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 登录注册
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露珠集《续集---散文篇》 > 第 5 章 工作总结、论文、报道等
第3节 我看电视连续剧《知青》

(根据在电视连续剧《知青》观众座谈会上的发言修改)
                      晓 歌
刚才听了著名知青作家梁晓声老师为我们这次座谈会特地发来的书面发言,和前面的各位知青发言,感到我们首先应该感谢梁晓声老师为我们全国广大的知青写了这样的一部知青题材的大作品、好作品。由于电视剧与原作的差异,我们还是应该读一下原作,让大家把对电视剧与梁老师的原作的区分开来进行评价。
下面谈谈自己看了电视连续剧《知青》的一点想法,供大家思考,讨论。
这部电视剧拍摄时间为三年,跨越八个省份,行程一万七千多公里,有380多个出场人物,描写共和国历史上一个最为特殊的群体——知青,展现他们的爱恨情仇,描绘他们的青春理想、热血人生,他们的集体记忆;这是能够牵动无数老知青和他们的家庭的、气势宏大、影响深远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剧。它能够被放在重要时段播出,是作家编剧和导演努力的结果,是知青一代和年轻一代主创人员达成共识、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有识之士重视知青历史、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文化发展与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良好变化和开端。它提供了知青历史文化研究的良好素材和有力契机。我感到这样的好作品不是太多,不是像某些网民说的那样需要停播封杀,而是应该予以大力肯定支持,鼓励多多产生,并进行广泛宣传。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看《知青》,议《知青》,写知青,以它推动知青的夕阳人生与时俱进,更加精彩,推动知青文化和知青历史研究朝更广泛深入的方向发展。
一、值得肯定的地方
1、该剧的思想基调是颂扬了知青的奉献精神。
梁晓声老师是我十分尊敬、崇拜的知青作家。他的《今夜有暴风雨》和《年轮》等作品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深度、有历史责任感的优秀知青作家。在上山下乡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以后,这回他的重头大作品《知青》更加成熟、更加真实、更加深刻地反映了那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
有网友认为该剧的基调是无悔无怨,是为上山下乡运动唱赞歌,我看后觉得除了一句歌词提到了“无悔无怨”,整个全剧并非宣扬无怨无悔;而是宣传了知青的爱国、为民分忧、与底层劳动人民共患难同命运的坚毅品格和顽强精神;该剧客观如实地反映了知青的艰苦生活,反映了知青在十年动乱中与极左思潮斗争的、与农村人们群众同甘共苦建设农村的实践;基调是肯定了知青“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奉献精神,写出了知青下乡时怀揣理想抱负,勇敢面对生活磨练,锻炼成长的故事。
我觉得我们应该特别感谢梁晓声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追忆青春年华、回顾知青历史、释放知青情结的精神大餐,让全国各地那么多步入“乐龄”的老知青和他们的子女后代,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这样有影响力的重要媒体,看到波澜壮阔的知青历史画卷,这是很不容易的、令人振奋的事情。
网上对这部电视剧虽然有不同的声音,各抒己见,言辞尖锐,但是有议论就说明有关注,而且是高度的关注。据我所知,碟片在很多地方已经卖到脱销。这说明至少不像一些胡编乱造的媚俗的娱乐片搞笑剧、穿越剧那样毫无价值,让人不屑一顾,不堪入目而是大受欢迎。我特别反对网上有文章说应该对该剧封杀停播,说什么该剧是为文革招魂,是唱无悔无怨的高调。我认为那样的断言反而是形而上学的,主观偏执的,至少是肤浅的。恰恰相反,该剧从侧面揭露批判了许多文革时期不正常的阶级斗争你死我活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的社会现象。
2、该剧描绘的知青情感、人性的光辉,是真实可贵的。
曾经在很多年里,我们知青向许多知名报刊杂志投稿,编辑们都会明确表示不采用文革和知青题材的文章作品。如今虽然网上知青文学已如雨后春笋,但是在电影电视里,从广阔的背景上全方位全景式地详细描绘知青经历,这在近年还是鲜见的。而且它比起同样反映知青生活的《高考1977》和《北风那个吹》,更加有高度和深度、广度,更加真实可信,更加彰显知青的奉献精神和善良人性的光辉。
剧中所大量描写的知青亲情友情爱情,比如对周萍和赵天亮、齐勇和孙曼玲、小黄浦和刘菲、赵曙光和晓兰等几对知青伴侣的爱情经历描写,大都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合理可信的;许多情节、细节描写都是那个年代所特有的。男女知青在共同的艰苦生活中逐渐相识,相互关心相互体贴呵护,顺理成章地走到一起,毫不矫揉造作;特别没有把当下社会上某些谈情说爱中的滥情、虚情、绝情、与金钱捆绑爱情的特征强加上去。这点是很真实,难能可贵的。虽然加入了作者理想化的元素,但是不造作。该剧的一大特点,是对知青恋爱的描写非常干净。
该剧从各个方面反映了知青在艰苦的劳动生活中的成长历程,他们追求理想、爱情的崇高精神世界,反映了他们朴实纯真的品格,反映了他们的牺牲精神,反映了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以说这是知青精神得到集中全面反映比较真实的一个好作品。许多场景让人唏嘘不已。如兵团知青送钱给插队知青,如老支书为保护知青,不让他们偷偷阅读被查封的世界名著;如知青为了掩护村民转移不顾个人安危,等等;如连长指导员保护张排长阻挡前来外调的造反派人员;的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那个被扭曲的年代里,知青和普通群众人性的光辉。
在我看来,它其实是一部非常有意义、非常优秀、有收藏研究价值的作品。尽管由于篇幅关系被砍掉了一些,造成了某些不连贯、不清晰,但至少人们可以通过它,了解那个年代知青的奋斗拼搏故事,他们的真情付出,可歌可泣,有悲有壮;例如赵曙光他们与山洪搏斗转移群众、与官僚主义代表牛主任针锋相对、坚持为乡亲们寻找生存道路、周萍他们为扑灭森林火灾英勇无畏、奋不顾身,小地包在工作中意外牺牲,这些都是对知青这个群体中优秀者的歌颂而并不是对上山下乡那场非理性的运动唱赞歌。我认为:否定上山下乡运动的大方向,不等于要否定知青所有的贡献;肯定知青的贡献,绝不等于为那场运动招魂。相反,它大量出现了揭露文革批判十年动乱的语言和情节。尽管该剧有值得商榷的不足之处,但我认为它瑕不掩瑜,是近年少有的知青题材和文革题材的优秀电视剧。
因此我认为不仅不能说是梁晓声的一个败笔,相反,它是值得我们欣赏和提供给下一代了解知青的好作品。
3、该剧的人物塑造和历史场景是可信的。
该剧出现了美丽辽阔的北大荒和陕北等地的地域风光,农村的风土人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反映了很多知青年代的劳动生活的真实场面,有许多值得令人回味思考的地方。比如真实记录了在新中国成立二十年以后,在抗日革命根据地陕北农村,广大农民群众还有连水也喝不上的现实困难,反映了那个年代很多地方农村没有电灯电话、没有解决群众基本的温饱问题。让二十一世纪的人能够通过剧本了解到,那个时代许多真实的故事,了解知青的经历,这些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
该剧对于知青生活的场景描写,很深入,很细致,全方位,贴近实际,激动人心。比如,下乡之初他们刚到连队的经历,抢收麦子的场面,与暴风雨、冰天雪地斗争的场景,以及后来小地包在工作中由于山体岩石坠落而牺牲,周萍等救火等场景,这些场面都会让知青回忆起当年自己曾经相似的经历,因此非常震撼,非常亲切感人。因为在上山下乡中,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战胜困难,为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奉献青春的事迹在各地下乡知青中非常普遍,牺牲的知青也不在少数。为救人、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牺牲而没有被追认为烈士的不计其数。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在劳动中发生工伤,意外身亡或者受伤致残致病,和思想苦闷生活艰辛一时想不开而自杀的。这在以往的文艺作品中还没有得到大量深入的反映,是需要我们知青文学多加以关注的。
该剧刻化了小地包、周萍、赵天亮等这几个人物,我认为是基本成功的。写知青,并非写了苦难就是真实的,写了豪迈气概顽强拼搏乐观主义就不真实了。我认为该剧写了“与天斗与地斗与错误思想观念斗”,都是知青生活的全景式真实反映,剧中也没有什么高大全式的人物。不应该求全责备。
4、该剧的许多生活细节、故事情节处理是比较合理可信的。
比如齐勇为了支持女朋友上大学,为了女友的前途理想,主动提出分手;这非常符合当年广大知青普遍的实际情况。而女友孙曼玲表示坚决不会分手,也是非常符合知青对爱情的理解和做法。
还有,剧中描写推荐知青上调读大学,非常讲究家庭出身、个人成分;不看表现看父母的情况非常严重,这也很真实。剧中有极左思想的知青吴敏,对知青战友采取种种偏激极端行为,对其他知青压制打击,个人好出风头表现自己;那样的人物,在知青中也不是个别的。这也是那个非常年代的特殊产物。
由于那是特殊年代发生的不正常事件,在后知青年代也不适合在纪实性的回忆录中,对曾经伤害同伴的知青再来作详细的写实性、揭露性的记录,这毕竟不利于和谐团结;因为反思要靠每个人自己反思。知青同伴之间揭露人性的弱点,就有可能显得不够宽容;而文学作品就可以起这个帮助人反思的作用,在塑造人物时用艺术的创作来描写知青人性中曾经有恶的一面,来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
二、希望与该剧导演商榷的地方
一部电视剧在创作时,作者有时候为了考虑剧情的艺术性和戏剧性,往往会加上一些编创者主观的东西,这些如果违背了历史大背景或者违反逻辑上的合理性,就会让人感觉虚假不真实不可信,从而也削弱作品的最终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我以为不可信不真实值得推敲的有这样几个地方:
1、忽视了中苏对峙的政治大环境。
在那个年代,中苏之间关系非常紧张,剑拔弩张,怎么可能两国之间在边境上让普通人员随便来往,信件由一条狗传来传去,东西也可以自由地送来送去,包裹药品一大堆一大堆地送过去。为了一对苏联老人生病,知青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搞药,救人。这些都极不真实。如果说是中朝之间在那个年代有那些来往还稍微有点可能,珍宝岛事情在全国全球都引起高度关注,难道知青不要命了?知青自己物质都非常紧缺,也不可能舍得全部送给素不相识未曾谋面的敌对国的外国人;如果被领导知道了,不是光批斗一下,弄不好给扣上个里通外国的现行反革命帽子,是要丢脑袋的。这只能是作者的主观善意的编造安排,本来是想反映中苏两国民间的友好交往,但是在那个年代是绝对不可能有的。违反历史大概念的细节是不应该出现的。一个南京知青任毅写了首《知青之歌》,被莫斯科电台播出,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差点被枪毙, 试想一下当时是什么样的政治背景。该剧如果能反映这个历史事件倒是更有深刻的意义的。
2、出现不符合人物个性的描绘。
在那政治高压年代,非常重政治表现政治生命,我觉得应该不会有哪个出身不好的青年,敢胆大妄为撕掉上级领导发的奖状。尤其是剧中周萍是积极向上、争取进步、心地善良、性格温柔的女知青,如此极端地烧掉奖状不符合人物个性。按照她的情况,她那么积极要求进步,自愿到兵团甘愿吃苦,她的情况会是要么很重视当宝一样藏起来,要么拿给男友看。即使再怎么不喜欢、不想当典型也不敢随便销毁,最多悄悄往哪里一塞。因为如果被人知道她烧了,一不留神就可能担个“抵抗、反对革委会正确领导,反党、思想阴暗、破坏上山下乡”的罪名。随意撕奖状逻辑上似乎说不通。如果要反映她不想当典型,内心很纠结,最多是不去领奖。
3、对女知青爱情观的描写有的不可信。
内蒙知青蔡苗苗对偷看女知青擦身的知青小地包吊起来打,这有点过分。我只知道很多知青都有在农村被当地干部农民吊打的经历,女知青吊打男知青匪夷所思。因为她们本来就是在野外擦身,又不是在门关得很紧的室内,被人看见是不可避免的,不能保证没有人看见。就像我们所知道的,云南男知青看到少数民族女孩在河边洗澡,也不会被打成流氓一样;小地包偶然路过看见女知青擦身,根本算不上偷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事情刚过去没多久,她马上就看上他爱上他,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更是无稽之谈,不符合逻辑和人物个性。在那个年代,大多知青文化并不很高,但是政治头脑都是有的。那样出尔反尔一会儿吊打人一会儿又马上爱上对方,我觉得只是为了猎奇,为了电视剧加强戏剧性,吸引眼球,而出现的。
4、对历史事件的把握不够准确详细。
最不真实的就是当排长因为参加天安门悼念周总理而被抓、被公安人员带走时,班长赵天亮竟然要求战士卸掉手铐,而且要求那两位战士离远点,让他们说话告别;两个战士不但没有反对还居然同意了。这也是不真实不可信的。这样随便的执法人员,在那个年代觉得不可能出现。两位公安又不是天亮手下的战士,有那么大的胆量吗?在那人人自危的非常时期,多说一句就会掉脑袋,像张志新那样对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随意打倒表示异议就被割喉,那种你死我活剑拔弩张的年代难道我们能忘记吗?所以我们不能弱化十年动乱的残忍、残酷,不能低估政治运动对知青的摧残。
5、对上海男知青小黄浦等人物的塑造略显不足。
由于是文艺作品,不能要求作者对每个人物刻化都很真实生动逼真。小黄浦至少有很善良的可贵品质和友爱互助的精神,以及知青的单纯本色,是一个可爱可信的人物。我看到小黄浦的形象遭到网上许多知青的板砖;我听取了周围知青朋友的意见,觉得他是“傻大黑”,至少不认可他的外形、语言和气质。这说明观众对作家的高要求和对知青题材作品的认真。说实话,革命历史题材中有江姐林道静、许云峰这样的人物,而知青一代,却还没有哪个作家塑造出有影响力有鲜明个性、能立起来的知青英雄形象。
我感到有点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荧频上出现我心目中真正优秀的上海知青形象。也许知青一代注定没有英雄人物,没有光辉形象,但是整个一代人的奉献付出和担当,难道不是文艺作品应该大力讴歌的吗?我认识的周围许多上海男女知青,有的非常出色,吃苦耐劳,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心地善良;或默默无闻一生奉献,或出类拔萃人才佼佼;或顽强与命运抗争从不低头;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大作家却没能深入、深刻地反映、刻划。期待有更多知名作家能眼睛向下,寻找挖掘,如实反映,让知青、上海知青的正面光辉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站立起来,真实起来,鲜活起来。比如描写周萍和赵天亮,如果在救火中为国家财产和保护战友而壮烈牺牲,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符合他们的个性,也完整表达了梁晓声对知青优秀代表的歌颂。
6、对人物、故事的交代,脉络还不够清楚完整。比如排长到底是怎样被抓,后来的结局怎样,有没有受到迫害;走后门上大学的吴敏以后究竟是什么出路,有没有反思认错;还有,参与救火的知青是不是都牺牲了,怎样牺牲的;大批知青后来为什么返城了,是如何会返城的;一点也不交代,给人的感觉是刻意回避,没有结局,很不完整,突然中止。如果能写成排长在参与悼念周总理的天安门事件被抓后坐牢,直到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之后才出来,那也是有深刻历史意义的。
另外,对重大历史阶段中知青的表现也没有明显的区分。比如在林彪事件前后、邓小平复出前后、天安门事件前后、粉碎四人帮前后,知青的思想、观点、态度、生活状况,都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的变化,剧中这样的改变并不突出。下乡十年,从满怀激情,到震惊,到迷茫,到清醒反思,是有过程的。不可能每个知青在下乡之初就都非常成熟理智地深刻认识了中国,认识了农村,认识了政治。但通过林彪事件和“四人帮”事件,知青就不那么简单狂热了。
从梁晓声老师的书面发言可以得知,由于需要通过验审,(也许还有种种禁区,也许是有些地方被刻意剪辑掉了变得不够完整),有的略显粗糙需要打磨,总之,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还需要反复推敲修改补充;但是该剧不失为一部好剧,一味指责它是败笔,有失公允,过于偏颇。我认为:该剧写出来就是胜利,播出来就是成功,该剧对知青文化知青文学的发展,对知青历史的研究,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最后,我觉得,想要全方位全面反映全国大范围的知青历史,光靠这样一部电视剧是远远不够的,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期望值太高。
有评论文章说当下存在许多困难知青、弱势群体,作家怎么没有体谅、了解他们的情况,没有设身处地写出他们的苦难史。但是,我感到困难知青的存在,是国家政府社会的问题,这个责任是不能由一个作家来承担的。如果说上山下乡造确实成了许多知青大半生的生活艰辛,可有哪个作家能因此写成一部知青苦难血泪史呢?那不也是极端片面的吗?
其实,正是因为有梁晓声这样知名的知青作家写出了这样贴近真实的重头大作,才会有更多人了解知青的历史,了解知青在共和国发展轨迹中的真实存在、特殊现象,才会引起政府更加重视,清理历史旧账,拨乱反正,肯定知青的历史贡献,从政策上给困难知青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知青的生存命运其实与整个国家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国家发展进步繁荣了,才有知青一代晚年的幸福生活。
我认为,知青的历史虽有悲但还有壮,必须同时关注到它的两个方面,反映它的两个方面。必须看到上山下乡作为一场运动的错误性、荒诞性和危害性,但是决不能否定全体一千七百万知青那么多年的所有的付出和得到。知青付出过青春,也给农村带去了文明和知识;有蹉跎迷茫,但同时也有收获;知青获得的是生活的真谛,得到的是与苦难抗争的意志;---------有知青这碗酒垫底,知青在以后的再创业、再就业中才没有被完全打垮。这是需要知青文学大加讴歌的。
我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优秀的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面世。希望它们更加贴近底层普通知青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更加具体真实地反映知青曾经的历史足迹,寻找、塑造出有理想、有追求、有正义、感有担当、有成就的知青英雄,同时也更加深刻地反思文革和上山下乡运动给那一代人、给国家民族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才会具有更重要的研究价值,有更强大的艺术生命。
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出。
    (上海知青网江西频道    晓歌2012,7.1)