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3|回复: 0

茅盾:用文字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4)

[复制链接]

8877

主题

20

回帖

3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1181
发表于 2020-8-26 14: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02-13 来源:上海党史  作者:中国青年网




与妻子孔德沚的传奇婚恋(1)


      2017-02-1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王华

  不同年代不同人用不同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婚恋传奇!茅盾和妻子孔德沚也是如此!在茅盾和孔德沚从相恋到白头的漫长的夫妻生涯中,有风有雨,有阳光有彩霞,而更多的是他们共同理想照耀下的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平凡日子。

  有趣的是茅盾和孔德沚结合的过程中。茅盾是学贯中西举世闻名的文学巨匠,而他的妻子当初却是一个目不识丁孤陋寡闻的女子。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这极不般配的两个人,不仅携手走完了他们那漫长的人生旅程,而且感情还非常之深。可以说,茅盾先生和孔德沚的爱情,可以作为他们那一辈文人的光辉典范。

  一

  茅盾和孔德沚都是浙江桐乡乌镇人,茅盾祖辈经营纸店,父亲是中医,孔德沚祖上开蜡烛坊和纸马店。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观前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茅盾的父亲沈永锡深受维新思想影响,是位远近闻名的中医;母亲陈爱珠是一个读过不少书,既具有新思想又能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沈德鸿的父母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教育,小德鸿还没到5岁,父亲沈永锡就教他读了《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新式书籍,以及《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榜》等文学读物和一些翻译过来的西方名著。母亲陈爱珠则根据《史鉴节要》自编历史课本,教儿子了解中国的过去。在父母的熏陶下,沈德鸿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热爱文学的种子。

  就在沈德鸿正以童稚的好奇心从书籍中吸吮丰富的营养时,家人却给他定下了娃娃亲。沈德鸿的祖父沈恩培与同在乌镇的孔繁林交情莫逆,两人常常在一起相聚交谈。孔繁林有一个4岁的小孙女儿。一天,沈恩培带着孙子德鸿到一位亲戚家聊天。不一会儿,孔繁林抱着孙女也来到这里。老友相见,自然是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正聊着,沈恩培的那位亲戚,突然指着在一起正玩得开心的两个小朋友,对沈恩培和孔繁林说:“你们两家订亲吧!你们本来是世交,又门当户对,二位又是挚友,要是结为秦晋之好,岂不美哉!”

  沈恩培和孔繁林相互对视了一下,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当即点头称是。沈恩培的那位亲戚其实只是突发奇想的说笑,心里并不在意两家是不是真的愿意。不料沈、孔两家却很认真。沈恩培和孔繁林回家各自跟家人商量后,真的就给沈德鸿和孔德沚两人订了“娃娃亲”。

  既然已经订了亲,富有维新思想的沈永锡便郑重其事地托请沈家的那位亲戚告诉孔家,要孔家教女孩识字读书,不要缠足。哪曾想思想守旧的亲家根本没把沈家的话当一回事儿,不但不让女孩儿读书,而且还给她缠了足,幸亏缠足的事被女孩寡居在娘家的大姨发现,当场扯掉了缠足的布条,女孩儿才没有缠成足。

  不过,足虽没缠,但书照样是没念。女孩儿7岁时,沈永锡捎信给孔家说,女孩儿可进镇上刚办的女塾念书了,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将来的嫁妆可以随便些,读书的钱不能省。可孔家就是不听,坚持不让女孩儿念书。而沈永锡捎信后没多久就病故了,孔家就更不把亲家的话当回事儿。

  1913年,17岁的沈德鸿在母亲和表叔的支持下,考入了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3年后,沈德鸿以优异的成绩从北大毕业,经人介绍到了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商务印书馆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之一。沈德鸿卓越的才干,很快显露出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此同时,沈雁冰的名字也频频出现在上海的报纸杂志上,这个初出茅庐的新派青年,很快成了上海文坛的宠儿。

  二

  1916年底,沈德鸿回到了老家。陈爱珠看到年轻有为的儿子,心中甚是欢喜,但欢喜之余又有点担心:儿子这么优秀,肯定有不少女孩儿倾心于他,他还能看上那个不识字、却早已跟他订下娃娃亲的女孩儿吗?于是,陈爱珠便认真地问儿子:“德鸿,你有女朋友了吗?”“没有!”沈德鸿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心不在焉地回答了母亲一句。陈爱珠心中的石头落地了,便长舒了一口气,说道:“女家又来催啦,我打算明年春节前后给你们办喜事!”

  “啊!”沈德鸿再也无心看书了,他倏地站了起来,默默地看着母亲。陈爱珠见儿子没有搭腔,便接着说道:“从前我料想你出了学校后,不过当个小学教员至多当个中学教员,一个不识字的老婆也还般配;现在你进商务印书馆不过半年,就受器重,今后大概会一帆风顺,要做许多事。这样,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就不相称了。所以要问你,你如果一定不要,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对方未必允许,说不定还要打官司。”

  本来,沈德鸿的内心就很矛盾,自己是个新派青年,怎能向旧式包办婚姻低头,更何况对方是一个不识字的女孩儿。可母亲的一番话,却又使他不得不再仔细地考虑考虑:母亲一人维持着这个家已是很不容易了,如果自己再悔婚,母亲会很难办。命运的安排、社会的态度、母亲的辛劳……作为儿子,他其实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于是,沈德鸿平静地对母亲说:“老婆识字不识字无所谓,嫁过来后,母亲您可以教她读书识字,也还可以进学校读书。”

  眼见儿子同意了,陈爱珠很快就与孔家敲定了婚期。春节一过,沈德鸿和孔家的那个女孩儿就拜堂成亲了。

  然而,新婚第二天,就发生了一件让陈爱珠母子倍感吃惊的事。原来,他们心里想,孔家的小姐虽然没上过学,但总该识些字的,谁知陈爱珠一问新娘子,才知道她只认得一个“孔”字和从1到10的数字,对外面的世界更是一无所知。从婆婆和丈夫那失望的眼神中,新娘子也觉得自己羞于见人。当她和沈德鸿在第三天回门拜见自己的父母时,她在阁楼上同母亲大吵了一架。她恨他们为什么不让她读书,丈夫和婆婆都知书达理,自己却不识字,哪有共同语言?

  当新娘红着眼睛回到婆家后,陈爱珠得知了原委,便安慰她说:“这么一点事儿也值得哭,你想学还不容易。只要肯下工夫,不怕年龄大学不成。我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教你还不费力。”沈德鸿则比她母亲想得更远,望着新娘淳朴的面庞、渴望知识的眼神,他深感妻子不识字和对外面世界的无知并不是她的责任,更不是她的过错,自己有责任帮助妻子“站”起来。他不仅没有嫌弃妻子,还引经据典给她取了个名字———孔德沚。半个月后,沈德鸿留下孔德沚在家陪伴母亲,自己回到了上海。

  孔德沚聪明好学,在陈爱珠的帮助下,学习进步很快。后来还进入了丰子恺的大姐在石门创办的私立小学———振华女校学习,仅1年半的光景,她就学会了写信和阅读简单的文言文。由于孔德沚母亲患了重病,孔德沚不得不辍学回家伺候母亲,直至3个月后母亲病故。由于害怕功课跟不上以及担心婆婆一人在家太孤单,孔德沚不愿再回振华女校读书,打算在家自学。她订了个自学计划,上午由婆婆教古文,下午练习写作文。如此这般坚持了半年光景,孔德沚听人说湖州湖郡女塾不错,就又到湖郡女塾读书。不料,湖郡女塾是一所以教授英文为主的教会学校,孔德沚一点英文基础也没有,几个月下来,收获不大,于是,她不得不又回到了乌镇。陈爱珠见媳妇学习的欲望如此强烈,便决定让她到上海儿子身边,以便儿子好好地教她。1921年春天,陈爱珠带着孔德沚从乌镇来到了上海。母亲和夫人的到来,解了沈德鸿的寂寞之苦,尤其是见妻子几年下来已经达到了高小的文化水平,沈德鸿的心中更是高兴不已。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20 23:31 , Processed in 0.0304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