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10|回复: 0

沪医改强基层破瓶颈 居民对家庭医生“越来越有感觉”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4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5077

名博

发表于 2017-9-12 1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元英是松江区小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今年起,她的居民健康服务管理工作范围,除了原先的“门诊—站点—家庭病床”,又增加了病房。病人从就诊到需要入院,由团队来协调;住院期间,全程参与治疗;病人出院后再上门随访。在她看来,家庭医生对病人病情发展知根知底,加上病房一块,“一贯制服务”就完整了,“居民对我这个家庭医生也会‘越来越有感觉了’”。
  在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朱兰是一名家庭医生。她坦率地说,刚来社区时周边居民有点“看不上”,而现在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已近七成,“现在社区有大医院的药和专家号,家庭医生水平也提高了,老百姓们还是觉得就近看病更方便。”
  从上海远郊到中心城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超过1000万人。2015年6月申城新一轮社区卫生改革试点启动,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的签约医疗机构组合。这一家庭医生制度2.0版如今已覆盖到了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市签约常住居民超过233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近190万人,60岁以上老人签约率已超过50%。
  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家庭医生已成为市民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处方延伸社区,居民少奔波多实惠
  医改首在强基层。上海是全国最早引入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地区,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推行医疗、计生、健康宣教、康复等“六位一体”综合服务模式,初步搭建居民健康网底。不过家庭医生制度刚试点时,不少居民还是有疑虑:周围那么多大医院,为什么要去社区?基层家庭医生水平肯定“搭僵”,还是找专家靠谱……大医院依然人满为患,分级诊疗推进面临困难。
  打破发展瓶颈,只有进一步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赋予家庭医生更多可调配的卫生资源,匹配相应优惠倾斜政策。
  因受制于基本药物目录,社区卫生机构药物偏少,与不少市民的用药习惯不符。为此2.0版家庭医生制度推出新举措:对诊断明确病情平稳的签约居民可一次性配1-2个月药量(长处方);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在回到社区就诊时,家庭医生可延用上级医院处方药品,并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配送上门(延处方)。
  长处方、延处方受到签约居民的欢迎。松江区九亭镇,78岁的张大爷过去每月都要到市级医院排队开药,又累又辛苦。2015年初他与家庭医生李燕签约“1+1+1”,所需服用的冠心病药物虽不在基层药物目录之内,但通过李燕,联系物流公司配送到了居住小区服务站;同时,大爷高血压控制稳定,李燕一次可开具两个月的用量。大爷不仅少了奔波,社区药品的价格和自付比例也比市级医院低,一年下来可以省1568元。
  在中心城区,习惯到大医院开药的居民获得的实惠更为可观。朱兰介绍,根据延伸药物的品种和数量不同,一般每月能省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有日新居委有对老夫妇患多种慢性病,通过延伸处方,夫妇俩每月医药费共可节约近千元。据统计,松江区迄今为2.1万签约居民开具2.8万张延伸处方;斜土街道开具长处方14344张。截至今年8月20日,全市已开具延伸处方超过55万张,也就是有55万人次的配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到了有效解决,不用再去大医院。
  大医院1万号预留,找专家不用找熟人
  松江区方松街道的陈先生,体检怀疑肺癌,还伴有其他脏器病变。一家人急坏了:市级医院一号难求,怎么办?家庭医生张宏得知后推荐了市胸科医院,并通过预约转诊平台帮他在网上预约。斜土街道一位老阿婆最近走路有点跌跌撞撞,吃饭时假牙老是碰到舌头,还经常找不到常用的东西。朱兰通过“徐汇云医院”帮她预约了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药物治疗后情况明显好转。老曹今年才刚退休,常胸闷不适,家庭医生初步检查发现心脏缺血,马上联系了中山医院黄东副主任医师,发现心脏有一根血管90%狭窄,做了心脏支架植入术……
  转诊上级医院曾是个“大麻烦”,而现在家庭医生却底气十足:每天有超过1万个市级医院专家、专科号源优先预留给家庭医生,方便签约居民优先转诊。
  大医院为转诊居民专门开通了绿色通道。华东医院与附近长宁、静安、嘉定区的十几个社区签约,社区双向转诊办公室主任陈晓怡介绍,收到家庭医生转诊信息后,安排预约检查,通知病人,病人按预约日期到门诊三楼楼梯口的“社区转诊病人接待处”,付费后直接做检查。“有些影像检查的当日,我们还同时为病人预约好了专家门诊,专家在PACS(电脑)上能直接读片,当日专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也确定了。病人跑了一次医院,检查、诊断、治疗一次完成。”
  “过去,市民要去上级医院挂号,常要托熟人找关系,现在签约居民找家庭医生就可以了。”松江区卫计委主任李正说。
  全科医生一样可以成为医学大家
  近年来,上海一些区域医疗中心乃至大医院,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就诊数量或增幅下降的新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分级诊疗秩序的逐步完善,社区医疗水平的提升。
  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要成为一名家庭医生,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这就需要至少“5+3”(共计8年)规范化培养,担任家庭医生后,每年还必须完成一定学时的岗位培训,获取最新知识与技能。目前上海全科医生数超过8000人,平均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3.3人,已达到国家2020年规划目标每万人口2.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到82%,中级职称及以上占69%。
  松江区还探索“导师制”培养模式,为较快提升社区全科医生医疗服务能力发挥作用。九亭镇家庭医生李燕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内分泌科跟师吴艺捷主任,甲状腺和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水平得到了提升。有位签约居民周老伯,门诊时随口说起3个月里瘦了五六公斤,李燕马上让他做了一个手指快速血糖,进一步了解他的情况,又测了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提示糖尿病的可能。李燕当即决定让周老伯到市一医院进一步检查,并帮他联系了导师吴主任。两周后周老伯来门诊找她,告诉她血糖现在已经控制住了,一再感谢。
  朱兰说,专科医生对于某一疾病疑难杂症的专科治疗,全科医生可能做不到,但全科医生对于居民健康状况的全面诊断,专科医生也同样比不了,全科医生如果用心钻研,同样可以成为医学大家。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涌现了一大批高级职称的全科医生,有些全科医生在医学院校里兼职授课,受到业内的高度认可。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吴克明主任说:“将来,我们医生都要有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4证,由全科向全能发展。”
  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感觉越来越好。《2016年上海市十大行业服务质量测评报告》显示,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业测评结果位列十大行业首位。另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调查结果,受访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知晓率为88%,92.1%的居民表示找家庭医生就诊方便,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越来越多居民通过口碑相传,主动前来要求签约。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孙刚

更多资讯请点击关注:老辰光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老辰光网   

GMT+8, 2024-4-26 21:42 , Processed in 0.03039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