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老辰光网 返回首页

caiyh的个人空间 http://www.myoldtime.com/forum/?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全国多地拉闸限电 背后到底怎么了

已有 152 次阅读2021-9-27 05:09 |系统分类:时政

全国多地拉闸限电 背后到底怎么了

煤价高位运行、电煤紧缺,东北地区出现用电供需紧张局面。9月23日以来,东北多地发布限电通知,通知称,若电力紧张情况没有缓解,限电工作可能会持续。

记者9月26日联系了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实际上,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但目前时间未知。

沈阳限电致部分街道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 官方:电力缺口大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

东北为何要限制居民用电?

事实上,限电并非仅在东北地区执行,全国多地都在执行限电工作。今年以来,受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且持续高位运行影响,国内电力面临供需紧张局面。不过,在南方一些省份,限电目前仅发生在部分工厂,东北为何要限制居民用电?

东北某地电网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东北整体上工业类型、数量相对少,大部分变电站和电厂都是民用多一些,和南方的情况有区别。

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说法,她表示,这次确实限制了居民用电,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为了不扩大停电范围,造成大面积停电,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她表示,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

入冬前,限电会结束吗?

东北某地电网工作人员也对记者表示,他们也要等通知,目前没法确定具体日期。但她个人推测,应该不会太久,“毕竟东北冬天比较冷,还有地方是电采暖。”

国家电网客服也无法给出期限,但表示根据供电公司的答复,在能满足正常用电需求的情况下,会立即组织人员恢复供电,确保居民生活、农业生产还有重点客户用电,“如果能符合条件,居民用电肯定是会第一时间恢复的。”

辽宁要求保证有序用电避免拉闸限电

9月26日,辽宁召开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辽宁省电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为防止全电网崩溃,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会议要求:

①辽宁省工信厅要保证有序用电实施到位,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②各地方电力运行主管部门避免拉闸限电涉及安全生产、民生和重要用户。

③电网公司要延长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扩大告知范围,便于用户提前安排用电计划。

④发电企业要增加用电高峰时段发电能力。

吉林市新北水务: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不通知停电限电持续到2022年3月

据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消息,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9月26日发布公告: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因此会导致九站泵站断电而无法正常供水,近期会经常出现因停电导致的停水现象,望用水单位及居民及时做好储水准备,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全国多地对高耗能企业限电 限电蔓延10余省 有钢企停产半月

“山东现在烟台、淄博两地(的高耗能企业)已经停电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我们这里。”山东潍坊聚集了大批高耗能重工业,尤其以柴油发动机闻名,有当地厂家这样担心。

不仅在山东一些地方,近日,江苏、湖南、浙江、广东、云南等10余省份“能耗双控”下相继出现了一些限电现象。

贝壳财经获悉,截至9月24日晚,GDP排名前四的省份中,山东省烟台、淄博,江苏省徐州、淮安、连云港、盐城、泰州、无锡、苏州;浙江绍兴,广东东莞、佛山、汕头、揭阳等城市目前已确认有企业接到“停电限产”通知,涉及化纤、水泥、纺织、印刷、冶金、石化、光伏、电镀等多个高能耗行业。

突如其来的限电措施下,让一些企业措手不及,有的已临时限产或临时停产,广东揭阳有企业每周“开一停六”。同时也有企业已开始剑走偏锋地“自救“。

突如其来的限电措施下,让一些企业措手不及,有的已临时限产或临时停产,广东揭阳有企业每周“开一停六”。同时也有企业已开始剑走偏锋地“自救“。同样在潍坊,记者自当地多家柴油发电机制造厂厂家口中得知,自9月份以来,来自外地的发电机订单明显增多。其中一位厂家表示,9月24日下的订单排队3天后才能做出来发货,而原本都是有现货的。这位厂家不忘催促记者下单,“买要趁早,说不定我们潍坊哪天电也停了就买不到了。”

贝壳财经记者看到的徐钢集团下发的通知显示,为响应政府号召,完成集团“双控”目标,公司决定自9月16日起停产半个月。

图片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片来源:国家能源局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9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8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2.8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0亿千瓦,同比增长33.8%。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2.8亿千瓦,同比增长24.6%。

1-8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560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112小时。其中,核电5219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338小时;风电1500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3小时。

图片来源:国家能源局

图片来源:国家能源局

9月1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8月份,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社会用电量持续增长,达到7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两年平均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第二产业用电量48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第三产业用电量1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

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4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第二产业用电量365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用电量95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9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低碳不是简单地拉闸限电

作为2021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之一,9月26日,“智能+能源论坛”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中心示范区举办。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政策性很强,需要把握好节奏,积极且稳妥地发展,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比如以为简单地拉闸限电就是低碳,同时也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的落后和无效投资。”

杜祥琬说,碳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致的碳强度逐步降低实现的达峰,不是攀高峰,而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而碳中和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开创一条具备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路径。

中国能源负荷在东部,我们如何解决?杜祥琬提到一种思路:分布式与集合式相结合,身边取和远方来结合,强化分布式与集中式,提高中东部地区的能源自给率。

“我国东部有很多地方需要能源,但是没有资源,没有资源就是没有煤、油、气。同时我们发现不了自己身边丰富的非化石资源。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到自己身边取资源,这样就可以实现自产自销,如果与储能技术相结合,就可以培养一大批产消者,比如‘BIPV’就是将建筑和光伏结合起来,自己用电的同时还可以发电,进而缓解对大电网的冲击。”杜祥琬说。

杜祥琬所参与的专家组也做了一些计算。“中东部地区从自己身边取一度电,比‘西电东送’更便宜。电力负荷重的地区,应该把‘身边来’和‘远方来’相结合。”

综合自:央视新闻、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国家能源局、新京报此前报道

来源:新京报


常态性停电停水日子会来吗?媒体分析限电背后玄机

“金九银十”,时值生产旺季,北方一些地区也即将进入供暖季节。就在这当口,“拉闸限电”意外登上热搜,并引发舆论关注。这波拉闸限电并不仅限于生产领域,甚至在一些地区的民生领域也产生了直接影响。

例如,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2021年9月26日发布公告:按照国家电网要求,将执行东北电管局和吉林省能源局有关有序用电的精神,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此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因此会导致九站泵站断电而无法正常供水,近期会经常出现因停电导致的停水现象,望用水单位及居民及时做好储水准备,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根据吉林省吉林市这一水务公司的公告,当地部分居民将在接下来6个月的时间内过上常态性停电、停水的生活。

另外,近几日,有网友反映,东北多地没有通知突然停电,已经影响到居民生活。有些地方一天停几次电,有些地方停电超过12小时。据悉,9月23日下午16点、17点左右,辽宁沈阳沈北新区、浑南区多地突发停电,持续到当晚8点至23点不等。

同在东北,一份国网沈阳供电公司的通知显示,近期,受联络线净受能力下降、煤电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发电厂出力下降等因素影响,辽宁电网供需形势趋紧,短时间内存在电力供应缺口。

通知称,为缓解电力供需紧缺压力,保障全社会安全可靠供电,最大限度降低电力紧缺对社会、对客户造成的影响,根据国家《有序用电管理办法》,经辽宁省工信厅批准,23日已对辽宁地区实施有序用电。执行有序用电后仍存在电力缺口,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将按照《辽宁省2021年度电网事故拉闸序位表》(辽工信电力[2021]171号)对辽宁地区14个市实施事故拉闸限电。

为此,据新京报报道,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表示,实际上,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但是在执行后仍存在电力缺口,目前整个电网有崩溃的危险,才采取了对居民限电的措施。电力供需紧张情况缓解后,会优先恢复居民用电,但目前时间未知。

人民网-辽宁频道消息,9月26日,辽宁省工信厅、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召开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该会议披露,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造成辽宁电力短缺,各地方各单位采取调整峰谷分时电价时段引导电熔镁企业错避晚尖峰生产,调减联络线外送电和优化省内机组开机方式等措施,在7-8月用电高峰期保障全省电力供应。

辽宁省的这场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还透露,为防止全电网崩溃,根据《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拉闸限电不同于有序用电,是保电网安全的最终手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不只有东北地区,证券时报披露,9月,珠三角的众多企业,却意外陷入停工停产的艰难境地。广东省内多地工业企业被要求“开三停四”甚至“开二停五”、“开一停六”错峰用电,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较大影响。截至9月23日,广东省统调最高负荷需求达1.41亿千瓦,比去年最高负荷增长11%,负荷已七创历史新高。

根据“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26日文章介绍,限电、停产,正发生在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西、云南等在内的至少10余个省份的部分地区。

近日国家发改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9个省、区直接点名,指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地上半年能耗强度同比不降反升。9月16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出炉,政策再加码。

在“能耗双控”目标的压力下,部分地区宣布严控能耗,实行用电降负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用能企业限电限产。另据多家地方供电公司的通告,电煤供需矛盾加剧也是当地电网供需形势趋紧的重要原因。

从9月22日晚上起,多家A股上市公司先后发出公告称,由于供电紧张,为响应当地“能耗双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子公司的生产线临时停产。

“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介绍,从具体行业来看,受到“双限”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电解铝、水泥、化工化纤四大行业,这些行业的主要特征是高耗电+高碳排,采取的措施包括直接停产、削减产能(20%-90%不等)、错峰生产、分时段限电、削减用电优惠等。

另外,从8月17日国家发改委披露的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自治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晴雨表来看,整体“能耗双控”完成情况并不乐观,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9省能耗强度不降反升,被归为一级预警,浙江、河南、甘肃、四川、安徽、贵州、山西、黑龙江、辽宁、江西10个省份能耗强度降低率不及该省规划,被归为二级预警。

这里说的“能耗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耗双控”最核心的指标是作为效率指标的能耗强度,与地区产业结构、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

国家发改委8月发布文件之后,一些地区开始“命令式”停产,要求高耗能产业停限产甚至拉闸限电。有人就把停产限电归罪于“能耗双控”,认为政策突然加码导致地方突击式停产限电。

对于这一说法,“侠客岛”微信公众号分析:能耗强度约束制度已实施10多年,“能耗双控”执行近6年,按季度发表的“晴雨表”也做了八、九个年头。“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临时加码。那么,各地全力优化能耗指标、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究竟为了啥?

文章认为:“说白了,跟开学前狂补作业一个道理。”

各地本应按照既定“双控”目标落实政策,但自疫情发生以来,受避险资金青睐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相关企业存在扩张产能冲动。同时,国内有序防控疫情、较早实现复工复产,为承接境内外生产需求打下必要基础。此后,国内工业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

同时,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将“碳达峰”前的近10年理解为“攀高峰”的时间窗口,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地盘”。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项目屡现。

今年上半年多地能耗不降反升,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均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

考核压力下,各地又赶紧立“军令状”、加速整改。但转眼已近四季度,全年指标如何达成?于是,一些地方就采取强力手段,定指标、压任务,对产业园区和行业强制性限产停工、拉闸限电。

“侠客岛”文章认为,平时不作为,临近考核搞层层加码、玩命突击;平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实际工作中却一再追逐短期效益,这暴露出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偏差,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谋划不积极。

“一刀切”要求企业停产、限产,相关产品必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又因限产企业多涉及上游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下游企业利润空间缩减,进而迫使企业将生产成本转移至消费端,提升消费价格,抬高通胀水平。这非但无益于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反而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失序。

来源:澎湃新闻


侠客岛解读:生产旺季搞拉闸限电“自废武功”,咋回事

限电!停产!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配合地区“能耗双控”要求,将削减水泥、电石、电解铝、螺纹钢等工业原材料产能。受供给减少影响,多种工业品价格不同程度上涨,有的甚至周内涨幅超40%。

很多网友疑惑,“金九银十”,时值生产旺季,拉闸限电不是“自废武功”吗?究竟是咋回事?

“能耗双控”,是指既控制能源消耗强度(也称单位GDP能耗,能源在创造经济产值时的利用效率),也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能耗双控”,目的是节约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此外,“能耗双控”也能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其实,中国自“十一五”开始,就将单位GDP能耗降低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期间,中国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这个指标更细化为全国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

“能耗双控”最核心的指标是作为效率指标的能耗强度,与地区产业结构、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衡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尺。

“十三五”期间,各地按既定计划完成了5年“能耗双控”目标,若保持节奏,可顺利达成“双控”目标。落实效果也反映出目标设置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一切本该有条不紊进行下去。孰料出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这是怎么了?

8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发布一份文件,对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做了测评“晴雨表”。结果显示,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9省区被列为一级预警地区。

随后,一些地区开始“命令式”停产,要求高耗能产业停限产甚至拉闸限电。有人就把停产限电归罪于“能耗双控”,认为政策突然加码导致地方突击式停产限电。

事实如何呢?

能耗强度约束制度已实施10多年,“能耗双控”执行近6年,按季度发表的“晴雨表”也做了八、九个年头。“能耗双控”目标要求一直稳定、明确,不存在临时加码。

那么,各地全力优化能耗指标、不惜关停生产甚至影响居民生活用电的“一刀切”做法,究竟为了啥?

说白了,跟开学前狂补作业一个道理。

如前所述,各地本应按照既定“双控”目标落实政策,但自疫情发生以来,受避险资金青睐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相关企业存在扩张产能冲动。同时,国内有序防控疫情、较早实现复工复产,为承接境内外生产需求打下必要基础。此后,国内工业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

同时,部分地区在2030年碳达峰预期下,将“碳达峰”前的近10年理解为“攀高峰”的时间窗口,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违规给“两高”项目开绿灯,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地盘”。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项目屡现。

今年上半年多地能耗不降反升,9省区能耗强度、消费总量均被国家发改委给出一级预警。

考核压力下,各地又赶紧立“军令状”、加速整改。但转眼已近四季度,全年指标如何达成?于是,一些地方就采取强力手段,定指标、压任务,对产业园区和行业强制性限产停工、拉闸限电。

岛叔看到一条聊天截屏:某地因没完成“双控”目标,被上级约谈。于是,当地连夜布置,提出统一“硬性要求”。

任务早已明确,目标也很清楚,为啥非要火烧眉毛才想起落实呢?早早就看见红灯,非要等冲线时猛踩刹车,考虑过乘客感受吗?

平时不作为,临近考核搞层层加码、玩命突击;平时高喊“绿色发展”口号,实际工作中却一再追逐短期效益,这暴露出一些地方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偏差,对绿色低碳转型的谋划不积极。

运动式“减碳”已被政治局会议点名批评,如不纠正,后患无穷。

“一刀切”要求企业停产、限产,相关产品必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又因限产企业多涉及上游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下游企业利润空间缩减,进而迫使企业将生产成本转移至消费端,提升消费价格,抬高通胀水平。这非但无益于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反而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必要的失序。

其实,做好“能耗双控”的办法有很多:比如,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通过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率;再如,优化地区、产业、企业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借助智慧化管理系统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绿色照明、绿色制冷,聘请专业公司设计绿色节能方案等。

作为管理能源消费的核心指标,国家发改委的能耗双控“晴雨表”及时给地方亮起红灯,恰恰证明了“能耗双控”这项制度是有效的。打个比方,某个人感染了流感病毒,引发身体发烧、咳嗽,这当然很难受,但也正是发烧、咳嗽提醒我们该吃药治疗了。

“能耗双控”制度是能源消费的“警报器”,在能源供应和消费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前夜及时亮红灯、拉响警笛,有利于督促地方尽快严肃认真对待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的问题,避免能源整体性供不应求而导致经济社会产生系统性风险。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在这场大考中,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直接相关的“能耗双控”,是考试中一道分值极高的“大题”。

要答好这道题,靠的是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尤其是注重功在平时,有规划、有节奏,少干临时抱佛脚的蠢事。

 来源:侠客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26 01:25 , Processed in 0.02152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