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4|回复: 0

绣花鞋与手抄本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9-6 14: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文摘报 》( 2020年08月22日   02 版)

摄影/清香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曾经出现过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地下手抄本。顾名思义,它们并非正式出版物,而是以抄录复写的方式在民间秘密流传。根据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反敌特的刑侦故事,二是情爱小说。前者大多情节离奇曲折,尤以著名的惊悚场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吾生也晚,未曾见过原样抄本,于是好奇地去询问长辈。及至今日,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已被时光填平不少,他们也终于放下了为人父母的种种顾虑,能够更为坦然地说起一些从前颇难启齿的话题。“70年代确实见过的,比如《一双绣花鞋》《第十二张美人皮》,第十二张还是第二十四张?好像还有第一百张的说法,记不清了……去外地出差时,大家在饭桌上闲聊,经常你讲一段、他说一节,也有类似的故事,听得都很来劲……见过油印的本子,也有手抄的,用复写纸一次能抄出好几份,然后装订起来。同事之间互相传看,大家排好次序,每人只有两天,赶紧看完了传给下一个,还要小心保密才行,不然怕是会惹麻烦……”

  聊到这里,就勾起了许多久远的回忆。比如被称为“地下文学第一书”的《一双绣花鞋》,由况浩文(1930~2018)创作于1958年。故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山城重庆,一个老更夫夜晚出巡,发觉一幢被查封的小洋楼内似有动静,于是提着灯笼走入查看。一片漆黑之中,只见落地窗帘下方露出一双精美的绣花鞋,忽然微微一动……开篇处这惊魂一幕,早已成为中国悬疑探案小说中的经典场景,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童年时候,有谁会不爱听类似的鬼故事呢?越听越怕,越怕越听,如此循环,以至于每天放学回家时,站在单元门口,看着黑洞洞的楼道,心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恐怖场面,只得在四近徘徊,一直等到某个邻居家的叔叔阿姨走来时,赶紧尾随在后,一路上楼。

  除了著名的《一双绣花鞋》,另有《一只绣花鞋》。这两个书名极易混淆,内容却是大不相同。后者的作者张宝瑞生于1952年,他自述从18岁起就开始创作以“梅花党”为背景的作品,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全国各地流传,包括《一只绣花鞋》《绿色尸体》《龙飞三下江南》等。根据几位同龄人的回忆,这一系列小说曾于1988年前后出现在类似“地摊文学”的刊物上,直到2000年之后方才正式出版发行。风格也近于通俗文学,包含惊险、情色、阴谋、悬疑等各种元素,足以令当年的读者眼花缭乱。书中有一条重要的感情线,便是地下党员龙飞与台湾特务组织“梅花党”头目白敬斋之女白薇的情感纠葛。二人曾有过同窗之谊,年貌相当,彼此倾慕,然而终因信念与理想的不同而分道扬镳,后来更是成为你死我活的交锋对手。这一情节与《一双绣花鞋》中,地下党员沈兰为了刺探情报、与特务头子林南轩的女儿林晶交往不无相似之处。在《一只绣花鞋》结尾处,白薇带着刺在背后的“梅花图”跳崖自尽的一幕,颇为凄艳哀婉。

  如今看来,地下手抄本的文笔和手法或许不够成熟,不少内容也纯是想象的产物,缺乏现实依据,倘若不是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去考察,今人想必难以理解它们何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在单调封闭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常会愈发热切地假想外面的世界是何景象,愈发渴求活色生香的感官刺激,如果在现实中难以寻觅,阅读便成为一种变相的慰藉。

  (《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2期 张凌)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3-28 19:49 , Processed in 0.0489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