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品评,品评的角度虽然各异,但是多元的角度让这个人鲜活了起来,让他开始像个人,不会像个神。

除了对大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重新审视品评以外,对当下事件的立场选择,更是多元到让人目不暇接。这也让对岸的大陆人对于台湾人这种多元分歧的立场与选择,更是觉得难以理解。一个简单的善意的举措,例如“一国两制”、ECFA等议题,也可以在台湾内部引发激烈的辩论,这是让对岸的大陆人难以理解的。在大陆看来,为何释放了这么多的善意,愿意有这么多的让步或让利,台湾人却还在挑三拣四,这是多么让人为之气馁。大陆人也永远无法理解为何想要努力与台湾靠得更近的同时,部分台湾人却努力伸手把大陆人推得更远。这种对彼此内心世界的难以理解,其实也是现在两岸沟通的最大障碍。因为双方彼此永远在不同的频道上对话,自以为用对方理解的词汇,论述着彼此无法理解的观点。

每一次去大陆参访,大陆朋友常用“兄弟”去形容两岸关系。我也常开玩笑地说,如果你觉得两岸未来将走向统一,那两岸怎会是兄弟关系呢?因为中国传统的兄弟关系,都是在父母过世之后分了家产出去开枝散叶的,这反而论证了独立。我进一步说,两岸之间未来发展的前提如果是统一,那应该更像是表哥想跟表妹结亲,永久共同生活。既然如此,就表示除了有着共同的血缘与关系,又有着更多不同的元素与差异存在(例如姓氏不同、原生家庭不同)。如何弥平这些不同的差异,了解台湾表妹内心深处幽微不为人知的变化,让台湾姑娘心甘情愿地出嫁,才是大陆表哥应该要有的心态吧。

来源:文化纵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20 01:50 , Processed in 0.0254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